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反應誰更重要?
作者:戰狼
一個練了幾年武術的人,可能對師父傳授的已經相當熟悉,並且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在練拳時,他會認為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已經達到了一定檔次,甚至。在與師兄弟們對練時。表現也不差。這就是俗話說的「練功三年,天下去得」的志得意滿情況。
可是。他也許會有這樣的尷尬:偶然和一個幾乎不會功夫的社會青年較量時,卻發現,面對人家毫無顧忌的進攻,他根本用不出自己得意的招術,甚至可能被一個街頭混混打得沒有還手的能力。
這難免讓他有從高峰跌落到低谷的感覺。這是不是個別現象呢?不是!這是差不多所有的練武者都曾經有過的困惑,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的本能速度並不等於反應速度,更因為大多數練習武術者只練到了表面的架勢層次,還沒有上升到本能反應的階段。
其實,我們稍稍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藝術愛好者都曾經有過同樣的困惑。一個琴師,在純熟的樂段中,他可以達到一秒鐘演奏幾十個音符,但是,對陌生的樂段,他肯定不會有這種自信,能達到每秒演奏八個音符已經是超常水平了;世界上最快的擊拳速度據說是一個日本拳手創造的一秒鐘打出十四拳的紀錄,但據 我所知這個拳手在重要賽事中成績並不是太好,並非世界級拳王。原因很簡單:前者只需要本能速度,後者屬於創造,是反應速度,也絕對少不了本能速度,甚至可以說下意識的本能反應在創造領域裡肯定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
在動物界,獵豹可以達到每小時一百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就是說它的移動速度超過了每秒三十米,可是,它未必能避開古代猿人一塊石頭的攻擊;啄木鳥的嘴敲擊的速度根據科學家的測量,超過了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即每秒鐘三百米以上,但它肯定不能避開一個孩子用彈弓進行的攻擊,而彈弓的速度不會超過每秒鐘三十米吧,這是何等大的差別?
難怪一個著名的西方格鬥專家對他的學生說,千萬不能讓你的敵人首先進攻,因為那幾乎等於是自殺!他非常明白一個道理,主動進攻的一方,他的速度是接近本能的,而被攻擊者呢。則只能依賴於自己的反應速度來化解危機。同樣的,初生牛犢般的生手,勇敢地進攻一個有一定武術基礎的人,經常能有勝利的機會,也是這一原因吧。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是千百年經驗的總結。理由很簡單,哪怕是你學過武術,但你並不容易達到真正的本能反應,即使有,也並非短時間內能夠達到的。何況,絕大多數人,由於練習方法不當,雖然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卻仍然對此未能登堂入室。
可惜的是,如何練出真正的本能反應?在武術界,似乎沒有什麼能讓人完全接受的觀點:傳統的說法是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大家在認同之時,很少會反思,這種所謂的「身法自然」其實也只是一種本能速度而已,根本不是實戰所必須的反應速度,如果迷信這一點,就可能像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自我感覺良好,卻難免被一個小混混打得落花流水。
現代搏擊教練們,包括李小龍,都愛對一些力量和速度方面的數據進行測量,以此來表明一些看起來重要的東西,這其實就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沒有練過武功的人是不敢和達到這個台階的人較量的,因為他們的胡纏蠻打根本不能和訓練有素的強硬反擊對抗。
如前面我們說的出拳速度,蘇聯人早就統計過了,即使是一個訓練三個月的新手,也能輕易地達到每秒出十一拳的速度,而我們知道的中國傳統武術裡面,似乎沒有提到過這樣的紀錄,我們知道,形意高手能一秒出五拳,就已經讓人佩服了。但,這並不是說,拳擊手在這方面更有優勢,這是出手的方式和搏鬥的某些觀點不同而已。並不是說頻率越高,威力就必然越大,效果就一定好,暴風驟雨般的攻擊,遠遠比不上準確的致命一擊帶來的震撼大。
再就是身體的移動速度,也無疑是判斷拳手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李小龍認為,他的步伐更加科學,可以在單位時間內更快地移動。世界拳擊界對兩個拳手進行比較時。這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但是,傳統武術裡並沒有過多地強調這方面的內容,並不認為這非常重要。我的經驗是,面對那些不斷地移動的對手,並不讓人感到有什麼壓力,倒是那種不動如山地站在你面前的對手,你要格外地小心。因為我自己就走過由這種迅速移動到今天的不輕易移動的路。我知道,郭云深先生的半步崩拳和現代直拳相對於一點沒有移動距離和速度方面的優勢,卻成為讓任何高手都恐懼的絕技,他的戰術似乎是:慢慢地、小心地儘可能靠近對方,然後,抓住種種機會,瞬間一擊就結束戰鬥。
法國人對拳手的出手速度也進行過非常認真地測量,認為高手的出手速度已經超過每秒十米,腿法更快一點,竟達到了十三米左右。大家認為側腿威力不如泰國拳裡面的低邊腿,也主要是從速度方面的優勢來考慮的。細心的教練們會在此基礎上加上身體的移動速度,於是,根據人的神經傳導速度由大腦到四肢少不了0.08 秒。即使是打飛碟的高手,他所做出的判斷也不少於0.2秒,在這樣的單位時間裡。通常距離只有半米的格鬥雙方,對方的出手已經越過了三米距離,你能做出正確反應嗎?這是傳統的武術界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才做出了進攻有壓倒優勢的結論。
其實這只是理論上的東西,事實上,任何人都有相當快的速度,就是你面對事物做出的下意識不假思索的反應,這種反應速度不亞於任何一個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並且,任何有實戰經驗的人都會明白,面對一個冷靜的經驗豐富的對手,你根本沒有把握能保證出手就一定能傷得了他。
再就還有出拳的力量,大多數人在力量方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俗稱「打熬力氣」,於是就有「一力勝十會」之說,這也是經驗。其實,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力量訓練都必須去做,適當地練就行了,練太多了,也許反而不好。如健美和舉重運動員就應該是練力量的典型,他們就必然會搏擊嗎?我認為,一個健康的人,本身的肌肉力量,特別是其自身的力量就已經足夠了,只需要學會控制它們就夠了,我親眼看到一個個子矮小的青年,面對拳擊器,身體向前衝撞著拚命地擊出一拳,擊出的力量居然超過了二百公斤。看他的身架我知道他並沒有練過什麼功夫,所以我明白所謂力量並不是絕對的東西。
總之,我認為,出手的頻率,移動的速度,出手的速度和力量都不是決定因素,也不應該是太重要的指標。這幾項的數據再高,成績再好,只標誌了你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並不代表你已經獲得了真正實戰時所必須的本能反應速度。這些內容,在冷兵器時代,在以攻擊為主的士兵和警察訓練中可以說有重要意義,但從武術的角度看,從防身和自衛、健康和協調身心的角度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更多的拳手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走某一動作無數次的強化訓練或者強化對某一類技術的訓練的道路。由慢到快,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力量和速度的變化,角度的 變化,再加上師兄弟之間的對練,反覆不斷地拆招、喂招。似乎能讓他們的技術臻於完善,他們自然認為這樣無疑是完善自己的技術最直接的正常途徑,而且不可能出差錯,在普通教練看來,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乒乓球、籃球等運動員就是這樣強化自己的技術的,並且也很有效果。說明這樣的練法的確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也有另一種反傳統的觀點,如南少林派就認為,當你的力量、速度和技術的練習達到一定程度後,應當通過坐禪般的練習來強化自己的功夫,踏上通向高手的道路,這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閉關修煉」了:大成拳源於形意拳,也在形意的熊形、虎形、龍形幾種樁功的基礎上提出了通過矛盾樁、技擊樁等達到高層次的技擊境界;太極拳在最初也應該說是一種能夠反傳統的拳術,因為它一反傳統的以快打慢,「百招百解,惟快無解」的觀點,首次通過練時慢,用時快的訓練模式,顛覆了武術界一千多年來一成不變的「以強凌弱」的定式。從此,武術就不單是強壯者一統天下了。它無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說的成功並非只是楊露禪當初在京城較技的成功,而是成功地吸引了大多並非有太多精力和太強體力的人群,使有一定感悟能力的知識分子和平民百姓參與進來,熱愛這樣的大眾化武術。我知道,太極拳後來的擂台表現並不太好,但我認為,太極和意拳的進步意義都在於,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把精神意識,即一個拳家所說的「感覺」能力的訓練,由此,其被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那麼,人們最關心的本能反應方面的疑問,能夠通過科學來完全解釋嗎?至少,沒有人得到大家一致認同的答案。
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武術的太多方面,特別是包含了武術的許多核心內容,要想把它說清楚,談何容易!
我想,起碼應該從這樣兩個方面來考慮:你是攻擊對方?還是面對攻擊?一般武術師都愛首先考慮前者,而我認為這樣的前提是極端錯誤的。我的觀點在其他文章裡說過,這裡不再重複。
如果,你和我一樣,重點考慮後者,那麼就得總結你個人面對攻擊的原則。
李小龍在提到他的原則時把它總結為「近身和發力」。他這樣說時,是介於攻擊和反擊兩者之間來思考的。他的截拳道,其實特點就在一個「截」字上,他重點是用截來「近身」。
我記得王選傑先生是堅決否定所謂「後發先至」的,他認為這在實戰中不可能真的做到,甚至在理論上也糊塗。我直到現在都不能完全明白他的真正意思。我知道他學的大成拳是來自形意拳,而在形意拳中就提到過「顧法」和「截法」,從截形、截神到截心,有不同層次的境界,自然都說的是我「先動」。
而大家都看到了,李小龍可不管別人的看法,他把這個「截」字在他的拳學實踐中表現得痛快淋漓,他的所向無敵,簡直是把反應速度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
幾十年過去了,當我們從純武術的角度來判斷李小龍的功夫時,我不能不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僅僅是「截」字意義上的近身,並不是近身反應的最高境界。
我有點理解王選傑先生的觀點了。因為他們走的不是一個方向:說到底就是所謂的「外家和內家」之別,從內家的原則來看,武術上說的「打人如親嘴」,只有在雙方高度接近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在這樣的情境中,才能運用大成拳所說的「超速」運動,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而不能僅僅滿足於「殺人三千,自損八百」式的 「截」法。
怎樣才能做到這樣的效果?答案是面對攻擊做最小的移動!
小到什麼程度?小到極致,有可能是從外表看似乎沒有動。即所謂的不動之動。
毫無疑問,你的拳感越好,功夫越深,你的移動就越小,你就能越恰到好處地創設這種對自己極其有利的距離,並作為發力的最佳前提。可惜的是,在我看來,中國武術的大多數拳派都未能完全解決面對攻擊的問題,能動到離開敵人的攻擊範圍已經夠好,怎麼可能在此前提下講究移動的質量?
既然是說「反應」,我這裡就暫不涉及「發力」了,大家肯定會關心怎樣才能練出真正的、有實戰價值的反應速度和能力,如何解決本能速度和反應速度之間的矛盾呢?
我想,當你把武術定性為一種技術時,那麼,完全可以用我們前面所說的體育方式的訓練方法,那是絕對沒有錯的,但是,當你把武術定為一種藝術時,僅僅只用體育運動普通的方法,想要達到高層次的武術境界,就不太可能了。
我們知道,當體育運動達到一定的水平時,最關鍵的因素已經不屬於技術層面了,而應屬於心理層面。高手之間的較量,無論是一對一的乒乓球、網球,還是幾對幾的足球、籃球,心理因素所佔的比例可以說是絕對重要的。其士氣高昂還是低落,誰敢說不會有天壤之別?俗話說「兵敗如山倒」,並不完全指的是肉體上的失敗,更多指的是精神上的失敗。於是我們可以說,體育也可以是一種藝術,至少,當它達到藝術層面的時候,就絕對不是單純的苦練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的答案是:和體育一樣,當你還處於技術層面時,你需要強化訓練技術,包括發展完全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的技術特徵,以臻於完善,當你已經掌握了相應的技術,達到追求藝術的層面時,你應該著重通過平靜的訓練,使你的技術接近完美,也應該通過精神的訓練,來產生自己拳外的功夫。
由激烈到平靜,由肉體到精神,這似乎是正確的必由之路!
難怪那位武術怪才趙道新敢於公開反對大成拳宗師「完美的站樁」,而主張先通過激烈的對抗性搏鬥,產生一些直觀的東西,強化和實踐技術層面的內容,而不是自始至終都只用站樁一種形式,這是他通過實戰,通過多次打敗高手的經驗,特別是獲得全國擂台賽冠軍的實踐經驗得到的真實的體驗和教訓。
我們再從一些可以稱為「純粹藝術」的東西上去尋找武術之路吧!
初學繪畫,必然會練什麼?開始學音樂,無論是鍵盤樂器還是管絃樂器,都必須練什麼?當我們遇到最難掌握的筆法。書法和美術老師會給我們什麼提示和要求?當我們遭遇最困難的樂段,音樂家將以他們的經驗給我們什麼忠告?
要從最基礎開始!
這是不用說的常識,在困難時,特別是在遇上最難以克服的創作困難時,鋼琴和小提琴教師通常都會提醒你「慢練」,而且是越快的東西,就越是要通過慢來強化,「越慢越好」,大成拳的站樁,我把它理解為「慢到了極點」。不動之動,大師們也是這樣解釋的。
「樁中有拳,拳中有樁」,這無疑是上乘的武術境界!我從蘇派拳中感受到「拳中的樁」,通過多次實戰,更感受到它的價值,認為它是南方拳派中少有的好拳種,後來,接觸了大成拳,就能敏感地發現它與眾不同的價值,我認為大成拳拋開養生的作用不提,其中有關實戰最核心的內容其實就是「樁中有拳」。我覺得,今天我們看到的太極之所以只有健身的功能,沒有實戰的價值,最直接的原因,(太極的愛好者實在太多,我自己青年時代也練過,花很多時間探討,但不好意思,如今請允許我直言個人看法)恕我冒昧:就是「拳中沒有樁」。
當一種體育。比如體操這樣的純粹可以稱之為藝術的體育達到了一定層次時,會自然採用與一般體育不同的訓練手段。
如西方早就開始用冥想式的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成績,讓運動員坐著,站著也可以,閉上眼睛,僅僅用思想來完成他(她)即將進行的比賽,甚至真實地去感受比賽的場面,實驗也證明,通過想像中完成的動作,並不比真正的練習效果來得差,甚至有可能產生質的飛躍。
一個著名的鋼琴家說,要想成為出色的琴師,你必須多流幾次眼淚。注意!他說的是眼淚,是屬於精神和感情方面的積累,並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像肖邦一樣,把手指頭彈得發燙,須用冷水冷卻。因為這不是初級階段的打基礎,而是高級階段的感悟。
有人說,練武術其實說到底是練感覺,這句話已經抓住了武術的核心,說這話的人一定已經洞悉了武術的真諦。武術和其他體育運動一樣,是要練動作、技術,練身體方面的相關素質的,但是,當你練到了一定的水平時,沒有辦法再前進了,「到底了」!就必須走超越技術層面的路。
西方一個著名的醫學家說,人有兩套生命系統,一套是屬於人的,另一套是屬於神的。他說的其實是人兩個健康的層次。即肉體的層次和精神層次分別在醫學方面的意義。
我覺得,他的話可以對我們有武術方面的啟迪:就是當我們對身體的鍛鍊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感到僅僅靠肉體的訓練難以有什麼進步了,就可以在精神方面下工夫,追求精神的強大,氣魄的宏大,這種精神和靈魂的搏擊訓練,是肉眼無法看出的境界,也可以說是神秘的境界,也許,由於你個人認識、悟性等原因,練了不少時間,卻只是在原地踏步,也許,你天賦極好,在不長的時間裡,已經走得很遠,但別人卻無法知道和明白。
在肉體那個層次的武術家是能夠被人通過一些表面特徵看出來的,而在精神這個層次呢,你可能已經從一個赳赳武夫蛻變為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絲毫看不出有練過武功的痕跡,似乎把原來的自己已經完全否定了。但你明白,這是一種質的飛躍,是一種質變意義上的「否定之否定」。
古人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我想,也可以用來詮釋這兩個階段。當你處於技術提高的層次,你會感到每天都在增長一點新的東西,你的某些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最後,你終於進入了「一招鮮,吃遍天」的境界,一般人達到這種程度時就已經滿足了,可以稱之為人人佩服的高手了。如果歸納一下,可以說你已經達到 「戰勝敵人」這個層次了,許多「不敗拳王」就是這樣的層次。但是,你可能會有仰之彌高的願望,不滿足於已經有的成就。想更上一個層次,進入精神和靈魂那個階梯。當你終於進入精神歷練的層次,你會逐漸地忘記,或者說是淡化你所學過的東西,淡化年輕時就伴隨著你的強烈的求勝慾望,也包括淡化了你原來已經孔武有力的外形。「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形。」這恐怕就是王薌齋先生說的「無招」境界吧?
於是,你會真切地感到,你似乎開始超越那人人都必不可少的神經傳導的時間和距離,你的反應越來越接近本能,你逐漸進入能感覺到的新的層次。
人都有本能的反應,碰到開水了、高溫了,你會閃電般地做出反應,這超出了你的神經反應速度,並且是正確的,因為避開危險的這個動作實在是太簡單了,用不著事先進行多次的操練。然而,當面對高速接近的襲擊時,你的本能反應不一定會那麼正確,只有在平靜地訓練過有關的技術後,才有可能逐漸接近實戰所需要的高 速的本能反應狀態,就是所謂的「遇敵好似火燒身」了。然後,在有效的精神氣魄訓練中強化了這種效果和積累。這種積累平時看不到,甚至最後你自己都感覺不到了,似乎已經沒有了。但是,一旦受到外界條件的激發,就可能突然地爆發出來,它甚至達到連你自己都不能相信的異乎尋常的效果。因為它是超越了技術層面的,無法複製和模仿的東西。每一次發生,你都無法預先設計,它是你的創造性產品,是本能地產生的,就如藝術家的每一個藝術創作一樣。
於是,你該明白,你的功夫真的上身了,並不僅僅是戰勝對手的層次,已經上升到「戰勝和超越自己」、俯瞰一切的境界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