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pt.cc/ETVd

從五十年代開始,一些省、市、自治區專業武術隊演練的號稱「競技武術」的所謂「長拳」,雖然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出現過李連杰、趙長軍、原文慶等等「武術巨星」,在國內外比賽中奪過無數金牌,但是在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全民健身運動中,其弊端日益顯露,一步步走入絕境。

1.養小不養老,不能堅持。那些練「競技武術」的專業運動員,從七、八歲開始,練上十幾二十年,到25歲或30歲就退役了。退役後那些高難動作也做不了啦,好些人還帶著傷痛。這與傳統優秀拳術「學拳幾年,一輩子鍛鍊,終生受益」形成顯明差別。

2.難以普及,不能促進全民健身。「競技武術」的那些「高」、「難」、「新」、「美」動作,對廣大業餘愛好武術鍛鍊的人們來說,成年人(特別是身高1.75米以上的人)學不了,練不了。兒童少年也只能玩初級套路。這樣「競技武術」在廣大群眾中不能流行普及,在全民健身運動中也就不能發揮作用。這樣的「武術」與我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3.花拳繡腿,不能自衛技擊。「競技武術」追求「觀賞」價值,注重架勢、造勢,充滿「高難」、「新美」、「驚險」動作,搞成舞蹈、體操、雜技的大雜燴,使人們知道了什麼是花拳繡腿。在擂台上從未見到那些「武術」王子、巨星、冠軍們的身影。中華武術的本質是健身基礎上的自衛技擊。「競技武術」不能自衛技擊,還屬於「武術」嗎?

4.動作程式化,不能競賽。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運會武術競賽中,由於狠煞了裁判歪風,面對套路中那些規定的程式化的動作,小青年們專業練了十幾年,已難分高下無法裁判了。於是只好硬性增加了一兩個規定動作,致使整個套路比賽成了一兩個動作的比賽。這樣的「武術」競賽還有什麼意思?

5.缺少觀眾,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由官辦武術專業隊參賽的錦標賽,可謂武林最高賽事。作為「競技武術」的現代「長拳」以表演觀賞著名,但是在國內外賽場觀眾日漸稀少已成為一景觀。缺少觀眾,沒有票房收入,與市場經濟形成極大的矛盾。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市場經濟的發展,沒有人願幹花大錢有投入沒產出的事了。

6.脫離民間傳統武術,不能起示範提高作用。所有體育項目都可分為民間業餘愛好者和專門職業隊兩類。業餘愛好者是專業隊的基礎,專業隊是為業餘愛好者運動水平的發展提高起示範帶頭作用。但是官辦「競技武術」專業隊練的那些現代「長拳」非武術的花拳繡腿動作,嚴重背離健身與技擊相結合的中華武術傳統,嚴重脫離演練民間傳統拳術的廣大武術愛好者。

特別是它所代表、倡導的武舞化、武操化方向,對傳統武術拳種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例如李洛能形意拳,那些經官方新編的規定競賽套路,雖然動作沒大變化,但在姿勢、勁力、協調、節奏、用意、呼吸、神態諸方面已減少傳統形意拳的味道了。

鑑於以上情況,我國武術運動必須進行全面改革,走出一條中華武術民族化、科學化、大眾化、產業化的道路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