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現》雜志社的一位朋友處,得到童旭東先生在首屆全國科學家論壇大會上的交流論文,也是入選這次大會的唯一的武學論文。該文質量極高,50年來在武學文論上,無出其右者。因之轉貼。

 

孫祿堂先生五大武學貢獻

 

引言

 

孫祿堂先生(1860一1933年)是武術文化的集大成者,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武術家。孫祿堂先生在武術領域裡的貢獻和地位無人可及。研究孫先生的武學貢獻,對21世紀如何繼承、發展武術文化將具有極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孫先生對武術文化的貢獻是整體性、全方位、劃時代的。他既是一位武術文化的開拓者,又是使武術成為中國傳統哲學可實證的體驗體系的創立人,更是一位體現著武術最高境界的實踐家。筆者雖然學習研究孫氏武學己二十余年,但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愈發感到孫氏武學真可謂是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鑽之彌堅。非筆者的學識力所能及。作為拋磚引玉,本文試圖粗略地概述孫祿堂先生在武學方面的五大貢獻,並梳理出他的生平大事記懇望同道教之、正之、補之,以共同繼承、弘揚這份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孫祿堂先生對武學的五大貢獻是:

 

1、 創立了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

2、 創建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基本理論。

3、 建立了以完備內勁為核心的武學技術體系。

4、 倡導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

5、 開啟武學文化的傳播普及之門。

 

下面共分五章分別予以敘述。

 

第一章 創立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體悟和實踐,通過對技擊能力本質的揭示,創立了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的誕生,使人們對武術的研修和認識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武術的本質、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認識。在孫先生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指導下所構築的孫氏武學體系,使武術得以從一種技能升華為一門具有獨到功能的文化結構和學科,並使孫氏武學成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個可實證的體驗體系,從而也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結構。

 

孫先生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包括如下五個組成部分:

 

(一)拳與道合確定了內勁是武術修為的核心,使武術具有完善人之身心的功能和目的。

 

通過拳術的修為使人與道相合,這就意味著此時人的身心機能符合道體,達至完善的境地。因此,通過修為拳術追求拳與道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完善自我身心的實踐過程。那麼,如何使拳合於道呢?孫先生揭示出修為內勁是使拳術合於天道的不二法門。於是完善自我身心的過程就需要通過內勁修為的進階過程來實現,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揭示出內勁作為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是「道」性在拳術中的體現,提出內勁是武術修為的核心。規范修為武術的正確方法是,通過修為內勁來提高人體身心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完善人之身心,使人合於道這一最終目的。孫祿堂先生通過對內勁的本質的揭示,最先提出武術可以通過修為內勁而成為完善自我身心的一種方法,並創立了相應的先後天相合的修習理論,以及合於道家修為的技擊技術體系。

 

在孫先生之前,武術經過數千年的演變,雖然在技能和風格上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和發展,但無論是在張三豐、余大猷、戚繼光等人的論述中,還是在《萇氏武技》和諸多太極拳論中,都把武術僅作為一種健身或技擊的技能來研究,從未有人深入研究如何使武術成為一種完善自我身心的方法。因此在孫先生之前,武術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是作為一種技擊和健身的技能在流傳、繁衍。孫先生通過體悟自身的武學經驗,提出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認為武術可以成為一門完善自我身心的學問。並根據《易》之原理參以儒釋道之學,創立了以修為內勁為核心的孫氏武學理論及技術體系,從而使武術上升為一種以提高技擊能力為表征、以完善身心的適應能力為目的的文化體系。這是孫先生對武學的研究與發展所做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貢獻。

 

(二)拳與道合規范了武術修為的最高境界,開示其進階之梯。

 

孫先生認為拳術最高境界在於合道。合道者,不在於戰勝他人,而在於自身適應機能完備,使他人莫能勝之。所謂不求勝於人,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而拳術的造詣一旦合於道體,說明此時人的身心機能已具有完善的適應機制,即具有了適應一切外來作用而立於不敗境地的能力。此時拳術的造詣便達至無可無不可的武學最高境界。如孫祿堂先生自身的武學實踐,便是這一武學最高境界的生動寫照。

 

孫先生提出武術修為方法有道藝和武藝之分的概念。 所謂武藝,是指以搏殺取勝為唯一目的的技擊修為及技能。這是對軍旅武藝——戰場搏殺術的直承和發展。孫祿堂先生通過對各派武藝的研究和自身的技擊實踐,揭示出技擊能力的本質是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認為提高技擊能力最根本、最合理的方法是通過修為內勁來完善人體身心適應能力。他進而揭示出內勁是「道」性在拳中的體現,是通過對「中和」的追求來實現的。因此要想 把「打」的能力提高到極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從「打」之外去悟。於是,拳需要合於道;而拳一旦合於道,則又使人通入到一個慧與悟的全新境界。於是,通過拳,天人合一。天道即拳道,拳道即天道,由此提出道藝的概念.。

 

所謂道藝,是指以內勁的修為為基礎,以實戰切磋為檢驗手段,以完善身心機制的適應能力為最終目的的修為方法。這是把技擊修為作為完善身心適應機能的一種方法,把技擊實踐作為檢驗這一適應能力的完善程度的一種手段,使拳藝合於道性。因此,這是達至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門。

 

顯然,道藝是武藝的升華。它既是使武藝達至極境的方法,又是通過武藝來悟道的途徑。這就是由孫先生所實踐並集之大成的孫氏技擊體系。

 

道藝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使武術的概念超越搏殺的范疇,而成為一種完善人之機能及身心氣質、使人獲取大慧的方法體系,從而開拓並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武」從 「術」成為「學」,另一方面也揭示出達至武學最高境界的正確的修為原則和修為方法。

 

(三)拳與道合的准則是中和

 

何謂中和?孫先生說:「在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說:「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達道也。」「中」指內勁處於靜中之動,即雖然內勁未與外界發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無處不在。「和」指內勁處於動中之靜,即雖然內勁與外界已發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運作,與未發生作用時的自然狀態無異。同時,又能作用得恰到好處,產生最合理、最有效的作用效果,使人具有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自然而然的技擊能力,於是使人的技擊能力合於道性。所以中和是拳與道合的准則。中和為用是合道之用,是用的最高境界。

 

孫先生提出中和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的思想,揭示出正確的武術修為是使人獲得中和為用的能力,進而使人們獲得體萬物而不遺的修為效果。他精辟地指出:「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中和,既是拳術修為的關竅,又是拳術運用的原則。作為拳術修為的關竅,它是內勁的產生與運作的法門;作為拳術運用的原則,它體現著 「打若未打,不打而打」這一理想的技擊能力的內在機制。而作為中和水平的反映則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通過內外合一、動靜合一、拳道合一等進階次第逐漸完善和體現的。故拳術有明勁、暗勁、化勁這一客觀存在的進階過程。由此也就構成了武術進階理論的核心,確定了武術修為層次的判定標准。換言之,中和之體是內勁的形成機制,中和之用則是內勁的作用機制。而內勁形成與運作的完善程度標志著武術修為的層次。這是孫先生武學思想對武術文化的獨到貢獻。

 

因此,對於一個武術修為體系的合理與否與價值判斷,其最高也是最根本的標准就是中和。一個武術修為體系是否能夠升華人的精神氣質,能否拳合於道?是否合理?關鍵就在於這個體系是否符合中和的體用標准。對於拳學修為這一內在機制(中和)的揭示和對拳學價值標准(中和)的確立。也構成了武術文化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之間的互補關系:一方面,武術的研究可以從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找到哲學基礎;另一方面,武術的實踐又是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種體驗和檢驗,進而對中國的傳統哲學又具有補充和完善作用。

 

孫祿堂先生認為,拳要與心性相合。在通過拳術的修習使人逐漸獲得具有中和為用的技擊能力的同時,也將使人的心性氣質逐漸產生變化,從而走向中和。而中和的精神氣質,則會使人的整體素質和能力產生升華。於是,中和為用這種能力就不僅限於技擊范疇內,而且可以擴充到其所涉及的所有領域中。於是,通過修為武術,可以修身。並使人獲得體萬物而不遺的效用。由此,孫先生將武術發展升華為一門人生修養的藝術。

 

(四)拳與道合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其拓廣為一種教育體系。

 

孫先生提出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揭示出「形而下」的拳能夠通向 「形而上」的道,使武術由練打為打發展為練打為知。於是升華了武術的功能,是武術成為一種教育手段。

 

孫先生進而提出文武並修的思想,倡導建立文武並修、知悟互濟的完備的教育體系,強調通過挖掘武術的認知與教化功能,是武術成為一種使人們的精神、心智、身體共同受益,並與文字教育互相啟發、互補相承的教育體系。

 

孫先生認為,內勁的修為過程本身就具有建構武術教化功能的作用。通過修為內勁,能改善人的精神氣質和適應能力:精神氣質和適應能力的改善,必然使人的認知能力發生變化,可見內勁的修為是武術得以產生教化功能的主要基礎。因此,孫先生認為武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在技擊領域,而應擴展展到教育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孫先生武學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內勁尚未形成前,武術要產生教化作用則需文武並修,通過文化的「知」與武化的「悟」相互啟發,才能在修武中逐漸獲得教化。

 

孫先生認為武術的教化功能是有其自身的特點、效用和進階層次的。

 

武術教化功能的特點,一是通過體悟的方式,即通過身心機能的改善而產生對心智的影響;二是教化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心性的改善而不是知識的增加,即改善的是人的心性及相應的行為方式,而不會對知識積累產生多大的影響。因此,一方面,要通過修武形成一種完備的教育體系,就必須借助於文字的功能,使這種自身體悟的經驗能夠確切地表達與傳播出來,進而與其他的文化形態建立有機的聯系;另一方面,文字教育是以消化別人的知識與經驗為主體,要想提高文字教育的效率,就必須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使之具有內在的體驗依據。於是就需要通過修武來改善心性,提高認知能力。所以,只有文武兼修、知悟互濟,教育方法才能完備。

 

武術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改善人的精神氣質和認知潛質,建立豐富的內心體驗結構。這是傳統的文字教育難以涉及到的深度,因此,武術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文字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故在教育體系中引入武術的研修對於完備教育體系是必要的。

 

武術教化功能的層次,是以內勁進階的層次為基礎的。隨著內勁修為的不斷深入,體悟的效果也就愈加強化。武術要想發揮其教化功能,就不能脫離對內勁的研修與追求。可見孫先生提出的文武並修的教育思想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社會、文化意義。

 

(五) 拳與道合使武術成為一門與傳統文化互補相承的文化體系

 

孫先生認為武學可以成為《易》學的一種表達方式,並創孫氏武學體系以證之。於是,作為《易》的一種體現方式的孫氏武學,可與儒釋道等傳統文化互補相承且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

 

孫祿堂先生認為,武術若要成為一門能夠反映事物的生成、存在與變化的根本規律的學問,就必須以《易》學的理論為指導,在技擊實踐的基礎上改造、重構其技術體系。孫先生在不到二十歲時就開始研究將《易》之奧蘊一一形之於拳術的問題。以後又經數十年研究,終於完成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三部著作所形成的孫氏武學體系就是這一成果的完整表達。孫先生以自身的武學實踐為依據,以《易》學為理論參照,揭示出內勁的形成、作用及進階的基本規律,發現內勁的生成、作用與變化完全符合《易》理,於是據此創立了孫氏武學體系(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使拳術體現著《易》之奧蘊,拳合於道。孫先生認為,拳術一旦與天道相合,武與文則源於一理,不分「貴賤」而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傳統文化中「形而上」的儒、釋、道之學以及「形而下」的書、畫、曲、雜等藝,其理皆與拳理有相通之處,故拳術能體萬物而不遺。由於武術是一種通過實踐而體悟的學問,故可以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體驗儒釋道等學之理,進而為中國傳統哲學提供豐富的經驗依據。因此,中國的傳統哲學體系只有將以實踐為特征的武學納入,才能形成一個體用完備的文化體系。

 

第二章 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基本理論

 

回溯數千年的武史長河,武技的繁衍可謂千支百脈,形式更是萬種千姿。不同門派之間存在的不同的形式和各自修為特點,使那些「惟我獨尊」者為了門派的榮譽而爭執不斷。可以說,直到二十世紀初,也沒有哪家拳派具有完備的拳學理論(太極拳的情況雖略好一些,但限於個別流派),更沒有誰的拳理能得到大家的共同承認。那麼、各個拳派間有沒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如果有,是什麼?孫祿堂先生以《易》為指導,通過自身的武學實踐並結合總結前人的經驗,完整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建立了傳統武學共同的基本理論: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

 

孫先生的武學理論由六項成果組成。六項成果是:

 

(一)揭示出內勁的本質和修為機制——中和;

 

(二)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的基本理論;

 

(三)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

 

(四)創立並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

 

(五)創立了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武學理論,建立並完成了傳統拳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系統:

 

(六)揭示出拳學之中和與道家的表裡關系。

 

六項成果包括五大理論成就:

 

(一)揭示出拳術修為的核心和基礎是內勁,並闡明了內勁的本質及其形成與作用機制,揭示出內勁的功能與效用、內勁的進階基礎與進階規律。

 

(二)揭示出拳術修為合乎自然法則的基本原則(中和)和理論方法(先後天八卦合一理論、以修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

 

(三)揭示出技擊能力的本質(適應能力)、作用機制(感應一一協同機制)和功能結構(三球模型);

 

(四)揭示了完備的技擊能力的標准(神行機圓)並建立了理論方法(明勁、暗勁、化勁理論及三拳合一理論) ;

 

(五)揭示出拳術與宇宙的基本法則、與傳統哲學之間的表裡關系。

 

因此,孫祿堂先生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是武學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理論成就,為武術成為一門具有獨到功能的文化體系建立了完備的理論基礎。從而,孫祿堂先生歷史性地完成了傳統武術統一的基本理論的建構。

 

現將孫祿堂先生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的六項成果簡述如下。

 

(一)揭示初內勁的本質和修為機制——中和

 

在孫祿堂先生之前,武術領域對內勁概念沒有明確的提法,對其修為機制更無確切的闡述。孫先生以自身的武學實踐為依據,結合前人的經驗與體會,揭示出內勁的本質與修為機制,進而揭示出內勁應該成為武學修為的核心和全部武術技術的基礎。

 

孫先生在所著的《形意拳學》(1915年正月出版)總綱第四節中指出:「所謂虛無一氣者,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家,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中之內勁也。世人不知形意拳中之內勁為何物,皆於一身有形處猜想,或以為腹內運氣,如此等類,不勝枚舉,揭是拋磚弄瓦,以假混真。」那麼虛無一氣又是什麼呢?孫先生指出:「虛無生一氣者,是逆運先天真一之氣也。但此氣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礎也。」這裡的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就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機制——適應機制。於是,孫先生也就揭示出了內勁的本質:是人體身心在一定的功能狀態下自發的適應機制,這是生命的存在與衍生的根本機制。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天才地發現了拳術的基礎是內勁,將拳術的修為建築在生命體存在與衍生的基本規律上。這就使拳術能合於自然之道。這一成就,為數千年來的武術繁衍從紛亂走向有序、從個體的經驗升華為統一的理論建立了合乎自然法則的理論基礎。這在武術發展史上是空前的。

 

那麼如何修為產生內勁呢?孫祿堂先生在《形意拳學》第六章說:「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他指出:「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同上書第四章)關於內勁如何生自中和,他說:「拳中之內勁,是將人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於丹田之內,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勁也。丹書雲:『以凡人之呼吸,尋真人之呼吸。』莊子雲:『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調呼吸,從後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後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總要呼吸純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於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同上書第四章第六節)而拳中之規矩就是以「中和」為統馭的「六合」、「九要」、「順中用逆、逆中行順」、「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要則(具體內容在孫先生的著作中有詳論,此不詳引)。也就是說,這些要則可使習者通過拳術的修為產生中和之氣,進而得內勁。於是,孫先生揭示出內勁的修為機制:通過拳術中的規矩使身心處於中和狀態,進而使神氣形合一、完滿,從而生成內勁。

 

孫先生認為,內勁是一切拳術共同的技術基礎,因此也是全部武學修為的核心。他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所以內家拳術,有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式不同其極還虛之道則一也。」從而為一切拳術建立了共同的理論基礎:中和——內勁理論。

 

(二)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基本理論

 

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基本理論可簡要表示為:中和——內勁理論。這有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內外合一理論即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二是以修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

 

孫先生依據人體功能的基本性質,將人體分為內外兩大系統,提出內外合一理論即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

 

他指出:內系統的運作屬先天,因其運動方式不完全受後天主觀意識支配而有明顯的自主規律。他將這部分功能結構系統定義為先天八卦(詳見 《八卦拳學》)。他又指出:外系統的運作屬後天,因其運動方式基本上受後天主觀意識支配而不存在明顯的自主規律。他將這部分功能結構系統定義為後天八卦(詳見《八卦拳學》)。 孫先生在其著作中進一步揭示出人體的內外兩大系統通過拳術的修為可以中和同化,即一方面通過拳術修為的原則(中和及其相應的技術要則)使外系統的運作合乎內系統的自主規律,從而善養中和之氣,培育內勁;另一方面通過中和之氣的善養、內勁的漸臻完滿,使內系統自覺地統馭外系統的運作,使之無論形式如何變化皆符合內系統的自主規律,同時自主規律本身也漸臻意識化即內外系統的功能態漸臻同化。這就是先後天八卦相會,內外合一。這使技擊合乎生理,從而使技擊與修心修身相統一,產生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技擊效果。這便使拳合於道。可見,孫先生的內外合一理論發現並建立了拳與道合的修為機制。這在武術領域同樣具有空前的理論意義。

 

以修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是孫先生為使拳術修為構築在完善機體功能基礎上所建立的拳學進階理論。該理論不僅建立了拳學修為的進階標准,而且揭示了在此基礎上一切拳術進階的基本規律即明勁、暗勁、化勁的生成演化規律。這就為傳統武術的進階建立了系統而完備的基本理論。這是武術理論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以修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是對內外合一理論的補充。這並不是要求練拳的同時還要去專門修道,而是說只有在進階至修道成真的層次時,靜坐修道才是必須的。在此之前;靜坐與練拳合修可也,因為一動一靜可相合啟發、互為補充。只修拳不習靜坐亦可也,因為以中和為原則修拳亦能合道,並不影響拳學進階的層次。這就揭示出:一方面,若以中和為修拳原則,按照相應的技術要則,修拳本身就具有修道的效果;另一方面,拳術合於修道,則又使拳術本身符合自然法則,產生最佳的技擊、修心、健身的修為效果。據此,孫先生建立了「式正氣從」、「以形調吸」、「誠中形外」、「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技術理論,使拳與道合建立在一套可操作的技術法則上,為拳合於道構築了現實可依的進階之梯。

 

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中和——內勁理論,把武學的基礎建築在生命的存在與生衍的基本機制上,發現了拳與道合的修為與進階機制,使拳術成為形而上形而下相互啟發、知悟互參、體用完備的學科。這是武術領域數千年來空前的理論成就。孫先生通過五部拳學著作所闡發的中和——內勁理論,不僅在當時令「海內精技藝者無不望風傾倒」(《大公報》1934年1月28日評語),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武學理論的最高成就。其理論價值之高、意義之深遠,遠非其後出現的其他武術理論學說所能企及。

 

(三)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該理論揭示了使技擊能力達臻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方法。這個根本原則就是中和。孫祿堂先生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見孫著《評論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1932年《國術周刊》第85期)又雲:「夫武術以和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見孫著《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1929年《江蘇省國術館年刊》)

 

為什麼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呢?一方面,根據孫先生的「中和——內勁理論」,要想達到拳與道合這一拳學修為的最高境界。其拳術的技術基礎必須建立在培育內勁上,而內勁正是通過機體身心達至中和狀態來獲得的。另一方面,拳手獲得內勁後,其行為(包括技擊行為)則由內勁來統馭,而由內勁來統馭的行為也必將合乎內勁生化之理,使作用的方式與作用的過程必符合中和狀態。因此,要想達到拳與道合這種最高境界,其行為基礎與行為的方式與過程都是中和的這種狀態。

 

那麼,中和如何為用呢?標准是什麼呢?基本方法又是什麼呢?

 

中和為用就是內勁之用,也就是通過拳術的修煉使技擊行為成為內勁功能的自然運作。因此,中和為用就對外作用而言,不是我要怎麼打,而是他要我這麼打。就內勁的功能狀態而言,打與不打則是統一的。這樣,中和為用便不僅無損於自身衛生,而且符合內勁的生化原理。這就是「不求勝於人,而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見《拳意述真》陳微明序)

 

可見中和為用的標准就是「打若未打(相對於己之身心衛生)、不打而打(相對於對被之技擊效果)」。修為中和為用的基本方法,是在拳術的練習中以內外合一、動靜合一為基礎來統馭技擊實踐,吸收符合自身條件的各個門派的技擊方法、技擊技術與技巧,使之同化到自身內勁的功能結構中,生化為自身內勁功能的自然運作。在這個過程中,練與打循環共進,體與用互驗合參。這便使技擊合於道。孫先生為此提煉、總結出「道藝」的技擊理念,並揭示出其修為與效用機制。他在《拳意述真)第四章中雲:「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古人雲:『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真空。』雖空乃至誠至實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井非有意打他,隨彼意而應之。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即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也。此是養靈根而靜心者所用之法也。」孫先生由此揭示出技擊的本質是人體身心的適應能力,技擊的最高境界(能力)是使技擊行為成為人體身心適應機制的自然運作過程,從而使技擊行為升華到與「道」合真的層次。

 

綜上,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解決了使技擊行為如何合乎自然法則的根本問題。這是數千年來關於人類技擊行為的最重要的理論發現,也是時至今日人類技擊理論的最高成就。

 

(四)創立並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

 

孫祿堂先生分別於1915年、1916年、1919年完成並出版了《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這三部著作。這是有關這三門拳學公開出版的最早的著作,也是最早出現的有關這三門拳術的技術、理論最為系統性的成果,標志著形意、八卦、太極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的最終完成。雖然在這三門拳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許多人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惟孫祿堂先生使這三門拳術最終集之大成,並使三拳融合、升華為一。孫祿堂先生以易學為指導,以「中和——內勁理論」為核心,參合儒、釋、道之理,精純三家特性並融合三家之共性,完成了《形意拳學》、《八卦拳學》 、《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五部拳著。直到今天,孫先生的這五部拳著仍代表著這三門拳學技術與理論的最高水平。下面分述之。

 

  1.關於《形意拳學》

 

  追溯形意拳的產生與發展,有三項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易筋》、《洗髓》二經。據說二經源於達摩,當然也有不同意見。無論出自何人,此二經確是形意拳產生的重要基礎之一,意義在於揭示了按照一定的規矩進行外動可以修內,產生健體強身的效果。於是不僅心意可以支配外形,而且外形也可以作用於心意,即神與行可以相互作用。但僅此二經尚屬有體無用,不能成拳,其僅僅揭示了形與神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關系。而作為外形的運作如何既合乎技擊的作用特征又能修內強身,此二經未能涉及。故後人在《易筋》、《洗髓》二經的基礎上發明「易骨」之法。關於易骨之法的發明權,傳統的說法是岳飛,近人也有將其歸功於姬隆豐的。無論發明權歸於誰,易骨之法探求的是外形運作外合於用,內合於養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這也就是外形與內意的相互作用之所以能成為拳的關鍵。換言之,形意拳的技術體系是否完善的唯一標准是:其技術體系能否使習者產生內外合一的能力,能否符合中和的標准。自岳飛或姬隆豐及以後的內家拳所摸索、所逐漸認識的莫不是此。

 

  二是易骨之法的漸臻完善。易骨之法要達到內外合一的完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幾代天才拳家的不斷實踐和總結。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以下幾位拳家作出過突出貢獻:戴龍邦由十大形中總結出五行拳,這是由繁化簡地探求拳術基本功能結構的一次重要進步。李能然以改進的三體式,最先明確將技擊鍛煉從根節延伸到梢節,這是手足相通,發現骨系合理傳力結構的重要進步,由此李氏形意拳從心意拳中脫穎而出。孫祿堂以《易》為指導,以中和為原則,最終完善了三體式的結構,並由此改進了形意拳的整個技術系統和運作結構,使易骨之法臻於完善。他發明的三體式不僅傳力順達而且易於轉換,不僅滿足內外合一的要求而且易於內外合一能力的轉換,這是產生動靜合一的基礎,使孫氏三體式成為《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原理在拳術中的完滿表達。

 

  三是形意拳理的形成。有確切史料可考的、對形意拳理論的形成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有以下三位拳家;郭雲深總結出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構築了形意拳技術理論的雛形。宋世榮以《內功四經》為基礎,提出拳理即天理、練拳應以變化氣質為旨歸以及拳術修為與修道不悖等思想,構成拳與道合思想的雛形。孫祿堂以《易》為指導,在郭、宋二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武學實踐,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論的建立,著成《形意拳學》,使形意拳由「術」成為「學」。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在形意拳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有以下六個方面。

 

  (1)創立了「中和——內勁理論」,建立了以修為內勁為核心的形意拳修為的基本理論,並使形意拳成為《易》的一種體現方式,這就是孫先生建立的以中和為總則,以無極為源,太極為本,三體式為基,五行為綱,十二形為目的形意拳理論體系。從而將郭雲深的技術理論和宋世榮的拳學思想有機地融合在一個完整的拳學理論體系中。

 

  (2)總結出形意拳演習要義即一塌、二縮、三扣、四頂、五提、六橫順、七起鑽落翻等技術要則,並提出「順中用逆、逆中行順」這一符合中和原則的技術運作的總綱。

 

  (3)提出形意拳的理論基礎——內勁之理可與諸家合一的思想, 揭示了形意拳具有教化人之身心的作用。

 

  (4)揭示出形意拳的作用原理符合儒家「誠中」之理,具有渾圓純剛的作用特征,據此提出 「剛球」的作用理論模型。

 

  (5)提出形意拳「打堅不打暇、擊實不擊虛」的戰術原則。

 

  (6)揭示出「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拳術運用原理和修為方法。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不僅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論的最終建構,而且對形意拳的基本理論做出了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形意拳的集大成之作。

 

  2.關於《八卦拳學》

 

  孫先生的《八卦拳學》是歷史上有關八卦拳的第一部文獻,開辟了八卦拳史的新紀元。其重要貢獻有以下五個方面:

 

  (1)首次建立了八卦拳理論與技術的宏觀系統。

 

  (2)提出「中和一一內勁理論」的兩個基礎理論—— 「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和「以修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揭示出人體存在先後天(內外)八卦兩大系統,並參照《易》、《丹》二經揭示出拳與道合的內在機制和八卦拳修為的基本原理,為八卦拳的發展與傳播奠定了技術和理論基礎。

 

  (3)系統總結出「九要」、「三害」等修拳的基本規矩和 「四情」、「四德」、「八能」等體用法則。

 

  (4)提出修拳中環境場與人體運作的相互作用理念,從武學上奠定了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這一理想的技術與理論基礎。

 

  (5)揭示出八卦拳「避實擊虛」的作用原則,以及「虛中」的作用原理和動靜合一、萬法歸一的作用特征。提出「鋼絲球」的作用理論模型。闡述了「不見而彰」、「不動而變」,「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等切身實踐經驗。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八卦拳學》直到今天仍是八卦拳技術與理論領域的最高成就,對今天的八卦拳的研修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3.關於《太極拳學》

 

  孫祿堂先生的《太極拳學》是中國歷史上有關太極拳的第一部專著,也是歷史上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太極拳文獻。《太極拳學》使太極拳的理論由歌訣上升為以《易》學為指導的、系統的技術與理論體系。主要貢獻如下:

 

  (1)根據「中和——內勁理論」,最先揭示出太極拳修為與體用的核心是中和之氣即內勁。

 

  (2)揭示出太極拳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圓研相合之理,具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作用效能。

 

  (3)提出形斷意不斷、式停意不停,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行拳原則。

 

  (4)提出太極拳的修為原理是無極而太極,逆運先天中和之氣,以和為用,貫串始終。並指出此理並非太極拳所獨有,形意拳、八卦拳亦符合這個原理,故三拳一理,可證儒釋道之學,並與道家相表裡。

 

  (5)提出太極拳抱元守一的作用原理和「空中」的作用特征。提出太極拳渾圓「皮球」的作用理論模型。揭示出內勁精純者,其太極拳則能與形意拳、八卦拳渾融一氣而並用,三者並用則能超越太極拳「不丟不頂」的作用原則,產生「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的效能。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太極拳學》標志著太極拳的技術與理論系統經過數百年的演化、發展始臻完善,是太極拳技術、理論發展到今天的最高成就。

 

(五)創立了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武學理論,建立並完成了傳統拳學的基本技術理論與技術系統

 

按照姜容樵先生的記載,三拳之間的交流從董海川、楊露蟬、郭雲深時期開始,但這種說法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持。事實上,形意拳與八卦拳的交流始於程庭華和李存義。有人說還有練太極拳的劉德寬(太極門的人不這麼看,認為劉德寬並未得太極拳真傳)。不過他們的活動僅限於各自技法上的交流,還遠談不上這三門拳術在技術體系和理論上的合一。歷史上真正提出並完滿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孫祿堂先生。

 

孫先生從技術和理論兩個方而解決了三門合一的問題,井揭示出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構成了所有拳學的基本技術體系。

 

孫先生通過對形意、八卦、太極三拳進行技術體系上的改進和完善,使三拳內合於《易》、《丹》,外合於用,於是拳與道合。從而在技術體系上建立了三拳的內在聯系。提煉出三拳皆以中和為總則,以內勁為核心,以三體式為基,以六合、九要為規,以「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為矩,以「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為行拳總綱:使三拳的基本規矩相統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孫先生揭示的「中和一—內勁理論」,故其基本理論也是統一的。孫先生進一步揭示出不只形意八卦太極三拳,任何一門拳術若要使技術體系符合自然規律、合於道,則基本規矩必然也是統一的,與上述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基本規矩相同。孫先生的這一重要貢獻,為其後諸多拳種的技術改進和理論形成提供了技術基礎和理論依據。所以,孫先生的「三拳合一」理論是傳統武學的基本技術理論。

 

孫先生指出,拳與道合者皆內合於修道外合於用。合於修道必以無為為本,合於用必以和為本、以直為用。直就是整勁即內外合一之勁,拳法雖干變萬化但用直不過三法,一是「中直」,二是「變直」,三是「蓄直」。形意拳為「中直」之道即「誠一」,八卦拳為「變直」之法即 「萬法歸一」,太極拳為「蓄直」之術即「抱元守一」。 「一」者,內勁也。故形意八卦太極三拳以內勁為基礎構成了所有拳術的基本「用直」技術。廣而言之,既使不考慮內勁,僅就技擊的勁法而言,三拳之勁已涵蓋拳術運用的全部勁意。故三拳構成全部拳學的技術基礎。三拳的關系是:三拳技術的基礎都是內勁,技術原則都是中和。因此三拳的基礎是統一的。而三拳的技術形態與作用特征又是各有側重的,因此又是各有作用特點的。三拳中的任何一拳的技術都不能完全替代另外兩拳,但同時又與另外兩拳基礎相同,故能與之相融互補。

 

(六)揭示出拳學之中和與道家的表裡關系

 

孫祿堂先生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見《詳論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1932年10月)又說:「內家拳術,實與道家相表裡。」(見《太極拳學》)這裡需注意的是,孫先生指明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換言之,孫先生並不是要把拳術歸於宗教,而是指出拳術之理應合乎老莊所提出的自然之道。那麼,拳術、中和與自然之道之間存在著什麼關系呢?孫祿堂先生說:「形意拳術三體式者,亦即形意、八卦、太極拳三派合一之體也。此式是自虛無而生一氣,是自靜而動也。動而復靜,是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也,謂之中也,中者,是未發之和也。三體式重生萬物張者,是靜極而再動,此是起鑽落翻已發也。動作能循環三體式之本體,是已發之和也,和者是已發之中也。故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見《拳意述真》第四章)孫先生又說:「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若知五行歸一和順,則天地之事,無不可推矣。」(見《形意拳學》第六章)孫先生通過其五部拳學著作,揭示出拳術一旦符合中和原則,就成了使人通向(掌握)自然之道的階梯,成為使人的身心真正獲得自由, 進入自然而然之境界的法門。故一方面,拳術是手段,中和是原則,目的是使人悟道合道。另一方面,以中和為原則,使拳術合於道,也就為拳術的技術合理性建立了客觀標准和理論依據,使拳術升華為一種具有開發人之良知良能這一獨到功能的文化體系。所以,孫祿堂先生是中國歷史上使武術升華為文化的第一人,為中華武術的發展作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貢獻。

 

第三章 建立了以完備內勁為核心的武學技術體系

 

中國近代武術門派林立,在技法上更是名目繁多。看似繁花似錦,實則未成體系,無論從明確某種技術本身的功能上,還是從對武技的發展與優化上,各個門派技術系統間存在的種種無序狀態,給武術技術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優化和統一帶來嚴重障礙。本世紀初,當一些人還陶醉在各自門派的天地裡自我標榜時,孫祿堂就已通過自身廣泛而深入的武學實踐與研究精辟地指出:「形意一門,內含無極、太極、五行、八卦、起點諸法。探原論之,與彼太極、八卦二門及外家、內家兩派,雖謂同出一源可也。」(《形意拳學》自序,1915年出版)揭示出武術的各個門派在技術體系上存在共同基礎。進而,孫祿堂先生以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為基礎,打通武術各個門派間的技術藩籬,使之熔於一爐,並鑄以絕倫的拳藝與精審卓識於一體,使天才豐富的原創性發現和系統嚴密的學理性技術體系完美統一,通過其《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三部拳著,為整個傳統武術的技術系統建立了統一的技術基礎──以完備內勁為核心的武學技術體系,為形成統一的武術技術體系奠定了完備的技術基礎。

 

根據孫祿堂先生的中和——內勁理論,內勁是武術的基礎和核心,修為完備內勁的法門是中和原則。因此,以完備內勁為核心的武學技術體系修為的原則和特點就是中和。以完備內勁為核心的武學技術體系從修為的角度講就是以中和為原則的技術體系,即中和技術體系。

 

中和技術體系的形成,是孫祿堂先生在武學技術領域的偉大貢獻。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揭示並建立了武學技術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武術技術系統的基本結構,由以下六項基本技術構成:1、能量的吸收、積蓄與釋放技術,2、力的傳導與作用技術,3、力的轉換與作用技術,4、身體的移動與作用技術,5、身體的主動變化與作用技術,6、身體的隨機變化與作用技術。

 

中外武術無不針對上述六項技術而形成各自的修為系統。但是,由於指導思想、修為方法的不同,不僅產生了不同的技術形式,而且存在著在合乎自然法則、利用自然法則上的差異。孫祿堂先生以《易》為指導,以自身的絕倫之藝為依據,天才地創造出完全合乎自然法則的武學,建立了最為充分地利用自然法則的武學技術體系:中和技術體系。孫先生的中和技術體系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則、兩大系統、三大功能。一個原則是中和原則;兩大系統是內勁的培育系統和內勁的運用系統;三大功能是協同作用功能、運動變化功能、隨機轉化功能。下面分述之:

 

1、中和技術體系以中和為原則:以無極、太極、三體、五行、八卦、生克原理為法度,通過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諸項技術,形成內外合一、動靜合一、拳道合一等功能進階和「打若未打、不打而打」的作用效能,構成中和技術體系的基本結構。

 

中和是掌握自然法則的法門。只有始終以中和為原則才能漸臻拳與道合。中和既然是掌握自然法則的法門,就不能以主觀意向為基礎,而是要客觀即所謂客氣從之,於是要以「空」、「虛」、「無極」為基礎。故孫氏拳皆以無極式為起點。但「空」、「虛」、「無極」並不是無序也不是不蘊含任何功能,相反,恰恰蘊含著不可限量的功能──自然法則的功能。這就是空而不空。這種空而不空是通過先天真一之氣即太極來體現的。這是內勁的內在能量與信息的基礎,是人體身心整體功能系統協同狀態的一種反映。它既是一切動靜形態的基礎,又是一切動靜形態是否合乎自然法則的標准和依據。孫先生指出,合理的拳術是將此起點之意節節貫串,即所謂動中求靜。這是內勁能量的積蓄技術。若將此先天真一之氣與身體的最佳傳力結構協同一致,就產生內外合一之勁,便能宣布與外,合於用。於是就有了內外三合,形成六合的技術要求。而身體最佳的傳力結構就是符合外三合的所有結構形態,所以歷史上就產生了各門各派眾多的樁架與拳式。那麼,在如此眾多的合乎外三合的傳力結構的形態中,那種形態不僅傳力最佳而且便於力的轉換與身體的移動並能合乎先天真一之氣的運化呢?即什麼結構才能使內、外、整、靈的最佳狀態達到統一呢?孫祿堂先生以自身絕倫的武學造詣為依據,以中和為原則,天才地創造了孫氏三體式。使先天真一之氣與身體的傳力、轉換及移動的最佳狀態中和為一,解決了武術技術形態的基本結構問題,為武術的所有技術形態找到了最佳的結構基礎。關於孫氏三體式的具體的技術分析和最佳結構的論證將另文專述。這正如孫祿堂先生所指出的那樣,「萬法皆出於三體式,此式乃入道之門」(《形意拳學》總綱,1915年出版)。

 

孫氏三體式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則的方式,使能量的積蓄與釋放、力和傳導與作用、力的轉換與作用三大基礎技術得到完美的統一,並為進一步統馭身體的移動與作用技術、身體的隨機變化與作用技術奠定了基礎。

 

那麼,如何以孫氏三體式統馭身體的移動與作用技術、身體的主動變化與作用技術、身體的隨機變化與作用技術呢?如何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則的方式構成武術技術系統完備的技術基礎呢?孫祿堂先生創立了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大拳術體系,解決了使能量的積蓄與釋放技術、力的傳導與作用技術、力的轉換與作用技術、身體的隨機變化與作用技術、身體的主動變化與作用技術、身體的隨機變化與作用技術統於一體且完全合乎自然法則的問題。孫先生認為三派拳術統於一體,各有側重,目的是解決使武術技術的功能基礎的完備問題。他指出,形意拳之「誠一」,八卦拳之「萬法歸一」,太極拳之「抱元守一」,三拳皆出於三體式,以三體式為基礎。誠一是解決協同作用的功能問題,萬法歸一是解決主動運動變化下的協同作用的技術問題,抱元守一是解決隨機轉化過程中的協同作用的技術問題。倘若一個人能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則的方式,不僅掌握了協同作用的基本技術,而且無論是在主動的變化狀態下,還是在隨機的轉化過程中皆具有協同作用的技術能力,則作為武術技術的功能基礎而言已臻完備了。所以,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構成了武術技術系統完備的技術基礎。

 

形意、八卦、太極三拳雖有各自研修的重點,但技術原則仍以中和為統馭。無論是作為其共性的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諸項技術,還是作為其特性的實中、變中、虛中諸項技術都如此。

 

靜中求動是站樁的成就。先天真一之氣由三體式在人身內產生內動就是靜中求動。這需以內三合的心態和外三合的拳架為基礎,做到內外合一,其要為中和。

 

動中求靜是走架的成就。將站樁時內外合一的中和之意在走架中轉運於拳式變換的過程中,心意恬澹(內不悖於真氣之運行)、形態自然(外不悖於力之順達嚴整),將此內外合一之勁為「中」,身體運動變化不悖於此為「和」,故其要仍為中和。

 

一以貫之、純以神行是指內外合一已臻自然而然的境界。孫祿堂先生指出:「《老子》雲:『得其一萬事畢』,人得其一謂之大,拳中內外如一之勁用之於敵,當剛則剛,當柔則柔,飛騰變化,無入而不得,亦無可無不可也,此之謂一以貫之。」孫祿堂先生進一步揭示道:「一之為用,雖然純熟,總是有一形跡也,尚未到至妙處,因此要將一化去,化到至虛至無之境,謂之至誠至虛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謂之聖,聖而不可知之謂之神之道理,得矣。」如是則為純以神行。

 

空而不空是中和狀態在不同層次上的體現和作用。它在站樁階段體現了由無思無象的恬澹虛無而生中和之氣的功能狀態;在走架階段體現了由於松空而至中和,產生不加力而力自彰、不運氣而氣自周的功能狀態;在運用階段體現了客從彼意、感而遂通的技擊能力,即在與敵接觸的瞬間使我與彼中和為一。只有自身無任何主觀意向,才能最客觀最准確的感受出對手的意向;也只有自身沒有主觀的用力趨向(加速度為零),才能使自身之力以最快的速度因彼之勢而發出,做到後發先至。孫先生將此技術概括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為中和之用。

 

而實中、變中、虛中也是以中和為法門。形意拳通過對中和的研求側重於修為協同作用的技術能力(即六合為勇),其勁性如剛球,技術運用講求實中;八卦拳通過對中和的研求側重於修為動靜合一的技術能力(即方法歸一),其勁性如彈簧球,技術運用講求變中;太極拳通過對中和的研求側重於修為反饋調節的技術能力(即抱元守一),其勁性如皮球,技術運用講求虛中。

 

綜上可見,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中和技術體系的基本結構是武術技術體系的核心,並構成一切技法的功能基礎。

 

2、中和技術體系的兩大系統:內勁的培育技術系統、內勁的作用技術系統。

 

孫祿堂先生指出,拳術的特點在於皆有體用,拳與道合則體用完備。內勁之「體」即內勁的培育技術系統,內勁之「用」即內勁的作用技術系統。

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皆是以中和為原則的體用完備的技術系統。例如孫氏形意拳,始於無極,以太極為起點,合於三體式,構成形意拳修為的最初基礎。此為內勁培育之基礎。繼而,以孫氏三體式為基礎,合於五行拳中,演化為五行連環。此為形意拳運化之綱、內勁運化之基本。最後,以五行生克拳各得其當然理之所用。孫祿堂先生指出:「五行各用其所當,於是乃有明德之至善之謂也。故名五行拳生克變化之道也。」此為形意拳運用之綱、內勁之用的基本技術。

以上,始於無極、起於太極、基於三體,以五行單習為縱,以五行循環為橫,修為協同作用功能及其轉換,此縱橫為形意拳「體」之綱。然後以五行拳為「用」,修為五行拳當然作用與變化之道。於是構成孫氏形意拳修為的第一個循環:孫氏形意拳技術修為的基礎階段。

接著,以十二形單習為縱,以雜式捶為橫,此縱橫合之為體,並以安身炮為用,構成形意拳修為第二個循環:孫氏形意拳技術修為的完備階段。

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亦是體用完備的兩大系統,如孫氏八卦拳以八掌單習為縱,以變掌互換為橫,此縱橫合之為體。以對掌練用。求得體用合一。孫氏太極拳則以98式架子為體,以定步、活步的四正四隅及活步大捋練用,以至體用兼該。上述這些在孫祿堂先生的著作中已有詳述,在此不贅。

3、中和技術體系的三大功能:以形意、八卦、太極三家拳術合於修道為法度,通過純化升華完善人體的協同作用功能、運動變化下的協同作用功能、隨機轉化過程 中的協同作用功能,形成完善的信息感應、反饋調節、協同作用機制,完善人體適應機制。

人體的適應機制是由信息感應、反饋調節、協同作用三大機制環節組成。通過拳術合於修道而善養中和之氣,能完善人的信息感應機制,疏通人體的反饋調節回路,完備協同作用的能量基礎與信息基礎。而人體的反饋調節機制的完善不僅要回路暢通,而且要符合自然法則下的反饋調節原理。作為在技擊中體現的合乎自然法則下的反饋調節原理就是在中和狀態下實現實中、變中、空中,關於這一點請參閱拙作《內勁論綱》(《武林》1999年第7——9期)。這就是孫氏形意、八卦、太極拳的作用原理。作為反饋調節的能力,則是由人體協同作用的基本功能、運動變化下的協同作用功能和隨機轉化過程中的協同作用功能所組成。

孫氏形意拳側重於修為協同作用的基本功能,極盡瞬間的協同作用。故由單操入手,求以中和至整的能力,繼而聯絡一體,循環如一。

八卦拳側重於修為運動變化下的協同作用功能,極盡高速轉運中的變向協同作用。故由轉掌入手,求以變中寓整、變整合一、動靜合一,所謂萬變不離其中,中即整也。

太極拳側重於修為隨機轉化過程中的協同作用功能,極盡隨機轉運中的協同作用。故孫氏太極拳起手即一氣貫串,求以一以貫之、純以神行之道,即曲中蓄直、柔中運剛,於至柔至順中寓以至中之道。可見,以中和為原則,以內勁為基礎的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體用系統能夠完善人體的適應機制,構成武術技術體系的基礎技術。

 

(二)揭示了武學技術體系建構中的簡約與完備的關系

孫祿堂先生認為,圓融寓於簡。要想在技術上獲得圓融的境界,非簡約而不能至。而由簡約達至圓融的法門就是修為內勁,使內勁完備。內勁一旦完備,就為博采眾長、使技法合於本性建立了完備的技術基礎。換言之,一方面,內勁反映的是人體適應機制的功能狀態,當內勁完備時人體的適應機制就處於完備狀態。此時接受能力、適應能力大大提高,這就為兼收並蓄、博采眾長建立了充分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內勁又是自然法則在拳術中的體現,修為內勁就要從合乎自然法則入手,自然法則對於拳術修為而言是確定的、不隨人的意志而更易的,因此通過修為內勁能產生以簡馭繁、使圓融寓於簡的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使內勁完備呢?如前所述,孫祿堂先生為此提純、升華、完善了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技術系統,創立了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解決了使內勁完備的技術問題。於是通過創建武術統一的技術基礎——孫氏三拳,揭示了武學技術體系建構中簡約與完備的關系。

孫氏三拳的產生,一方面為拳術技術體系建立了統一的基礎,這是達至中和的最佳途徑;另一方面,孫祿堂先生認為孫氏三拳不過是「中和」這個總原則的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即實中、變中、空中。這便提供了達至「中和」這個理想境界的三大基本途徑即誠一、萬法歸一、抱元守一。換言之,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不過是三種符號,表征著通過拳術的修為達至中和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也就是說,任何拳術只要按照「中和」這個原則改進、升華其技術體系,解決實中、變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問題,即使不叫形意、八卦、太極,也同樣能構成拳術技術統一的基礎(雖然目前除孫氏三拳外,尚無他例。但在理論上還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反之,只要偏離了中和這個基本原則,未能很好地解決實中變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問題,雖名以形意、八卦、太極,亦不能構成拳術統一的基礎。所以說,孫氏三拳的產生,為提純、升華、完善各個拳系的技術系統,打破傳統武術間的技術藩籬,建立武術統一的技術體系開辟了道路,建立了武術統一的理論與技術的范式。

 

(三)提出了通過修為內勁完善武學基本功能結構的技術原則

這個技術原則就是以中和為總則,以誠一、萬法歸一、抱元守一為原理的內外合一、變中寓整、曲中蓄直三大技術原則。內外合一即六合為勇,以孫氏形意之三體式以及劈、崩二拳為基礎。變中寓整即動靜合一,以孫氏八卦之單換掌為基礎。曲中蓄直即圓研相合、空而不空之理,以孫氏太極之懶扎衣為基礎。這三大技術原則不僅提純凝煉出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最為基本的母式,而且使三拳完全遵從中和的總原則。使其中任一個母式既能精純各自修為的技術重點,又能將其他兩個母式修為的技術特點蘊含在其技術結構之中。這就為三拳技術體系的合一建立了完備的技術基礎。

(四)創立了完善武學基本功能結構的技術體系——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孫氏三拳與原有三拳的關系)

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出現,是近代武術發展的重要成就。從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技術體系自身發展的縱向上看,形意拳自姬隆豐起至李能然初步完成了技術體系的改進與定型。以後經過郭雲深、劉奇蘭、宋世榮、車毅齋等人的努力,使形意拳的技術日趨成熟、技術系統日趨龐雜。此時形意拳的技術尚未完善,形意拳技術的精髓尚未被提純、凝煉出來。最終使形意拳技術體系完善並提純升華了形意拳技術精髓的是孫祿堂先生。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標志著形意拳技術體系的最終完成和完善。

同樣,八卦拳自董海川始,技術體系與技術特點已初步形成,以後經過程庭華、尹福等人的努力,技術日趨成熟,系統也日趨繁雜。此時八卦拳的技術系統還較為凌亂,技術本身也未臻完善。最終完善人卦拳技術及理論體系的是孫祿堂先生,這以孫先生《八卦拳學》的完成為標志。

有關太極拳的創始及其技術系統形成的說法不一,至今尚無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太極拳理論的出現自武禹襄為始。在武氏之前,無論在陳家溝還是在武當山均未發現有關太極拳的理論著述,甚至連太極拳這個名稱也未出現過。自武氏之後,太極拳逐漸有了理論指導,其技術特點才日趨成熟。但太極拳的真意到底是什麼?如何合理地解決太極拳在合乎道藝原則下的技擊實用上的技術問題?這無論是陳長興、陳清平、武禹襄還是楊露蟬父子及李亦畬、郝維楨等皆未能闡明和解決。惟孫先生通過其《太極拳學》以及一系列論著揭示了太極拳之真義,完善了太極拳的技術體系。孫先生的《太極拳學》不僅是武術史上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有關太極拳的著述,而且也是有確鑿的史料中最早出現的有關太極拳的完備的技術、理論體系。

從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技術系統的相互關系的橫向上看,在李能然、董海川、武禹襄、楊露蟬時代,三拳的技術系統尚處於各自基本形成階段,還談不上融合。以後在程庭華、李存義、劉德寬、耿誠信等人努力下,三拳始有交流,但一方面這種交流主要眼於形意、八卦兩門之間,另一方面交流的程度處於個人技法互補的層次上,還未上升到拳系之間的技術體系及理論上的融合。完成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技術體系和理論融合的是孫祿堂先生。這以孫先生創立的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的技術體系為標志。

孫氏形意拳如前所述,是由修為人體的協同作用能力即誠一、實中入手,最終達至完善人體身心適應機制的目的。

孫氏八卦拳則是由修為人體在運動變化狀態下的協同作用能力即萬法歸一、變中人手,最終達至完善人體適應機制的目的。

孫氏太極拳則是由修為人體在隨機轉換狀態下的協同作用能力即抱元守一、空中入手,最終達至完善人體適應機制的目的。

一方面,孫氏三拳中的任何一門拳學,都具有通向完備技術基礎的功用,其中任何一門技術體系皆與另外兩門技術體系相容、相通;另一方面,三拳相互參學,則為習者建立了完備其技術的、互補相成的最佳修為體系。孫氏三拳為習者的拳術修為沿著中和之路建立了完備且最佳的坐標系統。孫氏三拳上述兩大功用是孫氏拳學突出的、獨到的功能價值,是形意、八卦、太極原有拳系或其他拳系所不具備或不完備的。

孫氏形意拳在理論上以《易》為指導,在技術法要上則全以「神氣」(中和之氣)言。其修為過程是由靜中動始漸臻動中靜。靜中動是孫氏三體式的成就,有了靜中動才談得上五行單習,通過單習(單操)求以人體協同作用的能力。人體內外合一的協同作用是由明勁開始,明勁是內氣之順與外形之整(傳力順達)瞬間協同作用所形成之勁。因此內氣越順通其勁越彰;對於外,其形越整、調整的過程越短暫其勁越猛。

可見,明勁的鍛煉過程雖然表現為一個瞬間的作用效果,但其間確實存在一個周身內外的協調與轉換過程。當明勁修為到至純至剛時,身體內這個協調與轉換的機制也基本形成,即明勁的終點就是暗勁的起點。當這個以內通外整為特征的協調與轉換機制漸臻成熟,達至通順無隘不露任何痕跡時,說明暗勁的終點就是化勁的起點。因此,明勁、暗勁、化勁這三個層次,一方面表征著機體內外合一水平的不同程度,另一方面也表征著機體自然產生內外合一之勁這種能力的不同水平。也就是說,一方面,當一個人修為到暗勁的程度時,發出的明勁比在明勁階段打出的明勁更具有破壞力和威懾力;同樣,當一個人修為到化勁水平時,打出的明勁比在暗勁階段打出的明勁更具威力。另一方面,在修為明勁的過程中也體悟著協調周身的機竅,不過協調的目的是在確定方向與方式下的瞬間至整。當這種協調能力逐漸成熟時、就需要修為如何潛換這種協調能力(協調內外合一的能力),這就是修為暗勁所要解決的問題。當這種潛換能力逐漸成熟時,就需要修為如何使這種潛換機制歸於自然、不露痕跡,這就是修為化勁所要解決的問題。此為孫先生所揭示的拳學進階過程。孫氏形意拳正是以此形成其技術修為體系的。這是由靜而動、由五行單習漸至五行循環,再至生克對練的過程。由此也說明,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在拳學修為的技術體系中是基礎的基礎。

孫氏形意拳之五行拳,以孫氏三體式求其形之至整,以中和之氣的起落、伸縮、流行、開合、團聚統馭順通其形,成為劈崩鑽炮橫之五勁。從而極盡形意拳之協同作用之能。此為孫氏形意拳對形意拳本質的凝練與升華。

孫氏形意拳之十二形,雖亦以三體式為基、以協同作用之能為旨,但在技術法要中融入了八卦拳變中求整和太極拳曲中蓄直的技術精微。這一方面本是孫氏三體式的獨到功用,另一方面孫氏十二形本身的運作已將八卦、太極二勁涵蘊其中。

可見,孫氏形意拳一方面是對形意拳誠一、實中、用直這些原有特點的高度凝練與升華,另一方面又將太極拳、八卦拳的精義融入其技術體系中。這就不僅極為純化了形意拳原有的技術特點,而且隨著自身修為技術體系的深入,使其技術體系自然與太極、八卦兩大技術體系相通、相容。所以說,孫先生完善了形意拳的技術體系。

孫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孫氏安身炮拳,是對技擊這種相互作用運動中的合理作用方式的總結、純化和凝煉,是體現著升華為符合生物力學作用原理的、合理的作用方式。換言之,五行生克炮拳和安身炮拳修為的並不是一種教條的、僵固的技擊招式,而是使人通過其掌握技擊中合乎科學的作用原理的基本作用方法,並通過修為逐漸使這種合乎科學作用原理的作用方法成為習者本能的作用方式。所以,修為孫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孫氏安身炮拳是欲達「不打而打。打若未打」技擊能力的必經之梯。關於孫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孫氏安身炮拳在技擊修為中的作用,在以後的文章中將詳細介紹。

孫氏八卦拳以孫氏單換掌為基礎,孫氏單換掌又以孫氏三體式為基礎。孫氏形意拳是孫氏三體式在直線運動中的演化,孫氏八卦拳則是孫氏三體式在曲線運動中的演化。將孫氏三體式與八卦拳的走轉形式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是孫氏單換掌在技術功能上的獨到之處;並由此徹底解決了變中寓整這一八卦拳的基本技術問題,構成孫氏八卦拳技術體系的基礎。這是孫氏八卦拳對八卦拳技術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改進和提高,對八卦拳技術體系的一個重要貢獻。

孫氏八卦拳在技術上要求純於自然,提出動靜合一、形止神連、一氣貫串等心法要則,以及三害、九要等技術要領,首次凝煉出八卦拳系統的技術規范;並以先後天八卦相合的技術為基礎,提純、升華了八卦拳技術體系。

孫氏八卦拳在技術體系上獨到的合理性和完備性,突出地表現在其是一套以技擊作用的合理性為條件的、具有內外(先天、後天)八卦相合功能的技術系統。孫祿堂先生以自身卓絕的內功修為為參照,天才地發現了人體組織的內外八卦系統與人體功能的先後天八卦系統之間的相互對應與作用關系,並據此發明了能使習者內外八卦相合、先後天八卦合一的合於修道的技擊技術修為體系——孫氏八卦拳。

故孫氏八卦拳是孫祿堂先生對八卦拳進行提純、改進、完備、升華後的成果,並將形意拳之整、太極拳之空有機融合在孫氏八卦拳的走變之中。這是孫氏八卦拳獨到的技術成就。

因此,孫氏八卦拳的技術系統是孫先生以《易》、《丹》二經為理論指導,升華完備了八卦拳技術精義並與孫氏形意拳和孫氏太極拳相通、相容的技術體系。

孫氏太極拳是以孫氏三體式為基礎,融合孫氏八卦拳的步法特征,極盡以和為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這種圓研相合的技術;將形意拳之整實與八卦拳之刁變融蓄在空定妙化之中,具有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的作用效能。孫氏太極拳從起式之法到拳架的技術結構及推手技術的修為體系,比起其他太極拳派皆有獨到之處。孫氏太極拳揭示了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即中和—內勁原理)的太極拳修為技術的真意,構成以和為用的太極拳技擊技術,總結出手隨身動、身隨步換、客接主引、空定串接、圓研相合等一系列超過於傳統太極拳理論的技擊技術要領,解決了完善太極拳技擊功能的修為技術問題。關於孫氏太極拳技術體系的詳細情況和獨到功能,請詳見《孫氏太極拳、劍》(孫劍雲著)一書。總之,孫氏太極拳是太極拳技術體系發展至完善的表征。

 

因此,孫祿堂先生即是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三大拳系各自技術體系的集大成者,又是使這三大拳系技術系統融合為一、形成完善武學基本功能的統一技術結構——道藝拳學技術體系的創始人。日本的中國武術史專家笠尾恭二先生經過長期研究與考證,也認為孫祿堂先生是中國內家拳系的集大成者,是內家拳的鼻祖和拳聖。

(五)確定了孫氏三拳與完備自身技術體系的關系

如前所述,孫氏三拳構成拳學修為完備的技術基礎,但不是全部應用技術。誠如孫劍雲大師所言:「修為孫氏武學自然對提高人體的技擊能力具有顯著效用。這種效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通過善養內勁,來變化、升華習者的精神氣質。其二是通過內外合一、動靜合一的修為,來提高和改善習者的身體素質。其三是通過簡約的基本構架及其轉換方式,來構築習者技擊實踐的技術基礎和基本方法。至於具體的搏擊技術則需通過技擊實踐來體會、掌握和豐富。先父在其著作中只授人規矩而不傳人以巧,其因亦在於此。這也就是先父在其著作中很少談及具體搏擊技巧的原因。事實上,對於具體的搏擊技巧各門各派皆有其各自的獨到之處,每個人通過各自的技擊實踐也有其各自的心得。由於修為孫氏武學能大大提高和完善習者的身心氣質和適應機制,故使習孫氏武學者在技擊的研修和實踐中易於掌握他人或他派的技術、技巧,並能使其原有的威力獲得顯著提高,因此,孫氏武學是個開放的技術修為系統,其所完善的是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這是納百川於海的總樞紐。」所以,修為孫氏三拳者要想完備自身的技術體系,需在修為孫氏三拳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本性和身體條件博采眾長,逐漸形成合乎其性合乎其身的完備的技術體系。

 

第四章 開創了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

考數千年來武術的發展,直到孫祿堂先生的三部拳學著作出現,武術才得以上升為修身育人的一門學問。換言之,孫祿堂先生通過對武術理論與技術體系本身的歸納總結、去粗取精、凝練優化,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技與道合,於是使武術在完善了技擊功能的基礎上突出了修身育人的效用,從而開創了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

孫祿堂先生在其《形意》、《八卦》、《太極》三部拳著的凡例中開明宗義:「是篇發明此拳之性質,純以養正氣為宗旨。」「是篇專講究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無論何界,男女老幼皆可習之。身體過懦者。可易之強,過剛者,可使之柔,或有身體極弱及有勞傷病症者,或因他種拳術非血氣之力不能練習者,亦均可練習之。將氣質馴至中和,氣固而神自完。」這就把武術的功能與目的拓展到修身的境界,使之成為修身育人的一門學問。這在武術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需指出的是,孫氏武學並不是硬將文武兩道牽強附會地拼湊在一起,而是從實踐、技術、理論三個方面改善並升華了武術的功能。孫氏武學是以形而上的學理為起始,通過改造生理,來啟迪良知,開啟人的良知良能、變化人的精神氣質,來完成修身育人的目的。

早在1888年,孫祿堂先生創立「蒲陽拳社」的時候,就開始了文武並修的教育實踐活動。在「蒲陽拳社」裡,孫先生並非僅僅傳授或交流武藝,而是文武並授,普及於鄉民。他倡導「不以氣粗力猛為勇,而以不粗不猛剛柔相濟為勇也」,提出文武一理,通過習武修文,明理修身、格物致知。孫劍雲大師曾說:「『蒲陽拳社』從成立那天起其宗旨就是變化氣質、改善精神、修身育人。強調善養正氣、文武並修、格物至知、體物不遺。這是『蒲陽拳社』的傳統和特點。」因此,歷代孫氏門人中鮮有好勇斗狠、粗俗蠻野之輩,而盛行書劍合壁、武人文相之風。「蒲陽拳社」從修身育人的意義上講,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武術學校。

孫祿堂先生通過其天才的武學實踐和體悟,總結凝煉出中和—內勁理論及其技術修為體系,從而使文武兩道源於一理,有機融合。換言之,中和—內勁理論及其技術體系是文武並修教育體系的「武」的方面的基礎,此為由形而下步人形而上之梯。而其「文」的方面的基礎就是易學及儒釋道之理,此為由形而上指導形而下的標燈。而兩者所以能妙合為一,是因為孫氏武學與易學及儒釋道之理皆是道性的一種體現,皆反映著萬物的本原或曰基本規律。

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因此,只有當內勁成為武術修為的核心時,文武兩道才可能真正在本質上得到統一,妙合於道,成為一門能從中求真、得真的修身育人的文化體系。

那麼,孫氏武學又是如何使拳術與儒釋道三家之學相表裡,構成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的呢?首先,由孫氏形意、孫氏八卦、孫氏太極構成的孫氏武學是《易》之奧蘊在拳術中的體現。《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孫氏武學所體現的也正是《易》的這一基本精神。

孫氏形意拳合於儒家之理,以中庸為原則,修為正大直剛之精神。孫先生在《形意拳學》中指出:「五行單習是謂格物修身。五行拳合一演練,是為齊家,有克明德之理。五行炮(對練)謂家齊,是五行拳各得其當然理之所用,而又謂明德之至善也。」孫先生在《形意拳學》中還詳盡論述了拳術從體用兩個方面對習者的精神氣質以及心智所產生的影響。其一是通過練習拳術使身體機能得以改善,進而產生改善精神氣質增益心智的作用。如孫先生在論及崩拳時指出:「其拳順則肝氣舒,其拳謬則肝氣傷,肝氣傷則脾胃不和矣。其氣不舒,則橫拳亦必失和矣。此拳善能平氣舒肝,長精神、強筋骨、壯腦力,故學者當細研究也。」這就揭示出拳術所以能改善習者精神氣質的機制,同時也提醒人們錯誤的拳術修習方法不僅對人體無益而且有害。這似乎也能說明為什麼一些著名拳家往往或身患重病或夭亡早逝之困,同時也說明拳術雖為形而下之法,但要想產生修身的效果還需要有形而上的哲學的指導,故需文武並修。其二是通過練習拳術使習者掌握正確的作用方法即所謂機竅,並在傳統哲學的指導下使形而下的機竅上升為理論,產生形而上的意識,從而獲得格物至知、體物不遺之效。如孫先生在論及五行合一進退連環拳時指出:「連環者,是五行合一之式也。五行分演而為五行拳,五綱之謂也。合演而為七曜連珠,連環之謂也。分合總是起鑽落翻陰陽動靜之作為。勿論如何起鑽落翻,總是一氣之流行也,起鑽落翻亦是一氣流行之節也。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拳技亦雲: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發而告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若知五行歸一和順,則天地之事無不可推矣。」這就揭示出正確掌握了拳術演練的方法、規矩,在中庸思想的啟發下,能使人體悟出中和的道理和作用,產生形而上的慧識。再如,孫先生在論及孫氏安身炮的作用時指出:「其勁能與諸家道理會一。亦可以同登聖域。」這說明孫氏武學與諸家道理相合,文武一道,武文一理,皆可使人獲得至高的品性和悟識。

 

孫氏八卦拳合於周易之理,並能體現數不離理、理不離數,數理兼該,乃得萬全的《易》之精微。孫祿堂先生在《八卦拳學》的凡例中指出:「是篇為修身而作。取象於數理,立體於卦形,命名於拳術。謂之游身八卦連環掌。皆以實行體育、強壯筋骨、保護身體為正宗。」這說明孫氏八卦拳是一門以《易》為指導的、技理合於數理的拳術體系。又雲:「是篇粗淺之言,以明拳術至深之理。簡約之式,能通拳法至妙之道。拳中數形,不過作為萬物之綱領。若能熟習,則縱橫聯絡全體一致,。不惟取數形數式習之則已也。朱子雲: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理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拳術始教。」從而闡發了孫氏八卦拳之宗旨為修身、明理。孫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又進一步揭示了八卦拳的功用:「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拳之道焉。其道至大無所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由此可知孫氏八卦拳是將《易》之奧蘊—一形之於拳術的一門教化人之身心的學問,是用以修身明理,既可獨善其身又能兼善天下的一種教育手段。

孫氏太極拳則與道家精神相表裡,使人之心性馴至中和,庶幾近於道。孫先生在其《太極拳學》中指出:「是篇拳術不尚血氣,純任自然,不能傷其後天之力,專以善養人之浩然之氣為主。」他在揭示太極拳之本質時指出:「太極者在於無極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虛靈之極點。其氣隱於內也則為德,其氣顯於外也則為道。內外一氣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陰陽,故拳術之內勁,實為人身之基礎,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內家拳術。名稱雖殊,其理則一。故名之曰太極。」又雲:「古人雲:無極而太極。不獨拳術為然,推而及於聖賢之所謂執中,佛家之所謂圓覺,道家之所謂谷神,名詞雖殊,要皆此氣之流行己耳。故內家拳術實與道家相表裡。」從而論證了孫氏武學所以能成為修身育人的一門學問的內在機理,同時也說明了孫氏武學所以能與儒釋道之學相互補,成為中國傳統哲學可實證的體驗體系的原因。

總之,孫氏武學開啟了文武並修、寓教於武之門,凝練出中國傳統武學的精神本質,啟蒙著後來出現的各派武學思想。因此,孫氏武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武學集之大成的一門文化體系,也是今天武學思想的正源。

 

第五章 開啟武術文化傳播、普及之門

孫祿堂先生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開啟了近代武術的文化運動。孫先生不僅為近代武術文化運動奠定了完備的理論基礎,而且是這一運動實踐的領袖人物,使武術文化的傳搏與普及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在孫先生的《形意舉學》出版前(1915年5月出版),武術的傳延主要是以門派私傳的形式進行。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師徒間的傳承,二是拳經或拳腳譜的秘密傳遞。這兩種方式可以說是明清時期武術傳播的主要途徑。其共同特點是非公開性和模糊性。因此,皆不利於武術作為一門文化的傳播和普及。民初,孫先生率先打破武術傳播過程中的封閉保守陋習,開創了以拳照和文字理論說明相結合的全新的傳播與普及方式,進行武學著作的公開出版發行。孫先生在武術傳播普及中的這一創舉不僅使武術的傳播由私下變為公開,而且改善了武術技理傳承上模糊性的問題,使之精確系統。孫先生的這一貢獻影響至今,他當年開創的這種形式仍是武術傳播普及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澤惠後人無可限量。

話說到此,不得不提兩個典故。其一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回到西班牙,一些朋友對他的偉大發現表示慶祝,但是也有一些同行或出於不服或出於嫉妒在宴會上發表言論故意貶低他的發現。他們說任何人像哥倫布那樣沿著海岸線一段一段地航行都可以發現美洲大陸,甚至連白痴都能做到。這對哥倫布拿起一個雞蛋放在桌子上,對那些貶低他的人講:你們誰能把這個雞蛋立在桌面上?眾人試了半天,誰也沒能把雞蛋立起來,最後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哥倫布拿起雞蛋用點力往桌面上一放,雞蛋雖然破了,但立了起來。哥倫布說:這件事做起來這麼簡單。但是如果我不示范給你們看,你們都認為是不可能做到的。當然,現在你們人人都可以效仿了。同樣,在武術的傳播與普及方面,當年孫先生的工作也是始創性的工作,由此開拓了一個時代。

其二是關於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出版後第二年發生的一件事。保定形意拳家劉緯祥在保定小察院成立武術研究會,邀請孫先生前往。一見面,劉緯祥就說:「你攝了那麼多影,不怕把功夫攝丟了嗎?」因為當時流行說照相能奪人的元氣,甚至減壽。當然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孫先生說:「那你就試試吧。」倆人一過手,劉即被放出。劉始信照相不會丟功夫。這就是說在今天看來是很平常的一些常識,在當時卻有很不尋常的意義。所以,對於孫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術的普及和傳播中的作用,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看,從這個意義上講其確實是一個時代的裡程碑。

當然,孫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術普及與傳播中的作用,遠不僅是由畫像改為拳照這麼簡單,其所闡揚的拳學思想已遠遠超出了武術范圍,而深入到中國傳統哲學領域,並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因為,孫先生的五部拳著不僅使武術成為一門修身的功課、成為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階梯,而且也為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創造了一套可以檢驗其真的實踐體系,從而完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結構。

因此,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出版後,學術界名流如辜鴻銘、陳寶泉、劉春霖、馬一浮。蔡元培、陳微明等對孫先生的學識、見地與修養無不嘆服,常登門拜訪或書信往來,相互交流心得。這使當時傳統文化界的一些學術權威改變了對武術的認識,促進了對武術文化功能的認同,為武術的普及與傳揚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也為武術進入學校,成為一門必備的教育手段奠定了文化與理論基礎。換言之,武術的普及與傳播若無理論與文化作為基礎與內涵,也許會風靡一時,但用不了多久就會演化成為一場鬧劇而煙消雲散。武術從民初到抗戰爆發前這二十多年所以能蓬勃發展,直到進人奧運會,是與孫先生為其建立了深厚的理論與文化底蘊分不開的。直到今天,武術最使各國人民著迷的還是其蘊含的文化理念。太極拳的廣泛傳揚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孫先生對傳統武術普及、傳播上的貢獻還表現在破除傳統武術的自秘保守舊習上。《拳意述真》的出版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拳意述真》(1923年出版)是孫先生根據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對前人拳論進行的一次系統整理、總結升華,從而揭示闡發了拳學的真意,奠定了傳統武學統一的基本理論。可以說其後出現的各家或傳統或現代的武學理論皆可以從《拳意述真》中找到出處,但又皆不及《拳意述真》對武學宏括得完整、深刻、系統、貼切。比如今天武學研究中比較熱門的關於拳學中意、氣、形之間關系的討論,以及有關武術中套路作用的爭論和技擊理論中有法與無法、有限與無限的認識,皆在《拳意述真》中早已有了精確、系統、完整的答案。

可以說《拳意述真》的出版使武術已無任何神秘可言,其把武術由托神附仙歸還到對自然法則的認識與掌握上,為破除武術界的保守陋習,促進武術界各派的交流與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當然,《拳意述真》揭示的是武學的核心和本質,建構的是武學的基本理論,而不是一本拳腳譜。因此後人若把其當作什麼拳學秘笈,想從中得到些什麼特殊的秘訣,恐怕就要失望了。這也就是當年田鎮峰先生一再抱怨孫先生的原因。這因為兩人對武學的認識所站的高度不同。田紀峰先生想知道的是孫先生的功夫所以能獨步天下的特殊心得和特殊練法,而孫先生所關心的是武學中的共性及其基本規律。

孫先生對武學傳播、普及的貢獻不僅在理論和著述方面,還體現在有關武術教育普及的實踐活動中。孫先生不僅創立了中國近代最早的業余武術學校——蒲陽拳杜,而且一向熱衷於武術的教育工作。民初,孫先生先後在法政學校、北京高等師范學堂、北京體育講習所、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傳授武術。普及武術教育。以後又受聘於中央國術館擔任首任武當門門長,嗣後改就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兼教務長。並且與張靜江、李景林、虞洽卿、杜月笙等共同籌備和主持了浙江國術游藝大會和上海國術大賽,孫先生擔任這兩次大賽的籌委會副主任和浙江國術游藝大會評判委員會副委員長以及上海國術大賽的評委主任。同時,孫先生還培養出一大批武術教育的精英骨干,如中央國術館教務處處長朱國福、湖南省國術館教務長、總教官朱國楨、山東省國術館教務主任李玉琳、浙江省國術館副館長鄭佐平。一等教習曹晏海、江蘇省國術館一等教習胡鳳山、馬承智、孫振岱以及上海國術館教務主任靳雲亭等。

孫先生在武術傳播與普及方面的活動並非一帆風順。他始終堅持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既反對牽強附會地把武術的本體精神與政治主義硬扯到一起,也反對唯技擊論忽視武術的修身功能;既反對少林武當孰優敦劣的派系之爭,也反對奢談武術的統一而不研究何為武術中基本法則的模糊論點。強調拳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拳術越是遵從自身的客觀規律,就越能給人以啟迪,產生「體萬物而不遺」的效果。如對馬良的「新武術」,孫先生就很不以為然,由此曾遭到一些人的嫉恨,並引發了中央國術館開幕典禮事件。孫先生為了顧全大局,為了使剛剛開始的國術運動免遭派系斗爭的損害,主動辭去以馬良系為主體的中央國術館的武當門門長的職務,改在江蘇省國術館任職。然而當馬良系的一些骨干份子跑到江蘇省國術館一定要與孫先生一見高低時,才發現孫先生僅於閒庭信步、舉手投足間竟打得他們魂飛膽喪,無不驚服。於是馬良系的幾員大將如胡鳳山、袁偉等復拜在孫先生門下習藝。可見,孫先生在進行武術的傳播與普及中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要以拳與道合為基礎。否則,武術在傳播與普及過程中將由於偏離本體而逐漸喪失原有的作用和功能。總之,武術要想健康地傳播與普及,就必須有理論基礎、文化內涵和基本原則。這是當年孫先生已經解決,但卻被一些後人逐漸淡忘的一個重大問題。總結孫先生這方面的貢獻,對今天傳統武術的開展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孫祿堂先生在武學思想、武學理論、武學的技術體系、武學功能以及武學的傳播與教育等方面的貢獻,全面開創了一個時代。這在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時至今日也是無人能夠企及。因此,孫祿堂先生在武學領域的貢獻、成就和地位,在歷史上都是無人能及的。孫祿堂老先生堪稱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武術家。

在本文行將結束時,筆者深感本文所述的與孫先生對武學的實際貢獻相比只能是掛一漏萬。這是因為筆者的學力所限。但筆者所以要勉為其難地完成此稿是基於以下幾點認識:

  (-)孫氏武學所代表的並非是哪一個門派,而是代表了整個傳統武術所曾達到的最高水平,是傳統武術集之大成後的結晶。我們繼承、研究傳統武術若不以孫氏武學為基礎,就永遠不算能從古人的身影下走出來,也就更不可能產生具有實質意義的革新與發展。幾十年來傳統武術的開展現狀,已無情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由於歷史的原因,真正能夠理解孫氏武學的人不多,真正能夠對孫氏武學有所掌握的人就更少。孫氏武學的技術內容目前已幾近絕傳。所幸者,孫先生留下了五部武學著作,可以作為今人繼承與研究的基礎。

  (三)目前傳統武術的開展很不正常,今天管理和研究傳統武術的某些管理者和專業人士的素質更令人堪憂。功利、淺薄、偏狹、浮躁,嚴重損害著傳統武術的繼承與研究。因此,如實地、客觀地對前人的貢獻作一介紹,對今人如何研究、繼承傳統武術就顯得非常必要。

  (四)傳統武術的宣傳需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解放以來,孫氏武學長期未得到認真的研究與公正的對待,實在是傳統武術研究與繼承上的一個重大失誤。這也是目前社會上一些傳統武術在理論上經不住敲,在技藝上經不住實證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傳統武術是學問而不是宗教,打破門戶之見的根本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其一是歷史的真實。什麼是歷史的真實?如何論定?不能靠什麼家譜、什麼自篡的軼事,更不能靠什麼狐野之說,而要靠真正經得起推敲的文獻史料。可以說從唐豪先生起,這件事就始終沒有做好。其二是科學的實證。科學實證不是在武術中僅僅增加一些時髦的名詞,更不能以偏概全地僅僅用某一門科學理論去解釋作為復雜的科學系統——人體科學的重要分支的武術學,而是首先要引入科學的觀念和科學的方法論,其次是要以實證、實效為依據。

(六)尊重本民族的聖賢、英雄是升華民族精神的基礎和途徑。孫祿堂先生不僅創建了空前的文化成就,而且具有極高的個人品行。時人稱「其忠義之心肝膽相照,非常人可比」(《國術周刊》載)。「有古風粹然之氣見於面背」(《大公報》評語1934年1月29日)。孫祿堂先生一生,無任何不良嗜好,不貪不賭,不抽煙、不嗜酒、不二色。樂善好施,常助濟同道,賑濟鄉民。生活甘於清淡,輕利而重道。一生致力於武學的研修與傳揚。學者陳微明寫道:「微明游京師,遇完縣孫祿堂先生,授以內家拳術,以為先生乃幽燕豪俠之流也;及其處之既久,乃知先生人品之高,道術之深,有非士大夫所能及者!蓋先生兼通奇門數理,精於易,著有形意太極八卦拳諸書,其術大抵借後天之復先天,由有為以歸無為,摧剛而為柔,揉直而為曲,內健外順,體乾用坤,故能沖虛不盈,變動不居,隨機制勝,時措之宜。嘗曰:『天下之理,同歸殊途,一致百慮,大道無名,體物不遺,惟湛密者能睹其微,中和能觀其通,夫其神全者,萬物皆備於我,其不相通者,必一曲一偏之士也。』微明聞有殊才異能,必訪其人,然精於藝者,不能通其道,善為言者,不能證於行,或守一。先生之言,暖暖姝姝而自悅,不知天地之大,四海之廣,惟先生備然侗然,無成心,無私見,故能兼取眾善而為我之用,無相拂之辭焉。自士大夫以至於百家技術之人,其為學以干祿者為多,惟先生輕利樂道,久而彌篤,負絕藝不自表暴,故能知其深者絕少。……微明游客京師,雖饔餐不繼,而戀戀不忍去者,以感先生之德,意而欲略窺其門徑也。今歲庚申冬月十五日,先生六十初度之晨,無以為祝嘏之獻,僅略述先生行誼,以為壽言。夫以先生明大道之要,識陰陽之故,通奇正之變,解生勝之機,體之於心,驗之於身,精氣內蘊,神光外發,孟子所謂直養無害,塞乎天地之間者,先生勤而行之,服而不舍。」(摘於陳微明「孫祿堂先生六十壽序」一文)由此足見孫祿堂先生超凡入聖的人格魅力。因此,孫祿堂先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其成就和品行與老子、孔子一樣具有極高的、永恆的人文價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04ed680101cp31.html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