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形意拳經

二人初見面,未交手前,要凝神聚氣,審查敵人五行之虛實精神體格,注意敵人之動靜,貼近敵人之身旁,成三角形,佔左上右,上右進左,進步退身靈活要快,形似蛟龍翻浪,發拳要篡緊,拳緊增氣力,發掌要扣手心,掌扣氣力增,三節四稍要相齊,心要虛空而狠毒,不毒無名。

俗云:「人無傷虎心,虎生食人意」,氣要上中下三田聯絡往返,精氣能灌溉四稍,以心為主宰,以眼為統帥,以手足為先鋒,不貪、不欠、不即、不離、膽要大,心要細,面要善,心要毒,靜似書生,動似雷鳴,審查來人之形勢,彼剛我柔,彼柔我剛,剛柔相濟。進步發掌,先佔中門,肘不離肋,手不離心,出洞入洞緊隨身。

束身而起,長身而落,隨高和打高,隨低打低,遠發手足,近發肘膝,上打咽喉下撩陰,左右兩肋並中心,發手莫有形,有形必不能,身動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身似蛟龍,拳打烈炮,遇敵好似火燒身。

起無蹤,落無影,手似弩弓,消息全憑後腳蹬,進退旋轉靈活妙,五行一動如雷聲,風吹浮雲散,雨打塵灰淨,五行合一處,放膽必成功。

交手法則

一膽二力三功夫。膽與功夫即陽與陰也,亦即精神與肉體也。

有膽,則心定、神清、呼吸自然、身體鬆靜,如此則精氣神合一,本能反射強烈,則心靈意快。

有膽則有勇,則生必勝之信念,則生恨意,怒由心生,惡向膽邊起,兵戰殺氣,目光如電,神態逼人,妙智連環,兵行詭道,奇正相演,氣勢奪人,就是老虎,也要拔其虎牙,使彼心寒膽顫,魂不守舍,吾則發勁必絕,直往要害,不招不架,只在一下。

有功夫,則能將拙力練精而成勁,則身靈步清,起手出勢疾如閃電,感應靈敏,則能造機造勢,則能處處得機得勢,變化無窮,自然而然,才能達到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之境界。

故此,平時應練膽、練勇、練功夫,三者合一,缺一不可,然藝高人膽大,善戰者必藝精,唯有藝精才能有真膽、真勇。

膽勇者,存志養氣集道也;功夫者,苦術也;故大成者必誠、敬、信、切、恆,方能得真一中和道。

 

四稍

人之血肉筋骨之末端曰梢,蓋髮為血梢,舌為肉梢,牙為骨梢,爪為筋梢,四梢用力,則可變其常態,能使人生畏懼焉。

血梢 怒氣填胸,豎髮衝冠,血輪速轉,敵膽自寒,髮毛雖微,摧敵不難。 

肉梢 舌捲氣降,雖山亦撼,肉堅似鐵,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喪膽。 

骨梢 有勇在骨,切齒則發,敵肉可食.眥裂目突,惟齒之功,令人恍惚。 

筋梢 虎威鷹猛,以爪為鋒,手攫足踏.氣勢兼雄,爪之所到,皆可湊功。

 

五綱

劈拳者五行屬金能養肺,是一氣之起落也。其勁順,則肺氣和,夫人以氣為主,氣和則體自壯也。

鑽拳者五行屬水能補腎,是一氣之曲曲流行,無微不至也。其氣和,則腎足,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崩拳者五行屬木能舒肝,是一氣之伸縮也。其拳順,則肝平而長精神,強筋骨,壯腦力。

砲拳者五行屬火能養心,是一氣之開合,如砲炸裂也。其氣和,則心中虛靈,身體舒暢。

橫拳者五行屬土能養脾和胃,是一氣之團聚也。其形圓,其性實,其氣順,則五行和而百物生焉。

劈拳之形似斧,故屬金。

鑽拳之形似電,故屬水。

崩拳之形似箭,故屬木。

砲拳之形似砲,故屬火。

橫拳之形似彈,故屬土。

由相生之理論之,劈拳能生鑽拳,鑽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砲拳,砲拳能生橫拳,橫拳能生劈拳。

由相剋之理論之,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橫拳,橫拳能克鑽拳,鑽拳能克砲拳,砲拳能克劈拳。

 

六合

身成六式,雞腿龍身,熊膀鷹爪,虎抱雷聲。

六合者,雞龍熊鷹虎雷,形意拳之身法,六形合為一體也。

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是為六合也。

 

七順

肩要催肘,而肘不逆肩。

肘要催手,而手不逆肘。

手要催指,而指不逆手。

腰要催胯,而胯不逆腰。

胯要催膝,而膝不逆胯。

膝要催足,而足不逆膝。

首要催身,而身不逆首。

心氣穩定,陰陽相合,上下相連,內外如一,此之謂七順。

 

八字訣

八字者,頂扣圓敏抱垂曲挺是也。樁法拳式站定時,此八字須具備焉,所以蓄力養氣,使敵我者無所措使。而八字者,又各有三種焉,分述之如左:

一曰 三頂 
三頂者何,頭向上頂,有衝天之雄,頭為週身之主,上頂則後三關易通,臂氣因之上達泥丸以養性。手掌外頂,有推山之功,則氣貫週身,力達四肢。舌上頂,有吼獅吞象之容,能導上升之腎氣,下行歸丹田以固命,是謂之三頂。

二曰 三扣 
三扣者何,兩肩要扣,則前胸空闊,氣力到肘。手背足要扣,則氣力到手,樁步力厚。牙齒要扣,則筋骨緊縮,是謂之三扣。

三曰 三圓 
三圓者何,背骨要圓,其力催身,則尾閭中正,精神貫頂。前胸要圓,兩肘力全,心窩微收,呼吸通順。虎口要圓,勇猛外宣,則手有裹抱力,是謂之三圓。

四曰 三敏 
三敏者何,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則能隨機應變。眼要敏,如饑鷹之捉兔,能預視察機宜。手要敏,如捕羊之餓虎,能先發制人,是謂之三敏。

五曰 三抱 
三抱者何,丹田要抱,氣不外散,擊敵必準。心氣要抱,遇敵有主,臨變不變。兩肱要抱,出入不亂,遇敵無險,是謂之三抱。

六曰 三垂 
三垂者何,氣垂,則氣降丹田,身穩如山。兩肩下垂,則臂長而活,肩催肘前。兩肘下垂,則兩肱自圓,能固兩肋,是謂之三垂。

七曰 三曲 
三曲者何,兩肱宜曲,弓如半月,則力富。兩膝宜曲,彎如半月,則力厚。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則力湊。皆取其伸縮自如,用勁不斷之意,是謂之三曲。

八曰 三挺 
三挺者何,頸項挺,則頭部正直,精氣貫頂。脊骨腰挺,則力達四稍,氣貫全身。膝蓋挺,則氣恬神怡,如樹生根,是謂之三挺。

 

九歌(三體式)

身 前俯後仰,其式不勁,左側右欹,皆身之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 

肩 頭宜上頂,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隨,身力到手,肩之所為。 

臂 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過曲不遠,過直少力。 

手 右手在脅,左手齊胸,後者微搨,前者力伸,兩手皆覆,用力宜勻。 

指 五指各分,其形似鉤,虎口圓滿,似剛似柔,力須到指,不可強求。

股 左股在前,右股後撐,似直不直,似弓不弓,雖有直曲,每見雞形。 

足 左足直前,斜側皆病,右足勢斜,前踵對脛,隨人距離,足指扣定。 

舌 舌為肉梢,捲則氣降,目張髮聳,丹田愈沉,肌容如鐵,內堅腑臟。

臀 提起臀部,氣貫四梢,兩腿繚繞,臀部肉交,低則勢散,故宜稍高。


十法

一曰 三節 舉一身而論之,則手肘為梢節,腰腹為中節,足腿為根節。然分而言之,則三節之中,亦各有三節也。如手為梢節之梢節,肘為梢節之中節,肩為梢節之根節,此梢節之三節也。頭為中結之梢節,心為中節之中節,丹田為中節之根節,此中節之三節也。足為根節之梢節,膝為根節之中節,胯為根節之根節,此根節之三節也。要之,不外乎起隨追而已。蓋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之。庶不致有長短曲直,參差俯仰之病,此三節之所以貴明也。

二曰 四梢 
髮為血梢,甲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此四梢也。必使髮欲衝冠,甲欲透骨,牙欲斷筋,舌欲摧齒。心一顫而四者皆至,則四梢齊,而內勁出矣。蓋氣從丹田而生,如虎之狠,如龍之驚。氣發而為聲,手隨聲發,聲隨手落,一枝動而百枝搖,則四梢齊,而內勁無不出矣。

三曰 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內屬五臟,外屬五官。心屬火,心動勇氣生,肝屬木,肝動火焰沖,脾屬土,脾動大力攻,肺屬金,肺動沉雷聲,腎屬水,腎動快如風,此五行之存於內也。目通於肝,鼻通於肺,耳通於腎,口舌通於心,人中通於脾,此五行之現於外也。故曰:「五行真如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此真確論也。其所當知者,如手心通心屬火,鼻尖通肺屬金,火到金化,自然之理也,餘可類推。天地交合,雲蔽日月,武藝相爭,先閉五行。又曰:「四兩撥千斤」,即閉己之五行,克人之五行,此與四梢法相參。

四曰 身法 
身法有八要,起落,進退,反側,收縱而已。夫起落者,起為橫,落為順也。進退者,進步低,退步高也。反側者,反身顧後,側身顧左右也。收縱者,收如伏貓,縱如放虎也。大抵以中平為宜,以正直為妙,與三節法相合,此又不可不知也。

五曰 步法 
步法者,寸踮過快箭也。如二三尺遠,則用寸步,寸步一步可到也。若四五尺遠,則用踮步,必踮一步方能到也。若遇身大力強者則用過步,進前腳,急過後腿,所謂步起在人前,步落過於人也。如有丈八尺遠,則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腳,帶後腳,平飛而去,並非跳躍而往,此乃馬奔虎竄之意,非藝成者,不可輕用,惟遠不發腳而已。如遇人多,或有器械,即連腿帶腳並箭而上,進前腳帶後腳,如鷂子鑽林、燕子取水,所謂踩腳二起之說也。學者隨便用之,習之純熟,用之無心,方盡其妙也。

六曰 手法、足法 
手法者,出領起截也。當胸直出者,謂之出手。勁稍發,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謂之起手。勁稍發,起而落者,謂之領手。順起順落,參以領搓者,謂之截手。且起前手,如鷂子鑽林,須束身束翅而起,推後手,如燕子取水,往上一翻,長身而落,此單手之法也。兩手交叉,並起並落,起如舉鼎,落如分磚,此雙手之法也。要之,肘發護心,手起撩陰,其起如虎之撲人,其落如鷹之捉物。足法者,起翻落鑽,忌踢宜踩而已。蓋腳起望膝,膝起望懷,腳打膝分而出,而其形上翻,如手之撩陰。至於落則如以石碾物,而如手落之拂眉也。忌踢者,腳踢渾身是空。宜踩者,如置物於足下,即足落如鷹之捉食是也。此手足之法,原本相同,而足之為用,亦必如虎行之無聲,龍行之莫測焉,方為妙也。

七曰 上法、進法 
蓋上法以手為奇,進步以足為妙,總以身法為要。其起手如丹鳳朝陽是也。其進步如箭步,搶上搶下,進步後腳踩手打是也。必三節明,四梢齊,五行閉,身法活,手足之法連,而視其遠近,隨其老嫩,一動即是也。然其方亦有六焉,工順勇疾恨真也。工,巧妙也。順,自然也。勇,果決也。疾,緊急也。恨,忿怒也,動不容情,心一顫而內勁出也。真,發定中見之真,而彼難以變化也。六方明,則上法進法得矣。

八曰 顧法、開法、截法、追法 
顧法者,單顧,雙顧,上顧,下顧,顧前後左右也。單顧者,則用截手。雙顧者,則用橫拳。顧上,用衝天炮。顧下,用臥地炮。顧前後,用前後梢拳,或用前後斬拳。顧左右,用裹身炮。此亦隨機而用,非若他人之鉤連捧架也。開法者,開左,開右,硬開,軟開也。硬開如前之六勢之硬勁,軟開如後六勢之軟勁是也。左開用裡裹,右開用外裹。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截手者,彼先動而我截之也。截身者,彼身未動而先截之也。截言者,言露其意而即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即截之也,截心者,彼眉喜面笑,言甜貌恭,而我察其有心,而迎機以截之也。上法進法追法一氣貫注,即所謂隨身緊湊,追風趕月不放鬆是也。彼雖欲走而不能矣,何患其有雜計邪術乎。

九曰 三性調養 
蓋眼為見性,耳為靈性,心為勇性。此三性者,術中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時常循環,耳中不時常報應,心中不時常驚省。則精靈之意在我,庶不致為敵人所賣,而為知機之哲也。

十曰 內勁 
夫內勁者,寓於無形之中,而接於有形之表,此固難以言傳者也,然其理亦可參焉。蓋意乃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心動而氣即隨之,氣動而力即赴之,此至理也。今以功於藝者言之,以為撞勁者非也,功勁者非也,及謂抖勁崩勁者皆非也,唯顫勁是也。撞勁太直,而難起落。功勁太死,而難變化。抖勁崩勁太促,而難展轉。唯顫勁,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要之,運於三性之中,發於一顫之頃,如虎之伸爪不見爪,而物不能逃,龍之用力不見力,而山不能阻。如是諸法合而為一,克人豈有不利乎。

 

形意拳有七要十四處打法,歌訣如下:  

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仙亦難防;  

肩打一陰反一陽,兩手隻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長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佔胸膛,起手好似虎撲羊,或在裡波一旁走,後手只在肋下藏;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拳如炮形龍折身,遭敵好似火燒身;  

胯打中節並相聯,陰陽相和得知難,外胯好似魚打挺,裡胯搶步變勢難;   

膝打幾處人不明,好似猛虎出目籠,和身輾轉不停勢,左右名撥任意行;  

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與人較勇無虛備,去意好似卷地風;  

臀打起落不見形,猛虎坐臥出洞中,背尾全憑精靈氣,起落二字要分明;  

肚腹打法意要隆,好似彎弓一力精,丹田久練靈根本,內外合一見奇功;

從上至下,左右十四處打法,俱不離丹田之精。

一拳百變,七拳緊相連,如林中射鳥,鳥應弦而落;草中擊蛇,蛇死槍響。往哪裡提防,哪裡封閉。 

 

拳諺:

起如鋼剉,落如鉤竿。起者去也,落者回也。未起如摘星,未落如墜月。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

起如風,落如箭,打倒敵手還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齊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

起似伏龍升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去意好似捲地風。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望為高,高中望為低,起落如水中翻浪,不翻不鑽,一寸為先。 

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虛中含實,實中含虛。奇無不正,正無不奇,奇正之變,妙用無窮。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即三回九轉是一式也。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