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劍和扎劍,這兩個名詞在若干程度上的確有相通和混淆的現象,不過細分上,還是有差別。

刺劍如之前所述,是一個劍勢,其勁力劍意需通過全身而集中貫於刃尖而通透,而已此為原則,則又可分出很多種刺法:平刺、倒刺、反刺、推刺等。扎則是一個動作表現,而且勁意也不太相同,打個比方說:前扎刀和前搠刀兩者動作很相近〈直搠〉, 但是用法和施力與勁意上又不同,搠刀力量較猛,刃尖刃身都充滿力道,貫穿對方,而扎還是比較專注於刃部前端,以靈活為主,譬如前扎,下扎,翻身倒扎,翻腕扎等,要說明的是,刺與扎不管在刀法和劍法上都有,但是就如一再強調的,在不同的兵器上,由於性質形制都不相同,因此即使名詞相同,但在用法上仍是不可以相混淆,刀的刺法扎法,不會跟劍一樣,身法技巧也有差別,這就是為什麼刀劍不分是練兵器的大忌,也是一個劍手或刀手程度好壞上的明顯特徵。

不要說劍,就算中國刀法也少有硬砍硬劈的,以給人威猛印象的苗刀舉例來說吧,苗刀最重視黏削劈刺,所以也不尚猛砍,苗刀中除了撩刀黏削等技術特別明顯外,使用最多的大概就是刺刀了,這也是由於要將其雙手長刀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像是基本動作「迎推刺刀」〈連著用也稱為三刺東洋,散練中則為邊走邊刺,一削帶進步一刺刀,再上步削帶,再上步刺刀,如此反覆往前盤練,翻身劈刀在走一次〉,就是一黏削對方的器械手腕,順勢就沿著對方肢體刺殺進去,「圈刺刀」則為以短制長的手法,左手扶刀背,使刀尖靈活如匕首般貼身纏繞刺殺敵人「劈刺刀」,劈落時利用振腕、蹬腿、探臂,向前刺出,力透敵背。 

古人說:刀若猛虎,劍似飛鳳,刀走黑,劍走青〈輕靈〉,就很明顯指出,這兩種器械的本質差異,和在應用上的不同要求,根據個人淺薄習武經驗,要練好一門兵器,一定要再本身功底有相當基礎之下,得明師〈至少是擅長此兵器的老師〉指點,並且反覆耐心的把基礎動作磨練純熟,懂得散招變化及應用練習,再來講招法、套路,這樣功夫才會紮實,也不致流落於表演而不實用,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