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很常看到「習武修心」、「習武就是修身養性」這類的論調,這些論調通常是來自於武俠戲劇小說,一般人似乎被這類的武俠戲劇小說影響,甚麼習武修心之類的論調皆能朗朗上口,甚至常被一知半解的外行人拿來濫用,不但自己搞錯方向,也誤導別人。
也有人說習武是為了「找出自己的價值地位及思量」、「更瞭解自己」,若是為了這些目的未必要透過習武才得達到吧?各宗教的修心方法會比武術更加詳盡的。
事實上真的有多少人懂武術的內涵?武術是很務實的技藝,武術絕不是只靠蠻力而已,其中內涵遠不只於此,大道至簡,武術本來就是很實際的實證科學,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格鬥,若無技擊格鬥觀念,武術只會淪為舞蹈或體操,在正確的武術訓練觀念之下,技擊是必然產生的。認為武術只是用來健身或養生,或認為技擊不合時宜的人,都不算是會武術,更不是習武之人。
習武有了基本的功底之後,就要開始練對打了,在習武過程中,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練武術若不練對打是絕對學不會打的!不管套路練再好、動作再正確、練再多拳架、發勁練再好、推手練再純熟,若不練對打就肯定不能打,習武不對打等於陸上學游泳,在以往的經驗中,凡是怕痛不練打的,幾乎都練不出甚麼程度,而不練對打的,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武術生命十之八九到此為止了」。這時期練習對打的重點在於「習慣對打的感覺」,若此時有逃避對打的念頭,以過往的經驗看來,通常有這種想法的人,其武術程度通常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而已了。
現代人大多養尊處優,平時安逸慣了,有些武友都儘量不去練對打、逃避練對打,還找了一堆修身養性的藉口讓不練對打合理化,並持續推行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久而久之,武術自然就淪為舞蹈或體操了。
習武修心是有層次跟次第之別的,若一開始接觸武術的目的只是為了修心,則只用武術的方式是不足的,而且修心也未必要用武術的方式,用舞蹈、體操或其他運動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建議參考各宗教的修心方式應會更完備,除非本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習武。
任何技藝都是建立在已專精該項技藝的層面上才有資格談內化,若偏重習武為目的,習武會有很多觀念上的打破與重建,也唯有透過這種「破而後立」的訓練,才能在精通武術後逐步內化,達到修心的層次,絕非一開始就將武術內化,才不至於演變成「文不文、武不武」,只學到把修心的口號掛在嘴上,而功夫卻沒學到多少,徒然虛耗時光,這樣就太本末倒置了,
修心並非習武才需要的,而是平時為人處事就當注重的。「術德兼修」這四個字已明顯點出學習的次第所在:當以「術」為先,後再內化為「德」,這才是「術德兼修」真正的意涵啊!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