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秋 --來源:《精武》 2010年第1期

武術上的一個重要問題無疑是:如果你有了武術基礎,你要「防身」,一對一的較量在各種資料上都已經講得太多了,但練武者的目標自然遠遠不止這一點,他們關心的是我的武術能讓我在面對多數敵人的時候有先機,有勝機,或者退一步講,面對多數強敵。我還有取勝的機會嗎?  

著名武術家寶鼎曾經說過:學好了武術自然會「防身有餘」。我在前面文章裡說到過空手對刀,這裡補充一句:如果不能面對利刃和器械,也不能面對眾敵,所謂「防身有餘」豈不正是一句空話?因為需要防身的時候,絕大多數場合都是面對眾多找麻煩的傢伙,空手一對一的幾率幾乎是零。   

我曾經在朋友的武館裡看到一個很有資質的學生,他在一對一的較量中表現得相當出色,控制時機也極為準確,和師兄弟們較量時總是能搶得先機,我當時判斷,他除了耐力和力量都不太足之外,在技術上看不出明顯破綻,後來在擂台賽中他也拿到過省市級的金牌,漸漸地他開始變得有點自大。有一次,我看到他要求師父給他面對兩個人較量的機會,沒有想到,面對兩個人的攻擊,他一開始就處於被動狀態,毫無招架之力,結果可以說敗得一塌糊塗。他的老師認為他只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而已,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從擂台的角度來看,讓一個拳手面對兩個以上的對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同級別的擂台選手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可以這樣說,在理論上,一對二以上的較量,如果對方和你功夫相差並不太遠的話,你根本沒有取得勝機的可能。   

可是,看問題不能這樣簡單,至少我不是這樣看的,如果說張三丰「單丁殺賊百餘」只是傳說的話,那根據歷史記載,英王「獅心查理」就曾經有過空手一對一百的生死較量,並且完全戰勝了所有的勇士;據說古羅馬英雄斯巴達克在格鬥生涯中,曾多次面對獅子老虎,一對十以上的情況也常有出現。   

不同級別的人當然有資格面對武功不如他的眾人,霍利菲爾德不耐煩記者反覆提到李小龍、李連杰和成龍與他的比較,乾脆地說:「他們都只是演員,三個人一起上都完全是可以的。」   

一位上過朝鮮戰場的偵察部隊教官指點過我近身格殺的功夫,他對我說過:他曾經要一個警衛排的學員在操場上空手抓他,結果由於武功相差太遠,試驗了三次,戰士們都無法對他構成大的威脅。   

其實我們簡單假想一下,當一個特種部隊的格鬥專家真的面對一群普通人,進行沒有限制的格殺時,即使雙方都是空手,恐怕也等於是狼入羊群一樣恐怖的局面,如果手上有傢伙,結果可能會更加慘不忍睹。   

並且,實戰的效果是需要一個相當特殊的場景的,一位會些武功的朋友對我說:「我相信你面對普通人手持幾把刀時不會害怕,但我多年以來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提刀和你完全真實地較量一回,倒不是為了打敗你,而是想體驗一下被人空手奪刀的滋味。」

我說:「這不可能!並且你說這話說明你某些武術方面的觀念是模糊的。因為一旦提刀,就是生死相搏,稍不小心,就可能流血受傷,根本不是你想像的『完全真實』那樣簡單。如果只是玩一玩,你沒有任何思想壓力,我還手時大有顧忌,根本不容易和手持利刃的你較量,但如果是拚命的場合,你面對我這樣一個殺氣騰騰的對手,你每一次攻擊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還能有平時打架那樣的勇氣嗎?」  

不可否認,經過特殊訓練的人,其搏擊能力可能達到極致,以至再多的人都難以對他構成太大的威脅。日本高手大山倍達曾經分別與52頭公牛、三百人組手交戰,結果是,再沒有人願意加入到後來計劃的四百人組手當中來,因為有三頭公牛當場死亡,其餘49頭牛的牛角被他用手掌砍斷。   

在真實的搏鬥中,許多因素諸如天時、地利、人和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起著影響搏鬥效果的作用,特別是搏鬥者的心理素質,在實戰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看來,它對搏鬥進程的影響遠遠大於武功高低對其的影響。   

我一位朋友的遭遇很能說明這一點。一次他遭到本地十幾個人的圍攻,那些人手裡都拿著棍棒、鐵鍬。開始,他的肩背挨了好幾下,後來,他抓住機會,一出手就打倒了其中最凶的那個對手,沒有想到,對方的人居然全都嚇呆了,幾乎是在同時全都逃離了現場。第二天那些人請了幾個所謂的「高手」來找他的麻煩,並要求他賠償醫藥費,因為這件事最後是我親自出面為他解決的,所以,我當然知道事情的經過及來龍去脈。   

我經歷過或者是親眼看到過太多的實際情況,並不是如前面的理論中「想當然」那樣簡單。因為實戰中有更多非常不確定的因素,這些都大大影響了戰鬥的進程。四川人常說「雙拳難敵四手,好手敗於人多」,這指的是一般情況,而真正的實戰和一般情況有很大的距離。比如,一般情況下,把一個人打倒非常容易,因為平時人的承受能力和爆發力都是有限的、可以預見的,但真實的戰鬥中卻常常有「奇蹟」發生,大大超出我們一般人的想像。   

先說小時候看到的吧,「文革」期間,我地區有過一次超過千人的武鬥,雙方的力量相當懸殊,一方不到一百人,並且毫無準備地在睡覺,直到敵人的偷襲已經臨近了才發現,匆忙地投入戰鬥,我還記得反擊一方為首的是個外號叫「張三」的重慶知青,據說他出身於武術世家,當時他提了一對白鐵短水管,帶頭就衝進對方全是手持長長的鋒利的鋼釺的數百人的隊伍,橫衝直撞,不到半分鐘對方就倒下一大片,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對方精心準備的一次攻擊就這樣慘敗了。這件事當時在我們地區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後來張三對我們說,那場戰鬥中倒在他棍下的不下五十人,他說他當時根本沒有考慮別的,在人群中簡直就是見人就打,只聽見鋼釺和戴了藤帽的人頭撞在他棍上的聲音。他自己身上也挨了好幾下,衣服上十多個洞,根本顧不上了,後來就看到人群潮水一般地逃跑,他就追著打,只是放過了一個衝回來救人的青年,那青年背著一個被他打倒的人,「張三」沒有打他,讓他離開了,「張三」說,這種時候,還能冒死講義氣的人太難得了。   

另外一次,我更是親眼見到,在我們鎮上,「文革」中正是兩派劍拔弩張之時,雙方都集中了大量武鬥人員,駐軍部隊一個偵察排也駐紮在街上,嚴密關注雙方的情況。四個青年人為了抓一個在街上打人的凶手,直接空手衝進了對方戒備森嚴的總部大樓,當時大樓裡有近四百個武鬥人員,只在大門口就有四個大漢站崗,他們拉開門口的人沖上二樓,到處尋找剛才的肇事者,踢開一道門又一道門,整個大樓裡一片混亂,後來當事者告訴我說,他們看到樓梯那裡冒上來一個又一個穿著黑色背心的人,大家都慌了,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人,所以只顧著逃跑,沒能組織任何反抗。四個青年終於在二樓一個小房間裡找到了他們的「目標」,是個強壯的漢子,他們揪著頭髮把他拉到樓下外面的大街上,狠狠地修理了一頓,直到他們看到解放軍巡邏隊聞訊趕來,才從容地撤退了。當時正是趕場天,目擊者不知有多少,此事沒有半點虛假,並且,這幾個人我都認識,全都沒有練過武功,只憑了當時一股勇氣冒險成功而已。

我在文章裡曾經講過,我和哥哥們經歷過一次空手面對超過三百多個手持各種器械對手的激烈打鬥,說幾百人應該是毫不誇張,看過電影《地道戰》的朋友可能都記得結尾那場面:四面八方的隊伍圍過來,真是聲勢浩大。而當時看到四面漫山遍野都是拿著鋤頭扁擔之類吶喊著圍過來的人,一下子出現在我頭腦中的就是《地道戰》那鏡頭,所以當時沒有經歷過這種規模實戰的我的確有些害怕,好在除了我之外,其他幾個人多少都有些這種場合的實戰經驗,他們首先集中力量打倒了最前面最厲害的幾個人,並奪下了武器後,就完全控制了形勢,打敗了對手。通過那件事,我得出一個經驗,以少敵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強敵,許多人缺乏勇氣,放棄了勝利的機會而已。   

那麼,面對強大的敵人,最要注意的是用哪些原則來控制搏擊中那些不確定的因素呢?  

首先,仍然是我多次強調過的勇氣,永不言退的氣概。它能使你的搏鬥潛力發揮到極致。這個原則不僅是對我前面說到過的烏合之眾有效,面對訓練有素的軍隊同樣有效。在古代有一個著名的「長勺之戰」,弱小的魯國之所以能戰勝強大的齊國,靠的就是「一鼓作氣」,正如指揮者最後的經典概括:夫戰,勇氣也!事實上,沒有勇氣,是不能贏得任何戰鬥的。在蘇門口訣中是這樣說的:「一打膽子二打力,三打眼睛四打疾。」蘇門拳把膽,把一往無前的勇氣放在第一位,無疑是幾百年來無數次實戰經驗的總結。   

注意,蘇門把「膽」放在武術的第一位。所謂「膽」,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有搏擊的膽量,而且要有敢於出手,毫無顧忌和限制,不怕敵人死傷這樣放手的膽量。可惜的是,在拳家的所有素質中,「膽氣」卻實在是最難培養。難怪有經驗的教練都「小心翼翼」地保護他的弟子戰勝敵人的自信,生怕受到一點傷害。如一位前世界拳擊冠軍的教練就講到了他的「訓練秘訣」:即精心地挑選他的陪練對手,既不能太差,讓他自滿,也不能太強,讓他氣餒,最好是挑選讓他能努力戰勝,並且一點不感到輕鬆的對手,每一次都比前一次稍微強一點,逐漸讓他成長到能戰勝一切般強大,最終成為世界冠軍。   

以前我在文章裡提到以少敵眾是蘇門大手拳最重要的特點,也許好多人看了都不以為然,認為事實上這並不太可能,在看了我以上所舉的事實後,或者仍然有人並不太相信,那我就舉點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吧。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一個班俘虜一兩千人,是比較普遍的,最典型的無疑是一個解放軍團部參謀,他坐了一輛舊車,一個人就俘虜了一個整編的騎兵旅。真的可以說是「兵敗如山倒」!這也說明了軍隊的戰鬥力對勇氣的依賴,可以設想一下,紅軍在井岡山時期,要消滅敵人的一個旅是多麼的困難?難怪舊時下棋的高手們都把「勝氣」列在棋手素質的第一位了。

漢代昆陽之戰中,劉秀就曾經以一千多人擊潰了王莽派出的幾十萬大軍。更加極端的例子還有:宋代辛棄疾就曾經以二十五人(有的說是五十人)衝進金兵數萬人的軍營,還在其中尋找並且活捉了叛徒張安國,把他押回南方受審。這又是何等的膽氣,才能創造出超過我們常人想像的奇蹟,這些光憑武功,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由此可見,即使是面對訓練有素的對手,膽量仍然是戰鬥中最重要的因素,還記得電視《亮劍》中的「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觀點嗎?李雲龍的軍隊最重要的特點,也就是他的軍隊之魂,就是面對任何強大的敵人時,敢於「亮劍」出招,所以才能一往無前,所向無敵。   

再次當然是混戰的經驗了,先說技術吧,在一對一的較量中,許多技術雖然有效,卻不適合在混戰中使用。比如高腿,就違反了搏擊中「牢牢地控制重心」的原則,難於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蘇門就有四句關於「混戰」的口訣:奔身擺對妙無窮,燕擒宰洗在其中,羊落虎口四方走,混身一起四門空。這幾句並不是每個蘇門弟子都能理解的,要有相當的武功基礎才有機會領略。它可以說是較好地體現了「混戰」的戰術特點和技術要求。比如第二句吧,講的是亂軍中面對利刃攻擊時「擒」的要求:燕擒,指如飛燕掠過一般快速地並且短暫的擒捉,不能戀戰,要速戰速決。在擒住那一瞬間裡你可以做什麼?通過「宰」,打斷對方的手臂,通過「洗」,以敵人的手臂為路線,直奔敵人的咽喉要害,達到徹底制服敵人的目的。   

記得一位美國格鬥專家曾經說過,擊打大多人體的要害在真實的格鬥中是非常不容易得手的,如下身,大多人都會做出本能的防護動作。在實戰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三大要害:眼、喉、骨盆。特別是骨盆,是人體中最脆弱的部位之一,一旦被瞭解其結構的對手攻擊,即使是最強壯的人都自然會全身崩潰,毫無反抗能力,可惜這一要害並不被一般武術家所注意和重視。在我看來,蘇門的「奔身」就是有針對性地以摧毀骨盆要害為主的技術,「羊落虎口」就是重點保護眼睛,並瞬間控制和重傷敵之手臂、摔倒敵人的技術,混身則是擺脫正面強敵、從側後爭取主動的最佳手段,可見蘇門功夫雖然理論上看比較簡單,功法也原始,但的確有它的「混戰」優勢,很有實戰價值。   

我以前就已經說過,蘇門也有不足之處:大多技術在一對一的較量中並不如其它拳種,更不如現代搏擊簡潔有效,我也曾經對想上門請教的讀者朋友說過,蘇門在拳理上遠不如幾大名拳,倒不是因為謙虛或者保守,據我所知,在我這一代的幾十個師兄弟中(包括我自己),下一代數千弟子中,由於種種侷限,並沒有聽說有真正能稱得上名家高手的人才。   

再說戰術吧,我想用我還未成年時親歷過的,和一批「百戰王」們的兩個回合的較量來說明,則更加具有說服力。那是八個重慶知青,個個都身強體壯,又都是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據說身經百戰,從未有過敵手,當時我才不到十五歲,沒有正式練過功夫,更沒有過和這樣的人的打鬥經驗,所以我們在他們手上吃了大虧,算是交了學費,也積累了經驗。   

第一回合:我們在離家十多公里以外的一處小鎮上與他們因為一件小事(他們搶我頭上的軍帽)起了衝突,雙方都說了一些激化矛盾的話,哥哥要他們選個代表出來「單挑」,他們沒有應戰,似乎是服軟了,我們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表哥雖然有過文革中武鬥經歷,但到底沒有和這類人打交道的經驗,就是說,只會堂堂正正地打,根本沒有想過打架還會有什麼陰謀和詭計,沒有想到正在飯館裡吃飯時,卻意外地遭到他們手提棍棒從背後圍上來的突然偷襲,我們當中除我沒有這種實戰經驗之外,能出手的就三四個人,其他就是女孩和老人,因為事出突然,哥哥頭部、背後、右臂多處在第一時間就被打了,當場被打昏撲倒在地,我剛站起來就被頭上兩棒打得頭重腳輕,根本沒有了反抗能力。最有經驗的表哥卻被三個人提棒追打,轉眼就不見了人影,其他的人大都走得乾乾淨淨,只剩下我的鄰居——一個轉業軍人在拚命提起板凳抵抗,後來,我在廚房裡看到哥哥掙扎著起身奪了條扁擔,對方八個人很快就又集中起來,打得整個飯館裡只見棍棒亂飛,我拿碗和板凳砸中了一個人的下巴和頭部,他根本滿不在乎,提棒就向我追來。由於哥哥的右臂受傷,也使不出力,並且他也沒有練過功夫,當然寡不敵眾,終於,打不過了,哥哥只好拉起我逃走,邊打邊退,才勉強逃到鎮外,脫離了危險。這一回合我們可以說是慘敗,原因是他們太有經驗,戰術上偷襲得手,出手又凶狠毒辣,並且集中兵力把他們認為最厲害的對手打倒或者追開,我們如一盤散沙,自然就沒有了鬥志和抵抗力,只能任他們宰割了。   

第二回合,我們中有人和當地人有些關係,很快就集中了約二百人,也找到了一些棍棒之類的傢伙,從兩頭堵住了小鎮唯一的街道,防止他們逃走,哥哥說表哥下落不明,我們就是拚命也得把人搶回來。那街道中間由一層層台階組成,我和哥哥幾十人就從上面壓下去,街道兩邊的店舖和人家嚇得都關上了門。沒有想到他們根本不怕,分成兩隊,一邊四個,居然主動向上面發起了進攻,為首的兩人一人一把菜刀,另一手提了棍棒,就吶喊著衝了上來,當時我站在哥哥背後,只聽見後面的人群在驚呼:有刀!頓時就亂了陣腳,有人開始逃跑,我當時也非常害怕,頭部的傷也讓我反應遲鈍,只是感覺這種場合不該跑而已,哥哥看情況不對,才果斷地衝上前去,打退了最前面提刀的壯漢,那刀也打落在地。我才緊跟上一陣亂棒把另一個持刀的趕下街道上的一組台階,於是,我們的人才又凶了起來,沖上去控制了形勢,對方只能被困在一段十來米的街道上,被我們的人用石頭瓦塊攻擊得都不敢再動彈,表示願意談判。這時表哥出現了,他只受了輕傷,說是逃到長江邊跑了半公里才擺脫了追擊。我想衝進他們那圈子裡去報仇,被哥哥拉住了,他說既然表哥沒有出事,就別把事情鬧大了,這種太多人的混亂局面最不易控制,更擔心打出人命大家都不好交待,當地駐軍也聞訊及時趕來了,幾隊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衝鋒槍把我們雙方都隔離開來,制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並協調雙方解決了醫藥治療等問題。   

這一回合我們有了進步,並不完全是因為人多,而是抓住了對方的要害,打敗了為首的對手,也打垮了他們的抵抗意志,他們又無路可逃,只能認輸,說來也險,如果當時我們在他們的第一輪衝擊面前潰敗了,後果則不堪設想。所以,哥哥直到現在都有時難免拿我當時的猶豫開玩笑,說我武功再好,至少小時候曾經不如他,缺乏在關鍵場合裡衝鋒在前拚命的勇氣。   

所謂「不打不成交」,後來和這夥人熟了,才知道他們憑著勇猛、凶狠(不擇手段)及「顧朋」(相互配合)多次打敗過比他們人數多得多的對手,那次遇上我們,他們自然以為照樣會「奪關斬將」,根本沒有想到我們中有人在那樣的形勢下仍然能頂得住他們的衝擊,並且兇猛地反擊,他們才感到「大勢已去」,居然「走了麥城」,吃了不小的虧。   

總結和這夥人打架的經驗和戰術:一是對敵人不能放鬆警惕,既然已經矛盾有所激化,就不能掉以輕心,要考慮到對手可能會使用任何手段,我們首先是吃了輕敵的大虧。重慶武術界有句話:「三歲孩童當虎打!」可以說是重要的對敵經驗。反之,打敗敵人,只要是不違反法律,無論是對一般盜賊還是無惡不作的歹徒,都不能太君子了,可以考慮不擇手段,以徹底制服敵人為最終目標。二是人多是最不可靠的因素,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首先擊倒最具危險的敵人,就可能掌握戰場的主動。三是必須要講究戰術配合,記得在歷史課上,老師講過:斯巴達克這樣的勇士,在激烈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並且大聲喊:「保護我的背後!」說明再厲害的好手也必須要和戰友配合好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這也是重要的教訓。四是勇氣在搏鬥中實在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勇氣的人,功夫再好也沒有戰鬥力,沒有勇氣的團體,個人其它素質再好也在真實的搏鬥中根本沒有一點實用價值。   

這件事給我的最深印象是:人多根本不可怕!後來,當我的武功基本學成了,膽量也大了,敢於面對任何強敵了,就再沒有因對方人多而感到過恐懼。當年我甚至覺得,只要有把握很快制服最面前的敵人,後面有一兩個人相互配合,在冷兵狀態下,再多的人都並不值得害怕,甚至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烏合之眾,人越多,越容易被打垮士氣。  

只有一種情況我是最害怕的,即你的對手並不是壞人,你如果出手傷害了他,可能違反法律,對你對他都不划算,所以,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最好是撤退甚至可以「逃走」,免得激化矛盾,導致嚴重後果,千萬不能逞一時之快,對愛好武術的朋友,我也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我也曾經年輕和好勝,我非常清楚,男人,特別是勇敢的男人,一般都很難克制挺身而鬥,追求戰勝強敵的快感和男子漢的榮譽。但必須明白,這不是真正的「大勇」,就如古人說的,大勇應該是「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有這樣心理素質的人自然會更加冷靜地面對危險,並且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這樣,一般人就都能理解為什麼平常搏鬥很少有人能戰勝多數對手,是因為普通的搏鬥一般都是有限制的,雙方都必然會有所顧忌,不能激發真正的勇士的戰場拚殺本能,我在其它文章中已經寫過了,勇士的「高峰體驗」才能爆發出人最大的潛能,所以,只有真正的生死拚殺才可能創造出格鬥的奇蹟。   

武術界裡的許多人,甚至是八極拳的晚輩們都懷疑八極高手吳秀峰曾經只用一支細棍打走了幾十個村民,認為那是誇大事實,我卻一點不懷疑這事的真實性,因為據我所知,他的武功、經驗和膽量都遠在我等之上,這點情況,只是臨時湊合的一群人,並非經過訓練的有組織的隊伍,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大的困難。   

全國著名氣功師方宗驊的老師、峨嵋氣功大師羅海林曾經對我和一塊去拜訪他的余建華說過,他看過重慶解放前好多高手之間過招,根本沒有擂台般的精彩好看,大多就在接觸那一瞬間就倒下一人,結束了戰鬥。我完全相信他的話,因為我一下就想起了那一次在龍水鎮上余拳學員之間的一次「事故」,由於沒有準備護具,一個高大強壯的青年在切磋中被一個個子比他小得多的師弟擊中,雙膝跪地,還沒有倒下在空中就已經完全失去知覺,連手都沒有能撐一下地面,就直接鼻尖著地撲倒在地。我當時看他在被擊中的那一瞬間就眼神呆滯,鼻涕滴落,根本不可能有絲毫的反擊能力。當時在場親眼得見之人至少有三十多,幸好余建華在場,他把人放倒在床上,在他背後按了幾處穴位,過了一分多鐘才將人救醒。我就站在建華旁邊,他一邊救人一邊對大家說,余拳的東西,不要在社會上亂用,你們不會救治,後果不堪設想。他說著還特地回頭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他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在同輩朋友中性格最莽撞,出手和剛才那小師侄自然遠不是一個檔次。所以,從那以後,凡是遇到普通糾紛,即使有時真的不小心挨打了,我都從來不敢還手,因為我知道,可能很少有人能承受我出手的力量,並且出手已經形成習慣,根本不可能有意識地避開要害,我還沒有能練到那種收放自如的層次。如今已經是法治社會,有太多比出手更好的選擇,值得輕易出手嗎?  

他們的話也給我以啟發:即以少敵眾,不但在事實上可行,在理論上也能站得住腳。你想,假如你出手夠快夠準確,並且有足夠的殺傷力,再多的人都不過是許多個「瞬間」而已,要不了多少個這樣的「瞬間」,不要說一般社會上的烏合之眾,即使是訓練有素的隊伍都肯定會軍心大亂,有什麼可怕的呢?   

我有一位熟人不太會功夫,只會點飛刀,他也對我提到過,在文革後期,一次他們三個人在外地面對四十來個持刀棍的知青的較量,當時除了他口袋裡有兩把摺疊式龍水尖刀,另外兩個朋友都是空手,並且都不怎麼會功夫。在對方向他們圍上來時,他判斷了一下形勢,硬打是不行的了,只能以勇氣賭一把,也算智取吧!他就果斷地打開刀子,飛刀刺在丈外最前面的那個大漢臉上,對方一看他會飛刀,頓時就嚇得四處逃竄,那個受傷的當然跑不快,掙紮著跑了不到百米,就被他們追上,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可以說贏得實在是太輕鬆了。   

不怕大家笑話,當年我對打「野架」並沒有什麼自信,所以我就是聽了他的話後才開始苦練飛刀的。   

在戰術上,大多數的教材裡,包括在特種部隊教材中說到面對眾敵的戰術都似乎強調最好是先集中力量擊倒最弱的對手,減少自己遭到圍攻的機會。也許編教材的人都有真正的戰場經驗吧?但我的看法卻剛好相反,大家從我舉的大多數例子中都可以看到,擊倒最凶惡的對手才是最佳的選擇!我沒有經歷過戰場,不過,我想,即使在戰場上,最有戰鬥力的倒下了,其他的人恐怕也難免是「兵敗如山倒」了。   

判斷你的攻擊對象很簡單,通常是衝在最前面,最強壯,叫喊得最凶,也最先出手,打起架來也最拚命的那位,這種人在搏鬥中的作用相當強大,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作用,可以鼓舞士氣,同樣的,你打倒了他,就可以極大地打擊敵人的士氣,摧毀他們的戰鬥力,被打垮了精神的隊伍,無論有多少人,都自然不堪一擊。   

自然,我的說法是要有實力做後盾的,如果你有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瞬間擊倒敢於靠近你身邊的敵人的實力,你就可以相信我的話。我也許是見識太少,沒有接觸過真正的「敢死隊」,我堅持認為,至少在一般情況下,在一大群人中只有極少幾個是有拚死勇氣的「尖子」,只要這幾個人倒了,其他的人越多越好辦,因為垮得快嘛。我曾經見過幾個歹徒威脅和毆打我所在學校的一個學生,開始氣勢相當囂張,口氣大得要命,可是當那學生在飯館裡抓菜刀砍斷其中一個人的手臂後,其他的就全都嚇得不像個男人,細節我就不再描寫了。   

因為即使在男子漢中,真正的鐵老虎也是不多的。就是搶劫,他也只是想謀財,而絕對不希望冒生命的危險,如果你的勇氣危及了他的生命,他是不會有拚命的思想基礎的。再凶惡的壞人,只是在他出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後果而已,只要你重傷了他,讓他失去抵抗力,他已經恢復理智,就肯定凶不起來了。至於邪不敵正的道理,就不用我多說了。   

當然,既然是以少敵眾的混戰,就得考慮武器問題,大多數情況是突然發生的,不可能準備武器,如果對方有,你必須要努力奪取武器,就是蘇門說的「搶刀奪棍」,為什麼是「搶刀」,因為你要擊倒敵人,才有機會搶過他手上的刀,直接奪刀很危險。在多人的混戰中,奪下對手的棍大多都相當容易。手上有了武器,加之你會功夫,自然會如虎添翼。   

如果你能有機會和時間準備武器,最好是雙手都有東西,相互配合,如前面說的「張三」,當然雙手短棍不一定最有威力,估計「張三」也考慮過不是真正的戰爭,所以沒有用刀,避免殺傷力太大,為自己留點後路。有人認為東洋刀最好,其實在大家糾纏的時候,東洋刀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就是我說的「攻擊能力太強,保護能力偏弱」,我地發生過的黑幫之間的單人決鬥,就有用兩把菜刀砍死了用東洋刀的對手的例子。從保護自己的角度看,雙手鐵尺都要比刀強得多。我看到的防身和殺傷力都最厲害的是蘇門的「滾刀」,有護手,長一尺多點,形狀如百斬刀,輕一點,刃窄一些,左手陰握,右手陽握,攻守兼備。   

現代社會是禁止隨身帶刀出行的,所以,有防範意識的朋友可以考慮在練武的同時,練一點短棍、雙節棍之類,既可健身娛樂,也可在關鍵時隨手就能找到類似的東西,用來保護自己,脫離危險。

在混戰中眼法也重要,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人更加不可能看清所有的事物,必須用我以前說過的「全視場」法,當然,只是我這樣水平的普通武者,沒有達到蘇門的「打前照後」的程度,更沒有達到只憑感覺就能對付背後敵人的境界,我只能用這樣的眼法配合變化的身、步法來儘量增大自己的視野,並且有些東西,比如凶器,你不看得那樣準確反而更能保持平常心,反應速度也更快,才能保證你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實戰潛力。  

從純技術的角度看,也許應該注意一點:即迅速離開剛才激烈搏擊過的位置。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行,越快越好。也可用蘇門混身的身法和步法。因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參與者都習慣性地撲向打得最凶的地方,對方手上的武器甚至暗器都會自然地向你身上招呼。除非是嚇壞了的人,自然對你沒有威脅。如果你在擊倒一兩個敵人後,不能果斷地轉移,就可能陷入最可怕的「糾纏狀態」,一旦被撲上來的人扭結在一起,即使你有再好的功夫都可能難以施展。  

如果對以少敵眾進行簡單的歸納,也可以用蘇門拳的兩句話:一打膽子二打力,三打眼睛四打疾。膽量,拚搏的勇氣自然是第一,有實力瞬間擊倒面前最凶惡的敵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眼睛要毒,也要用與一般人不同的眼法和身法完全掌握整個戰場的變化,最後「疾」除了出手要快,也指速戰速決,不能戀戰,要迅速轉移陣地。   

最後,假如讀者朋友中有人真的有機會或者是不可避免地面對強敵,我的忠告是:你絕對不要考慮失敗的可能,一定要勇敢地面對,一旦有了反擊的機會,就在基本保護好自己要害的前提下勇於拚殺!在第一時間裡盡快擊倒你面前最凶惡的敵人。有時,即使你面前的歹徒有刀甚至有槍,都並不太可怕,並不是每個持刀槍的壞人都有相當高的如特種部隊般的警惕和反應,能夠有能力面對瞬間的致命打擊。何況在普通情況下,刀槍的威力雖然很大,但大多的主要作用只是威脅而已,並不具有一觸即發的動機,所以,你仍然有相當多的機會。事實上,當你的運氣未必太好時,在的確不可避免的格鬥中,你可能會真的受傷甚至失敗,那不是你的錯誤。你永遠得記住:真正的勇士,只可能被擊倒,絕不應該被打敗,在任何生死關頭,只要你勇往直前,就會有勝利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se 的頭像
    Curse

    煉心咒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