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oo.gl/c6OEk

《心意六合拳譜》,是終南派心意六合拳經典著作,又被稱做拳經。該拳經全面的介紹了心意六合拳拳理、拳法、槍法、練拳十六法、十法摘要、練技要訣、去勢虛實論、五行合一處法、十六靈法、打法權訣、內功四經等諸多方面論述。而其中姬祖與歷代先師之原論是該拳譜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習拳指南,歷來被門內視為珍寶,秘不示人,故知者甚少。

 

為使廣大習武者對該拳有深層的瞭解,特以秘傳譜論中,摘其精要(典)論述五篇,以供習者參考,並與同好共勉。

 

(一)姬龍峰祖師著述《四拳勢論》

曰: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以此做身法。

 

此捶(四把捶,也即心意六合拳)名曰七捶:咎(斬)、捷(截)、踝(裹)、胯(挎)、挑領,去勢如虎撲,把把如鷹捉。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見之如婦,動之如虎。猛虎步行,猴氣與神,俱往捷如騰兔,縱橫往來迢形隨影,目不及瞬。起無形,落無蹤,去意好似卷地風。五行一發響雷聲,拳去雷動風響山林,不能阻隔。風吹浮雲散,雨打灰寺清,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牆倒容易頂,天塌最難擎。

 

拳打遍身是法,腳踢渾身是空,遠去不發腳,發腳也不打人。見空不打,見空不上,先行顧法後打空。顧法渾身是法,欲打哪裡是本心。隨機應變查(察)真情,手起莫往空裡去,腳落莫往空裡落,腳踩最忌往遠控。閃落兩邊,提防左右。欲閒者還堪相迎。強退者,當後跟,十連環緊追,隨高打高,隨低打低,隨起為橫,落為順,為其方正。

 

曰:但與人者交手,心不勇,手不催,磕不上多出變化。未起先居摘物意,未落預存附地心。三存者不上,心裡所悟,原來是身心本不明。

 

蜇龍未起雷先動,風吹大樹百枝搖。一枝動,百枝搖。心要動,內要提,外要隨,起要橫,落要順,打要連,氣要催,躦身平進中間,手起似虎撲,腳起不落空,遇敵防奈(耐)戰,放膽盡成功。

 

曰:有反心必有反氣,有反志(氣)必有反力。其形未動,後有隨反之心,笑臉眉喜不動唇,提心防他必有意。會意之心,能合氣歸一,合順者,天地之事無不可揣也。見識不可隨時變,無事不到頭。

 

曰:拳打三節不現形,倘若現形藝不能,能要不是莫要停,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後。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氣,明了三心多一力。三回九轉是一勢,勢起哪五行,三心三意是一勢,只怕人間多一精,一精知其萬事(勢)精,萬事要為終身用,百定一定,好字裡面多加真。無價之寶也。

 

有錢將往如處買,要知好之路,走在四梢求。四梢俱齊,五行亂發。血梢發起不知凶,牙骨肉梢不知情,筋骨發起不知勁,身起未動不知情,才知靈山大四明。三心裡邊有三意,意起火身之傍要報恩,義到人前一切公議,義到世間為生理,生理裡邊都要成君子行。其三,好鋼用於刀刃上,用了它,有了它,有何故也。用了經,再打磨它,快如風。斷了它,永無禍生。成為人美之人,時時考練自己身心。

 

一件通,件件通,務要起落進退精。眼見耳聽語中情,筋骨身未動,四梢無遠近,明了四梢不知息,閉住動靜永無凶。

 

封閉難以進,他傍四梢即挑領。眼前不可封閉,不可捉拿,催右手拿桿莫用情,千萬不可拘長短,三起不見,進到原來是本心。不明四梢,三起不見,三進不見,可見也好,不可見也好,能見於言,莫見於心。立志未動,能交於身,莫交於心。在中見他不鎖門,勢必實定於咽喉。天地交合,雲遮日月,武藝相戰,閉住五行。好樹成林在其主,巧言須要強出頭。架樑避閃不重,有秤定打百餘。行動女之事,丟去虎狼之威,凡事無理自己悔,保住身體現金福。

 

曰:解勸世人莫習武,凶多吉少難以知,丟財惹禍在眼前,不如息氣養身卻自然。千樣知吾也,不知可破乎。用好心腸一條,勇氣膽宣,風日報事爾。三思四維可也,惟進退精於嚴也。猛然見了三條路,可該往前進,不該往後退。好鋼而多折,能柔而成鋒。知進者必勝,知退者必不受辱。

 

與人相戰,須明三前:眼前,腳前,手前。踩定中門奪地位,如蛇吸食。起如蜇龍升天,落如霹雷擊地。起橫不見橫,落順不見順。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望高,高中望低,起落二字要與心齊。死中能反活,活中能反死,明了四梢永不懼,蔽住五行永無凶。

 

起落二字自身平,蓋世一字是中身,手足身法快如風,疾上尤加疾,打上不嫌遲。

 

熊出洞,虎離窩,勇似穿山過大江。牮(音劍,斜意)柱之勢必有所取。勢正者不上,勢遠者不上,因其遠近,視共老嫩,因其高低,視其寬窄,渾身一氣,上下相連。身動心不動是枉然,心動身不動也是枉然。

 

同場施技者,諸處要留神。試拳,試兵器,有觸即應。隨高打高,隨低打低,打遍天下,就如母雞,行如槐蟲,起如挑擔,落如分磚。(全文完)

 

 

(二)《姬祖論演武思悟之道》

姬祖戒語:學者六合自古無雙傳,多少奧妙在其間,談君妄傳無義之人,招災惹禍難保安。

 

演武思悟之道:

 

曰:演武思悟之道,依吾之言,總無大害,思其理而自尊。交勇者莫要失悟,失悟者寸步難行。怕只怕大陣裡邊孫武子哪樣用法;韓元帥十面埋伏,擒霸王無處逃生;昔周朝姜太公哪樣神機,領一千眾徒弟盡喪詔州;班花女憑刀法報子私仇。那一武不因思悟者有失。

 

思悟者有大才,能用此語言俱照四梢,四梢一定要依行,行起一氣要直往,直往要齊備,齊備要一處往前行。行何往?到陣前。

 

學武藝依此論,不怕泰山勢壓頂,君子用意再思維。

 

行到四梢要一精,好心之人常用孝順之習,常存公道之心。不別三意不時常用,可能調治百病。

 

四梢循環:血梢發自腳心到天門,再無別疑,真豪雄。牙肉梢仔細評,評出理來是一通,筋骨一氣要一合,天地陰陽通。天地陰陽憑一氣,氣能皆通,萬事皆通,一氣皆復,萬物皆復。哪有痕跡,哪有阻隔,以和為始,以和為終。

 

明天地之理,則知吾術之心意,不知吾術之心意,還往四梢尋。

 

目中不時常輪轉,行坐不時常小心,耳中不時常報應,語中不時常調和。和者何也?萬和萬事去吉凶。

 

吾有栽樹之心,育苗之意,奈何他人不能如松柏四時常青。松柏常青因何嚴霜不打?緣它根深心實,自可腹嚴霜。可喜忠孝兩全,禮義廉恥之人,學藝之事,無狂妄之氣,驕傲之心,遇敵之日,思謀所學,可以動則動,可以止則止,凡事皆得其中和美。而今習武輕狂躁率者,可鑑諸君也!

 

吾拳術之法,非是人與人爭之事,但能掃諸不平。雖路途交合要存心,到晚宿店要防備,一切凡事存在心,一時一刻不放鬆。逢橋頭須下馬,過渡莫搶先;一人莫上舟,搬穩且慢行,寧走崗遠十里,不走低窪古路徑;未黑早住店,雞鳴且看天;黑夜烈風莫行路,強行必有禍與凶。人量人切莫小量,可比韓信楚霸王。

 

十人群一人難,一人存心要佔先,如若猜透這句話,萬能膠般禍患俱消散。此數語,良藥也。

 

並無此心,妄行別意,見其何?切自思不到,萬思無心,不可以轉。自思不到,道我無理。

 

能見一身,莫見於心,賢者可也,不肖者不能。

 

雪裡潑黑自然黑,蜜裡黃連終是苦,自己久悟理不通,每日迷來枉費功。樹大名大多人望,望它清冷遮日光,狂風損枝人不見,不勝滋長在山崗。

 

人比花開滿樹紅,後來結果幾個成,天生奇才多好用,惜乎奇才不多生。

 

(三)《曹繼武先生拳論》

歌曰:「手起橫捶勢難招,展開四平前後梢,望眉咎加,反背如虎搜山。斬手炮形如風,鷹捉四平足下存身,進步踩打莫容情。 」

 

搶上,搶步十字立,剪子股勢如擒拿。進步不能取勝,必生寒怯之心。退步足定要防跌撲之虞。進人如走路,視人如蒿草,打人如親嘴。膽上如風響,起落似踐繩。遇  要取勝,四梢俱要齊,手起腳不起,進人是枉然,手落腳不落,進人也是枉然。

 

起而未起加摘之,落而未落加墜子,三意不連,必定學淺。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兵行詭道。搶奪如放箭,拳打一氣,兵戰煞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君與臣合,將與兵合,為一氣蓋乾坤,並無反忌。

 

遠進一大步為捷,兩頭回轉一寸為先,早知回轉這條路,盡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雖好車難行。

 

手起腳不隨不能打人,腳進手不隨,也是枉然。思此,總由於三節不明之故。上節不明恐中人擒拿,下節不明恐中人盤跌,中節不明渾身是空,故必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總之,欲動佔中先,只在中間在其間,起落不見形,見形不為能。心比玄膽鏡,手似如意鉤。君子善學文武藝,全憑之情會其真。

 

姬師云:「文武古今聖傳,切分國家之大典,上有蓋社稷,下能趨吉避凶,此生不可缺也!今之練武者,揣論架勢,封閉躲閃之法,不知日間瞭然在目,尚可小用,黑夜之中伸手不見,則難防禦,必至自誤自身,悔何能及!惟剛正之氣,養之有素,而然然萎萎於一旦,依本心本意直撲上去,隨高打高,隨低打低,不怕他身大力勇,一動敗敗矣。

 

詩曰:

武藝卻道無真經、任意變化勢無窮,豈知悟的嬰兒玩,打法天然是真情。

 

 

(四)《拳論質疑序》 –「十法摘要」 序言

 

河南新安進士王自成,男王益愷校

 

清雍正十三年正月

 

聞之不語力者,蓋因尚德不尚力之意也。然夾谷之會,必用司馬曰:武門有惡言不入於耳,誠武力則不可少哉!於是顧其身家,顧其性命,拳為尚焉。

 

拳之種類不同也,他端亦(也)不知創於何人,惟此六合之拳,傳自山西姬龍峰。先師艉系明末人也,精於槍法,人皆以為神。而先師猶有虞焉,吾處亂世可操槍騎馬,有萬夫不擋之勇,若太平之日,刀兵銷伏,倘遇不測,將何以御之哉!於是將(變)槍法為拳法,會其理為一本,通其形於萬殊,名其拳曰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此謂之六合,內外貫為一氣也。

 

最重要者,為前後各六勢,且又有剛柔之分。剛者在先,固征其翼,柔者在後,尤寄其妙。由淺入深,由粗得精之意也。

 

其近世司武者,多惑於異端之說。而以善走為奇,亦知此拳有退法乎?以能閃為妙。亦知此拳有動之而不見形,一動即至,而實不及封閉乎?且即云:能去,能閃,能封,能閉也,必目見而能然也。

 

故曰:白晝間遇敵猶可取勝,若黑夜之間,倘遇盜賊,猝遇仇敵,吾本未見其形,將何以封而逃。豈不反誤自身乎!

 

惟我六合者,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練上法與進法為一貫,雖黑夜之間,風吹草動,有觸即應。其機自靈,其動自捷,也不知其所以然也。惟精於此技者能爾。

 

然得姬老師之真傳者,只有其徒南山鄭氏一人焉。鄭師於姬老師之拳、刀、槍、棍無取不精,會其意,究其理,因述為論,乃知一切武藝,俱出於拳內。

 

近世習六合者,亦各不同之,不類歟諒之,此者,未得其真,故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況乎愈傳愈訛,且不僅差毫釐耳。

 

余幸得學於鄭師之門,以接姬老師之真傳者也。傳之覺其法最真,而得之頗詳,願就其論而釋之,著為十法摘要,非敢妄行諸世,聊以教誨復進之人云爾。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