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才   轉貼來源:太極網

 

人民創造了歷史,歷史時代發展的見證,來不得半點兒虛假。

 

中國自改革開放二十餘年來,各行各業均有翻天復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改善。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各項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中華武術百花園中一朵最為耀豔的奇葩——太極拳,尤被關注。並在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體育交流中佔有重要位置,己成為世界人民修身養性、強體健身的一部份。

 

目前,太極拳運動在世界各地廣泛地普及開展,各式太極拳都擁有成千上萬的喜愛並積極學習、鍛鍊者。隨著太極拳運動發展的這一大好形勢,國內卻有一些人藉著這股東風,又在太極拳起源問題上大作文章。當然,我們應該將太極拳的起源問題向喜愛太極拳,而對其起源有興趣的習練者說明介紹,但一定要以嚴肅的、嚴謹的學術研究的態度尊重歷史,提出有理有據的考證。切忌因一己之私而對史實斷章取義,或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說,甚至是自編自造而不能自圓之說愚弄世人。早在一九三五年劉天蔚先生就在《武藝叢書》感言中提出,要把「荒誕的、邪魔的、神秘的種種關於武藝的謬說,或者利用這謬說作煙幕,掩護自己「安身立命」企圖者們的狂言作一度清算」。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依此寫成的《倚天屠龍記》即是受此說影響編寫又以此說影響世人。然那終究是文藝作品,文藝作品是可以神奇玄虛幻想的,而寫歷史則必須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與虛構。

 

目前,大家都很清楚知道,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現在已屆花甲,他們的青少年時代正值中國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時期。五、六十年代又是中國多政治運動的年代。因此,這一段時間,人們無暇顧及去對許多問題做歷史研究和探討。而早在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時期,對太極拳起源的探討研究,當時各派武術家們曾在武術雜誌及報刊上公開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一度有過熱的爭論。當時,最著名的武術理論家、史學家唐豪先生多次上武當、下峨嵋、訪少林、三至陳家溝,走遍了全中國有名的武術之鄉,查閱了歷代的史書記載,以翔實可靠的史據,對太極拳起源作出了歷史性的總結,至此一場輿論亦隨之平息。

 

而九十年代以來,太極拳起源之爭尤為關注、本人查閱文史資料、參照許多武術前輩的理論文著、及陳、楊、武、吳、孫各式太極拳後人之說,以至目前各武術雜誌中不同見解的文章,相互印證、對照分析,認為關於太極拳起源、衍變、發展,可試分為六個階段:

 

一、神話階段;

二、傳說階段;

三、半信史階段;

四、信史階段;

五、衍變階段:

六、發展階段;

 

一、神話階段

 

講到太極拳,人們一定會提到張三丰、現在東南亞一帶有些武館仍將之供奉參拜,文藝小說、電影、電視對於張三丰的神話故事家喻屍曉。關於張三丰的其人其事,查閱與太極拳有關的張三丰,各種傳抄的資料文本,涉及的其它有二個人:其一為宋之張三峰,另一個為元末明初的張三丰。而有關張三丰與太極拳之關係可考的最早文字記載始見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黃宗義所作之《王征南墓誌銘》。

 

二、太極拳的傳說階段

在論及太極拳起源之議時,承接張三丰創編太極拳之神話的是關於張三丰傳王宗岳,王宗岳傳蔣發,蔣發傳陳長興的傳說(見《武當》雜誌上署名李濱抄錄以前資料寫成《陳式太極拳源流質疑》,這個傳說涉及的二位關鍵人物是王宗岳與蔣發。

 

王宗岳因《太極拳論》一著而令凡研究太極拳者幾無不知其名。據唐豪先生的《王宗岳考》一書所記:「王宗岳,山西人,生死年份不詳」。又根據王宗岳著《陰符槍》一書之序得知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健在人世。此距宋時張三峰己隔七百餘年,距元末明初的丹士張三丰亦已三百多年。即使神話的張三峰或張三丰確有長生不老之術這其間數百年太極拳史的傳承空白卻怎樣填補?因此,連《楊氏太極拳正宗》一書作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王宗岳的師承問題不可考」。武術家李亦畬曾說:太極拳不知創自何人。顧留馨先生在《太極拳術》一書中曾依有關資料考證記載:「王宗岳公元1791年在洛陽,1795年在開封以教書職業」。

 

看近期海南李師融的「王宗岳、蔣發的年代考」。使人不解,質疑之多。李先生在《中國太極拳》雜誌上連載洋洋幾萬字,不知王宗岳與蔣發的考證是其講的:「一是證據,二是參考資料,三是無價值史料」。

 

一、關於王宗岳的「明代之論據及考證」。按最早張三峰關於內家拳文字記載的黃宗羲(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其「明代之論據及考證」是根據何等依據,沒有交待清楚。

 

二、河南社元化趙堡太極拳傳人,為民國年間人,1935年健在,據明代近三百餘年,其資料史記又從何處而來。

 

三、《太極拳正宗》一書中寫到「蔣老夫子…指蔣發生1574年…22歲學拳於山西王老夫子諱林禎(指王宗岳),據聞王老夫子學於雲遊道人」。據聞是傳說,而不論據、考證。

 

四、書中又講:「此拳之來歷久矣,此拳何自來乎?有歌為證,歌曰:太極之先,天地根源…」(前己論述)。此神話傳說,何為史證。

 

五、書中又寫「王宗岳傳蔣發,因王宗岳已年高,委託其女兒代師傳藝,不知『其女』何人,實為新鮮」。李師融師講以上依據來源於趟堡所傳,又列出了趙堡太極拳歷代傳人之宗譜:張三丰一王宗岳一蔣發一邢喜槐一張楚臣一陳敬伯一張宗禹一張彥一陳清萍。不去考證年代,只要看此宗譜時隔七百餘年(宋)或三百多年(明),之後的民國年間,才寫出了單傳九代的傳遞譜,令人不解。再看太極拳的佐證:楊登甫先生《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等列『太極拳創自宋張三峰,傳之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繼後不絕…。吳圖南在其《國術概論》中述及太極拳世系表:張三丰(元末)一王宗岳(明孝景間)一蔣發(清康乾間)一陳長興一。趟堡太極拳傳人宗譜(前己論述)單傳九代,誰想怎樣講就怎樣講。其傳說何必考證。

 

再詳看王宗岳的論著《太極拳論》,可以映出在王宗岳時期並非吳圖南、趙堡所講的幾代單傳,更能透徹地看出當時太極拳在民是已廣泛地流傳。從而也證明了張三峰(宋)張三丰(明)傳王宗岳、王宗岳傳蔣發…..之說,顯為訛言。

 

四川韓康在學習研究《王宗岳論》等寫出了「淺析太極拳源流的發展情況」,其一,在王宗岳時期太極拳已成為有一定的群眾理論與實踐的拳術。王宗岳在《論》中指出:「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由此可見,「四兩撥千斤」這句形容詞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太極拳理已在人民心中廣為流傳,已成為拳理。故王宗岳在此能藉以「察」之顯非力勝。其次「觀耄耋御眾之形…」。說明當時民間已有年至耄耋的高齡的太極拳家,技擊身手不凡,故王宗岳能「觀」之。

 

其二、王宗岳《論》中又講:「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此話不難說明當時太極拳以後繼有人,但也有不少人練不得法,功不到家,其不能運化。此證明太極拳在人民中流傳的基礎。其三,王宗岳論》中再講:「斯技旁門甚多」;「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此話也可見『旁門,魚目混珠,假冒偽劣也。『甚多』說明太極拳的廣泛在民間的影響。

 

王宗岳在《論》中也批評了在練習太極拳中的以壯欺弱、以慢讓快的弊病存在。

 

以《王宗岳論》中的幾點分析,可以看出當時太極拳名家大有人在,練習太極拳之風的廣度。也不難看出當時太極拳練習者魚目混珠、練不得法等錯誤理解者甚多。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太極拳在社會上的影響,而這些並不是吳圖南先生及趙堡所講的一代單傳所能造成的。《王宗岳論》本身也正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及太極拳的繼承、發展、普及狀況。

 

根據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的內容淺析和唐豪的《王宗岳考》及顧留馨的《太極拳術》的考證是吻合的,其符合當時的歷史狀況和王宗岳當時的活動時代背景,那時也正是陳家溝太極拳的鼎盛時期,太極拳名家大有人在。如楊露禪恩師陳長興的父輩陳公兆、陳秉壬、陳秉旺、陳秉奇…一等。根據此分析推斷,也極有可能的就是身處溫縣陳家溝僅一黃河之隔的洛陽、開封之地的王宗岳,由於自己本身從《陰符槍》可得知對武術愛好。由陳家溝正南泛水渡黃河到陳家溝學習太極拳並寫出自己的體會。而這種分析與推理,應該比傳說張三峰或張三丰向數百年後的王宗岳傳拳更為合情合理。

 

再說蔣發,根據考釋,蔣發明末清初人(約1600-1680年),原為登封武舉李際遇之部將,李際遇舉兵反抗明朝逼糧納稅,結營於登封玉帶山,當時陳家溝陳氏第九代陳王庭與李際遇乃拜把兄弟,出事上山遇蔣發結為好友。當時李際遇北上反明,陳王庭回陳家溝,後李際遇兵敗遭殊,掃除殘餘,蔣發投奔陳王庭隱居為僕。陳家溝陳氏宗祠珍藏的陳王庭遺像,後持大刀而立者為蔣發。1937年陳家溝第十七代陳子明將此像登在《陳氏世傳太極拳》一書上。

 

陳家溝稱蔣發為「把式」(溫縣地方方言,屬下等人、長工、僕人)。幾百年來,對陳王庭和蔣發的傳奇故事,代代相傳,無人不曉。如陳王庭玉帶山遇蔣發、蔣發化名投奔陳家溝、蔣發田間獻藝、蔣發五岔溝鎮邪等等。據分析,蔣發既身為李際遇部將,與在陳家溝隱居時故事,究其武藝也非一般,當時隱居陳家溝為僕,與陳王庭關係表面上主僕相稱,能立於陳王庭之側,明之友情之深。長期在一起,切磋技藝,並非不可能。而以時間論,蔣發身處年代比王宗岳早近二百年,蔣發出生時,王宗岳的生命細胞尚不知在何處,如何傳於蔣發?同樣一個道理楊露禪之恩師陳長興還晚了百餘年,蔣發又如何傳拳於陳長興王宗岳(清乾隆年1795年)——蔣發(明末清初約1660年)——陳長興(1771年一1783年)。這種時序倒錯的荒唐無稽之談,早在民國時便已被否定,但某些人遺在抄襲這種一目瞭然的傳說,把當作史實而振振有詞,未免貽笑大方。

 

海南李師融抄襲杜元化的「明代之論據及其考證」,其中講河南杜元化(育萬)在其《太極拳正宗》一書(1935年開封出版)的太極拳溯始中說:「余先師蔣老夫子,原籍溫縣人,生於大明萬曆二年(1575年)世層小劉村,在縣之東境,距趙堡數里之遙」。其了了幾句,作為史記。

 

其疑點一,杜元化非溫縣人,杜元化與蔣發中間隔了二百餘年其資料何處而得。

 

二,杜元化講蔣發是溫縣人,世居小劉村。小劉村現仍是自然村。世世代代住在小劉村中的居民為甚麼沒有一個知道有蔣姓,何況蔣發。

 

三,杜講小劉村在縣之東境,距趙堡鎮數里之遙。而陳家溝地於小劉村相鄰,捨近取遠,其言何意?

 

四,杜講蔣發是溫縣人,又是太極拳一代宗師,為何溫縣縣誌上有陳王庭,沒有蔣發?

 

五,杜元化書中列出趙堡歷代傳人之宗譜(上述己列有),蔣發單傳九代與陳清萍,可信乎?寫蔣發傳陳長興之人又該怎麼說呢?

 

六,蔣發在陳家溝傳奇故事代代相傳至今,而趙堡近六千多口人,有幾人能講出蔣發為趙堡一代宗師的史記與傳奇事蹟呢?

 

趙堡王海州在1993年第一期《中國太極拳》雜誌刊登了杜元化的關於蔣發的這一考證。更為可笑的2000年又在《武當》雜誌再登這一考證時,竟然多一蔣發遺像原來是將陳家溝陳王庭與蔣發的畫像用反拍技術將蔣發的畫像盜出發表,成為趙堡太極拳宗師遺像的考證。其掩耳盜鈐的手法實在可笑而愚蠢。

 

以上幾位先生說法不一,都不能自圓其說。傳說終歸傳說,就讓其永遠的傳說下去吧。

 

三、太極拳半信史階段

 

半信史階段從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式太極拳的起源史記計起。

 

溫縣位於河南省(中原地帶,西北部黃河北岸,地處東經112°52』一113°13』,北緯34°52』一35°52』一35°02』之間),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北負太行山,南面臨黃河,古代因境內有「溫泉」而得名。是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司馬懿的故鄉。因陳家溝是陳式太極拳的發祥地而馳名中外。

 

陳家溝座落在溫縣城東十華裡的青風嶺上,是僅有三百多屍陳姓的小村莊。相傳六百年前原名常楊村。溫縣縣誌記載:「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因元鐵木耳守懍慶(懷慶府為現今沁陽市),明軍久攻不下,急欲一統天下的明太祖遷怒於民,遂下令大加屠戮,時溫民死者甚多…」相傳有三洗懷慶之說。人煙幾絕,繼又遷民填補。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徒山西之民於溫,今考名碑,碣、墓銘之類,其原由山西洪洞遷民來者十有八、九雲。明洪武五——七年,陳氏始祖陳卜由山西洪洞縣老槐樹下,先遷於懷慶府東南立村為陳卜莊(現溫縣西北境內),因其地勢低窪,兩年後又迢至溫縣東十華裡的青風嶺上的常楊村,後隨陳氏人丁繁衍,又因村中地勢有高坡深溝,高低不平,常楊村改名陳家溝。

 

陳氏定居後,為奠定家業基礎,偏於墾種興業,代代相傳,六世同居,七世分家,人繁家盛。直至距迢徒時四百年後,即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始建《陳氏家乘》譜,因相隔時間太久,輕忽了人物、事蹟、拳藝等記載。真正的史記從陳家第九代陳王廷(字奏庭約1660年)記起。

 

陳氏家族為保護桑梓,子子孫孫在村中設武學社,農閒時,操練拳械,代代相傳。在溫縣縣誌及《陳氏家乘》中記載:「陳王廷在明末拳術已著名,於拳術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德,代代相傳,成為獨特之密」。在陳王廷年老所作的長短句舒懷中有:「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間教下些子弟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這裡雖然並沒有明確寫到「太極拳」三字,但能表明了陳王廷及其上輩都擅拳術,這樣,在家傳拳械的基礎上,有繼承又有發展。在《陳氏家乘》中記載:陳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約1600—1680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代人,明武庠生,清文庠生。祖父思貴,陝西狄道縣(今甘肅省內)典史。父撫民,征士郎,均好拳習武。陳王廷由於出身小官宦家庭,從小習文練武,武功純厚,拳術練入化境。只有武藝精湛,學術淵博之人,才能使拳藝有創造性的發展。看他在陳氏『太極拳總歌』中兩句:「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被後人引為太極拳理論的經典名句。只在陳家溝拳譜出現。「縱放屈伸」剛柔之變化也,忽剛忽柔,引化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人皆不知,獨我自明,「諸靠纏繞」之「諸」多也;「靠」肩背,背靠,胸靠、胯靠…,.渾身上下技擊用法無不在纏繞之中,「纏繞」乃圓圈的變化,亦即纏絲勁的自如運用。根據唐豪、顧留馨二先生的考證:陳氏太極拳還吸取了明末著名戰將威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中的拳術招式。由此可見,陳王廷文韜武略,在家傳拳械的基礎上與好友李際遇,蔣發之間必然可能的拳技交流切磕吸收民間諸家拳術的精華,採納《黃庭經》、《易經》陰陽學說,結合中醫經絡學,完善了始有太極拳的萌芽階段。

 

從陳家溝第九代陳王廷至第十四代陳長興這百餘年間,太極拳逐漸成熟。代代相傳,名手輩出,第十代的汝信,所樂;第十一代的大鵬,光印、恂如、申如;第十二代敬伯、繼夏,第十三代的秉壬、秉旺、秉奇、公兆;第十四代長興、有本、有恆;各代太極拳代表人物都有許多傳奇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如:陳王廷考場比武;玉帶山巧遇蔣發;申如恂如雙英破敵;打死黑狸虎,累死陳敬伯;繼夏畫丹青制服萇三宅;牌位先生陳長興;陳家溝砍殺大頭王等等。陳家溝陳氏家族歷代修訂家譜時,在每代太極拳有代表性的造詣高、功夫深厚的名字旁加上拳手、拳師等批字,這樣就給有些人提供講話的把炳,說拳手、拳師不代表就是太極拳拳手、拳師。當時也可能沒有提到「太極拳」三字,但從陳王廷後幾百年,直至陳長興從理論分析,套路的演練技術的運用給太極拳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幾百年陳家溝太極拳其套路特點、風格還一直保持傳統面目,難道非太極拳乎!

 

陳家溝所流傳的古老拳術套路則有一百零八勢太極長拳、紅炮鎚、十五紅十五炮、五套鎚、五套拳、太極揭手和刀、槍、劍、棍等器械,經五傳至陳長興、陳有本一代,將五套鎚、五套拳總合為一路七十二(太極拳老架一路),也叫大架;十五紅十五炮與紅炮鎚合二為一,成為二路三十六(太極拳二路也叫炮鎚),陳有本又在老架一路的基礎上衍變了小架七十二(當時也叫新架)。太極長拳一百零八勢相繼不傳。至此,陳家溝太極拳套路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體系。從而進入了有史記的信史階段。

 

我自己的觀點,歷史終歸是歷史,史記是每個時期的記載說明,誰也抹殺不掉。每一種新生事物的誕生,每一項科研項目的發明,並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通過長期的反覆寅踐驗證,再與理論相結合而產生的。武術的每個拳種的形成是這樣,太極拳也並不例外。對於太極拳的神話階段和傳說階段距離我們太遙遠了,從其套路上,理論上渺茫的少不可見。對於那些神話與傳說給一些太極拳的愛好者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心裡上的安慰是可理解的。半信史階段雖然前期沒有提到「太極拳」三字,但它的理論、技巧以及流傳下來的傳統套路,都符合太極拳的陰陽剛柔之理,我認為一個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言行一致。如果說一個舞蹈家表演一段舞蹈,你不可能說她是太極拳。《王宗岳論》中也批判了「斯技旁門」。前面我也論述過陳王廷完善了始有的太極拳的萌芽階段。使他和拳藝的精湛,知識的淵博,《紀效新書》、《黃庭經》,陰陽經絡的研究,以及李際遇、蔣發的交往分不開的。再從陳王廷下傳代代名手的演練、總結,直至到百餘年後的陳長興、陳有本……,這樣太極拳套路、理論的形成合乎並順其歷史時期與拳術形成的發展規律。雖然太極拳由陳家溝陳卜一陳王廷一陳長興三百多年的沒記載到有記載的現實狀況,證明了這一偉大的業跡,取之於社會,來源於人民,陳卜、陳王廷、陳長興是人民創造太極拳的縮影,其功勞永不可滅。

 

四、太極拳信史階段

 

太極拳有完整、可靠、詳細的文字記載,其現實地、無可爭議的發展衍變史,應自陳家溝第十四代陳長興、陳有本記起,此為太極拳發展的信史階段。

 

陳長興(1771年一1853年)字雲亭,為陳家溝太極拳最古老的傑出老架代表。一輩子以保鏢為業,走鏢山東,拳藝超群,堪稱妙手,百里方圓,無人不曉。

 

陳長興少年時代在父輩的教導下,自己刻苦練習,青年時期終日磨練,晚上練拳有時睡覺和衣躺長木凳通曉達旦。練拳姿勢端正,以致不管走路、站、望,一舉一動盡循拳理,務求中正,拳藝練到出神入化之境界。晚年時精神充沛,藝高不減當年,在陳家溝方園百里流傳著許多傳奇及動人的故事。陳家溝每年逢年過節唱大戲,幾十—裡以外來看戲者成千上萬。其站在人群中看戲,不管干百人怎樣推擠,無論人流來回如何湧動,凡近其身者均如水觸石,不抗自硯左右分流而去,唯其如泰山磐石,絲毫不為所動,時人稱為「牌位先生」。「牌位」乃在中國北方民間百姓用以參拜、供奉祖先,上刻祖宗姓名的木製座碑。安放於祖宗神壇上永遠不移動的叫「牌位」。當時人以此形容陳長興深厚的內功。現在有些無知的淺薄之徒不解其意或惡意中傷反而妄言「牌位」及「木呆」實為可氣可笑。

 

陳長興是太極拳發展史上具有特出的貢戲值得特別紀念的承前敵後的一代宗師,他以超絕的拳藝,寬闊的胸襟,培育了陳氏家族的子孫,打破了封建的傳統家族觀念,第一個將陳家溝的太極拳傳於外姓人——河北永年楊露禪。使太極拳公佈於世,直至今天,衍變出眾多流派,成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防身健體之無價瑰寶。

 

另一位對太極拳有卓越貢獻的是陳長興的同門兄弟陳家溝太極拳第十四代宗師陳有本,乃陳家溝太極拳小架套路的代表。小架當時亦稱新架,是在老架(也叫大架)的原有基礎上衍化的套路,同為七十二式。在當時二套架並馱齊驅,素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意指練小架根據個人的體力,身體素質,功夫深淺,年齡差異,練習也可為高中低架子。大架與小架內涵、拳理出自一脈,只有套路動作在形式上略有區別。並將套路中的發勁,震腳、拍腳變成柔勁,含蓄於體,不是不發,而是蓄而待發。將發勁動作變為了單式練習。陳有本宗師為文武庠生,深得家傳太極之精華,文武兼備、藝德兼優,深受鄉鄰之尊恭,拜其門下學者甚多,門人陳清萍、陳有論、陳三德、陳廷棟等。晚年將小架套路練得出神入化,圈小而細膩,運用纏絲以腰柔帶動周身,練意、運氣、養神,意、氣、神三者合一,延年益壽,收到顯著的良好效果。

 

小架在陳家溝流傳至今名手輩出,歷久不衰,其中居住趙堡鎮的侄子陳清萍作為陳家溝太極拳「趙堡架」一支傳於外姓,走向社會,為太極拳的傳播發展作出了貢獻。

 

由於陳長興、陳有本二位宗師教導有方,將陳家溝太極拳引入了一個頂峰階段,一百多年來,不管老架、小架,有繼承,又有發展,由陳家溝一偶之地,傳播至中華大地,直至海外,成為世界上傳統武術中最為古老,風格獨特,理論明確,陰陽互化,剛柔相濟,深受廣泛關注與歡迎的太極拳種。

 

陳家溝太極拳作為有史可載的最古老的拳種,在以前至於陳家溝太極拳的傳習,其為世人所知曉而推廣的時間卻並不久遠。究其原因,並不是某些人所傳言的講陳家溝保守不傳,若是這樣,何為楊露禪會三進三出陳家溝學藝成功,成為名震京師的「楊無敵」。歷傳三代,衍化為楊式太極拳,成為楊式祖始。凡習武之人皆知,自古以來,無不重師長身傳口授,既使在今天,也是如此。以太極拳此博大精深的理論而言,師長的口傳親授仍是諸多現代輔助學習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此乃眾多學練者之切身體會。因此,若無陳長興之悉心傳授,楊露禪何能真正窺其秘?陳青萍倘若無真誠向叔父陳有本學藝,怎能得其真傳,又怎後來獨樹一支趙堡架?考證任何一事物產生原因,都不能脫離其當時之歷史條件及環境。

 

陳家溝太極拳的傳播遲緩,其因一、一二百年前,陳家溝交通閉塞,距離省府駐地遠,村人很難與外界有交往的機會。

 

二、生活環境單調,祖祖輩輩種田為生,又戀守故土,不願離鄉背井外出闖蕩江湖。這也是中國北方河南人的特徵。

 

三、中國傳統的封建家族的聲譽高於一切,陳氏子孫練習太極拳只是為了自我保護,若有極少數之離鄉出外者,亦本著忍讓為先之規,不肯輕易與人交手,逞強露技,因為武術講的是當場不讓夫舉手不留情,習武者天外有天,深恐技不如人,輸的不是自己,而是毀了陳氏家族的名聲。

 

四、文化程度有限,雖技擊水平高,但理論研究上升與書面以及表答能力,口才的傳播感到不能如願。

 

直至一九二八年,北京同仁堂佑老闆邀請陳家溝太極名家到北京傳習,陳氏十七代陳發科、十八代陳照丕赴北京後,陳照丕再到南京、西安、洛陽、開封等地。其後陳家溝第十七代陳子明、陳寶渠也到浙江、江蘇、湖北等地傳習,其間數十年,陳家溝太極拳始為世人所識,並逐漸推廣至各大城市。

 

五、太極拳的衍變階段

 

太極拳自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代陳長興首傳外姓楊露禪,第十五代陳清萍傳趟堡及永年武禹襄後百年來,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太極拳也不斷的發展普及,傳播衍變出多個流派,到中國四十年代,已被國內外所公認的有五大家傳統太極拳,分別為陳、楊、武、吳、孫。

 

陳式太極拳乃各家傳統太極拳之首,它合太極陰陽之大道,老子道教之哲理;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寓技擊與保健於一身;套路風格獨特乃別具一格,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尤為其突出特徵之螺旋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最近被一些西方現代科學理論(莫比烏斯怪圈理論)所印證而引起關注。陳式太極拳可因人施教,老少皆宜,由淺入深,由初級到高級,深受世界太極拳愛好者之歡迎。對陳家溝太極拳發展貢獻最顯著的,近代應數陳家溝第十七代陳發科、陳子明,第十八代陳照丕、陳照奎四位宗師。

 

陳發科(公元1887—1957)字福生,繼承祖業,自幼習武,每日三十遍幾十年不變,將陳式太極拳練入化境,松活彈抖,威力懾人,二十年代已聞名鄉里,培養陳家溝的下一代,名手輩出。1928年應邀到北京傳授陳家溝太極拳。在京數十年與人交手切磋無數,沒有對立面,反而交了不少朋友。為人謙恭忠厚、武德高尚,談起拳藝總是一句「我不中」(河南方言,不行的意思),其超群的功夫及太極拳獨特風格在京都獨樹一幟,武術界親身目睹,讚聲不絕。時楊季子詩云:「都門太極舊尊楊,遲緩柔和擅勝場;不意陳君標異幟,纏絲勁勢持剛強」。被北京尊為「太極一人」。他平易近人,毫不保守,教拳三十餘年,弟子無數,從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許多人帶藝投師,其中:李劍華、許禹生、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李經悟、馮志強等後來皆名間中外武壇。陳發科宗師為傳播陳式太極拳立下了不朽功德。

 

陳子明,陳家溝陳氏第十七代人(1878—1951年),從小隨父輩學習陳式太極拳,有所心得,青年時在陳家溝己成名手,曾在河南省懷慶府國術團體傳授太極拳。後經懷慶府太守之子江子誠推薦,到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傳授陳家溝太極拳,不遺餘力,其不負家學,並總結自己教練心得及師承教誨,著成《陳氏世傳太極拳術》一書,將太極拳大要、架勢詳加析解。並結交武林同道,與南京國術館館長張子江,教務處長朱國福,河南省國術館館長劉丕顯,滄州武林名家姜雲樵等結為好友。在南京期間,結識了武術理論家,史學家唐豪先生,並引介唐豪先生三進陳家溝對太極拳源流進行了實地考察,又將陳家溝太極拳理論精典,陳鑫畢其一生精力之遺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推薦於河南省國術館,使之得以公諸於世,為中華武術文庫增加了一部有份量的寶藏。陳子明先生對陳式太極拳的推廣、發展貢獻了一生精力,於1951年在陳家溝去世。

 

陳照丕(1893—1972)字績甫,自幼受祖,父輩身傳嚴教,又得族叔陳鑫之理論傳授,拳技與理論融會貫通,二十歲在陳家溝已有名氣。一九二八年應北京同仁堂藥店的邀請及陳發科老師的推薦,到北京傳授陳家溝太極拳,是陳家溝到

北京傳授太極拳第一人,是他首次公開展現了陳式太極拳面貌,使北京武術界一睹陳家溝太極拳之風采。當時,北平晚報廣為宣傳,宣傳期間,陳照丕老師在北京宣武門立擂半月,未遇對手,從此陳照丕老師與陳家溝太極拳才為北京武術界所認識。在京城聲威大震,學拳者紛紛寓至。在京將近一年,南京市長魏道明慕名邀請陳照丕到南京傳授陳式太極拳,陳照丕老師將叔父陳發科請到北京,自己赴南京開展陳式太極拳的新天地。在南京教拳期間,並會晤楊澄甫先生,交流拳藝,彼此甚為投緣。體現了太極一家親的真實寫照。

 

隨後陳照丕老師的第一部著作《陳氏太極拳匯宗》上、下集問世。《陳式太極拳入門總解》也相繼出版(1979年在香港、台灣再版)。一九三七年日本南侵,南京淪陷,陳照丕老師離開南京,先後曾到西安、洛陽、開封等地傳拳,一九四八年開封解放,陳照丕老師到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業餘時間傳習陳式太極拳。陳照丕老師在舊中國教拳近三十年,從學者多為公務人員,以健身目的為主,又因內亂外患,國無寧日,時局動盪,下功夫者甚少。陳家溝也是一樣,兵災、旱災、蟲災,陳家溝村人流離失所,陳家溝太極拳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近二十年間青黃不接,處於低潮。直至五十年代末,1958年陳照丕老師退休回到陳家溝,開始培養後輩子弟。陳德旺、王西安、朱天才、陳夢松、陳小旺、陳正雷(按年齡/頃序)等現在近五十歲左右的一代都是從小在陳照丕老師培育下成長起來的。文化大革命中,陳家溝太極拳受到了衝擊,也給陳照丕老師帶來了災難,但他沒有灰心,常暗地鼓勵我們。1972年,當中國剛開始恢復了武術運動,陳照丕老師便重新出來,不遺餘力,培訓我們並領隊參加了文革後的第一屆河南省武術運動會。由於勞累過度,1972年12月30日,陳照丕老師不幸逝世,享年終八十一歲。陳家溝太極拳今天能發展的如此,興旺昌盛,得到國內外武術界的公認、嚮往和喜愛,是和陳照丕數十餘年的嘔心瀝血,悉心傳授,培育新一代所分不開的。

 

陳照丕老師是陳家溝太極拳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他精心培育的四位著名弟子被國內外譽為陳家溝太極拳「四大金剛」的王西安、朱天才、陳小旺、陳正雷(按年齡順序)都是從小在陳家溝跟隨陳照丕老師身邊,言傳身教,無私地培育下成長的。陳照丕老師去世後,又隨陳照奎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八十三(新架),七十二(二路)及推手。他們從中國小小的村落陳家溝,走向世界,成為享譽中外的國際太極拳高級教練,又培養了不計其數的陳式太極拳教練及太極拳名手。目前,陳小旺在澳大利亞,朱天才在新加坡,陳正雷在河南省體委武術館,王西安在陳家溝,立足一地,面向世界,成為陳家溝太極拳新一代的代表,為繼承、傳播、提高陳式太極拳而在辛勤地耕耘。

 

陳照奎(1927-1981)陳發科宗師的幼子,3歲隨母親進京在父親身邊練習太極拳,二十多歲已練成名手,他在繼承陳家溝太極拳的精華基礎上,結合陳式太極拳拳理,將父親晚年根據當時的時代背境,社會的發展,將陳家溝的七十二太極拳(老架)改編成八十三太極拳(新架),最終定型,推廣於社會。

新架八十三太極拳重要突出表現了四種風格:

(1)手活於腕,轉關在肩;是老架套路的鬆肩,沉肘、活腕在新架套路的每個動作承上敞下的突出表現。

(2)蓄髮相變,快慢相間;是柔而圓活,不但在發勁上,而在柔勁上也要使蓄髮,快慢在新架套路中的體現。

(3)圓中有直,直中求圓;是老架的以圓為主,圈的運轉在新架套路中圓起到變化。

(4)閃戰騰挪,靈活多變;是老架下盤功夫紮實,在沉穩而靈活的基礎上各種閃、驚、跳等動作在新架中的應用。尤其為青年人習練者喜愛。

1961年,風華正茂的陳照奎老師受上海體育宮主任顧留馨之邀,請到上海傳授陳氏太極拳,在上海、南京舉辦學習班近百期,培養學員千餘人。當時滬寧報紙廣為宣傳,陳照奎老師的拳藝至今仍留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在此期間,沈家禎、顧留馨編著的用照奎老師拳道《陳式太極拳》一書問世,公開了陳式八十三新架套路。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武術作為四舊打入冷宮,陳照奎老師回到北京。1973年,武術運動恢復的第二年,將陳照奎老師請回陳家溝,傳授了陳式太極拳八十三勢新架套路及二路、推手。七年間回陳家溝數次,潛心地培育了陳家溝的子弟。陳照奎老師對家鄉的親情,家鄉的弟子對老師的尊敬,至今難以忘懷。親眼目睹老師拳技,胸腰摺疊,鬆柔運化,解脫擒拿與反擒拿等高等絕技,其妙無窮,豪無保留的耐心地傳給陳家溝的下一代。目前在國際上推廣陳式太極拳的王西安、朱天才、陳小旺、陳正雷(按年齡排列)等大師從理論上、拳藝上的提高都是和陳照奎老師指導分不開的。從1977—一1981年十年中間,照奎老師應南京,石家莊、鄭州、焦作等地的邀請輪流前往傳播陳式太極拳,培養了一批批太極拳的教練目前也有一些在國內外傳播,當時十年浩劫之後的中國,經濟條件、生活水準較差、思想沉重,四處勞累奔波,沒有安定的生活,最終於1981年5月7日病逝於焦作。真正是為太極拳的傳播做到了鞠躬盡粹,死而後已。

 

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一個主要流派,河北永年縣楊露禪(1799-1872)乳名福魁,在陳家溝官居清翰林院待招的陳德瑚家一住幾十年,拜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代陳長興為師,刻苦練功(至於「偷拳」之論小說藝術之作品,陳家溝學拳是真,故事情節為虛構)。學成後返永年,在永年傳習陳家溝太極拳,後到北京傳拳。在京清皇宮以高超的拳技,降服了眾多武林高手,威名大震,時傳其拳藝精微至「一羽不能加」,有「楊無敵」之美稱。在清王府授拳,後又曾三進陳家溝深造拳藝,陳家溝相傳楊露禪在京城武藝精湛,清皇帝賜黃袍加身。當楊露禪赴陳家溝見恩師時,到此村口,脫下黃袍,下馬徒步進村,此武德禮儀表明楊露禪於陳家溝以及師徒感情之深,並對陳家溝及恩師感謝之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火器的引進,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漸小,促使當時的拳術家們重新考慮習武之目的及其發展方向,有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啟蒙思想。是於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己成現實,太極拳家們當時的思想也適應於時代發展的規律,楊露禪在這個歷史衍變過程中,將陳家溝太極 拳傳子班候、健候。健候又傳子澄甫,三傳衍變,最後以楊澄甫先生定型的傳統108勢楊式太極拳公佈於世,架子寬大,舒展,柔緩。楊澄甫先生授拳一生,將楊式太極拳發揚光大,國內外弟子眾多。培養出楊式大師級人數之多,如楊澄甫老先生四子,振銘、振基、振鐸、振國及外甥傅鐘文等各地傳習,使楊式太極拳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個流派,有「陳氏太極楊家傳」之美譽。可是看安徽李濱 在「太極」,1996年第6期《蛇鴣爭鬥,與極拳起源縱橫談》一文中寫到:陳式太極拳攬插衣與楊式太極拳攬雀尾毫無關聯,並寫出了攬雀尾源流表。

 

許宣平一張三丰一楊氏太極拳一武禹襄

 

按李濱邏輯,楊式太極拳108勢就應該有108個源流嗎?不看整體,斷章取義,實可笑。再看上源流表,李濱先生就不知一代有多少年?再看其文說「陳式太極拳攬插衣未賅掤捋擠按四正與暗藏採、挒、肘、靠四隅之卦位技法」。看其言,李濱先生不失太極拳大家之風範,對陳、楊太極拳深有研究。現有陳、楊太極拳攬插衣與攬雀尾的拳照,研究是否楊式來源於陳式。

 

看楊式太極拳的攬雀的定勢圖二,如果圖二走腰於正面,松胯,同時左手下劃弧於左腰間,右手沉肘鬆肩不是和陳式攬插衣一樣了嗎!不知李濱先生是否練過陳、楊兩家太極拳。沒有練過,應虛心地向陳、楊大師們學習、研究一下。練習過陳、楊太極拳,應下番功夫,走走勁路,發表一些技擊、健身實際理論性文章,何必去挖苦心思,翻閱資料,咬文嚼字,如此辛苦。鄧小平同志講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學無術,黑板上種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李濱先生,應該以楊家太極拳後人為榜樣,實事求是。

 

楊家傳授太極拳,謹守祖訓,勤懇謙和。1986年楊澄甫先生四子楊振鐸大師在新加坡授拳時,有人問到:「有人說太極拳是張三丰創造的,老師看法如何。」楊大師誠懇地說:「我不願拉的太遠,我們的祖上是從陳家溝學來的。」當楊大師造訪陳家溝,在陳德瑚家看見了楊露禪的紀念碑時,屈膝叩拜,並率弟子和陳家溝人合影留念,體現了太極一家親的感情。

 

楊式太極拳大師傅鍾中兒子傅聲遠在永年「楊家太極拳史略」中有這樣一段語「永年楊家的太極拳術,在世上已經流傳可是追溯到楊式太極拳的起源,很久就已消聲匿跡了。有的也是誤傳,而今要想完整地窺探它的全面情況是一件不很容易的事情,實際一點為最好,早在清朝時,自太外公楊露禪學藝於河南陳家溝開始,以後又轉授給他的兒子班候、健候,以及孫少候、澄甫等人。對於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武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這樸實誠懇的語言,表達了太極拳大師們博大寬廣的胸襟,樹立了推廣太極拳消除門屍之見的精神,為太極拳傳習者樹立了榜樣。

 

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第一代傳人武禹襄(1802—1880年)河北永年人與楊露禪同鄉,武祖上為官宦人家,代代習武,當楊露禪從陳家溝學成返鄉後,武禹襄從楊露禪學陳家溝太極拳(老架)。傅鐘文大師之子傅聲遠在永年楊式太極拳史略中寫有這樣一段:「當地住著一位出生官宦的人家姓武,會各種拳術,聽說楊露禪從陳家溝回來了,就提出與太外公見一高低,但幾經角逐,不可取勝」。武禹襄當時既愛楊露禪拳技,又更想訪楊露禪之師求藝。1852年,武禹襄到陳家溝拜訪陳長興,陳長興時年己八十二歲高齡,因年事己高不便教拳遂推薦陳氏第十五代,居住趙堡鎮的族侄陳清萍傳其陳式太極拳(小架),這是陳家溝太極拳傳於外姓的第二人。武禹襄學後返回永年,既細心研練陳長興傳楊露禪的陳式太極拳老架 (大架),又習陳清萍所傳之陳氏太極拳小架,學而悟化,傳於後人,自成一家,世人稱武式太極拳。由武禹襄傳李亦畬,再傳郝為真、葛福來,代代衍傳,到現在已有六、七代,傳習者河北永年一代為最多,現在己逐漸推廣於社會。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是吳鑑泉之父一全佑(是旗人,清朝以後以吳為姓)跟楊露禪次子楊班候(1837-1890)學太極拳,後傳子吳鑑泉(1870-1944)。吳鑑泉1930年在上海傳習,弟子頗多,後漸成自己的風格,獨成一派,稱吳式太極拳,由於吳鑑泉帶徒從北京到上海,吳式太極拳得已廣泛傳播,發展僅次於楊式太極拳。

 

三四十年代,吳式太極拳已傳東南亞一帶,吳式太極嫡傳吳公儀、吳公澡、吳英華(吳鑑泉之女)、馬岳梁(女婿)都為普及、推廣太極拳作出了貢獻。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均有組織習練者。

在這裡,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在北京資歷很深,也很有名氣的近代的吳式太極拳代表人物一吳圖南先生(己故),他的弟子馬有清所整理的由先生口授的《太極拳研究》一書中提到,先生曾親自到過陳家溝,見過陳鑫…,其中疑點,不得其解。

 

(一)先生在世是武術界都知為百歲老人但與先生同輩的太極拳家各皆不知先生生於何時?《太極拳研究》一書中寫到先生1917年到過陳家溝,時至今日,80多年的往事了,只不知以先生當時的年齡,乃以何等身份及武功資歷前往?

 

(二)《太極拳研究》一書寫到,先生從焦作到溫縣二十華裡,當天徒步至溫。實際上焦作至溫縣八十華裡,先生當天可徒步來溫縣嗎?又講「溫縣東北二十華裡陳家溝」,豈知陳家溝在溫縣城東十華裡的青風嶺上。儘管事隔年代已久遠,但地域距離是不變的,先生所言與實際誤差未免太大了些吧!

 

(三)先生書中寫到:到陳家溝後,見到了陳鑫,陳家溝當時比陳鑫技輩份長者眾多。以習武之人有心造訪習武之鄉,既不拜會族長(掌門人),亦不請見拳術名家(當時陳矗、陳延熙等健在),那時陳鑫著名拳論《太極拳圖說》尚未出版,陳鑫在社會上尚未出名,先生何處以知曉陳鑫之名而無聲獨見陳鑫?

 

(四)以陳家溝那裡,相當封閉之千餘人口之村莊,有京城貴客來訪,村中人不可能皆不知,既使是陳鑫接待,按當時族規,亦必告知族長,何以對此村史及書中全無記載?連村中傳說也無?

 

(五)先生書中寫到:見到陳鑫時,陳鑫曾言陳家溝所練的拳不是太極拳而是炮拳,1933年其著作則何以名《陳氏太極拳圖說》?陳鑫不會由此自相矛盾之語,是先生記憶有誤?或者弟小繼承乃師口述有誤。

 

(六)先生書中有記:1950年在華北武術運動會上曾見到陳發科先生,講陳發科先生有言:「既然我練的是炮鎚,那就只能列席了。」似乎如此一來,陳發科先生之言與陳鑫所說便口經一致了。陳家溝太極拳不在太極拳之列的證據確鑿了。然而以先生作為吳式太極拳一介有名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所練的吳式太極拳的師承來歷?何以會出此言?且以先生一輩練楊、吳太極拳,當然對太極拳理法、研究甚多。不會不懂何為「太極」。以陳家溝太極拳的套路,風格特點,理論是否有悖於太極拳理法,先生不至於不明白。陳家溝太極拳二個套路,一路以柔為主,柔中有剛,二路(炮鎚)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太極拳剛柔相濟、相輔相成。世所共知。先生當然懂得此理。正如不能說大紅拳、小紅拳非少林拳。怎反能說陳家溝太極二路炮鎚非太極拳?

 

先生已作古,托弟子之誤也太多,只是做弟子的傳先師之言務必謹慎,萬不可將一己之誤借師之口傳之,隱師於不明大義之地,自己則落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名。

 

孫式太極拳

 

孫祿堂(1981—1932)原為形意,八卦名家。民國初年,河北永年人郝為真(1849—1920)到北京看望楊健候先生,孫祿堂與之結識,孫祿堂跟郝為真學了太極拳,郝為真學於李亦畬。武禹襄學楊露禪的陳式老架,又學陳清萍小架,五次相傳於孫祿堂,請看孫式傳遞表。孫祿堂又參合形意,八卦、太極三派之長,獨創一派風格獨異拳式。被人稱為孫式太極拳。目前,孫祿堂之女孫劍雲仍在北京傳習太極拳,為當代孫式太極拳之代表人物。見孫式太極拳之傳遞表。

 

陳清萍

 

楊露禪一武禹襄一李亦畬一郝為真一孫祿堂一孫劍雲

 

綜上所述,太極拳在數百年間從河南溫縣陳家溝一隅之地,直接、間接地發展為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有繼承、又有發展、創新,豐富了太極拳的內涵,而其一脈相承的歷史源流,則是清晰無誤的。現在卻有些人時而將順序列排為楊、陳、武、吳、孫,若非有意,則實是對歷史的謬誤,其意甚為不解,未免貽笑大方。

 

六、太極拳的發展階段

 

太極拳的衍變到發展直至現在,由於環境、歷史條件等諸多影響,這階段通過衍變到發展可分為二部份。

 

1,趙堡太極拳

 

趙堡太極拳因何而得名?溯源應從陳家溝第十五代陳清萍宗師講起。陳清萍從小在陳家溝父叔輩陳有本、有恆的教導下學習陳式太極拳(小架)。青年時己成名手,後隨父在趙堡鎮(距陳家溝五華裡)開糧店,來回於兩村之間,當時陳家溝太極拳在懷慶府百里方圓已著名,村中太極名家陳長興、陳有本、陳有恆、陳耕耘弟子眾多,武場到處可見。由於趙堡鎮年青人也喜愛武功,陳清萍也在趙堡鎮開設武場,傳授陳家太極拳(小架),久而久之,由老架與小架演練出幾種從形式上、風格上略有區別的幾種架子。如:權拖架、忽雷架、趙堡架等。趙堡架即由陳清萍在趙堡鎮傳授的陳家溝太極拳小架,故當時叫「陳氏太極拳趙堡架」。陳清萍的弟子中有名氣的有和兆元、李景延、楊虎、張開等名手。陳清萍宗師去世後,他的趙堡鎮弟子和兆元廣收門徒,後稱和式太極拳趙堡架。五十年代趙堡鎮的一位拳師王則善在推廣,如今趟堡鎮和兆元的後代和學檢在趙堡鎮成立了和式太極拳研究會,推廣、繼承普及趙堡和式太極拳。在四十年代和兆元的有名弟子鄭吾清、鄭錫爵在西安,利用業餘時間傳授和式太極拳。現在鄭吾清的兒子鄭軍在趙堡鎮成立了鄭吾清太極拳研究會,推廣普及太極拳。在趙堡還有一位叫王海州,據說在六十年代跟西安的一位親戚趙宏喜學了一套和式太極拳趟堡架,六十年代溫縣修鐵路時義跟陳家溝陳照丕孫子陳小松學了刀、劍。現在王晦州寫書將作為「趙堡太極拳家藏的傳統套路」。現舉一例:也以證明王海州學習陳家溝太極單刀歸為已有。陳家溝太極單了刁又名十三刀,僅十幾個招式。1958年陳照丕老師回到陳家溝教授單刀時,因表演感到套路太短,遂由陳照丕老師加了四勢,王海州哪裡知道這…—段刀的衍變歷史,將之全部搬入自己書中,知情者只因感其推廣太極拳之意而不忍揭破,希其誠實為好。筆者寫史,在此則不能不加以說明。八十年代,王海州成立了「趙堡鎮太極拳總會」,西安鄭吾清的弟子們亦響應成立了「西安趙堡太極拳」。

 

在趙堡鎮不論是和兆元的後代,還是鄭吾清的嫡傳弟子,直至從西安學和式太極拳的王海州,演練的都是陳清萍教授經和兆元傳授至今趙堡鎮仍為流傳的太極拳,稱名「趙堡鎮太極拳」也是亦合情理。

 

太極拳忽雷架

 

陳式太極拳忽雷架,套路招勢也是72勢,是陳清萍宗師晚年的弟子李景延、楊虎、張開通過長期的練習,體會,改變了套路的風格。具講陳清萍在與弟子推手時,忽然以圓小而速快的彈抖勁將人發出。陳清萍宗師去世後,弟子們根據自己的體會、研究,將老師的彈抖勁貫穿於套路之中,在練習運行中忽然彈抖,陳家溝時稱「忽靈架」。此套路由陳家溝鄰村王圪擋的楊虎、陳辛莊的張開傳其架子。陳家溝無人練此套路。此套路目前在陳家溝附近練習者也不太多。四十年代,溫縣徐堡籍的王晉讓,去了台灣,在台灣高雄、台北傳播忽雷架,教了一些弟子。目前在台灣練習陳式太極拳忽雷架的大有人在。

 

2.五十年代後的太極拳——新編的競賽套路

 

五十年代,為了提高人民大眾的健康水平,政府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其中極有意義的—項,就是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將傳統的楊氏太極拳108式套路縮短為88式,又在此套路的基礎上,抽出基本動作改變了一套24式太極拳。就是目前在世界人民中間流行最廣的24式簡化太極拳,己成為人們心目中一種保健的運動項目。

 

七十年代又改編了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八十年代末,為了武術競賽統一標準動作,國家武術院委託北京體院根據陳、楊、吳、武、孫五家傳統套路編了五套規定套路。九十年代,試行標準化的統一動作,以楊式太極拳為主,採用陳、吳、武、孫各式太極拳風格,創編了國際統用的四十二式綜合競賽套路,以將中華武術推向奧運會做準備。

 

幾百年來,太極拳一脈相傳,有繼承又有發展,其最早的確切文字記載,雖始發於河南溫縣陳家溝一隅之地,但它博大精深的內涵都是集中華武術精典及歷代先賢的智慧結晶。四川有位名韓康的學者在「太極拳」真脈考一文中寫的好:「把太極拳從一位神仙大師那裡解脫出來。」歷史最終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真正的創造者,不集眾多的小智慧,便不能形成太極拳那樣的大智慧。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文化的融合、演化的結果,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它取之於人民來自於人民而決非某個神仙一夢而成,亦不能靠高人的「密訣」、。「密譜」而成立。因此太極拳的未來發展亦一定要在眾多的傳統武術家、現代科學家及廣大愛好者共同努力下,才能發揚廣大,最終成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寶貴財富。

 

二00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於新加坡

 

《異林》記:張三峰,宋代人,生死不詳。黃宗義在《王征南墓誌銘》中言道:「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於外家、蓋起於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至康熙十五年,黃宗義之子黃百家為其師王征南所傳拳術寫之《內家拳法》中,又將張三峰兼精少林之說:「自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張三峰即精於少林,後從而翻之,是名內家」,此後《寧波府志》亦據黃氏之說。

 

到清末民國之時,關於太極拳起源之眾說紛紜,且將宋之張三峰與元末明初張三丰混淆一談,流傳於世。於是一些關於太極拳之書,漸之將宋時張三峰創內家拳之說演變成了元末明初武當丹士張三丰創太極拳。

 

考有關元末明初張三丰傳說,其人「碩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談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書經目不忘,游處無恆;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之皆,旁若無人,來無影,去無蹤」。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早聞其大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者尋訪張三丰,不見其人。又傳說明永樂年間,張三丰住寶雞金台觀,一日自言將死,死後當地人將之入棺安葬時,聞棺內有聲,開棺視之,他居然死而復活,游四川,入武當,歷襄等地,「蹤跡蓋奇幻」。

 

據西安路迪民先生於2000年6期《太極》雜誌一文所述:澳籍華人、哲學博士(道教史)黃北漢先生文《明代道士張三丰考》以豐富的資料對張三丰的籍貫、名號、行跡、道派、著作進行了全面考證指出;全面介紹張三丰著作及生平事蹟的歷史資料,當屬清初四川劍南觀察汪錫齡(字夢九1664-1742)首先蒐集編成的《三丰祖師全集》(未出版),後由道教西源創始人長乙山人李西月,字涵虛,從汪錫齡之六世孫汪曇處得到,擴充資料後重新整理為《張三丰先生全集》八卷,廣為流傳。再後被收入賀龍驤、彭瀚然(1906年)編的《道藏輯要》傳播更廣。然而,汪錫齡出生1664年,距他所說的張三丰生年(1247年)相差了417年,他何以得知以前從無記載的張三丰誕生年月日?為了自圓其說他說他「拈香七日》一—奇峰異水間幸遇先生(指張三丰)一齡待先生甚久,得悉先生原本又甚祥」。看這如此離奇的謊言,只能證明他毫無根據。汪錫齡作為清初人,自稱遇到明初的張三丰,「多蒙祖師面子……受修養秘法於張三丰先生之門」,顯然不可信。他遺說張三丰的某些著作(如《雲水後集》)是與先生後所作,或言張三丰向他示《丹經秘訣》一章及《捷要篇》二卷。這只能證明這些著作並非張三丰所撰。於是結論「我們實在很難正面肯定張三丰實際存在過」。但他又說「關於元明張三丰真真假假的大量記范雖不可完全相信也雞於一概否定」。仍然是含糊其辭,自相矛盾。

 

在中國歷代史書中,被清乾隆皇帝欽定為「正史」的有二十四部,其中《明史》在二十四部史書中編纂,時間最久至乾隆年四年刊行。素以體例嚴謹,述事清晰,文字雅正,極少貽誤而著稱。尤其是在編纂過程中,《明史》比其他任何一部官修正史受最高統治者的關注,成了「正史」中的樣板而具有權威性。根據《明史‧方伎列傳八》及幾經纂修的《太和山志》記載:張三丰,懿州人(今湖南省芷江縣)名全,一名君寶,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領,雲遊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今武當山)結廬修行,生死不詳。《明史‧張三丰傳》寫「終莫測其存亡也」。正因為「終莫測其存亡」,所以就給各種神話傳說,玄虛附會留下想像發揮的空間。從洪武二十四年到永樂皇帝前後二十一年的尋找,直到後來明憲宗、世宗、神宗,都曾予以加封。其人之說歷經幾個朝代近五百年,可謂神奇至極。但始終不見其人,而歷朝皇帝對其的尋找與賜封其因有二。一,據史學家所考,為鞏固帝王的統治地位,尋找明皇太子有關,欺騙人民。其二,乃歷代帝王與道教聯繫在一起的原因相同,練丹求長生以享萬代基業,享人主之樂。而荒唐的是直至現在,仍有一些機構和個人,還在繼續為一個無法確證其存在的神話人物重彩著墨。1989年,由武漢體院,鄖陽地區體委、武當拳法研究會共同承擔國家體委科研課題,《武當拳派源流,拳系及內容研究》講查閱了近萬冊文獻,筆錄碑拓數百件,獲取資料近30萬字,不可謂不嚴肅認真,但令筆者驚奇的是,作為一頊國家體委課題的結論性著作《武當拳之研究》,竟然斷定「張三丰生於1247年,卒於1464年,活了217年」(見2000年6期的《太極》),令人訝異。經查閱資料卻原是抄襲吳圖南編著的《太極拳史略傳》內載《張三丰列傳》作為肯定的歷史證據,實為可笑。

 

由呂光榮、劉楚玉合著的《氣功學基礎》涉及歷朝歷代人物及文章200多條,無論講道家導引吐納養生術,還是太極陰陽大道之理,無一字提到張三丰,更無論太極拳。包括公元一七二三年四川圓通道人汪錫齡編的《三丰全集》,及一八四四年長乙山人李涵虛重修出版的《張三丰先生全集》,洋洋數十萬言,字裡行間無一「拳」字,亦無提到張三丰會拳術,更不要說到太極拳了。且黃宗義及兒子黃百家文中也只言「內家」亦無「太極」。若稍有一點武術常識的人皆應知「內家拳」所涵蓋的形式與內容。何以斷定其所指即太極拳。且其人既能創拳,其習武經歷若何?傳遞序列及謫傳弟子何人?流傳套路何樣?何以均不見史范看少林拳歷史千年以上幾百套拳路歷歷在目就足以看出武當張三丰的「內家拳」真實面目。

 

一九八二年《武林》第九期載錢保天先生記述走訪武當之經過:「我們到了武當山上的紫霄宮,這是最大的一所宮院,宮中道士都己八十歲以上,他們都沒有練過武術,更不懂的甚麼叫武當拳……;其中一位叫誠德道士說「…….張三丰性情溫和,通曉道教經文法典,但從未聽說過他練功習武」。我聽到這裡不覺一愣,張三丰竟然不會成功,就連現在的道士也都不會武術。」此文在當時似並無引起非議和爭論。轉眼二十年過去,不知當年誠實的老道尚健在否?若高壽亦己百齡,若已作古,則只好由今人胡編瞎說了。

 

近年來以張三丰創拳之說繼而出現了「武當太極拳」但只要對太極拳略有些研究,再看看「武當太極拳」的套路編排及其風格,就會對其來龍去脈一目瞭然。在一九九九年武當召開了「首屆中國武當拳國際聯誼大會」,被武術界評論為「五花八門,多而雜熱鬧非凡卻看不到武當拳自己的系列套路及獨特風格。也難以品出武當內家拳祖師的味道。此論乃是預料中的必然。

 

從黃百家所提出「武當內家拳」以後,百年來,直至到民國年間,探討武當拳始源由太極拳取而代之;民國杜元化在《太極拳正宗》(1935年出版)一書中,關於太極拳之溯始中寫道:「此拳何自來乎?有歌為證,歌曰:太極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設教,宓子真傳,玉皇大帝,正坐當筵,帝君真武,列在兩邊,三界內外,億萬神仙,傳於拳術,教成神仙」。這滿口仙氣,神乎其神。再看近年一些抄襲三十年代己被否定的玄虛之談。安徽李濱在其文中則稻:「太極拳始於軒轅黃帝,因觀蛇鴣之戰——又名八面熊拳也…」,又言:「太極拳溯始,託名黃帝…。.應無可厚非…」「觀雀蛇鬥智之故事,純屬民間傳說…」轉而又說「並非子虛烏有…是定然發生各所見無疑的…,同一文內(見《太極》99.6)重重複復,顛來倒去,卻又自相矛盾的說法,實不知是自己糊塗,遺是故弄玄虛。較之三丰創拳,更進一步地將太極拳起源引入撲溯迷離的亂麻之中。

 

海南李師融雖在其大作中稱:「文字證據比口頭傳說更為可靠」。,但對所有正史也好,野史亦罷均無一字提及與太極拳有關之張三丰,卻不厭其煩地連篇累牘地為之種種理由,硬要將神仙拉為祖師,稻「尊張三丰為內家拳高祖,則當之無愧」。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證其「出身」之顯赫。其如繼承漢室大統者必劉皇叔的封建思想同出一轍,較「將相寧有種乎?」之農民領袖更加倒退。

 

至從近十年在論證張三丰與太極拳之文章中,有一些編者尚在明顯的,具體的自相矛盾處實事求是地提出疑問,但亦有一些人,無視史實,偏執己見,且對持異議之許多武術界前輩出言不遜:稱沈壽先生「學無根底…見識淺」;妄評顧留馨前輩「妄改…誤襲…下作…」其更有甚者評武術史學家唐豪「偽造證據…胡編『佐證』…用心叵測」等。此等狂妄無德之輩實在有辱武術向來倡導之精神,何不去拿著鏡子煦照自己;此筆執一家之言,排斥異己的霸道態度,又豈不是考史作文者之大忌?唐豪先生一生為武術,太極拳考證走遍走遍中國各個武術聖地,博覽查證幾個朝代的佛、道、經典及武術文獻。其蒐集資料如此齊全;其辛苦一生,此中艱難可想而知,而考校方法如此認真、細緻。令之許多大言不慚之舉者幾人能及。唐豪先生講過「而且想滯留於數世紀以前的拳家,或限於知識的淺薄,或則作為「安身立命」之法門,於是附會妖妄,標榜神仙,盲從瞎談之風,遂瀰漫於武藝作家之間。此言可為一針見血,給於震聾發聵敲響驚鐘,而至今仍有些利己之徒執迷刁二誤。惜先生己去世,無法再與爾等論爭。否則,相信先生當有許多精彩著述可駁彼等斷章取義,順昌逆亡之謬論。

 

從歷史事實的「推斷」與「估證」更加切合實際,接近民間,接近之大眾可謂唐豪、顧留馨二位武術前輩。有一位評論家在武術刊物上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唐、顧的考證,把太極拳從一位」神仙大師「那裡解脫出來」。歷史最終要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武術也是歷史,它要遵循歷史的規律

 

太極拳絕不是一個「神仙高人」創造的。不集眾多的小智慧,無法形成太極拳那樣的大智慧。沒有武術的過去,就沒有武術的現代和未來。太極拳是中國幾千年來長期武術文化演化融合的結晶決不是某個「神仙高人」依靠「秘訣」、「秘譜」編出來的。誠懇的勸告那麼一些為捍衛他們「神仙大師」的追隨者,別再在那裡搖旗吶喊,聲聲助威,搬出「紙老虎」的「證據」欺騙人民嚇唬群眾,該卷旗收兵,歇一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