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具有強健、勇武、好鍛鍊、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回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幾百年來,這一特點已逐步演進成了回族的民族體育傳統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許多地區的回族群眾保持並繼續發揚。自古以來,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習俗。如唐代以來,回族定居的西安,武術習俗未間斷過,過去無論老幼,練武風尚很濃。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長武術,保持著回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回族更是酷愛武術,世世代代相傳。


回族武術的歷史淵源

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勇武並精於劍術。《穆罕默德的寶劍》一書,在廣大回族人民群眾中早巳傳播很廣,並有不少模仿練習者。穆罕默德還曾經給勇士哈立德賜名「安拉之劍」。回族人由於嚴格遵守穆聖的言行,因此,回族群眾認為練武功自衛是「遜乃提」,是聖行。

唐玄宗天寶14年,歷史上暴發了「安史之亂」。在廣平郡王做、名將郭子儀的擁戴下,唐肅宗在今寧夏靈武即位。次年,即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向"大食"(今伊朗)借兵,聯合反攻「安史之亂」的叛軍。「大食」軍隊和唐軍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亂」,「從涼鄯而收兩京」。平息「安史之亂」後,在唐王朝天於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獲准駐兵長安。今天,山東冠縣的查拳就是源自大食國將領查元義(又名查密爾)的「身法勢」。

在清朝,回族人民與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為建構和發展完善中華民族的體育體系作出了卓越貢獻,而回族人民的貢獻主要在武術、摔跤和與之相關聯的一系列項目上。正因為如此,比之明代人廣為傳言的「回回識寶」來,清代人對回族的認識顯得更深入了一層,有了一句乾隆眾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將種。」的評價。這八個字出自乾隆之口,代表了當時滿漢朝野人士的普遍看法,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共識。

回族好武的原因是還可以追溯到回族在形成時期的先民,其中有大量屬於從軍的中西亞人,元朝回族人被編入「探馬赤軍」,為適應戰爭的需要駐防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經常練習騎馬射箭,使槍弄棍。元末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部隊中,就擁有一批驍勇善戰的回族將領。

歷史上兵荒馬亂的時代很多,再加上受到統治階級的壓迫,回族人民感到力單勢薄,於是就養成了尚武、任俠、團結的習俗,並把練武作為抵抗各種壓迫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回族人熱愛武術運動的習俗。回族的武術種類很多,歷史上曾經被稱為「崑崙派」,是我國四大武術派別之一。

近代的回族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革命家,軍事家,比如:馬本齋、白崇禧、馬駿等等,也與回族尚武的精神息息相關。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回族群眾研練武術的熱潮一直保持並不斷上升,正因為有一個寬廣而堅實的群眾基礎,所以回族武術家群體的整體水平仍然呈上升趨勢,這也表明了回族對自己傳統文化的執著和珍重。可惜「文革」時期,回族的摔跤、拳擊等武術遭到禁錮,但是民間喜好者仍然堅持練習。

當代,習武是回族人振奮精神、強健體魄的重要方式。歷史上一些只流傳在族內技法豐富、風格獨特的武術種類,也逐漸風靡拳壇,為各族人民所喜愛。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武術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回族武術,同其他文化一樣,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中華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回族武術內容豐富,門派繁多,包括各種拳術、器械、對練,既有中華武術的傳統項目,也有富於獨特風格的本民族項目。它們都是在吸收其他民族武術精華的基礎上,將中華武術各門各派融會貫通,結合穆斯林的社會生活實踐和風俗習慣,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鑽研和實踐,逐步形成、豐富、完備和發展起來的。回族穆斯林武術現正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它已從過去封建社會中衛族、衛教、衛身手段變成增強人民體質、增進民族團結的一項正常體育活動。群眾性穆斯林武術活動的普遍開展,武林專家的著書立說,標誌著回族穆斯林武術已經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1]

 

回族武術概況

回族武術的主要項目,有散打、長兵、短兵、拳術,包括對練、器械、拳術等幾十種。所練項目既有中華武術的共同特色,也有與回族風俗習慣緊密相連的民族特色。

拳術

回族喜練查拳、黑虎查拳、彈腿、華拳、洪拳、炮拳、八極拳、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黃鷹架拳、六角式、廿四式、老架拳等。其中十路查拳、十趟彈腿、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均為回族獨有的拳種,有所謂「回回拳」之稱。

此外,如通臂劈搖拳、關東拳以及明末廣為流傳的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等,創始人均為回族。這些拳術均為其勁力別緻、技法豐富、風格獨特而風靡拳壇,為各族人民所喜愛。 回族的拳術史,大約可追溯到明中葉。回族武術由明中期萌芽,經明、清兩代不斷豐富,逐漸發展而成。

器械

除習練刀、槍、劍、戟、棍、鞭、錘、鉤、鏟、斧等一般器械外,回族練的桿子鞭、索來拐、龍爪鉤、五虎群羊棍、阿里劍、查刀、查槍等,在漢族武術中均少見,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桿子鞭,又稱西域鞭,系一齊眉棍上縛一繩索,索端系一鋼鏢,鏢重約750克。據武術家口傳,這種桿子鞭和五虎群羊棍均與回族牧馬放羊有關,系分別由牧馬鞭索和放羊棍脫胎衍化而成。阿里劍,雙尖雙刃,尖處寬於把柄處,劍身兩面俱刻有阿拉伯文字。據傳此劍原名「祖勒飛卡爾」,是第四大哈里發阿里配用之兵器。龍爪鉤,形似龍爪,系由回族屠戶翻牛羊肉的鉤子轉化而成。

查拳

起源

查拳上可追溯到唐朝「安史之亂」,後由大食國(阿拉伯國家)將領查元義(又名查密爾)的「身法勢」發展而來。查拳原來有四粑(拳)八勢(式),清乾隆年間,查拳在 查拳山東冠縣、任城逐漸流行。清初因為嚴禁漢人聚眾習武,傳統的漢人拳術如紅拳、炮拳、彈腿及長拳遂傳入回民區。至嘉靖後漢人武禁漸漸鬆懈,外教(漢)人也有學之。至光緒年間,查拳才開始聞名而流傳,形成了冠縣的張式、楊式查拳,任城的李式三派。擅查拳而知名者,清有滑宗岐之滑拳,後有南宮孟六。

形意拳中五行拳(套路)裡之炮拳,即下插捶。炮拳有劈壓下砸截之功。

大東書局 吳志清先生於1928年出版了《六路查拳》一書。由馬金鏢、於振聲校閱。江蘇繆省飛亦於1933年出版了《六路查拳》教材一本,在自序中提到:馬金鏢授繆以六路短打。

套路及風格特點

現在之查拳內容吸收了其他拳法,如心意拳,埋伏拳,連拳等洪、炮及長拳拳種。形成了集查、華、花、滑、炮、洪、腿(彈腿)、長拳及短打於一體。查拳的風格特點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活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無論往返進退,上下起伏,力求協調配合,整個套路表現出一種瀟灑驃悍矯捷的形態,是長拳類型中較為系統的拳種。

查拳新編十路,頭兩路又分大小兩路,合共大小十二路。包括有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兩路腿拳。

一路(母子拳.正拳及副拳),(羅漢散手,現稱岳氏散手),(連拳,現稱岳氏連拳)

一路母拳,又稱四平拳。類:老洪拳之母拳、羅漢拳之十八手(十八羅漢拳)、螳螂拳之十八叟。

二路(行手拳.正拳及.副拳),

三路(飛腳拳),

四路(昇平拳),

五路(飛虎拳),

六路(埋伏拳),

七路(梅花拳),洪拳

八路(連環拳),洪拳

九路(龍擺尾拳),

十路(串通拳),通背拳,羅漢拳

查拳最初器械只有刀、槍、棍套路,並各有十路。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全貌,以後在不斷與其它門派交流中逐漸補充進劍術套路。而鉤、钂、撅、帶乃是查拳門中拿手器械,稱之為"四絕"。

查拳的徒手和器械對練包羅萬象,比較流行的有四路查拳對練、板搭銬子對練、單刀進槍、撲刀進槍、大刀擒槍、雙劍進槍、雙勾進槍、大鏟進槍、對扎中平大搶、對劈刀、對刺劍、钂進槍、雙刀進槍、撲刀進大刀、棍進槍、空手奪刀……

查拳的基本技法

查拳重視腿法練習,內容豐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闖腿、掃腿、纏腿、雙飛腿、旋風腿、鷂子腳等,都適當的分佈在每一趟拳路中,錯綜而緊密的配合在必要的動作中。綜合其腿法歸結為十五個字,它們是:跺、彈、踢、踹、潑、掃、勾、掛、排、纏、點、撩、截、拐。

查拳的基本功套路,包括以腿法見長的"彈腿",以"僕步穿掌"為主要動作的"滑步抄"的以拳法為主的"搗捶"組成。這些基本套路均為十路,基本動作簡單易學,左右對稱,即可單練,又可串連對練。

彈腿是查拳的主要基本功,它以彈腿和其它腿法為主要內容,接回文二十八個字母排列組成的二十八個基本動作組合,叫二十八路彈腿。目前流行的是前十路,後十八路比較複雜,為了便於記憶,把它編成兩套類似拳套的套路叫腿拳勢,分為一趟腿拳勢,二趟腿拳勢。因此,世人常雲"南京到北京,彈腿出在教門中"。

十路彈腿順序歌訣

頭路順步如擔扁,二路十字似拉鑽,

三路劈盍夜行犁,四路撐扎左右盤,

五路挑打鑽封閉,六路僕摟是單坎,

七路雙砍緊掩肘,八路?跺腿連環,

九路捧鎖鴛鴦腿,十路箭彈勢歸原,

世人莫看勢法單,多踢多練妙無邊,

能測其中奧妙義,打開難關獻絕技。

查拳中很多攻防動作,都歸納在踢、打、摔、拿之中。在運用時,還要靈活掌握"十字要決":即: 縮、小、綿、軟、巧、挫、速、硬、脆、滑。

縮如張弓蓄巨力。發力如放矢;

綿而不斷意力隨,變化分虛實;

軟能克剛隨機變,借力出奇計;

巧生智力靈活用,巧技打拙遲;

挫則側身跟步進,閃展騰挪擊;

速如閃電莫遲疑,快打出不意;

硬如鋼錐戳軟泥,衝撞莫鬆弛;

脆如爆竹發寸力,克堅如摧壁;

滑能化消敵人力,乘虛再進擊。

查拳的動作採用了五種動物形象的特點,即:龍,虎,蛇,鶴、猴。

龍:升降自如,能隱能現,蜿蜒繚繞,變化萬千。

虎:勇猛善撲,伏坐縱躍,目光如電,不動自威。

蛇:無足善竄,見孔即入,摺疊盤轉,曲伸自然。

鶴:動中有靜,動靜互換,隻身獨立,耐久穩健。

猴:攀登跳躍,靈活輕便,機警性敏,竄蹦閃展。

代表人物

沙亮

清雍正時的"飛腿"沙亮,軍人。在《冠縣誌》中記載"沙亮,字智公,雍正五年武進土改侍衛,授巡捕營守備,歷升陝西延綏鎮標左營游擊,乾隆十三年征大金川力戰陣之……。"

楊鴻修

大槍楊鴻修也是清末一代查拳名師,他身材高大卻非常靈活,名噪武林。他培養出了大批高足,如打敗外國大力上的"神力王"王子平、"山東雙馬"馬金鏢和馬永奎以及於振聲、何振江、米廣亭、馬格甫等。

馬金鏢

1881年初出生,山東濟南人,回族,終生教授拳術。少年愛武,曾拜洪拳名家白子敬和賽和洪門下,後又從楊洪修、張崇生、沙正濤等學習多元拳術。採集眾長,而成一家。1928年杭州擂台賽時,初露頭角。1947年其子馬峻嶺,門人宛長勝、張孝才等人在上海會同拳友沙家四兄弟成立群英武術社。訂立查拳教材。

常振芳

著名武術家常振芳(1898-1979 ),山東冠縣人,自幼酷愛武術,勤學不輟,青少年時就武藝超群,成為張氏查拳門下的佼佼者。1937年日寇侵入華北。"七七蘆溝橋事變",億萬民眾一致要求抗日,常老師目睹國難當頭,義憤填膺,毅然投身從戎,加入了抗日大刀隊(即馮玉祥部四十四旅武術隊)並任隊長,在房山區硫璃河一帶的戰鬥中,殺得日冠魂喪膽破。

李付華

著名武術家李付華1生於970年2月, 回族,山東臨沂人氏,自幼習武,精通黑虎查拳、南拳、月牙鏟、風魔棍,散打、摔跤。自幼隨魯南地區著名武術家周朝增先生學習查拳,後又隨魯南地區著名武術家吳景川、丁其林先生學習少林拳、八卦掌。多次在省市以及全國武術比賽中奪得冠軍,後又得到著名中國武術家周永福(武術九段)、於海(影視明星)等武術家的具體指導。多年從事武術教學。部分學生曾分別被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山東師範大學等名校錄取。

李付華先生現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臨沂市羅莊區武術協會秘書長、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中國武術六段、天虹影視公司武打特技隊主任;有多篇論文發表於《中華武術》、《武魂》、《少林與太極》等,其事蹟分別被《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東方創業者》、《臨沂市宗教志》、《臨沂日報》、《郯城縣誌》等媒體報導。主要著述《魯南黑虎查拳》 。2011年9月率眾弟子參加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所表演項目比賽,所表演的《武動北獅》節目獲得表演項目金獎,為山東代表團奪得了珍貴的、唯一的金獎,打破了山東代表團金獎零的突破。其子李思源獲得全國個人體育道德風尚獎。

彈腿黑虎查拳

黑虎查拳又稱黑虎查(chà),是查瓣中最有實戰性的一套拳法。以一百單八掌著稱,是敗中取勝的套路,被武林界譽為「查拳王」,是查拳師們的看家拳,輕易不外傳,所以知道這套拳的人很少。

查拳上可追溯到唐朝「安史之亂」,後由大食國將領查元義(又名查密爾)的「身法勢」發展而來。到清朝康熙年間已在黃河流域廣為流傳,經白作義、金廣聚、郭登雲、飛腿沙亮、張乾、張其維、楊鴻修、李恩聚及諸拳師們的傳播,發展演變,其套路各地有所不同,動作也有差異。在山東就有冠縣與任城(濟寧)之分,濟南與魯南亦有不同。

黑虎查拳就是魯南查拳的代表。是清末民初魯南著名武術家蕭羲之先生創編的。他採用少林虎拳的步法清晰、臂堅腰實、擊打猛烈,結合查拳的特點及長拳中的手、眼、身、法、步、動、靜、起、落、站、配合緊密、演練時佈滿全場等特點,逐步形成了有代表性的魯南查拳——黑虎查。

動作結合特色在動作組合與銜接上,是大動作與小動作互鑑、高動作與低動作相間,開合起伏貫穿套路之中,使之整體連貫。顯示出其舒展、圓滑、大方的氣度,給人一種協調美的享受。工整是最大的特點,要求動作認真細緻,不可潦草。一個動作反覆練習鞏固以後再學新動作。演練則要循序漸進,按照動作的規格要求,一招一勢去練。意識與方法要配合好,做到全身上下協調一致。

動作明快,一清二白,毫不拖泥帶水。動作以快領先,快如風雷巨變,猛虎下山。快能巧妙地與慢、頓、停、翻、閃、跌、僕結合一致,體現出動靜與虛實對立統一,富有陰陽轉換互為根的哲理。給人一種乾淨利落、瀟灑的感受。勁從腰發,貫於腿臂,行於手足,自然流暢;挺胸收腹,擰腰順肩,動作順達,意隨拳行,力隨意發,無僵滯,不呆板,忌拙力,節奏明快。躥騰跳躍輕巧、靈活,砸拳擊響爆脆。拳諺曰:「起如鴿,落如貓;砸拳如爆竹,擊響如巨雷。」演練佈滿全場,迂迴、穿插、進退、虛實的步法,閃展、騰挪的身法,絢麗多姿的動作,全面展示它的個性風韻。

內外合一,神形兼備,是黑虎查拳風格另一特點,強調以氣催力,神溢於形。攻防意識貫注在一招一勢之中,內在的精、氣、神溢於動作之外。

技擊特點 技擊特點是以快制勝,以快為先,講究以快打慢,慢打遲,拳打人不知,出手如閃電,回手如燒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對方沒有還手的機會。黑虎查拳很重視腿法與步法,有「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寧挨兩拳,不挨一腿」之說。技擊中以腿為主,拳為次。其手法中的沖、擺、劈、撩、頂、撞、靠與腿法的彈、掃、截、跺、擺、蹬、掛結合使用。手引腳踢,腳彈手擊,上下合一,虛實連環,以腿取勝。勁力是技擊之本,拳諺曰:「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力量訓練也很重要,所以有「練拳不練功,交手不堪擊」之說。光練力氣不練拳,又有「練力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說法。

虎查拳摔法系快摔法,沾衣即跌。有大別子、倒口袋、古木盤根、臂靠摔、搖山摔、背胯、抹面摔等,都是貼身近戰的良法。技擊中的拿法、分筋、錯骨、點穴、反關節這些都是黑虎查拳的絕技。綜上所述,師祖蕭羲之先生把黑虎查拳的技擊方法總結為10個字:縮、小、軟、巧、錯、速、硬、脆、滑、綿。並遺留下技擊歌訣:

遠打近摔貼身靠,靠身貼打刁手纏。

快打慢來慢打遲,避實擊虛順手沾。

明拳暗腿手並用,連環短打腿取勝。

拿法、點穴、反關節,分筋、錯骨能治命。

黑虎查拳共54式,加上過渡動作共計一百單八掌。師爺周朝增遺留下歌訣——黑虎查拳歌訣:

黑虎查拳羲之傳 生根發芽在魯南

猛虎下山托掌式 上步壓掌頭頂天

向左邁步左平拳 踏步劈掌看掌尖

背後洗臉丁子步 震腳推掌力向前

退步跨虎左反勾 斜手單鞭接右轉

孤行五步退跨虎 左右踏步右登山

帶腿彎弓射猛虎 雙峰掌立震拳壇

風擺荷葉為敗式 騰空穿掌刺哽嗓

步虛掌實向左擺 孤行跨虎呆要圓

左踏右踏右登山 帶腿彎弓射猛虎

雙帶騰雲架霧式 擊膝右轉左弓步

向右合步左反勾 左擊右帶側衝拳

震腳提蘆右栽拳 葉底藏桃左拳鑽

鴿子騰空回頭看 左提丁步下栽拳

登山左式雙峰掌 風擺荷葉手腳忙

魚躍龍門朝前穿 回馬轉頭弓步拳

退步跨虎掌向上 提膝擊掌不可擋

哪吒鬧海運兩掌 單掌推碑震四方

高虛雙峰向左擺 孤行五步退跨虎

左右踏步右轉身 帶腿彎弓射猛虎

騰空躍起奔左方 鴿子翻身拳似槍

浪子踢球退跨虎 左右踏步右轉忙

帶腿右弓側衝拳 飛天臥佛如泰山

震右提蘆在拳栽 葉底偷桃右拳鑽

黑虎掏心雙推掌 鴿子翻身拳似槍

退步跨虎掌朝上 左右踏步右轉忙

帶腿彎弓射猛虎 猛虎回頭再衝拳

浪子踢球接後按 順水行舟拳似電

上步擾袖劈掌式 震右提蘆左拳栽

擊響飛腳退玉掌 上前一步目前方

彈腿 

彈腿俗稱「教門彈腿」,產生於明代,盛行於清代中後期,有「南京到北京,彈腿出在教門中」的諺語。系以腿法、腿技、腿功為突出特點的回族武術門派,有六路、十路、十二路查拳彈腿之分,因其發腿迅疾、彈如彈丸射出,故有是名。近代有吳志青著成《教門彈腿圖書》,對彈腿加以總結。

八極拳

 回族武術—八極拳全稱「開門八極拳」,尊「邋遢道人」為祖師。河北滄州孟村回族「神槍」武術家吳鐘,雍正朝被譽為「八方八門拳術之初祖」,與當時武壇名流李章、康大力並稱「武林三傑」,已有200 多年歷史。八極拳不同流派,湧現出許多著名大師,名動武林。八極拳講究動作簡潔,勁力充實,發勁暴烈,以短制長,多用肘、肩、背的貼身進擊取勝。八極拳流行於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八極門人數萬之眾。1982 年起,日、美等國家八極拳學習考察團14 次訪問孟村,可見影響之廣泛。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為明末清初武術家姬際可所創。清代回族「心意大俠」買壯圖是精練、簡化心意六合拳的傑出代表,開派授徒,遂在回族中盛行。是一種內、外、軟、硬功兼備,實戰效用極強的武術流派。因以力發於腳,撐於腿,沖於胯,擰於腰,送於肩,開於手,六勁相合而得名。其基本理論歸為10 個字,即韌、鑽、踩、撲、實、接、照、裹、束、決; 技法注重於手、肘、肩、胯、膝、腳及頭部的習練與應用,直進直出,先聲奪人,發勁如放箭,縮肩如弓翻,勢簡法精,結構嚴謹。主要流傳於河南、河北、陝西、上海等地,清末回族「幽燕大俠」大刀王五(名正誼) 是其中佼佼者。

通臂劈掛拳

通臂拳取意為「理(掌理) 象(拳象) 會通,體(演練) 用(技擊) 俱備」,起源於河北滄州,為當地回族中流行拳種。民國初,滄州武術名家馬鳳圖據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主要流行於西北地區。其特點為「大開大合,猛起猛落,轆轤反扯,如珠走盤」。演練時,甩膀抖腕,吞吐伸縮,擰腰切胯,冷彈柔進,氣勢雄偉。有18 字訣,即滾、勒、劈、掛、斬、卸、剪、采、掠、擯、伸、收、抹、探、彈、鍘、擂、猛。馬鳳圖一門習武,英才濟濟,其子「馬氏四達」,對推廣、普及以及研究傳統武術功勞素著。西北又稱馬氏通臂劈掛拳為「馬家拳」。

回回十八肘

明末廣為流傳的回族武術種類,是短打拳術中的絕妙招法,被後人稱為「藝中之萃」。清代以來的主要傳人有白鎖成、李子光、楊萬祿、成奎。其技擊特點是以肘和接近肘尖的臂作為進攻和防守的手段,有18 個單練套路,其手法、腿法、身法等均圍繞肘擊情勢而變化。流傳至今的肘法主要有壓天肘、頂天肘、撤地肘、橫肘、坐盤托天肘、連環肘、仆地肘、橫天肘等;套路有橫天肘十八式、前定心肘十八式、左胯肘二十四式、撩陰肘二十八式、回身肘十六式等18 種。[2]


近現代回族武術家代表人物

愛國武術家「大刀王五」王正誼

(1844 - 1900) ,是清末名滿天下的回族義俠,綽號「幽燕大俠」,河北人。精通各種拳術、器械,尤以雙鉤、大刀為絕。在 回族武術競技京師開設「源順鏢局」,以護衛旅客為生,被稱為「京師大俠」,與霍元甲齊名。王正誼一生慷慨仗義,以尚武、濟貧、刀不染血、德容感化著稱。他具有強烈的愛國熱忱,被河北各地俠士舉為領袖。光緒二十二年,在河南一帶懲治貪官污吏,人皆稱快。他與譚嗣同等革新派人物交厚,輔佐譚參加戊戌變法。建議譚東出居庸關,在東北建立根據地以為京師屏障。變法失敗後欲劫獄救出赴難的譚嗣同遭拒絕,遂冒險收屍送於湖南瀏陽安葬,義字之名轟傳天下。光緒二十六年,親率義和團戰士攻打西什庫教堂和東郊民巷使館區,英勇抗擊八國聯軍入侵,九月三日與徒弟山子、二喜等義和團首領被清軍送交法國軍司令部,於前門東河沿英勇就義。

馬鳳圖

(1888 —1973) ,祖籍南京,明、清時遷滄州,後移居蘭州,為通臂劈掛拳的創始人。其父輩與大刀王五均師從「雙刀」李鳳崗門下。馬鳳圖幼承家教,勤學苦練,與其弟馬英圖均成名甚早,尤精通臂、劈掛兩門拳術。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倡武救國,在天津北洋法商學院就學期間,與志同道合者創辦「中華武士會」,任副會長兼總教習。後游東北,與有「關東三俠」之稱的程東閣、郝鳴九、胡奉三等人交結,互相切磋武藝,在拳術、槍法、刀法和棍法上多有收益,武功大進。積極參加辛亥革命,隨馮玉祥部到寧夏、蘭州,授武不輟;曾掩護過許多共產黨員開展地下工作,支持謝覺哉組建「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創建張掖縣國術館、蘭州「華斌體育學社」,創編「風磨棍法」。1949 年,應楊得志之邀,參加寧夏和平代表團(任副團長) ,為寧夏的和平解放出了力。一生文武並重,以德為本,撰寫武理手稿200 余萬字。其弟馬英圖,投學多門,以八極見長,也曾在馮玉祥部效力,參加創建「中央國術館」,出任少林門長,為當時武林實力派代表人物,與其兄一起創立了通臂劈掛拳。

「全能愛國武術家」——王子平

( 1881 —1973) ,人稱「神力千斤王」,為近代武林中又一位回族英豪,河北滄州人。出身武術世家,祖父以「翻槓子」聞名,父親號「粗胳膊王」。從小習武、刻苦勤奮,17歲即已遍習民間流行的各種拳術、器械,20 歲前後師從馳名南北的武術大師楊洪修阿訇,練得一身超群武功,尤精查拳、八極拳、彈腿、刀劍槍棍及摔跤、射箭,以力大著稱。曾多次擊敗沙俄、日本、美國和德國大力士。1918 年,在北京萬國比武大會上,擊敗號稱「環球大力士」、「世界惟一大力士」的沙俄拳師康泰爾;1919 年在濟南摔傷日本柔道大師宮本,拉倒美國拳師阿拉曼;1921 年赴美國萬國競武場與美國拳師沙利文比武,將沙利文嚇退;又曾擊敗德國大力士柯芝麥等。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被時人譽為「全能愛國武術家」。1928 年,王子平應中央國術館邀請,任該館少林門門長,教授少林、查拳、彈腿、八極拳、劈掛拳。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全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等職。

張文廣

蜚聲中外的回族武術家。從小習武,精通少林、八卦、太極、形意、長兵和短兵,以及猴拳、醉拳、螳螂拳,尤以查拳出名。在民國時期的一次全國性武術比賽中,獲查拳、對打、梅花槍、鎖扣槍冠軍和男子總分第一名,從而作為特邀的中國武術表演隊員,參加了1936 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的表演項目,獲極大成功,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精湛的中國武術技藝。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體育學院任教,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武術運動員、教練員和研究人員。編撰有多種武術教材,著有武術專業方面的理論書籍。1960 年也曾隨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並作了精彩的武術表演。

吳秀峰

(1907 - 1976) ,河北孟村人,八極拳始祖吳鐘七代嫡孫,該派六世掌門人,自幼習武,過目能練,18歲即設場教徒。後到江西蘇區曾被聘為紅軍武術教師。1933年北遊天津,制服國民黨河北區黨部書記沈加林等武林高手,名聲大振。同時教授7個武場,從師學藝者數百人。創建起天津市南開國術館。1938年被日軍抓送東北當勞工,行至途中,擊傷押送日軍,使三四十人跳車脫逃。1946年曾為解放軍運送軍火,查出後,被吊打。新中國成立後,1956 年以花甲之年報名參加全國武術比賽,連得七項第一及全能第二,賀龍元帥親自為他頒獎並贈一面錦旗。他一生授徒3000 餘人,能獨立執掌八極門戶者四五百人,為八極拳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鴻玉

河北青縣人。20 世紀30 年代先後師從六合門拳師李洪彬與天津著名回族跤手王二爺,練成絕技,曾痛打欺侮國人的法國水兵、力懲為非作歹的腳行霸頭,技壓京、津兩地跤場,威震曹士岳(曹錕之子) 公館,擊敗擺擂逞威的沙俄大力士費拉耶夫,摔敗日本天皇衛隊總教官、號稱「昭和十傑」中第一把交椅、風靡全日本的八段柔道名家牛島辰熊。被譽為「一代神跤」。

何金德

寧夏武術家,名震一方的何家棍第四代掌門。何家棍由第一代宗師何登魁1824年左右創立,其子何生洲、何盤興在寧夏金積堡回民反清起義中以此棍法屢建戰功,何家棍就此揚名,回族民諺從此有「何棍張槍,蓋世無雙」之說。

丁潤華

丁潤華,回族,66歲,是清代著名武術家丁發祥的第十二代族孫,自十歲起,拜八極拳著名宗師、天津八極拳學術聯合會高級顧問丁玉林為師,二十歲授徒,桃李滿天下,曾在十六個國家發行的《今日中國》雜誌刊登著本人的武術技能,曾多次參加全國、省、市武術比賽,成績均名列前茅。現任孟村縣精武館館長、河北省武術協會常務委員、滄州市武協副主席、孟村縣武協主席、國家六段、一級裁判、八極拳高級教練、開門八極拳研究會高級顧問、陰陽八極拳高級顧問、渭南八極拳研習會名譽會長、河北師大孟村分校校長、國家二級武士,曾在2000年瀋陽全國武術比賽中榮獲單項冠軍、2009年北京體育大學武術比賽分別榮獲八極拳、六合槍一等獎,先後獲得過11個一等獎。如今丁潤華老前輩正在一如既往的發揚著八極精神,傳播著八極文化。[3]

 

參考資料

1.回族武術的歷史沿革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hzfq/content_16507955.htm

2.中國回族穆斯林的武術

http://www.china.com.cn/city/nxx/2008-07/15/content_16012755.htm

3.滄州武術

http://baike.baidu.com/view/75864.htm

來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865650.htm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