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善炯

 

據各大媒體最近的報導說,泰國引以為國寶的泰拳王們最近放言要「秒殺」中國少林武功,此舉無論是否炒作,都讓人們再次審視聲名在外而又難以捉摸的中國功夫是否名副其實,如果站上擂台,競技力究竟如何?搏擊英雄是誰?令人不解的是,少林寺武功高手們卻以種種理由不予應戰。這讓愛國心強烈的中國人感到無法容忍,難道中華之大,竟然沒有人敢應戰泰拳拳王?

 

其實,查閱中國功夫與泰拳的較量歷史資料便可得知,從1921年開始,中國功夫就在向泰拳不斷發起攻擊。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國,本有武功,並拜華裔泰拳宗師為師的中華武林高手李德與泰拳手打成平局之外,其餘皆遭慘敗。新中國成立以後,從1958年至上世紀80年代,由香港和台灣組織的數次中國功夫與泰拳的比賽中,也僅有一場平局,其餘都告失敗,而且敗得相當慘,最短的一局僅堅持了20秒。儘管如此,但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相信,真正的中國武術高手在民間,在那些與世隔絕的深山密境,有神仙般功夫的武林高手存在。

 

但是,號稱中華有武術神功的中國武林,即便真的有絕世武功高手,你深藏深山老林而不露面、不以絕技亮相世人,與當今世界的武術搏擊界高手沒有任何交流,更沒有實戰搏擊的戰績震撼全球搏擊界,只是讓那種自認的神功自生自滅在深山老林,埋葬在野草荒煙裡,在這當今信息社會中,誰來認定你的蓋世神功?這樣的武術高手還能算高手嗎?

 

我國民間究竟有無武林高手,深山密境裡是否藏有蓋世神功?著名武術家趙道新在上世紀80年代就指出:「在那些與世隔絕的不毛之地,消息閉塞,交流不便,物質貧乏,隱士們如何能啟發悟性,拓展眼界,避免徒勞創作呢?又怎樣能通過大量『見手』來交流技術,衡量自己?否則,又是怎麼知道他們技高一籌,掌握精髓呢?」仔細琢磨趙道新先生的分析,筆者以為這應該是實事求是的見解。由於中國武林幾千年來存在門派、門戶之爭,致使有的武林門派曾經擁有的武術實戰絕技只傳嫡親弟子,甚至只能獨傳一人,不傳山門眾徒,更不准其它武術門派知曉或染指。年深月久之後,那些實戰搏擊絕技幾乎絕傳,當今武術界還有幾個人身懷絕技,敢於實戰搏擊?

 

武術實戰訓練是一門專業格鬥技術,也是發掘人體潛能的科學。中國傳統武術的訓練方法講究的是口傳心授、磨礪的是意念境界,多為獨自揣摩演練,平時很少格鬥實戰。而訓練與實戰需要耗費大量體能,練習者更需要大量營養的補充。但在貧瘠困苦的密境中練功的高手們,生活問題怎樣解決,營養哪裡補給,資金、器具誰來提供?訓練效果怎能提高呢?誰來與之切磋搏擊實戰技術?作為格鬥技術的武術本來就是打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閉門修煉出來的。新中國成立以後,武術被納入國家體育訓練項目,除了在各級運動會上可以看到武術的套路對打表演,在接招換手之中給人們一些精彩表演之外,我們很少看到中國武術不同門派之間或與國外武術搏擊界的生死實戰對決。

 

那麼,中國武術的實戰技擊性到底如何?我們看到的都是武林劍俠電影和電視劇中人物,在做騰雲駕霧般的神仙對打表演。那些在保險繩或「威亞」鋼絲懸吊器的保護下表演出來的「蓋世神功」,除了不諳世事的兒童看得入迷,甚至去胡亂模仿,演出一些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人間悲劇之外,大略懂得人世的成年人只是看看熱鬧罷了。雖然傳統武術有些技法還是包含著較高的技擊性和潛在技擊性,但在當今被納入體育訓練項目的武術教學中,在強身健體為宗旨的指導思想下,誰也不會讓接受訓練者冒著生命危險去進行生死決戰訓練的。

 

而泰拳的訓練就決然不同,他們的格鬥訓練非常具有生死存亡的實戰性、具有鐵血硬朗的技擊性,就像泰拳手在訓練中使用能讓對手致命的邊腿和膝肘那樣,每一個凶狠的進攻技術,就是要打得對方爬不起來,甚至被永遠淘汰出泰拳界。同樣,泰拳手們為了不被淘汰,他們才去狠命地訓練拳打鋼柱鐵桶,腳踢樹樁岩石,也接受同樣凶狠的打擊訓練,讓自己的身體能經受萬鈞之力的摧殘打擊。所以。即便他們在搏擊比賽中遵循裁判規定。相互打擊對方,也是靠的真實力量與打擊力度來擊倒對方而得分。所以踢你時一腳更比一腳猛,而對打擊過去的重拳他們根本就不躲,而是硬生生地接受,並用同樣的狠招打擊你,最後看誰的敢打與耐打能力更強來一決雌雄,區分勝負。

 

最近一些年來,我們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了我國武林界的散打比賽。看到那些被命名為什麼「天王」、什麼「聖手」的武林高手在拳擊台上的一招一式、或慢吞吞地拳來腳往,那種沒有實戰激烈性與殘酷性的比賽,仍然是一場表演。而裁判一旦看到某一方體力不支或套路混亂了,便趕緊鳴金收兵,終止比賽。無論勝者還是敗者,都沒有苦練絕技的緊迫感或技不如人將要被淘汰出局的威脅感。更讓觀眾無法相信的是,我們的武術搏擊散打手沒有泰拳或別的什麼拳法的弟子能挨打,一旦被對方重拳擊倒,便「玉山傾倒再難扶」,喪失了再戰鬥的能力與體力。散打只有發揮重拳出擊與摔而不倒、或者倒而不趴下的技擊優勢才有取勝的機會。當今中國武術過於宣揚外在的套路招數,極度缺乏技擊性。以全球格鬥界的戰略眼光看,可以說中國武術已喪失了技擊的競爭能力。

 

今天的傳統拳術與學院武術一樣以套路為主,而花拳繡腿式的套路招數,與登山、游泳一樣只是提高運動素質的鍛鍊方式,卻不是實戰格鬥訓練。從打法上看,傳統武術在攻防技術中摻雜了大量象徵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如果在生死格鬥的搏擊場上,我們很難想像當對手要置你於死地的時刻,我們的武林高手仍然慢悠悠然地給對手一招白鶴亮翅,一招金雞獨立,或者一招黑虎掏心的優雅套路表演。也許人家致命的一拳早就風馳電掣地襲擊過來,狠狠地將你打到在地了。

 

我們看多了中國武林不同門派的高手在過招前夕,那種先以氣勢、以精神、以禮數或者以演藝造型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高妙心性。其實,這些都如同我們曾經嘲笑那些「腐儒」們逢事必先踐行的「周公之禮」一樣,也應該是中國武術的「周公之禮」。無非是向世人展示某門派的精神祈禱、苦行意志和心性磨煉。而這些都與實戰技擊無關,也擊敗不了對手。而在很多武術過招開打中,先出手者往往是氣勢咄咄逼人,後發制人者總是圍繞對手跳來蹦去地轉圈,說是在尋找對手的破綻以便於進攻,倒不如說是自度自己的競技能力有限,想用聰明技巧制勝對方。這也是自身缺乏實戰技擊能力的表現,因為真正實力強大的對手,是不在乎你那「四兩撥千斤」的巧力的。

 

我們當然自信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武術具有超強的實力,我們的祖先經歷過無數次的抗禦強敵而獲勝的實戰經驗,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藐視泰拳王們,我們還可以相信以李小龍為代表的現代中國功夫的競技水平在國際上並不落下風,但是,為什麼在諸如UFC、PIRDE、F—1等國際頂級的搏擊賽事上,見不到中國選手的影子?嚴酷的現實警示我們,將中國武術當做國寶熊貓一樣,始終圈養在山水園林的雅苑裡,當做稀世珍寶亮相表演、招徠觀眾、賺取吆喝和鈔票,而不放手武林高手們在他們的生態圈內去搏擊、去決鬥、去流血、去淘汰,進而讓他們汲取教訓、增長見識、學習強手、磨礪真功,那麼,再過好多年之後,面對泰拳王或者別的什麼拳王的挑戰,中國武術界也好、少林武功也好,他們還得照樣噤聲,照樣不敢應戰!

 

所謂中國武林的希望在民間密境的推測,只能是夢想。筆者曾經走南闖北採訪或深入生活多年,也聞聽過哪裡有武林高手,但經過「千呼萬喚始出來」、拜見了某些被傳說為民間武林高手隱士的時候,見到的無非是按照傳統隱士風格打扮的或鬚髯飄飄、或緊衣博褲、或舉止儒雅的練武人士。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都不是身材高大或身強體壯之人,倒是有那麼幾分仙風道骨的精瘦與精靈。要是讓他們去和人高馬大的泰拳王或者別的什麼拳王們對決搏擊,我看他們實在不經打,人家的一記重拳或勾拳,若不將他打倒在地,也會將他打下搏擊台的。

 

我國什麼時候也能像國外武術強國那樣,建立中國武術俱樂部的體制,讓那些立志獻身中國武術的健兒,為發揚和發展中國的武術搏擊與致敵死命的英雄精神,立下生死狀,進入真刀真槍的實戰訓練,也敢於參加對外的生死搏擊,真正練就出中國武術的真功夫。那樣,才不至於在面對泰拳王之類「秒殺」的叫囂而甘願當藏頭烏龜,還阿Q精神十足地宣稱「君子不與小人斗」,如此閉門自慰地笑煞世人。當然,即便是我國建立了武術俱樂部體制,要訓練出真正能實戰、敢於世界稱雄的職業搏擊手,那也是非一日之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http://www.xgwl.com/hk/?action-viewnews-itemid-4569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