實戰與拳套熟練與否,的確關係不大,有人天生蠻力,膽識過人,或天天打架,縱使不學拳也很能打,而有人終日苦練拳套,缺乏實戰經驗,一遇到狀況便手足無措。

拳套有點像注音符號,沒學的不代表不會講話,它只能視為有系統訓練的一部分,往往拳套學完後,若非天才,在實際運用間仍存有相當大的斷層,必須透過正確的訓練方式才能在實戰中加以發揮。

拳套是將許多散招組合,扣除一些過渡式,實際能用的並非很多,而這些散手是許多經驗的傳承,比如用正拳一招,就比小混混的亂揮來的有用。

一位用心的師父會先以餵招方式,訓練弟子單練某幾招,進而要弟子會變招,再進而自由對打,師父並要從旁仔細的觀看,指正錯誤。

當然更進一步的是參加比賽與參與街頭鬥毆,惟後二者風險均高,而街頭鬥毆更不宜鼓勵,惟師兄弟間自由對打因與實際較為接近,不應偏廢。

常見有些教練講解招式,叫你出固定招式,他再破解,似乎合理,但離實戰距離還遠得很,教練之所以能接招,因為知道你會出那招,且知道你不會傷害他,故能從容不迫的化解,說穿了也沒什了不起。

但在實際打鬥時,歹徒可不會告知將如何打你,且沖滿殺氣,甚至好幾人圍你,手上還拿著傢伙,那有教練講的那麼簡單。

梅花門吳體胖(民國17年國術比賽與萬籟聲同列中等獎)老師訓練弟子,要與其所飼養之潑猴過招,學習閃躲,讓數位弟子埋伏偷擊落單弟子,手拿沙袋攻擊弟子,增強撞擊鍛鍊,練排打增加挨打能力…等訓練,雖常讓弟子傷痕累累,但相
當實際。
籃大哥自幼師承吳老,功夫踏實,亦常訓練弟子參與擂台比賽,不似某些武館不敢參賽,或雇用職業拳手代為參賽,做法實際多了。

實戰的過程,一定要自己體驗,不宜多談,惟在選擇老師時,一定要有判斷力,滿嘴理論的教練,常以思想教育取代實際演練,使所學不能務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