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理論作者: 胡克禹   來源:《武當》2005年第8期

 

一、「內家拳」提法的來源

  

  根據資料記載,「內家』之說最早見於明清之際朴學大師黃宗羲所著《南雷文集》之中的《王征南墓志銘》,王征南為明末清初浙江寧波一帶的武當拳名家,從師單思南,也是黃宗羲之子黃百家的師傅,由王征南上溯七代為開山派祖師張三豐。《王征南墓志銘》中有一段話:「……有所謂內家拳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於少林為『內家』,蓋起於宋之張三豐……」,從黃宗羲「有所謂內家拳者」一詞的使用,可見當時內家之說不但已被普遍使用,而且相沿甚久,但真正見諸文字記錄的提法出現,恐怕黃宗羲為最早,隨後才有其子黃百家專著《內家拳說》一書。

  

  二、關於內家拳的六種說法

  

  1、專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三種拳法,又稱三大內功拳,此說以近代較為流行。

  2、指托名張三豐所創的一種拳術,此說盛起於明末清初時學者黃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銘》。也有人將武當武術稱為「內家拳」,將少林武術稱為「外家拳」。

  3、不確指某幾種拳術。將突出強調練氣、練神、練意、技術風格偏柔的拳術稱為「內家拳」。將重點表現在練力、練筋骨皮,技術風格剛猛的拳術稱為「外家拳」。

  4、以佛、道相分。把少林拳稱為外家,是因為少林寺是佛門,佛教從印度傳來,印度是外國,故稱外家。武當拳出自武當山,武當山是道教,道教是國教,是中國國內土生土長的教,故稱武當拳為「內家拳」。

  5、以動、靜來區分。按黃宗羲所說:「……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靜」者為「內」,「動」之犯者為「外」,這種以敵我對象雙方的技擊特征來確定區分是「內家」還是「外家」。

  6、以剛、柔來區分。歷史上少林僧人善以武技來表現自己,喜愛露形於外,所以稱為「外家」。而武當道人們清心寡欲,恨山不高,恨林不密,歸隱都來不及,從不露圭角,而且本領越高越是不讓人知道,這種注重內在特征的拳術稱為「內家拳」。

  以上六說,我較傾向於第三種說法,以注重練內的精、氣、神,還是以練外的筋、骨、皮來區分。但我個人認為,從中國整個武術體系來看,內家,外家拳法分類並不嚴格,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國武術門類也都講求內外兼修,既練精、氣、神,又練筋、骨、皮,內外是中國武術的兩個方面,而並非截然對立,外家拳練到高層次,也同樣強調要苦練內功。

  

  三、內家拳的拳架表現風格

  

  楊式太極拳的拳架定型者楊澄甫先生對內家拳曾經有過論述,我的先師趙斌先生對於「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拳架表現風格更有簡單、明了的高度概括,先師趙斌在其《楊氏太極拳正宗》一書第四章中明確指出:「中華武術,分為武當少林兩大派系。武當派亦稱為『內家拳』,為武當山道士張三豐所創。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圓』——動作走弧線,處處含圈;『連』——勢勢銜接,連綿不斷;『慢』——練功以慢為本, 呼吸自然;『內』——內練精、氣、神為主;『柔』——以柔克剛,借力發人,四兩撥千斤。少林派亦稱『外家拳』。其特點為『直』——動作走直線;『斷』——每勢之間,勁斷而不連;『快』——練功以快為本,呼吸急促;『外』——外練筋、骨、皮為主;『剛』——主於搏人,以力取勝。另有峨眉派者,佛道兼修,內外並重,自成體系。」然而無論各家,藝臻上乘者,必以內外結合,剛柔相濟為歸宿。

  對於「內家拳」的步法,有人曾對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內功拳按太極圖形來分析,認為在太極圖中,八卦掌走的圓邊,形意拳走的直徑,而太極拳處中,走的中土S線,太極拳為內家拳中最重要的拳種。

  

  四、內家拳的主要特點

  

  我結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練習太極拳實踐,又參閱了章乃器先生寫的《科學的內功拳》,台灣鄭曼青先生編著的《太極拳十三篇自修新法》和湖北武當雜志副總編譚大江先生編著的《武當內家派述秘》一書,反復研究、體悟,對於內家拳的基本特點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和感受,我認為內家拳的基本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在思想指導上,強調以道家理論為主。

  道教在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根基是道教,魯迅先生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文化的根基全在道教」。這是中國的國情。道家學說的核心是「道本論」,道家思想認為宇宙的形成源於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按其本意來解釋就是由道這個絕對精神性實體產生了混沌自然的元氣,元氣又分陰陽二氣。於是,陽氣上升為天,陰氣下沉為地,天地之間陰陽相交,產生出沖氣,在沖氣的活動和組合中,產生了生命,進而演變出芸芸眾生,這種道——元氣——天地——世界的宇宙形成理論,實際是道教從《周易》的某些理論和陰陽家的宇宙理論中,吸取其有益的觀點並加以發揮而形成的。這種天上、地下、人居中的天、地、人「三才」理論,在我國古代思想界佔據了近兩千年的主導地位。過去舊中國的小學生啟蒙教材《三字經》中就有「三才者,天、地、人」之說,那麼內家也從這一「三才」理論中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養分。

  內家拳中的太極拳在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中,也采取了道教宇宙形成觀的理論模式,吸收了《易經》中的兩儀理論和道教的《道本論》思想,並將這些理論引用到人體之中,認為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一小太極,就人體而言,從混沌寂然的無極狀態,引發出內動感應的太極狀態,這裡的混沌寂然和內動感應,實際上都是指人的感覺和意識而言,我們知道,太極拳的每一個修練過程中,意識(即道教認為的道)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意識看來是主觀的,其實質卻是客觀存在於每個人的感覺系統之內。太極拳的意識,本身也是個客觀的精神性實體。太極拳的原理要點,正是「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陰陽開合即太極」。陰陽運轉可以說是太極拳的原理和拳理所在,即人體內的陰陽,通過意識和運動的作用而運轉和開合,產生了人體內的沖氣,也叫氣流,以達強身健體於內,克敵制勝於外的目的,這種氣的運轉和流動,形成周天,也就是太極拳的「氣宜鼓蕩」。

  道家哲學的本體是「道」,認為天、地、人之間有一個永恆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萬物,而又制約萬物;它的存在是無形無象,無始無終;它的行為是處柔守雌,無為不爭;它的表現是柔、靜、虛、空、圓、中、正、和等,這些都可以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概括表示。這些哲學原理用於指導內家拳法,與其它一些武術相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練拳的宗旨上,強調以養生為主。

  太極拳創始人張三豐對於練拳目的有明確的觀點,他明確指出:「欲令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圖技擊之末學」。張三豐祖師在《太極十三勢歌》中再次強調:「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所以內家拳正是把養生健身、益壽延年作為練拳的根本宗旨,而把技擊視為「不圖之末學」。這與中國道教的基本教義有關。中國的道教盡管充滿著許多神秘的色彩,但它的目的性卻非常明確,那就是主張修今生,而不是佛教那樣頗重因果報應的修來世。道教修煉的最基本原則是獲得養生之益,主張修煉人體真元之氣,重內而不重外,道教從來宣傳的是和平的道,是「止戈」之武,主張以理服人,先理後兵,而不提倡以力服人,強爭惡斗,強調養生而不傷生,養氣而不傷氣。道家的鼻祖老子就繼承和創造了養生、修練真元之氣的運動方法,後來逐步形成武當、太極、形意、八卦也包括各種器械在內的武當內家拳派體系,使它從養生本體上延伸出神奇的技擊功能,但這種技擊功能是在首先保證養生功能的前提下派生出來的副產品,比如武當內家拳,無論劍法、拳法,其一招一式都是首先考慮是否有利於對人體生理、心理的有效調節,是否有利於舒筋活絡,補血調氣,滋養五髒,陶冶身心之妙益,即使在技擊中也不違背養生的原則,盡量節省自己的力量,減少消耗,主張「四兩撥千斤」。台灣鄭曼青先生曾經說過:「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內家拳是以技養生」。外家拳把「意」用在身外,認為「用意」就是練拳之時,只想到每招每式的用法,如何對付身外的敵人;而內家拳則注重身內,認為「用意」就是在練拳之時,去落實太極拳所特具的內在運行規律,舍外求內,重點追求松、穩、靜、圓、均,按照從外到內,由淺人深的原則,著意於煉體、煉氣、煉神。所以,以技擊為末學是由武當派的養生宗旨和道德觀念決定的。但是,另一方面,道家為了「護道降魔」,除惡揚善,又強調勤學苦練,要練出高超本領,要有過人之處,雖「百年不一用」,但「不可一日忘」,正是由於道家「和為貴」、「上善若水」的道德觀念,決定了武當拳法從來都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招應招,於是便產生了「後發制人」這個重德重禮的出發點和「貴化不貴抗」的技擊原則。又因為它始終不忘養生之根本,所以在戰術上多講求「虛心實腹」、「守柔處雌」、「崇下尚退」、「以靜制動」、「舍己從人」,在技擊中多是「借力打人」、「引進落空」,對方加給我多少力,我就還給對方多少力,借用對方之勁打對方,「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把自身的損耗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又能發揮最理想的技擊效果。

 

  第三,在鍛煉的重點上,強調以「練意」為主。

  「內家拳」和「外家拳」的一個重大區別。就在於幾乎所有的外家拳都是強調「用力」的,相反,幾乎所有的「內家拳」又都是強調「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強調以練意為主。太極拳譜中講:「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神宜內斂」、「意氣君來骨肉臣」、「勢勢存心揆用意」,這裡的「揆」就是把用意作為一個「准則」來要求,其意就是內家拳必須以「練意」為主,這要作為一個准則。楊式太極拳還把「用意不用力」作為練拳的「十大要領」和身法的「十三條」基本要求的重點要求。

  那麼,「內家拳」為什麼強調以練意為主,而不主張以練力為主。這需要從人體生理學的基本原理來加以分析。生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的肌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多種矛盾的有機統一體。在神經系統上有興奮和抑制的矛盾統一體;在循環系統上,有擴張和收縮的矛盾統一體;在消化系統上有吸收和排洩的矛盾統一體;在呼吸系統上有吸進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的矛盾統一體,而在這四對矛盾中,神經系統的這對矛盾是佔統治地位的,是最主要的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如果神經系統失調,就必然引起其它系統功能的紊亂,發生連鎖反應,據科學家分析,人類疾病的50-80%是由於精神失調引起的,胃是心情反應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精神愉快時,食欲就旺盛,消化和吸收都良好,反之,則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馬克思曾經深刻指出:「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勞和痛苦」。內家拳正是鍛煉以神經系統為重點的健身術。內家拳大都強調「調心、調身、調息」,特別是首重「調心」。這是因為人的肌肉、韌帶、骨骼、神經等部分的放松,意念的入靜十分有利於大腦的專一和恬靜,而大腦的安靜又反過來促進放松,人們日常總是處在緊張的生活環境中,從早到晚大腦皮層一直受到眾多的刺激,容易引起肌肉、神經的過分緊張狀態,使植物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經常處於一種不平衡的失調狀態,這種不平衡,極不利於身體內髒的修養生息,因為人體植物神經的兩個方面各自有著不同的分工。交感神經具有加強和加速心髒收縮、使眼睛瞳孔擴大,腸蠕動減弱等作用,而副交感神經則相反,它具有抑制和減緩心髒收縮,使瞳孔縮小,腸蠕動加快等作用,植物神經從人體延髓、中腦、脊髓,沿整個脊柱共有31對神經,聯絡五髒六腑,調節內髒器管的正常活動,如果人體神經系統經常處於不夠協調的失衡興奮狀態,沒有抑制休息時間,就會走向反面,嚴重影響正常運轉,必然發生疾病。內家拳強調入靜放松,意念集中,正是有利於減少這種不協調的失衡狀態,保持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始終處於平衡有序狀態,維持人體的勃勃生機。一位老知識分子認為:太極拳之所以強調「用意不用力」,其基本含義就是說他是練意的,不是練力的,它是以神經系統為主的全面鍛煉,整體調節,而不是局部鍛煉,個別調節,像內家拳這樣明確提出以神經系統作為鍛煉重點的健身方法,中國的太極拳可能是唯一的了,所以有人把太極拳稱為「氣功拳」、「健腦操」、「意識操」。

 

  第四,在身法要求上,強調以松柔為主。

  內家拳對身法松柔要求特別高,而且在行拳走架中一再強調要大松大柔,大開大展,要松的干淨,松的徹底。楊澄甫先生教授弟子練太極拳,講得最多的也是松,他常說:「松、松、松,我不跟你說,三輩子也學不到」。他看弟子練拳有時半天可以不說一句話,但一個「松」卻要說十幾次之多。為什麼楊澄甫先師對於「放松」二字要每日重言十余次,這是因為「放松」確實至關重要,他認為真正全身內外都放松了,人體血液循環才能順暢,不致阻滯不通,在《太極拳說十要》中澄甫先師深刻指出:「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發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這段精辟論述,既強調了放松的重要,又回答了為什麼要放松的原因,還告訴了放松的辦法——「用意不用力」,同時也談到了放松的效果以及放松與意、氣、血三者的關系。為了進一步理解先師之教導,我閱讀了有關人體生理學、中醫經絡學的資料,才豁然大悟,對先師如此強調「放松」才真正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深了理解。人體生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空氣對於人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質,而新陳代謝則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人體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之所以能轉化為能量,是依靠體內組織細胞發生氧化作用才能進行的,組織細胞將吸入體內的氧氣、將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質分子進行氧化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且對人體吸入氧氣是否充足,不但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水平,對人的大腦更為重要,營養物質的轉化、各個組織所需氧氣的供應,都離不開「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在人體有六大功能,即:氣體交換功能、營養功能、排洩功能、調節功能、體溫調控功能、防御功能,那麼這六大功能的發揮只有在血液循環暢通無阻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血液循環又只有在人體內外完全放松的情況下才會暢通無阻,周流不息,難怪楊澄甫先師把松柔看得如此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楊澄甫把松與不松,用意還是用力作為與外家拳相區別的重大分水嶺。他認為「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楊澄甫之高足台灣鄭曼青先生也強調:「要松、要松、要松淨,要全身松開,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換打的架子」,「松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松淨,余皆末事耳」。他認為只要能松淨,其余都是次要的。對於如何才能達到松淨的要求,鄭公說:「松,要全身筋絡松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若無骨,只有筋爾,筋能松開,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鄭公已將放松之理講得再透徹不過了。

 

  第五,在呼吸的方法上,強調以腹式呼吸為主。

  道家練功時,十分重視「調息」也就是調整呼吸的方法,道家練功強調「水升火降」、「陰陽易位」、「坎離顛倒」。道家的陰陽學說,將南方方位的「離卦」與人體五髒的心和五行中的火相對應,心屬火,乃稱「離火」,將北方方位「坎卦」與五髒中的腎和五行中的水相對應,腎屬水,乃稱「坎水」,人體健康與坎離相交,水火既濟密切相關,所謂「坎離顛倒,陰陽易位」就是指的腎水升騰,心火下降,陽氣溫煦五髒,使之氣機通暢,形成「水升火降」。中醫理論以實為火,以虛為水,把胸實稱為「心火過盛」,一般人都是胸實腹虛,心火在上而腎水在下為下虛上實,而學道之後變換為「上虛下實」腹實胸寬的相反狀態,即「水升火降」。

  由一般人的「胸式呼吸」轉變到「內家拳」的腹式呼吸,這一呼吸方法的改變,對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氧氣吸人,擴大肺活量都十分重要,這也是內家拳的一大特點。因為人的全身各個器官組織都需要血液和氧氣的供應,特別是人的大腦供氧更為重要,人的大腦盡管只佔體重的四十分之一,它卻消耗全身血液和氧氣總量的五分之一,比肌肉的耗氧量高15-20倍,血中缺氧大腦所受的影響最大,大腦缺氧那怕十幾秒鐘都可能產生使人致命的嚴重後果,而氧氣的攝人量多少,與呼吸的方法關系較大,內家拳所采用的腹式呼吸方法,不但可以增加氧氣吸入量,保護胸腔髒器,而且對於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都可以起到較好的疏通和加速循環的作用。一是對動脈血管的作用。人體的動脈血管擔負著把心髒泵出的血液分送到肺髒和全身各個器管,內家拳的腹式呼吸能夠大大促進和加速動脈血管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管的彈性,推遲減緩血管硬化,有利於心髒的收縮和擴張。二是對靜脈血管血液回流的影響。內家拳的腹式呼吸對於人體下肢靜脈血的回流有很大促進作用,因為在腹式呼吸時隨著腹腔橫膈肌的一升一降,腹腔壓力的一張一弛,這種呼吸方式極有利於推動胸腹腔內動脈和靜脈血液的輸送和回流,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的回流。因為靜脈壓比動脈壓要低得多,腰以下的靜脈血回流又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所以靜脈血回流,不僅靠血管內壓力的推動,靜脈瓣的調節,而且還要依靠血管外肌肉的一張一弛和腹部壓力的一升一降來促使其回流。三是對毛細血管的影響。內家拳是一種在肢體內外完全放松情況下的全身運動,據解剖學家分析:人體肌肉一平方毫米的橫切面上,就有2000多條毛細血管,總長度達10萬公裡,可以繞地球轉兩圈半,在靜止狀態下只有5條有血流通過,僅佔0.25%,運動時有200條打開使用,約佔10%,比靜止狀態下高40倍,而這種毛細血管的搏動,好像給人體以幾百萬個心髒一樣,非常有利於改善人體的微循環。

  章乃器先生認為:人體的疲勞,有60%都是屬於不應有的疲勞,而這種不應有的疲勞又是由胸部的緊張造成的,內家拳練功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體不必要的緊張和疲勞,所以他也主張把人體的緊張點放在腹部而不是放在胸部,他的理由有四條:①人的腹部比較柔韌,且面積大,腹部的大腸和小腸耐擠壓,比胸部的心、肝、脾、肺、胃要堅實得多,不像這些髒器脆弱而易致病,也不像心、肺那樣需要肋骨來保護。②腹部主要是肌肉組織,彈性好、伸縮性大,即使遇到強烈壓迫也不至於損傷,而胸部則不同,它受肋骨的限制,沒有多大伸縮性。③設立腹部堅實點,腹部變得堅實而沉重,胸部變得輕盈寬松,上輕下重,上虛下實,符合重力原理。④腹部緊張才能加大腰部的維持力,大大緩解人體其它部位不必要的緊張,使之得到休養生息,從而減少疲勞,意味著延長壽命。這和道教的「坎離顛倒」是一致的。況且人的腰腹部位正是腎髒、命門的所處部位,按照我國傳統中醫理論「人身以水火為根基」、「腎乃命之本」、「修腎」就是「修命」,腎髒在人體髒腑中發揮著水液代謝,養骨生髓,養肝調氣,強腰固本等重要作用,所以太極拳把練腰放在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第六,在技擊上,強調以用反為主。

  在方法論上,道教不主張強勝,而崇尚柔弱,老子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無為而無不為」,這種柔弱觀是道家的方法論原則。道家思想總是將柔弱和生動活潑相結合,將剛強和僵化死板相聯系,認為「物壯則老」、「興極必衰」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而老子則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柔弱的強者」和「不爭的斗士」的辯證形象。老子極善於從反面為事物發展創造條件。而內家拳中的太極拳,也十分重視用道家理論指導技擊,強調陰陽相濟、以柔克剛的技擊功能,其方法論基礎就是道家文化的「用反論」,一幅陰陽魚互抱的太極圖就是道家「用反論」的典型圖示,太極圖陰陽魚交互之間有一條S形曲線,它象征著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左旋右轉的螺旋折疊動態,也就是老子所講的「將欲合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這些思想都是太極拳技擊技術所追求的基本目標,太極拳中最基本的勁力特點就是從反面人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收先放,欲發先合,欲吐先吞,欲進先引等無不體現一個「反」字。如太極拳中的「左雲手」用法,就是先將對方擊來之手向右引,引偏後再向左進擊,就是「欲左先右」;「攬雀尾」和「如封似閉」的按掌都是「欲吐先吞」;「野馬分鬃」一勢又是「欲發先合」的技擊技巧,所以說從反面入手的折疊動態是太極拳技擊的基本方法。它那以弱對強,以柔克剛,以小制大,以靜待動,以退為進,以順避害的戰略戰術和隨機就勢,因應自然從反面著手,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知其幾神的操作方式,顯明的體現了道家文化那種尚陰、貴柔、主靜、用虛、崇退、守雌、處下、取後、為客、居弱、出奇、無為、不爭的全部特征。太極拳的體用,講究的就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太極前輩董英傑先生說:「太極之武外操柔軟,內合堅剛,而求柔軟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這幾句話點出了太極拳的應敵宗旨,同時《太極拳論》中還強調:「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更是點明了臨敵之際,隨遇而變的技擊要點,也就是像水那樣靈活流動而善於應變,隨方就圓。如何以弱勝強呢?《太極拳論》的後半部分講到:「立如平准、活似車輪」,太極拳動作中處處走弧形,處處都是圓,就像滾動中的車輪一樣,在不斷的滾動中保持隨遇平衡,時刻更新變換自己的著力點,從而以最適中的出擊力,取對手的虛浮之處,達到取勝目的。太極推手中的聽勁練習,實際上就是培養練拳者不斷調整自身重心,改變自己出擊點,以攻擊對手虛浮點的敏感性,從而增強在實踐中取勝對手的能力,特別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聽勁能力。

  以上所言,僅是個人對內家拳特點的粗淺認識,不一定正確,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方家不吝賜教。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