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聯合新聞網

內容摘自《現在最幸福--少年阿嬤的生命禮物》,作者曹宇&夏瑞紅,時報出版

 

 

為了做個快樂老人,我們需要「自我教育」。

 

希望的生活導致生命力退化。古話說,流水不會腐爛,常用的木栓不會被白蟻蛀蝕,人體也一樣,停滯不活動的地方就容易硬化、老化。

 

所以老年期自我教育的第一點,就是要放下身段,樂於接觸新事物,不懂就問,不會就學。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是為了叫人佩服稱讚,而是為了保持活力,持續創造的熱情,讓自己健康快樂。

 

不要說自己老了,學那些有什麼用?有用沒用,要看您是站在什麼角度來看。如果您覺得除了賺錢,其它一切都叫沒用,那當然是沒用,但有用沒用真的是用賺錢來衡量的嗎?賺錢是為了供養生活,並非生活只為了賺錢。

 

第二點,不要認定自己沒用,老想依賴別人。

抱著這種心態的人會真的一天天變成別人的包袱。

 

雖 然台灣社會普遍疼惜老人家,出門人家都自然叫我們阿公、阿嬤,坐公車也都有人讓座,但要知道那是人家有愛心又有修養,並不是人人有義務要禮遇老人,提供什 麼服務都是應該的。一個老人如果老期待人家侍候,還以為被侍候得越周到就越有面子,這樣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沒人緣的老人。

 

因為身體老化,我們有很多生活能力自然不比從前,自己要面對現實、做適當調整,不要固執以前都怎樣,抱怨現在不能怎樣。

 

例如,以前都天天自己去公園散步,現在如果要去公園,可能就得麻煩人家接送才有辦法,那麼改在家裡做做體操也不錯呀,不一定要天天去公園。

 

用心把生活調整到自己能夠獨立運作、也對別人干擾最少的範圍,並盡可能給予別人幫助,任何再小的幫助都值得盡力,千萬不要自己先否定自己的力量,然後又想像人家都在嫌棄自己沒用。

 

但這樣說不是教人逞強,一概拒絕人家的幫助。有些老人很氣人家要他拿拐杖,覺得這樣好像在看不起他。也有些老人不肯帶手機,一方面是不大會用,又怕搞丟、浪費錢;另一方面是覺得兒孫堅持要他帶手機,正表示不放心,認為他是老糊塗,所以他心裡不高興。

 

要知道懷著感謝的心適度笑納人家的幫助,這樣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鼓勵人家的愛心,這對施予幫助者的生命是很有意義的。

 

光是歡喜感謝人家的幫助都「有用」,怎能隨便宣判自己沒用呢?

 

第三點就是要繼續愛美。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美,以為老即醜,所以就對儀容很隨便,這樣是被自己偏狹的美感障礙了。每天能用心梳妝打扮一下的老人家,身體和精神都會更好。

 

 

 

引用自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5981&kdid=AR10&r=7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