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習慣 文:康哲行

  好習慣終生為你效勞,壞習慣使你一天到晚為做錯事而煩惱,奔忙!

「好逸惡勞」是懶惰,「好易惡難」是自欺,都是不良習慣

「說謊」是最常犯的壞習慣,而「賭博」是惡習中之惡習

成功的人生需要高品質的「紀律」,它表現於待人接物、觀察事理、心性的調適各方面(鄭石岩)

你有「恆心」,「紀律」就會逐漸融入你的生活,變成你的「好習慣」,甚至使你不再被「紀律」約束、生活得自由自在

「習慣」是甚麼?

  「習慣」就是個體反覆重複過去經驗的行為。

  人類的「行為習慣」由先天的本能和後天對環境的適應二者合成。由本能產生的慾望會激發個體一連串的行為,慾望的滿足使個體重複同樣的行為就形成本能的行為習慣。人從嬰兒期開始,就不斷地對外來環境加以適應,對個體的反應加以修正,直到自己覺得滿意而造成各種後天的行為習慣。

  所有的有生物都生活在習慣之中,你追蹤每一種生物的生活型態,總是有跡可尋。他們從生到死都遵循著本能的生存習慣,那是從太古演變至今,經過不斷演化、修正而存於基因的生存法則。

  人類也不例外,如果給他們一個天堂般的環境,就像亞當、夏娃偷食禁果前的那種無憂無慮的伊甸園,人也可以像動物那樣完全靠本能的習慣生活,也許不會發展出像今天這樣的人類文明。

  但現實的環境絕非像伊甸園那樣祥和美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物競天擇」的殘酷世界,人類文明也正是這種不斷的適應環境的結果。

後天行為習慣的形成

  對動物來說,愈是高等動物,愈能發展出後天因偶然環境造成的習慣。對人類來說,這種後天習慣經過世代的累積,造成了傳統和習俗,也發展出今天人類的人文和科技文明。

  高等動物都有發展後天習慣的能力,你可以用食物的引誘訓練動物養成某種特殊習慣,譬如在動物園或水族館看到的各項動物表演。

  人類比動物多了高等智慧和理性,在遇到外來環境刺激時也表現出更為多樣化的反應。不同反應的結果經過理性的判斷,如果覺得滿意,多次重複的結果就逐漸形成各種習慣。

  正因為人類對外來刺激多樣化的反應,再加上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也造成判斷各異,所以對個人來說,同樣的環境未必造成同樣的習慣。

  你不難看到,兄弟姊妹在同一個家庭環境長大,卻因為個性的差異,未必都有相同的行為習慣。

  人在成長期的童年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所以後天的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和處世待人的態度,多半在童年形成。個人行為的發展在成年後趨於緩慢,但會持續一生,而且前後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係。

  後天的行為習慣,未必都由個體對環境的反應而形成。每個人類社會都有其獨特的傳統和習俗,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個體的社會行為。

為甚麼要培養好習慣?

  人為甚麼要培養好習慣?好習慣是「美滿人生」的基礎:好的「生活習慣」使你精力十足,好的「工作習慣」使你順利獲得成就,好的「思考習慣」幫你有效地解決問題,好的「情緒習慣」使你輕鬆自在。

  好習慣終生為你效勞,節省你的時間,充實你的生活;而壞習慣使你一天到晚為做錯事而煩惱、奔忙,永無休止地處在「戰爭狀態」。

  好習慣和壞習慣最大的不同是:好習慣沒有「負作用」,而壞習慣通常都會給你暫時的安逸,甚至給你激情式的滿足,但過後就有負作用,不但把你暫時的滿足完全抵銷,甚至給你一生的痛苦。

  培養好習慣和革除壞習慣同樣重要,好習慣會節省你的心志和力量;你的好習慣越多,壞習慣就相對地減少,你的一天就過得越輕鬆、越愉快。

  你每天都處於愉快的心情之中,長時間下來,你就會有一個恆長的好心境,生活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你「快樂人生」的基礎。 

人能夠克復先天的壞習慣嗎?

  人類的基因中仍然殘留許多伊甸園時期的不良習慣,譬如:「好吃懶做」、「好逸惡勞」,人必須克復這些先天的壞習慣,才能進一步建立好習慣。

  但先天的壞習慣來自人類的「潛意識」,也就是一個人潛在的本性或個性。一個人的本性是最難改變的,所以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並且舉例說「是燈蛾,就會撲火」。

  人真的是這麼沒有救藥嗎?對大多數人來說,「本性難移」是正確的,因為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受「本性」的左右而活;但對少數極具「理性」並且有堅強的「意志力」的人來說,克復壞習慣和建立好習慣還是辦得到的。

  我們看十個人戒菸,有八、九個人會失敗;但總有一、兩個人會成功。戒菸成功的意義不只在戒菸本身,它代表一個人能戰勝自己的壞習慣,能以「意志力」戰勝本能的「慾望」。一個人也因此而建立了自信,成為一個「強者」。

  我們看最具愛心的孫越叔叔,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者的例子。他不但成功地把香菸戒除,還從演藝事業的顛峰退下,毅然獻身於社會公益活動。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他捨棄了名、利,其實他是尋獲了能夠令他「持之終身」的偉大使命,他也因而尋得了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說謊的習慣最易養成

  「說謊」是最壞的習慣,謊話說多了,不待別人揭穿,自己已經在前後矛盾。一個說謊高手,表面上是無往不利,把別人都玩弄於股掌之上,但他玩到後來就會險象環生,就像以紙包火,終會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玩笑」或者「善意」的謊言也不是說謊的藉口,你還是會不知不覺地養成說謊的壞習慣。「保護自己」更不是說謊的理由,你可以婉轉地拒絕,不要不敢說「不」;而且,只要你用頭腦,總有比說謊更好的辦法。 

  坦白地承認「不知道」是西方人的可愛之處,中國人則有太多的面子問題,總是找許多藉口來掩飾自己的無知。

  其實中國人原來並不是那麼世故的,孔老夫子也說過「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越是有學問的人,越能體會「沒有人知道一切事情」。

  誠實的人不偽裝自己,遇事不推託,不亂找藉口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你是一個誠實而不加掩飾的人,人們很快就會瞭解你,信任你,相信你在說實話。

  「誠實」會暫時使你失去某些你急於想要的東西,但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誠實」是一種不斷的投資,你會回收得更多。諸如:你說的話被信賴,你建立了需要的信用,你樹立了良好的名聲,這些可能都是你沒有預期的回報。

  假如你初為一個房屋仲介人,你的「誠實」會使你損失頭幾筆生意,因為人們不知道、也不相信你的誠實;但只要你堅持誠實不欺,日久人們就會相信你,並且口耳相傳地替你做廣告,正是所謂「公道自在人心」。

懶惰是永恆的絕望

   「好逸惡勞」是懶惰,「好易惡難」是自欺,都是不良習慣。

   「勤儉」是你最大的資產,「懶惰」則是你最大的負債。

   「懶惰」是世上最大的奢侈,是「愚蠢」的孿生兄弟(林語堂) 

   「懶惰」就是虛耗時光,浪費生命。

   「懶惰」中存在著永恆的「絕望」(西諺)

  人都需要工作和休息的輪替,休息是為了恢復精力,以便全力投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但當休息不受控制,甚至可以無限制的休息,休息就變成了「怠惰」。「渴望休息」是人類生來俱有的本性,一種本能的習慣,而人必須工作以換取溫飽則來自人類的「理性」。所以,人的「本性」和「理性」中間是有矛盾存在的。

  所幸人的「理性」中存在著一種「意志力」,一個人意志力的多寡,決定他是否能以「理性」控制「本性」的怠惰。所以,一個懶惰的人必定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

  人類都生來就有「自由意志」,渴望不被約束,不受限制。當這種「渴望」非常強烈的時候,它便變成一種「叛逆性」。

  「叛逆性」是人類不甘於平凡,奮鬥向上的動力,但同時也是「自甘墮落」,是對理性,道德以及傳統教條的一種摧毀力量。

  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當「理性」告訴你該去準備考試了,可是你就是提不起勁來讀書,你會用各種藉口:像「這次考試的範圍不多」,或者「用一天的時間準備該足夠了」,來說服自己的「理性」不去及時準備考試。你也可能是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床的夜貓族。這些「拖延」的習慣,說穿了都是「叛逆性」在作祟。

  控制「叛逆性」和控制「怠惰」一樣,都需要個人有堅強的意志力。對一個雖有理性但意志力薄弱的人來說,眼看著自己的「叛逆性」和「怠惰」肆虐卻無能為力,那是一種沈溺而又無助的的痛苦,一種永恆的絕望。

賭博是惡習中之惡習

  「賭博」是惡習中之惡習,一個人一旦染上,就會週而復始的去沈淪,中間的間歇只是他暫時的清醒;但時間一到,他就無法克制不去「重蹈覆轍」。賭徒的心理變化和吸毒者類似,每次重複去賭博的行為,就和吸毒者毒癮犯了一定要去吸毒一樣。

  賭博的心態是人心理上的一種「嚴重殘缺」的現象。賭徒都是「妄想症」的患者,內心非常匱乏,他們想發財想到發狂,又不想花勞力去換取,於是選擇了「賭博」。

  賭徒贏錢時會有暫時的充實感,輸了錢又會使他們變得比先前更為耗竭,但賭徒總是記得那幾次贏錢的「甜蜜經驗」,於是再度贏錢的幻想牽引著賭徒不斷地賭下去。 

  賭徒的共同特色是,只要有家人替他還賭債,他就可以安心地睡大覺。被罵時就裝聾作啞,要錢時就甜言蜜語,甚至跪地討饒,發誓要改過自新;但他說的都是謊言,只要錢一騙到手,人就不見了蹤影。賭到最後的結果,財產賭光,工作賭掉,直到家破人亡。

  世界上最容易失敗的人就是喜歡「賭博」的人;你想要「不勞而獲」,「失敗」也就隨時等著你。

  賭是很難戒的,有人發誓戒賭砍掉了雙手,後來癮發了還能用嘴下注。(陳若曦)

  要讓賭徒完全悔改戒賭,其過程也和「戒毒」一樣,但難度卻更高。戒毒者只要毒癮的生理現象消失,就不會再犯。對賭徒就不那麼簡單,一定要有一個替代的東西,去填補賭徒因不「賭博」但仍然匱乏的心靈,那該是心理醫師專門去研究的範疇。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一些生活上的良好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使你每天的衣、食、住、行等起居、作息都過得礙手礙腳。當你不斷地為生活上「微不足道」的小事傷神費時,你便沒有時間去思考你真正該作的工作。

  很多好習慣都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你有心去做,便一定會做到。

  你的「姿式」會左右你的情緒,攤在椅子上就覺得疲倦,直立起來就充滿生氣(林語堂)

  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要增加生活的條理和效率,把生活上無法避免的瑣事「化繁為簡」;以便省下時間去作更重要的工作。以下是我們整理出來的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起、早睡、定時起居、不熬夜(如無特殊理由)、不貪睡

 每日睡眠充足、定時運動、注意飲食營養、以增進健康

 於日常生活,食不過量、不大口塞食物、不暴飲暴食

 對每天必做的瑣事,像洗澡、穿衣、入廁,都要養成高效率的習慣

 易忘的事要和必做的事連結在一起;你有香港腳,就在穿襪子時順便擦藥

 隨時保持整潔的習慣:包括你的身體、衣著、居住及工作環境

 坐在椅子上不半坐半躺、不抖腳、不躺著看書看電視、入廁不看報章雜誌

 不吸菸、不吃檳榔、不酗酒,這些不只是壞習慣,還戕害你的身體

 選一項你喜歡的運動,健身兼娛樂,你便能持之以恆

 保持經常讀書的習慣,讀書使你伴著歲月成長,終生受益

 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嗜好,你會享用終生而沒有負作用

 多接觸大自然,多做郊遊、爬山等戶外活動,使身心能夠平衡發展

 開車要有注意各種「行車安全」的習慣,你等於買了雙重保險

 不浪費任何東西,像物品(食物、紙張), 能源(水電、冷氣)

  這些是我們略舉的,適用於一般大眾的良好生活習慣。其實「良好習慣」的認定是「見仁見智」的,每個人都會有他個人的列舉,譬如,藝術家和科學家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慣。我們認為,只要是沒有「負作用」的生活習慣都是良好習慣。

培養良好的思考和工作習慣

  人一天的生活免不了要思考和工作,好的思考和工作習慣有助於一個人輕鬆地、有效率地度過一天。好的思想習慣使你思考問題時條理井然,很快獲得想要的答案。好的工作習慣使你事半功倍,每天的工作都能順利完成。以下是我們整理出來的一些良好的思考和工作習慣:

 要多用理性、客觀、邏輯的思考方法

 要多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思考要多元化,避免兩極思考,避免鑽入牛角尖,多用「中庸思考」

 「逆向思考」有時有助於跳出傳統的框框,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遇到難題,要跳出主觀,冷靜和全面地看問題

 把握時間,不遲到早退、不爽約、不隨便改變承諾

 「準時」但要留「餘裕(margin)」,匆忙造成錯誤

 凡事先作計畫,開始了就不要輕易改變

 對高風險的工作,要預留退路、考慮最壞的情況、及保留足夠的餘裕

 對低風險的工作,則不必太保守,只要保留足夠的餘裕即可

 做事無論大小,一定要敬業;更要有始有終,不要半途而廢

 對工作要積極、進取、充滿熱誠

 保持規律化,桌子上不要堆得太滿、定時清理、做完工作隨時歸檔

 隨時攜帶記事簿,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力

 要做工作規畫,訂出里程碑,逐一完成,增加了效率,也就增加了成就感

  作為一個現代人,更要多利用現代科技的系統分析方法以及各種輔助的軟硬體,使原本費時費力的工作變得省時省力。現代科技一日千里,十年內發展出來的東西可能比過去半個世紀還要多。所以一個現代人的特質,就是要不斷地學習,跟上軟硬體發展的速度;工作的習慣也要不斷地修正和創新,以配合科技的快速發展。

培養良好的情緒習慣

  在今天這個高科技的現代化社會,人們遭受前所未有的情緒壓力,我們唯有培養良好的情緒習慣,做好情緒管理,才能減低這些壓力,使一個人能夠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以下是我們整理出來的一些良好的情緒習慣: 

 凡事做正面思考,不消極、不悲觀、避免負面情緒

 要誠實,不因任何理由而說謊,只要你用頭腦,總有比說謊更好的辦法

 做人做事都要寬宏,你不必凡事留退路,但你一定要留餘裕(margin)

 對你喜歡的事物要懂得「限量」和「知足」,你這次未滿足還有下一次

 保持熱心與好奇,不要拒絕新事物,想過再說「不」

 該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延,拖延會使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不誇大煩惱,要正視和面對真正的煩惱

 不頻頻回顧,不戀棧過去,接受無法挽回的事實、不去後悔過去的錯誤

 不妄想、不期待、不好高騖遠、要有合理的抱負水準

 不要太過精明、不貪小便宜、不濫用自由、不損人利己

 心胸寬大,不嫉妒、不怨恨、不以牙還牙、不要時存報復之念

 不追求面子、虛榮、掌聲、及羨慕的眼光,以虔誠面對生活和工作

 不比較、不操控、無心機、不意氣用事、不遷怒別人

 不抱怨、不憤世嫉俗,不自卑、不自暴自棄、不博取同情

 不優柔寡斷、不亂做臆測,要果敢、勇於嘗試

 不要衝動,但也不要太保守,行動要靠「智慧」

 愛拼未必會贏,要多用頭腦,不要躁進拼鬥

  作為一個現代人,你必須是一個具有良好情緒習慣的人,於是一切高科技給現代生活帶來的方便皆能為你所用,否則,這些現代化的「方便」便反過來變成你的壓力、你的負擔,給你無窮的夢魘。

「心靈自由」與「美滿人生」

  培養良好習慣,是邁向「美滿人生」的道路。然而,人是壞習慣的奴隸,你有心振作,開始行動,但是毅力不足,過一段時日,你又回到原點。

  所以,克除壞習慣、養成好習慣,要靠個人無比的毅力,和長時間的堅持。能夠訂一套令人切實遵行的「紀律」,該是個人首先要做的事。

  成功的人生需要高品質的紀律,它表現於待人接物、觀察事理、心性的調適各方面。(鄭石岩)

  「紀律」就是保持你心智正常運作以及身心協調的生活規範。「紀律」不是使你失去自由,而是把你從惡習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以獲得心靈的自由。

  有了「紀律」,更重要的是要有「恆心」;千萬要貫徹始終,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而導致半途而廢。

  你有「恆心」,「紀律」就會逐漸融入你的生活,變成你的「好習慣」,甚至使你不再被「紀律」約束、生活得自由自在。

  能獨立思考,認清事理是「自由」,不被物慾所縛是「自由」,不被情感、情緒所困也是「自由」。(鄭石岩)

  當你擁有了「思想自由」、「生活自由」、和「情緒自由」,你便擁有了「心靈自由」。

  你能擁有絕對的「心靈自由」,便已超越「紀律」和「習慣」,達到「智者」的境界;不論遭遇何種情況,你都能「從心所欲而無踰矩」(論語),並且「無入而不自得」(中庸),那就是你夢寐以求的「美滿人生」。

結語

  要培養好習慣,首先要加強「心理建設」的基礎,你才有所需的「誘因」和「動力」。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對好習慣的好處,和壞習慣的不良後果都有充分的瞭解,不是「人云亦云」,你才能對好習慣確實遵行。

  沒有堅強的「心理建設」,你想要戒菸、減肥就都不會成功。

  你從「理性」出發,以紀律掌控「感性」的慾望;當你成功地建立了良好習慣,於是你自然地拋棄了紀律,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又回歸了「感性」,那就是一個「智者」的境地。

參考資料

一、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輔心書局,1989

二、 鄭石岩,「好心境,好創意」,遠流出版公司,1997

三、 鄭石岩,「人生路這麼走」,遠流出版公司,1997

四、 鄭石岩,「換個想法更好」,遠流出版公司,19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