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章


氣功偏差,古今皆有之。即古謂「著魔」出偏。古人練坐禪(打坐)怕「著魔」(即狂幻不止),常有明師一旁監護,是為護功。這就是說大動不已出偏。即陽性反應(神經錯亂)。另有一種陰性反應(即九竅不通,窒息而死),這種出偏一般人缺少瞭解。有的反從宗教迷信角度出發認為這是「得道升天」了。《內經‧素問‧生氣通滅論》中說:「陰不勝其陰,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淨,九竅不通」。這段話就是指練功發生偏差的原因。現在一般練功出偏都以陽性反應為主,臨床症見:輕者頭痛、胸悶、腹瀉、狂舞,重者精神失常。可見練氣功而出編差,深受其害者,不乏其人。那麼氣功偏差究其原因何在? 概括起來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為師不明,誤人子弟


有的教功師自己不求甚解,以錯傳錯,以訛傳訛。有的則自鳴清高,故弄玄虛,將練功中出現的幻覺進行大肆宣揚,將學者引入邪途,使人想入非非。更有甚者,宣揚迷信,使人著魔入邪。


(二)學者自惑,急於求成


有的學功者認識不足,好高鶩遠,道在近而求諸遠,道在易而求諸難。總想-口吃成個胖子,或者朝秦暮楚,功法頻換。當然,還有些是因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不適合練功,或不適合練某種功而換功的。


(三)不明其靜而強求其動


練功應以清靜為本,無慾才能靜。練靜功者先要摒除一切私心雜念。只有無慾,才能入靜。有不少練功者為片面追求氣盛,狂熱地導引氣機發動,在內氣尚未充盈之時,急於求成,導致氣機出現各種紊亂狀態。練動功者如不明動靜合練互用之理,盲目追求所謂動,勢必走向反面。練功者首先要明動靜之理。蓋動極當靜,不靜則陽盛而傷神;靜極當動,不動則陰盛而傷氣。動靜失宜,則有陰陽偏盛之患。練動功須以動求靜,動中有靜,自然而練。


(四)不明其柔而強練其剛


練硬氣功者首先應請教明師,務必獲得正確的方法。有許多學功者欲求神奇硬功,單純追求,急於求成,以致產生偏差。練功者應明剛柔之理,剛柔兼具,是謂陰陽合德。練柔為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剛柔相濟,是為得其自然。具體應掌握以意運氣,以氣撥力,內外兼修,半練半養等運動原則,而不誤入歧途。有些青年人不明此理,如練鐵臂功,天天打樹,兩臂青腫,日久成病;還有些練鐵砂掌功者弄得滿手老繭,半身麻木,甚至產生嚴重的後遺症。練硬氣功者不能僅強求外表筋骨皮之硬,而必須明遼內氣之作用,以軟養硬,以內養外,方能手到功成。


(五)不知其意,但知其宜 


有的練功者出於無知的虔誠,以為不必避忌,肆意習練。殊不知天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如不知避忌,處置無方,均會種下各種偏差的禍根。故練功者應明天時、地利、人和之宜,應避天之六淫、人之七情之忌。如:練功者應選擇風和日暖的清晨為最佳練功時間。春、夏、秋應早起,冬季必待日出方練。至於練功場所,應儘量選擇景物清幽、花木相映,或青山綠水之地。忌在荒山、墳地,或陰暗潮濕之處練功。風、雪、雨、霧、雷鳴、電閃之際,應避免練功。又如生活方面,應節制「七情」、「六慾」。在情緒波動過大的情況下要避免練功。


練功一旦出現偏差,應請有經驗的氣功師幫助糾治。如無此條件,也可服用適當的鎮靜藥物先予抑制。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