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術館始末

武術愛好者們都知道,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全國的武術研究和培訓的核心機構——中央國術館就設在當時的首都南京。但對於其中的詳細情況可能多數人並不瞭解,本版從今天起開始對中央國術館興起和衰落作連續介紹。

一、中央國術館的緣起

1927年下半年,剛脫離軍界在南京就任政府委員的張之江,邀集鈕永建、李烈鈞、戴傳賢、于右任、蔡元培、何應欽、馮玉祥、孔祥熙等26名國民黨黨政要員,發起成立國術研究館。1928年3月15日獲准。3月24日,國術研究館在南京內橋金陵大舞台召開成立大會,租借韓家巷基督協進會的數間房屋為臨時館址。

國術研究館除行政事務外,主要工作是設國術訓練班,培養武術師資,並沒有進行多少研究工作。經李烈鈞、邵力子、鈕永建等人遊說,將該館歸屬政府直接指導,由財政部撥給經費。並於1928年6月,將國術研究館正式易名為中央國術館。館長仍為張之江,副館長李景林。

二、國術館組織系統的逐步完善

中央國術館建館初期,設理事會和監事會為權力機構,負責議定重大館務事項。下設少林門和武當門,負責組織和管理教學活動。將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列於武當門下,其他拳種皆入少林門。這種分類不僅不夠準確,而且加重了舊武壇的門戶之見。未出三個月,就釀形了多起爭鬥事件:如少林門長王子平和武當門長高振東徒手搏鬥,科長馬裕甫與柳印虎竹劍拚搏。門長、科長相爭,暴露了分門體制的弊端。乃廢除少林、武當兩門的設置,採用「一會三處「的組織建制,設置機構。一會,即理事會,三處包括教務處、編審處、總務處。這個建制被作為中央國術館的定製,寫入《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

1929年2月,國民政府通令各級行政遍設國術館(社)。《國術館組織大綱》規定「省、市國術館正館長,應推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長兼任,或由省、市政府及董事會推薦資望相當都充之」。……

各級國術館、社的負責人由當地政府首腦人物擔任,保證了各地政府對各級國術館的撥款,也促進了各地國術館的組建。至1933年的統計,當時已有二十五個省、市建起了國術館,縣及縣以下國術館(社)的數量尤多,僅青島一市,就設有國術訓練所83處。

各地國術館、社的建立,形成了一個上下貫通的國術館系統。

三、中央國術館的宗旨及其主要活動

1929年2月頒布的《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第一條規定:「中央國術館以提倡中國武術,增進全民健康為宗旨。」第二條:「為實行前條宗旨起見,本館特延聘國術專家、體育專家及其他專門學者,辦理下列事項:一、研究中國武術與體育;二、教授中國武術與體育;三、編著關於國術及其他武術之圖書;四、管理全國國術事宜。」

中央國術館,圍繞上述宗旨和事項開展工作過程中,主要的活動當推武術教學、國術國考、編輯出版專著及刊物等。

(一)武術教學概況

中央國術館設教授班、師範班、練習班、青年班、少年班,開展武術教學,培養武術人才。

該館一成立,即設教授班。初期學習年限較靈活,常根據賞技術水平和社會需要,提前畢業。教授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員多是當年入學,當年就畢業任教。1929年將學制定為二年。1930年又增為三年。學員包括各省、市保送和自行招收兩部分。每期60人。

1933年開設師範班。師範班分甲、乙班招生。甲班學制一年,每期招66人。乙班學制二年,每期招54名,還附設自費生組。凡15-20歲以下的健康國民,曾經練習過武術,具備高級小學畢業及有同等文化水平,皆可自費入學。

練習班,在該館所在地招收學員,不收學費,食宿自理,成績優秀者可升入教授班。

少年班招收10-14歲、且小學畢業者,學制二年。青年班招收17-20歲、且初中畢業者,學制三年。

中央國術館開設的各種班別,均分學科、術科兩類設置課程。

學科課程包括:黨義、國文、地理、歷史、算術、國術源流、國術學、生理學、軍事學、音樂。

術科課程包括:腿法、拳術、器械科、競技科、選修科、特別科、軍事科七門。在這七門技術課程中,包含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查拳、新武術(拳腳科)、連步拳、雜拳、行拳、掇腳(戳腳)、劈掛拳等拳術;劍、刀、棍、槍、鞭等器械;氣功、鐵砂手、紅砂手等功法;以及散打、摔跤、長兵、短兵等格鬥項目。還開設了拳擊、日本劈刺術等外來格鬥項目。

中央國術館以「泛學博通」為教學原則,廣設武術技術課,所培養造就的一批技術全面的武術人才,成為後來發展武術的骨幹。

(二)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無疑是中央國術館成立二十年間最受人們關注的事情。「國術國考」全稱「全國國術考試」。中央國術館仿舊時武科考試和近代體育競賽制定國術國考,用以考評習武者技能學識,區別等次。

國術考試仿武科的童試、鄉試、會試,設縣考、省(市)考、國考。仿武科的外場(試武)、內場(試文),設術科和學科兩門考試。中央國術館謂此為選拔真才實學的「掄才大典」。

按規定各級國術考試每年舉行一次,但實際二十年內只舉行過兩次全國國術考試,各省、市、縣舉行次數不等。

第一次全國國術考試於1928年8月發佈《國術考試條例》之後,於10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公共體育舉行。山東、河北、北平、南京等17省、市和中央國術館的共333名應試者參加了這次國術國考。

這次國考的術科考試分為預試和正試。預試是單人表演。項目包括拳術、刀、劍、棍、槍。正試是兩人特邀比賽。項目包括徒手的拳腳門(散打)、摔角門;持械的棍、槍門(長兵),刀、劍門(短兵)。預試及格,方可參加正試。

預試中個人單演拳術和器械的水平頗高,有240多人獲及格資格,其中150人參加了正試。由於對抗比賽無時間限制,會期屆滿,組織者擔心出現難於收場的場面,於是改變了原來考取「甲等三名授以捍衛、輔衛、翊衛之名稱,乙等……,丙等……等各種名稱,比試至第四輪即宣告終止。取中朱國福、王雲鵬、張長玉、馬裕甫、張英振、竇來庚等15名為最優等;取中楊松山、郭長生、馬英圖、韓化臣、佟忠義等37名為優等;取中柳印虎、林志遠等82名為中等,只參加預試而未報名參加正試的有趙鑫洲、於振聲、吳圖南、何福生、曹宴海等。

第二次國術國考於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在南京公共體育場舉行。考場建築呈八卦形。看台可容萬餘人,考台約20方丈。河北、湖南、綏遠、山東、河南等21個省、市的438人參加了這次國考。

這次考試,大致沿襲第一次國術國考的成法。所作改進是預試有了評分細則,對抗比試有了統一的護具。還增設了搏擊(拳擊)比試,以及女子對抗比試。

這次正試採用雙淘汰制,決出應試者的等次。等次分甲、乙、丙三級。甲等名額佔應試人數的35%。每等之內,按學科成績排定先後順序。

這次國術國考共取中甲等43名。其中拳術對試(散打)13名,長兵3名,短兵6名,摔角3名,搏擊(拳擊)重、中、輕3級共9名。參加女子組正試9 名選手,皆取為甲等,以鼓勵女性習武。(據記載,參加這次考試的部分女選手隨舊中國體育代表參加了36年柏林奧運會,並且在武術表演項目中有出色的表現,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國術國考雖有種種不足,但是它制定和實踐了武術拳械單練與對搏的競賽規則,選拔了優秀人才,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競技武術的發展。

(三)武術論著與教材建設

中央國術館成立至1934年,共編輯出版《查拳圖說》、《青萍劍圖說》、《少林武當考》等22種,已完成編輯的有《練步拳》、《八極拳》、《形意拳摘要》等12種。當時正在編輯的有《太極拳》、《八卦掌圖說》、《內功正軌》等11種。

1929年秋,該館創辦《國術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期。翌年,改名為《國術週刊》,每週出版一期。雜誌的基本內容包括論文、著述、轉載、記錄、文苑、雜俎,以及該館消息、國際要聞等欄。主編相繼由吳繼青、唐豪、姜容樵等國術館編審處處長擔任。

1933年底,教育部發函中央國術館編輯初中、高中、大學三級武術教材。該館成立了由姜容樵負責的教材編審委員會,並在1934年1月3日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議定先編初中、高中兩級教材。初中教材包括五行拳、彈腿、劈掛刀、三才劍四種;高中教材包括八極拳、八卦掌、梅花刀、昆吾劍四種。1941 年,該館派員參與國民政府教育部和軍訓部聯合設置的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進行國術教材之研究編輯工作。至1944年,編輯完成教材共計49種,時為抗戰末期,由於種種條件所限,這些教材未能印刷問世。

四、國術館尾聲

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四川等大後方國術館(社)繼續活動外,大多數國術館(社)相繼停辦。1937年8月14日,日機轟炸南京,中央國術館南遷。在遷轉過程中,政府停發經費,教職員工和學生生活十分困難,多數教師和學生沿途離去,自謀出路。1941年,遷至重慶北碚時,館內人員僅剩二十多人。此後,在四川境內組織培訓、巡迴表演、舉辦比賽,但都僅偏於一隅,失去了往日的規模。1946年遷回南京,無館址,缺經費,已無法維持活動。1948年宣告解散。

民國中央國術館的真實水平

--------武塞CEO易平

常學剛等人曾找到民國時期一些著名武術家的比武紀錄片膠片,當時的媒體把比武過程描繪得驚天地、泣鬼神。但放映出來卻讓人大失所望。「當時那些武林高手的速度、力量、技術諸多方面根本無法與現代散打運動員相比,現代人真回到那年代照樣『切』這些所謂的功夫名家。」

功夫江湖-----高手

武學聖地不見高人

很多著名門派的掌門人少有實戰能力

經過若干年的武俠文化熏陶,功夫高人多隱居在名山古剎已經成了人們頭腦中自然而然的想法。可就在不久前,京城某著名雜誌社派數名記者分赴各名山大川、武學聖地,拜訪了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總教練、少林寺的第30代方丈、武當等內家拳門派的掌門人,但結局令他們有些失落——據該雜誌介紹:「在少林寺,在武當山,在陳家溝,在青城山,我們見不到金庸筆下深入人心的顛僧、狂道、隱俠和劍仙,滿眼所見的是比自己更尋常、無奇的人物……武俠、功夫和江湖,這是虛虛實實世代相傳的神話,卻永遠有人願意相信它。」

那麼是不是這些記者探訪的還不夠全面呢?記者採訪了曾任《武魂》雜誌主編的魏玟(藍石)先生,他從1989年到1993年期間曾走遍名山古剎尋找傳說中的高人,「我走訪了山西、廣東、江西、湖北、甘肅、河南、山東、四川……武當、青城、嶗山都去過了,甚至還到日本拜會了少林拳法聯盟,但結果令人失望。」魏玟說:「我拜訪到的很多武術家都是一些著名門派的掌門人,論名氣、理論在民間可謂一流,但多為『說故事』——講述自己或者祖師爺如何如何厲害,哪年曾經打敗過某人。他們多是手捧祖宗拳譜講道,少有常人想像中的實戰能力。」

武術需要不斷交流

在深山老林裡閉門造車不可能出功夫高人

中國武術是在千百年來冷兵器戰爭中,身經百戰的倖存者總結出的戰場生存之道,並不產生在廟宇和寺觀中。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人們的生死肉搏經驗越來越少,功夫大家也極難產生。武術與科技、與經濟一樣,都需要與外界不斷交流,互通有無互相學習才能進步。在深山老林裡閉門造車是不可能出功夫高人的。

採訪中,《武魂》雜誌副主編常學剛向記者提到另一個深入人心的錯誤看法:「在武俠文化中有這樣一種錯誤觀念,就是越是古老的理論越有價值,越是歲數大的武術家功力越深,其實這是不對的。」常學剛說:「武術也在不斷發展,現代人在科技、營養、天生身體素質方面遠遠超過古人,為什麼在武術理論和實戰方面就一定低於古人呢?這是說不通的。只要中國武術加強科學研究,打破保守,多與國外交流,還是會有突破的。」

常學剛等人曾找到民國時期一些著名武術家的比武紀錄片膠片,當時的媒體把比武過程描繪得驚天地、泣鬼神。但放映出來卻讓人大失所望。「當時那些武林高手的速度、力量、技術諸多方面根本無法與現代散打運動員相比,現代人真回到那年代照樣『切』這些所謂的功夫名家。」

功夫江湖----問題

江湖充斥「索天響」

吹牛、固步自封、死要面子是現在功夫江湖的醜惡現象

馮驥才膾炙人口的小說《神鞭》中有個「索天響」,是津門武林的祖師爺。據說索天響在武林中穩坐頭把交椅,可實際上是個地道的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有圈內人告訴記者,馮驥才先生小說中的「索天響」太形象了,如今國內武術界不少門派掌門都是像「索天響」一樣有著靠嘴把對手「說死」的絕頂功夫。

《武魂》雜誌副主編常學剛對記者總結了功夫江湖中的三大醜惡現象:第一,吹牛。例如吹噓某武術家天生神力,能單手握住幾百斤重的鐵刀繞場一週,或者用肩膀扛住從天花板上掉落的成噸重的機器。還有的吹噓自己功力如何深厚,贏過多少人,一輩子沒輸過等等;第二,貶低對手,固步自封。認為天下只有自己門派武功最厲害,不屑跟其他門派學習;第三,怕輸,死要面子,不敢通過實戰提高技藝。

「《武魂》雜誌曾多次組織一些門派之間的比試,但幾乎所有門派見面光鬥嘴或自行表演,從來不敢真正交手。」常學剛說,「其實很多武術家一輩子沒輸過是因為他們一輩子沒有幾次真正的實戰,或者根本沒有與強手過招,只是在當地小圈子裡稱王稱霸,這些人還有個最顯著的特徵——只會打自己徒弟,拿自己徒弟練手時贏得都漂亮著呢,就是不敢和外人交手比試。」

記者在查詢資料時發現一個現象,可以從旁佐證常學剛的觀點:現代武林中多年來發生了諸多論戰,比如「達摩祖師」是否創立少林拳、海燈法師是不是騙子、南少林到底在莆田還是在泉州、王薌齋與謝鐵夫比武誰輸誰贏等等,然而這些論戰沒有一個主題與實戰技擊有關。

功夫江湖-----較量

現代散打稱霸天下

隨著一系列比賽的勝利,散打運動員開始輕視傳統武術

中國散打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由於其吸收了國外很多拳法與腿法,因此被傳統武術界人士所不齒,認為這個新東西不倫不類。張源俠專著《中國內家武藝的不傳之秘》中記載了不少傳統武術人士的觀點:「純粹的傳統武術派認為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奧妙無窮,目前散打的打法只是大雜燴而已,說是拳打腳踢摔樣樣在行,實際上裡面的中國味沒有了。」

但是這種對散打的蔑視態度,卻讓傳統武術家們在隨後的一些非正式比賽中吃了虧。很多在當地享有盛譽的武術家在與國家散打隊隊員交手後當場被打得暈頭轉向,賽後散打隊員透露「我都不忍心再打他了。」而武術家們則感嘆「從沒見到過這麼快、這麼重的拳,專業運動員就是專業啊」……隨著一系列比賽的勝利,散打運動員也開始輕視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為何與散打較量時很難取勝?傳統武術界也有自己的理由——散打王是一項體育賽事,這就要求它必須有一定的安全性,有嚴密的體育規則。所以從技術上來講,就要捨棄某些技法。而傳統武術往往是一種生死肉搏術,幾乎無規則可言,只要制服對手,什麼陰招都可以使。但是散打規則中明確規定不得使用這些「狠招」。

許多民間武術都講求手法的變化、指掌上的功夫,但一上擂台,拳套一戴,手就等於沒了。什麼拿啊,抓啊,統統玩兒完,一招也用不上,只能是掄起拳來開打。

民間武術家們並非職業運動員,而且根據一擊制敵的理念,他們也不可能把體能放在首要地位去進行練習。而散打選手選材精良,還有專業教練和營養師,再加上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很多方面佔據優勢。

中國功夫------掃瞄

真真假假中國功夫

一位熱愛功夫的外國友人認為,因為和武俠文化相伴而生,「中國功夫」的內涵變得虛虛實實,甚至有時候與泰拳、俄羅斯桑搏、巴西柔術等洋功夫相比,指的已經不是同一種事物。中國功夫的含義花樣繁多,大概包含了四大領域。

領域一:武俠小說中的功夫

例如周星馳所導演的《功夫》中的如來神掌和蛤蟆功 。《如來神掌》是邵氏公司1964年出品的經典武俠系列,後來曾被數次翻拍電影、電視劇,還被漫畫家黃玉朗改編成漫畫,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香港人。

武俠小說中的功夫往往被真實的武林界人士所不齒,認為這些與現實差距太大。

領域二:傳統武術

例如周星馳所導演的《功夫》中的太極拳、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譚腿。鐵線拳技擊手法較簡,為洪家拳中的上乘套路,也有人說此套路為洪家拳的內功拳術,或為少林秘傳的易筋經。

十二路譚腿:中國武術裡一直有「南拳北腿」之稱,這裡的南拳指的就是洪拳,而「北腿」自然就是譚腿了。譚腿也被看成是武術基礎訓練項目之一。有歌云:「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譚腿四隻手,人鬼見了都發愁。」

傳統武術的問題是實戰技擊出現退化,某些拳術理論上過於玄妙。

領域三:套路表演型武術

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國際功夫明星、多次獲得全國冠軍的李連杰是表演型武術的代表人物。由於套路表演型武術經常請舞蹈界人士指導,再加上往往有音樂伴奏,因此極具觀賞性,但技擊上毫無可取之處。據說李連杰離開大陸去香港影視界闖蕩時,曾專門到拳擊隊學習了兩個月拳擊,惡補技擊上的差距。

領域四:中國散打

中國散打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據說部分目的是堵住外國人說「中國功夫是花拳繡腿」的嘴。最初技法簡單,常被武林人士諷刺為「拳擊加腿」。由於抗打能力不強,運動員還必須帶著頭盔、護胸等護具。現在中國散打水平提高很快,並吸收了泰拳、跆拳道、拳擊、柔道中的很多技術。由於散打運動員選材嚴格,近年在抗擊打能力上的突破性進步,中國散打已可以和泰拳等國際著名功夫抗衡。

http://wushuweb.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7751&reltid=625581&pre_thread_id=0&pre_pos=1&ext=C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se 的頭像
    Curse

    邊緣咒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