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13日

 

  不久前,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名字頻頻見於報章,央視還把方丈請進了新聞會客廳。這些都是由於「少林功夫」將在2005年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消息傳出後,少林寺在網上公開《易筋經》等拳譜所引起的軒然大波。當然,從文化保密的角度來說,是否應該公之於眾已有定論。但是,也有人認為,即使有人參照練習,也很難練成曠世奇功。因為———

 

  少林僧人的練武,正是一種修行。

 

  人們一提中國功夫,必稱少林﹔少林武術成為中華武術的象征﹔2005年,「少林功夫」將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少林寺申報的是『功夫』,而不是武術。」永信方丈說,「功夫是修行,是參禪。練『功夫』的真正目的,是為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素質﹔少林僧人的練武,正是一種修行。隻有在這個意義上,申報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才是有價值的。」

 

  永信方丈認為,過去我們更多是從技術層面和專業角度認識少林功夫,通常稱為「少林武術」。隨著認識不斷提高,我們越來越覺得「少林武術」一詞無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歷史積累起來的豐富的宗教文化價值,因此需要重新確立「少林功夫」這一新的提法,正確詮釋少林功夫的完整內涵。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環境中歷史地形成,以緊那羅王信仰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練的武術為表現形式,並充分體現禪宗智慧的傳統佛教文化體系。

 

  少林功夫是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

 

  天下功夫出少林。隻要說到少林寺,幾乎所有人都會首先想到少林武術。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歷史中曾多次遭天災人禍的廢毀,但少林僧人以其固有的方式代代相傳,使少林功夫流傳至今,聞名天下。

 

  少林功夫是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門派」或「拳種」。中國武術結構復雜,門派眾多,少林功夫以其悠久歷史、完備的體系和高超的技術境界獨步天下。根據少林寺內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術和器械552套,另外還有72絕技、擒拿、格斗、卸骨、點穴、氣功等各類功法156套。現在流傳下來的少林功夫套路有200余套,其中拳術100余套,器械80余套,對練等其他功法數十余套路。這些內容,按不同的類別和難易程度,有機地組合成一個龐大有序的技術體系。

 

  少林功夫具體表現為以攻防格斗的人體動作為核心、以套路為基本單位的表現形式。套路是由一組動作組合起來的。動作設計和組合成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國古代的人體醫學知識上,合乎人體的運動規律。動作和套路講究動靜結合、陰陽平衡、剛柔相繼、神形兼備,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認為,最合乎人體自然結構的動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陰陽平衡、剛柔相繼、天人合一等),套路與套路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間有所照應。

 

  表面上看,是按照難易次第排列,是學習的階梯或模式﹔深入地看,實為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的表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模式。所以,少林功夫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

 

  「功夫」一詞是佛教專用名詞

 

  釋永信說,少林武術不僅僅是由一串拳腳棍棒組成的,它還包含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由少林武術形成的歷史賦予的。他在《中國武術文化略述》一文中指出,「功夫」一詞是佛教專用名詞,禪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功夫」。比如坐禪、參話頭就叫「做功夫」。「做功夫」的目的是為了開悟成佛,超凡入聖,徹底改變人的品質。

 

  少林寺是禪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習武是一種修行,所以又叫「禪武」,「禪武合一」。在少林寺,有「禪武同源,禪拳歸一」之說。禪為武之主,武為禪之用。即武是禪的表現,是禪生命的有形化﹔禪是武的精神本質,以禪入武,便可達到武術最高境界﹔武學大道也就是禪道。

 

  除武法外,少林醫法、建築、書畫、雕刻等文化藝術,都是禪的應化。

 

  禪宗以「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少林武術亦「參正禪機,冀臻上乘」,於是始有「內外交修之旨,身心兩修之功」。永信方丈說:「少林功夫是以禪入武,身心兩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脫,成就的是『不動心』。」

 

  「身心兩修」之心是指在少林武術之小道中,用心去體悟那個不能用語言表述的天地萬物之大道,是哲學性精神修養行為﹔「身心兩修」之身是指外在的生理機能,「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都是體育性生理鍛煉行為。

 

  上乘武功當然是厲害的武功,但厲害的拳術未必就是上乘武功。

 

  武功是否厲害,在於科學的訓練方法,不在於哲學的精神修養﹔禪是哲學,哲學的價值在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果單純追求厲害的武功,少林武術則不必要去「參正禪機」。

 

  上乘武功的價值在於上乘的審美觀念。惟有上乘的精神境界,才有可能產生上乘的審美觀念﹔惟有上乘的審美觀念才有可能創造出與之相符的上乘科學訓練方法,才有可能創造出符合禪宗思想的上乘少林武術﹔才能滿足人們審美觀念更高的價值訴求。因此,少林武術「參正禪機,冀臻上乘」首先是哲學審美的上乘,其次是科學功夫的上乘。

 

  禪宗雖然是宗教的,其實更是哲學的,是人類追求情感滿足長河的一條重要支流。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多年之後,禪宗「成為佛教和佛學的同義語」,傳統少林武術產生於少林寺,與少林禪宗有不解之緣。

 

  少林武術的要旨是禪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禪宗的祖庭,禪宗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要旨。在佛門眼中,參禪是正道,拳勇一類乃是末技,僧眾們不過是借練功習武達到收心斂性、屏慮入定的目的。同時也可收到健身自衛、護寺護法的效果。

 

  正因為禪宗沒有把武技看得太重,而是以禪定功夫為根基,泯滅爭強好勝之心,屏棄塵俗紛擾之念,才使得武僧們習慣於在心靜如水、無患無慮的狀態下練功,又兼以寺院武功的傳統優勢,所以歷史上的少林武僧往往得以步入武學的較高境界,這不能不在相當程度上歸功於禪法的作用。

 

  武術禪就是提供一個人可以親身去做,最終「見性成佛」的參禪路徑。少林功夫的極致就是練就不動心,「內心不亂為定」,表現在外,就是「外不著相為禪」。外不著相,才能變幻莫測,博大精深。

 

  武術禪並不純粹是拳腳,否則就叫武術了。純粹的武術是不可能練就不動心的。武術禪作為學佛的一個法門,是要求用一顆參禪的心去習武。離開了這顆參禪心,武術禪就無從談起。

 

  由於上千年的積累和努力,少林武術中的武與禪已經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少林武術中的武,已經融化在了參禪之中。這是少林武術與其他派系武術的不同之處。武術禪的優越之處,就是少林武術已經形成人人可以演練的很具體的參禪程式。提倡武術禪的真正價值,就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禪程式。

 

 

(北京科技報)

 

http://www.people.com.cn/BIG5/wenhua/1088/2916339.html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