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http://ppt.cc/a1so

古代執政者的造神計畫

龍門石窟盧舍那佛含蓄優雅的笑容正是武則天的微笑!?

古代外國人從西域經絲路來到中國漢唐,見到的第一印象!

台灣《歷史月刊》230期 刊文說,在龍門石窟諸多石窟佛像中,以奉先寺的盧捨那佛給人的印象最深刻。有導遊編造傳說指稱一千三百多年前負責建造奉先寺的唐朝石雕匠師,在構思如何雕 鑿盧舍那佛容顏時,曾經大傷腦筋,後來靈光一閃,偷偷地以武則天做為模特兒,所以現在大家所看到盧舍那佛含蓄優雅的笑容,正是武則天的微笑。原文摘錄如 下:

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龍門石窟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也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龍門石窟緊貼著半山腰綿延一公里,大窟28處,小窟則不計其數,遠望彷彿一個大蜂房。曾經有文章描述,石刻佛像多達14萬2289尊。由於雕鑿造像時期曾經延續幾百年,同時承受了一千多年來的天然崩塌和人為破壞,佛像數目記載每因年代不同,出現不一樣的數據。根據民國初年學者的調查資料指出,大小佛像共9萬7千餘尊,其中光是遭到破壞的大佛就有180尊,小佛更多達7275尊。

一年多前,我到洛陽旅遊時特地前往龍門石窟,看到不少佛像殘缺不全,有的斷了手腳,有的頭部被削掉,還有的佛龕裡空蕩蕩地,只剩下一株艷黃色的野花駐守在洞口。石窟管理單位一個駕駛電氣接駁車的老司機告訴我,在大陸文革期間除了紅衛兵會去敲碎石像,也有老百姓偷偷把石像扛回家,設法粉碎後,研磨成石灰敷上自家牆壁。

究竟龍門石窟還有多少佛像和石刻藝術品?從目前大陸相關網頁上找到的統計資料顯示,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萬7千餘尊。

在諸多石窟佛像中,以奉先寺的盧舍那佛給人的印象最深刻。奉先寺也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能讓遊客佇足停留時間最長的露天摩崖大龕。它興建於唐朝鹹亨三年(672年),當時集合了最頂尖的匠師,花費四年時間才完成。佛龕南北寬36公尺、東西深41公尺,雕有11尊佛像,主佛盧舍那高17.14公尺,面容豐腴飽滿,端莊慈祥,修眉長目,嘴角微微上揚,使整幅面相不但流露出智慧的光芒,也流露出盧捨那佛對人間的關懷。

據《造像銘》記載,奉先寺興建時,武則天「助脂粉錢兩萬貫」,同時親自參加了盧舍那佛的開光儀式。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曾經在奉先寺召見群臣。

武則天笑容:龍門石窟佛像模特是武則天?

可能就是武則天曾為興建奉先寺捐出脂粉錢,以及後來兩度迎奉佛骨舍利等親近、信奉佛教的事蹟,使後人對這個女皇帝留下些許好印象。在我遊覽龍門石窟那一天,就聽到有些旅遊團的導遊,趁遊客們瞻仰凝視盧舍那佛之際,加油添醋地編造一則傳說,指稱一千三百多年前負責建造奉先寺的唐朝石雕匠師,在構思如何雕鑿盧舍那佛容顏時,曾經大傷腦筋,後來靈光一閃,偷偷地以武則天做為模特兒,所以現在大家所看到盧舍那佛含蓄優雅的笑容,正是武則天的微笑。就因為石匠搞的鬼,一直讓武則天揹黑鍋至今。

這則人們信手拈來的故事,竟然也能把遊客拉回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歷史場景。只是一般遊客往往忽略了隔著伊水對岸的香山,還值得一遊。

香山曾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所,也是最後長眠的地方。白居易並非河南人,只是生前擔任過河南尹,喜歡洛陽這個城市,晚年便長居於此,經常到香山小住,自號香山居士。他的詩平易近人,老嫗能解,都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作品。只要讀過古詩的人,都讀過他詩作《琵琶行》、《長恨歌》。

我登上香山石階的時候,曾經回頭眺望對岸的龍門石窟,看到的景像是石窟的台階、棧道上,遊客如織且密密麻麻地絡繹於途;但過橋來香山探望詩人的,顯然少之又少。唉!自古文人多寂寞,想來白大詩人必定早就習慣了。

帝王干預宗教,古今皆然

自古不分中外的執政者唯一能見到的是利益,想到的都是皇祚政權的持續,於是朝廷的推崇與利用宗教是必然的現象。來個腦力激盪一下,清乾隆皇帝於《喇嘛說》一文曾說:「我滿洲以騎射、「國語」為根本,茍必欲如漢人之文義,蒙古之經典,則非彈十餘載之力,不能,尚何暇精騎射武備乎?」所以他讓漢人、蒙人去讀一兩遍他刊印的《乾隆大藏經》,有識之士都會消耗個十來年或半生,則天下太平矣。那麼,各當時對帝賜《乾隆大藏經》中經文的真偽,是不敢懷疑,也不必太計較的,因為有如是緣故的。

還有從大多數印度及西域人傾向於自我泯滅和無視個體的趨勢來看,所有「大乘」經典都不適當地托是阿難聽聞佛陀之說,以「如是我聞」或「聞如是」來標榜。他們認為凡是妥善的回答,都是世尊或尊者和正等覺者的話語。印度(或罽賓?)人並不關心作者是誰,也不理會和舊說是否矛盾,這正是印度文化的特性。

另外,西域諸國帝王下令編造佛經,說他們才是真正的「轉輪聖王」菩薩轉世,托說佛陀當時即曾預言,然後往各國輸出。而且漢譯《大藏經》都曾經過帝王干預,為順應國情或教化順民,都有意作了增刪,許多經文在中土就有梁武帝、武則天等等帝王插手的痕跡,至今猶在。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信仰基督教並制訂出鼓勵該教發展的許多政策,使基督教從一個受迫害的宗教轉變為在歐洲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輪迴觀念被刪除

這種例子在其他宗教也曾發生,公元325年,由本是異教徒君士坦丁大帝,在尼西亞召開的第一次基督教宗教會議上,為了讓子民積極信仰《尼西亞信經》,君士坦丁和他母親海倫娜下令刪除新約所有提及的輪迴觀念。同時基督教《新約全書》〈福音書〉的選用情形相同,就是在那次會議時,由318位與會的主教從最初三個世紀一大堆矛盾和偽造的手稿中,先挑出40本〈福音書〉放在祭壇下,最後再由「桌動」或「書跳」的方式決定成目前印刷為聖經的〈福音書〉四篇,完全是教會組織人為的干預。(見德國恩斯特․ 海克爾著《宇宙之謎》教皇神聖論等文)

基督徒無法如禪宗、大圓滿一樣直接證悟自性!

據說古代失傳的〈第五福音〉就是〈多瑪斯福音〉。西元1945年,一位在沙漠裡挖氮肥的埃及農人,挖出一大陶缸,內存完整的皮革中包有十二張紙草。有一部收錄了一百一十四段耶穌基督的教訓。其中耶穌對信徒說:「讓有耳的人都聽到,以作成的人的內在有光,他照亮世界。不能發光的人,本身就是黑暗。」「我們從光之中來,我們從光自然形成,並以光的形象展現的地方來。」告訴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內部找到光。耶穌曾失蹤十一年,據說是到拉達克學了大乘佛教。可惜千年來少了〈多瑪斯福音〉,讓曾留學天竺的耶穌的教化(法)有了缺陷,基督徒無法如禪宗、〈大圓滿〉一樣,直接證悟自性。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fGHxg.eGQJsaePC0Hb5AiBD/article?mid=81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