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些武友在習武過程中,希望能到處去交流切磋以增長見識,這本是好事,但先決條件是要對方也願意接受交流,若對方不願與之交流,也不應惡言相向,畢竟對方有自己的考量,再說也應衡量自己憑什麼去跟人交流,別人功夫練得好壞是他自己的事,不管練得好或壞,別人本來就沒義務要讓你交流,請別太抬舉自己了。


個人認為「交流」應是建立在雙方不論是在輩份、見識、功夫都是相等的情況下,且對武術的見解又有相當的共識,倘若有一方在各項條件均不如另一方,則應稱為「請教」「求教」,因無雙方均等互惠,又何來「交流」呢?

 

對方不願交流,除因上述不對等情況外,還有是因每人練武的動機不同,有人追求實戰,有人追求養生,既然理念不同,當然很難有交集;還有些自我意識較強烈的武友,以為只要登門拜訪,對方就一定非要跟他切磋不可,也不想想自己只是無名小卒,卻妄想藉由挑戰名家高手來達到成名的目的,這種一廂情願的作法本來就很可議;試想,若正好碰上高手那天狀況不佳,自己若一時僥倖勝個一招半式,高手英名固然付之流水,自己卻平白得了個打敗某某高手的虛名;倘若是高手擊敗自己,對高手而言卻是連虛名都沒有,而自己本是無名小卒,就算被高手擊敗更加無損失;這種不平等的交流,好比無本賭注一樣,豈非比賭博更加划算?所以有些武術名家或團體,為了教學方便或希望單純練武就好,故會謝絕不必要及不平等的交流,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有個故事說,一隻松鼠要與一隻獅子決戰,獅子果斷地拒絕了。
松鼠:你害怕了嗎?
獅子:如果答應你,不論輸贏,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就算贏了,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松鼠打架。

看完故事,你的感想是什麼呢?

 

還有一種情形是,對方知道程度相差太遠,而不願交流;古代有位高手,由於名頭太響,常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外地武師登門挑戰;某天又來一位武師登門挑戰,而高手則避不見面,而武師也毫不放棄的從早上一直叫囂到晚上,讓高手的母親不勝其煩,要高手去接受武師挑戰;高手跟他母親說:「不是我不敢接受他的挑戰,而是他程度太差,身子像紙紮般地脆弱,根本不堪一擊,我一出手肯定會出事,所以才避而不戰。」,但他母親還是要高手想辦法讓那武師知難而退,不然實在是太吵了;母命難違,高手只好出門去見武師;武師一見高手終於現身,心裡很高興,正準備跟高手好好決戰時,只見高手一句話都不吭,走到武師面前,只用一擊就把武師面前的石桌打斷;武師看了之後,心知自己跟高手功夫的差距,有如雲泥之別,所以一句話也沒說,乖乖地離開了。

 

武俠小說內所描寫的上門踢館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也千萬別以為自己總是最強的,別人可也不全都是弱者,小心踢到鐵板;若單純只為追求武術上的修練,那只要跟對方取得共識,進行良性交流,肯定會有收穫;若想藉此揚名立萬,或滿足自己不實際的武術幻想,那最好省下這些力氣,去作作白日夢還來得簡單得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