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微言
值得深思的小故事:
當局者迷──司空見慣的類似場景
場景: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她的丈夫卻在旁邊一直嘮叨著:「小心!火太大了 ; 慢慢的把魚翻過來 ; 再多加一點橄欖油吧!注意...........」。
「煩喲!我比你更懂得怎樣做菜好嗎!」妻子很不高興的說。
「妳當然懂啊!我只是想藉由這麼一件事,讓妳也好好體會一下,每當我在開車,妳卻常在旁邊喋喋不休,當時我的感覺會是什麼樣。」丈夫心平氣和的回答,妻子聽了不禁莞爾,會心的撒嬌傻笑。
設身處地學會體諒他人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我們有心,肯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什麼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船過水無痕,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
一個盲眼的老爸和看著報紙的兒子,併坐在庭院樹下的椅子上,享受著溫馨陽光浴的天倫樂,好一幅令人稱羨的人間美景。
老爸聽到了有鳥叫聲,一連跟兒子追了4次說 :「 那是甚麼啊?」
兒子顯得十分不耐煩,在回答了第4次「是麻雀」的時候,終於忍不住發起脾氣了。
這位老爸於是悶聲不響的走進屋裡,一會兒又走了出來,順手遞給兒子自己年輕時候寫的日記本,他叫兒子唸出來給他聽一聽: 「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一連問了我21次
『那是甚麼』,我回答了21次『麻雀』,每一次我都是緊抱著那純真的小孩,慈愛的回答他……」
兒子看唸到這兒頓感慚愧,不由自主緊緊地抱著老爸連說:對不起!對不起! 對不起!
明天會更好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思維、生活習慣等等,如何能夠讓對方和自己的心靈完全的契合呢?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算是再親密的父母子女、夫妻之間,都難免會發生嫌隙不搭的時候。因為兩代之間的代溝是存在的,「嘮叨」是為人父母的天性使然,父母總是出自於呵護、關心、擔心,才會不厭其煩一再的叮嚀。嘮叨的父母為數可觀;不嘮叨的老年人則是鳳毛麟角了,因為他們的記憶力也在逐年老化減退。
我們往往容易因一時的口直心快,弄得聚無好會,不歡而散,甚至和家人反目不和。此時,何不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我們能坦然自在的用同理心去理解對方,與其窮辯解抬槓,不如自尋開心,把太多的自尊心、猜忌心、好勝心、擔心等等儘可能的放下,一切會來得更輕鬆自在!
如果我們能試著讓自己的情緒不受外境所影響,保持一個心平氣和的心境,給彼此更多的空間,順其自然,肯定不會那麼容易心煩氣躁了。
我們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而輕忽別人,希望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而且常常陷入自以為是、自圓其說和「嚴以待人,律己從寬」的迷思。
「情緒管理」真的是門大學問,莫測高深。正向的情緒,愉悅、快樂、溫馨、和諧、輕鬆、冷靜、祥善等等才是我們所必須念茲在茲努力追求的。
大部份的爭論矛盾的產生,都是無中生有且毫無意義,有時可能只是談話時的氛圍不悅,表情緊繃、面無笑容、語態急促等因素陰錯陽差而促成的;或者,我們太在意對方有意或無意的話中話,太顧慮自己感受,以至於一聽到不對味的話兒就炸,就反擊。這樣一來,雖然在表達不同的意見,很容易忽視給予適當的善解和尊重而引起爭衝突。
王陽明有句名言:「請心平氣和再說」。既然已經心平氣和了,那麼還有什麼好爭論得失或對錯的呢?
其實,比較聰明理智的做法是:
多聽 (多察言觀色、多設身處地去體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個心不動以制萬動』是涵養的最高境界。 )
少說 (少說反話,盡量避免說尖銳的措辭。平常心的沉默並不一定代表默認同意,也可能是最大抗拒。)
如果我們能夠這樣警惕自己,多為對方著想,多一份相互理解和關愛包容,留意自己談話時的情境和說話的語調,謹記緩、慢、圓 ( 和緩;慢條斯理;圓融 ) ,相信我們明天的每一步都會走的更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