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處:http://ppt.cc/_,rm

作者:梁煥松

我們從小就接受老師和兒童課外讀物的教導,要以「管寧割席」的故事為鑑。

「管寧割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三國時代,距今約1800年,到底是真是假,已經死無對證。它不見於正史「後漢書」和「三國志」,而是載於與三國相隔200年的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的第一章「德行」:

「世說新語」寫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歸納從這個故事引申出來的傳統教訓,我們不應學華歆,要傚法管寧,即是:

1. 不貪錢財、不慕名利、讀書要專心

2. 交友謹慎、只與好人為友

管寧要與他的好友華歆「割席」絕交,導火線其一是在園中鋤地時,他倆同時發現「地有片金」,管寧看都不看,當它是無用之物,華歆卻拾起看一下之後才甩掉。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之舉。其二是門外有達官貴人的轎輿經過,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忍不住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熱鬧。這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之舉。

故事被載入《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不言而喻,作者劉義慶認同管寧這個做法。不算甚麼大事,但足以反映出管寧和當時社會的讀書人評價他人與約束自己的尺度之嚴。

華歆貪錢?

正史「後漢書」中兩人都沒有傳,「三國志」中《魏書》對管寧有一小段記載,關於華歆的記載就有好幾大段,比管寧詳盡得多;這是因為管寧始終是隱士之流,但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如袁術、孫策、孫權、曹操都曾邀華歆為官佐政,委以重任。魏國建國以後,華歆又先後在魏文帝和魏明帝兩朝擔任要職,官至相國、司徒,有很多事蹟值得一記。

且慢!大家不用急於作出結論,說真是古語有雲「三歲定八十」、管寧觀人於微、華歆果然是熱心功名利祿的貪財小人!

「三國志」記載,華歆雖身居宰輔高位,卻嚴於律己,廉潔清貧為世所公認。史稱他「素清貧、家無擔石之儲」,以致魏文帝聽說後感動不已,下詔說現在宮中的飲食美味多樣,華歆官為司徒,卻餐餐以粗菜下飯,又和家人穿得太樸素,太不成體統;特地賜他御衣,並且給他的妻子兒女全部做了新衣服。

還有一則「華歆拒金」的記載:華歆受天子之召,離開孫權去京城任職時,賓客好友前來相送者逾千人之眾,贈送給他幾百金的錢財。華歆當面不予拒絕,卻暗地裡給各份禮金都寫上餽贈者的姓名。臨別時,他召集各位賓客,誠懇地說:「我本不想拒絕諸位的好意,然因單車遠行,所載禮物太多,會因財寶惹眼而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所以只好將所載禮物給各位留下了。」跟著一一原物奉還。華歆此舉不僅維持了自己的清廉,而且顧全大家的面子,十分得體。

華歆為政清明,頗有治國安邦的高策良謀。他曾上書天子,勸諫應「留心治道」而減少「征伐之事」;他鑑於戰事征役頻繁「頗失農桑之業」,上書懇請朝廷重視農業:「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史書稱道他「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

晉朝陳壽修正史「三國志」,跟明朝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虛構小說大不相同,下筆得十分嚴謹,而且經過宋朝裴松之的修訂補註,允為信史;這麼看來,管寧當年是看錯了人,「割席」之舉自然屬於小題大做了。

現代交友之道

現代的人際關係,重視個人特質、自由選擇,待人處事講究互相諒解和包容異己,社會才會變得較為文明,多一些祥和之氣。

不論管寧是否看錯了華歆,就算是大家有不可消弭的歧見,也毋須馬上劃清界線不做朋友,所謂「你的觀點我一丁點都不同意,但我會竭力維護你有不同觀點的權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華歆發跡之後,怎樣對待少年時候看不起他、與他絕交的管寧。《華歆傳》寫華歆官至司徒後,向朝廷舉薦管寧;華歆官至太尉時,又上書欲「讓位」於管寧,對管寧當年的侮辱沒有耿耿於懷,而且以大度的胸懷,出以公心,舉賢薦能。華歆其人之德行高潔可見一斑。今時今日,我們應從歷史真相中,還他一個公道。

國學大師錢穆教授的「中國史學名著」一書說,後人極為推崇管寧的人品,說他是「三國第一人物」。不錯,管寧是鑑於政治黑暗不願出仕做官,保持了自己的清高,但我認為 One cannot achieve greatness by simply doing nothing. One must do something right in order to be great.(僅僅潔身自愛不足以成為偉人,要做偉人必須有所作為)

我覺得管寧這個「第一」十分可議,他固然比不上諸葛亮,也未必勝得過華歆。

我明白用現代的標準去評核古人,是未必恰當的。問題是:我們還有沒有需要繼續用這故事,向下一代灌輸這套教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