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

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教化人心,人心感動,就會做出行動。

以獎賞誘之雖可,但小心別落入重量不重質的陷阱。

 

最近「品德」兩字很熱門,在飯局上我聽到一位教授說,宗教勸人為善是利誘,為求好報才去做好事是不對的,不能再用做好事記點,憑點數換獎品的方式去推品德教育。許多人頻點頭,大家都記得當年推動閱讀時是計量的,頒發了 許多小 博士獎狀,但是有多少成效,大家心裡有數。

 

小時候,廟裡閻王殿前都貼有一副對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做善事不能有目的,有目的叫「沽名釣譽」,君子不齒。但是天下上智者少而凡民多,宗教和法律都是為凡民而設的,聰明才智高者,自己會去反思、反省,不需要法律的規範、宗教的勸說,但是大部份老百姓是需要的,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法律和宗教它的對象本來就是「學而知之」以下的人,所以它的陳義不可以太高,做的方式不可流於形式。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藉鬼狐之口,用因果報應來勸人為善。他說,「聖賢之為善皆無所為而為者也,有所為而為,其事雖合天理,其心已純乎人欲矣。故佛氏福田之說,君子弗道也。」他本人並不相信種福田,但是他認為這種標準「用以律己則可,用以律人則不可;用以律君子則可,用以律天下人則不可,」因為「聖人之立教,欲人為善而已,其不能者,以誘掖以成之,不肯者,則驅策以迫之,於是乎刑罰生焉。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

 

先有感動才會有行動

 

品德教育以教化人心為目的,最怕陳義過高變成空談。善有善報雖然是利誘,但是用蜜糖抓到的蒼蠅比較多。人要先有感動才會有行動,蒙古有句話非常的好,「用言語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用嘴巴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不做,什麼都是空的。

 

但是,推動有品並不一定要花很多的錢,品味跟錢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意境,品味就出來了。曾經有幾個窮秀才賭東道,用十個銅板來做菜,規定每一道菜都得是唐詩的句子。一個秀才花一文錢買豆腐渣,再花一文錢買菜,剩下的八個銅板買了兩個雞蛋。他的第一道菜,幾片菜配上兩個蛋黃,叫做「兩個黃鸝鳴翠柳」;再把蛋白撈出一溜平攤,這叫「一行白鷺上青天」;把豆腐渣堆在?菜擺的方框裡,這叫「窗含西嶺千秋雪」;最後把兩個雞蛋殼弄一碗清水漂起來,這叫「門泊東吳萬里船」。這菜的意境令人心曠神怡,只花了十文錢而已。

 

人民有品味,品德、品質自然帶出,從藝術教育著手是對的,千萬不可再讓各校以申請專案的方式來推行,重蹈早期推動閱讀時只重量而不重質的覆轍。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