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編集的《往生傳》中,大概遺漏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孫祿堂先生。孫先生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河北望都縣東任疃村人,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蜚聲海內外。孫先生是傳統武學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內家拳術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時熔其所得,創編了重要太極拳流派——孫氏太極拳。孫先生在武學理論上也多有建樹,流傳了《太極拳學》、《形意拳學》、《八卦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著作。據孫先生年譜載,他生於1860年(咸豐十年),卒於1933年,享年73歲。孫先生不但武功登峰造極,而且在國學方面(如易學、醫學、文學、書法等)的修養也非常深厚。他的一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經歷無數風雨,主要是為了追求武學真諦。他留下了許多佳話,比如:年近半百時,曾信手擊昏前來挑戰的俄國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時,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5名技擊高手的聯合挑戰。

 

孫祿堂先生是用整個生命來追求真理的人,真正做到了「技與道合」,以其所練「形意、八卦、太極」拳術之道,與儒釋道三家「誠中、空中、虛中」之妙理相合。尤其了不起的是,孫先生歸心淨土教法,預知時至,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然而,孫祿堂人生中的這一樁大事、大成就,武術界卻鮮有人知,即使有知道的,往往也看成神話傳說了。鄙人信仰佛教多年,讀孫先生年譜,及孫先生所著《拳意述真》,始知先生不僅是罕見的武學奇才,而且也是佛法中的一位大成就者,於極難信之法能夠生信,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了脫生死輪回,一生成辦佛果。在《無量壽經》中,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此世界,有幾所不退菩薩,生彼佛國?」佛告彌勒:「於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孫祿堂先生就是往生菩薩之一,有力地佐證了淨土法門的真實、廣大、圓滿,證明各行各業各類人士都可以念佛,佛慈莫不平等攝受。

 

據現存資料分析,孫祿堂的淨土信仰的建立,可能是受其師程廷華的影響。程廷華先生是八卦掌祖師董海川之高徒,是一位淨土信仰者,孫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轉述程廷華的話:「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悌忠信,無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彌陀佛,行動不離聖賢之道,心中亦不離仙佛之門。非知此,不足以言練八卦拳術也亦非如此,不能得著八卦拳之妙道也。」這番話是程廷華對孫祿堂所說,由孫先生親自記錄下來,可知師徒二人在宗教上也非常投契。孫先生能夠接受其師關於念佛的教導,默識於心,依照奉行,也可看出他確實有非同尋常的夙慧善根。

 

據孫先生年譜載,1882年(時年22歲),他入程廷華門下學藝,於 1884年通悟八卦拳。1885年(時年25歲)雲游十一省,訪名山,尋異人,歷時三年余,武道功臻極境,行止坐臥、一念一應,無不依乎理合於道。 1897年(時年37歲)赴京城探望程廷華,二人朝夕相處數日,意甚洽。由年譜可知,孫先生在二十多歲的青年時期跟隨程廷華將近三年,經過十多年的磨礪後又再次見到程師,無疑又進行了深層次的印證。常人以為習武者弄的只是拳腳功夫,其實高層次的武術家,無不由技入道,更注重德性、智慧的提升,感悟人生中形而上的真實意義。許多武術家對於心性的體認的工夫,幾乎可以媲美儒釋道三教中的大師。如程廷華的師兄尹福先生,也是無疾而終,臨終前也有預兆,通知幾位徒弟趕快來。等徒弟來到床前,他囑咐要好好練功,要將八卦掌繼續傳流後世,當柏俊峰(瓷器柏)剛到床前,一握尹師的手,說手不涼,有勁,尹福用腕力一抖,就把柏俊峰崩出門外,眾徒異口同聲說:「老師沒危險。」話音未落,尹福端坐而終,面色如生。此外,據傳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先生,生死之際也是非常瀟灑自在。

 

孫祿堂先生往生事跡,在其年譜中有記載。1933年(時年73歲),先生預言自己駕鶴之日。夫人大驚,遂命其女帶先生去德國醫院 (今北京醫院)作全面體驗。先生笑道:「吾身體無恙,去何醫院!只是到時將有仙佛接引,吾欲一游耳。」家人疑而不信,堅持要先生去檢查。先生無奈,只得由小女陪伴去做體檢。檢查後德國醫生史蒂夫說:「孫先生的身體無任何不良跡象,比年輕人的身體還要好。」歸後,夫人又請名醫孔伯華來家中為先生檢查。把脈後,孔曰:「孫先生六脈調和,無一絲微暇。這麼好的脈象,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家人逐安。同年秋,先生歸故裡,不食兩旬。而每日習拳練字無間。至12月 16日早上(夏歷十月二十九日卯時),先生對家人口:「佛來接引矣。」六點零五分,先生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端坐戶外,囑家人勿哀哭,並曰:「吾視生死如游戲耳。」一笑而逝。

文/佚名  出處參考: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5/24885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