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劍

 

武術作為一種文化內容,從有史可查的時間算起,在中國已經存在了至少有五千年歷史了。但是時至今日,對於武術文化的正名和定位,學術界依然異說紛呈,口徑不能統一。

 

武術是什麼?

誰能給它下一個簡明的切實的無爭議的定義?

武術是什麼?

誰能說得清它包涵多少內容?

誰能說得清它是怎樣產生的?它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現在,我把我的看法告訴大家:

武術是原始社會的人與人武力競爭的技能的傳承和延續。

武力源自對武器的擁有和利用。對於人類來說,原始的武器有兩種,一種是每個人的肢體,一種是可以拿在手裡的工具。 

武器的構成決定了武術的表現形式----人與人用肢體武力競爭叫徒搏,人與人用工具武力競爭叫械鬥。 

顯然,武術就是徒搏和械鬥的學問。 

 

為了憑藉武力與人競爭,道德久要造就和擁有武器,其次是要強化武器的性能和優化作用武器的方式。擁有優良的武器叫做造就武力,以最佳方式充分發揮武力應有的作用叫做運作武力,所以,總而言之一句話:武術是人與人武力競爭的學術,武術是造就武力和運作武力的學問。

人對人施予武力是武術的本質。 

任何一種工具,任何一種破壞力,要想把它歸為武術,那麼,針對他「人」是最基本的前提。

 

鐵匠和石匠在勞動中練就了強大的臂力,很少有人能經得起其強有力的一擊。足球運動員在踢球中練就了強大的腿力,很少有人能經得起其閃電般的一踢。前蘇聯曾有一個棒球運動員,在風雪天遭遇狼群的圍攻,他手持木棒左右衝突,竟將十幾隻餓狼的腦袋一一擊碎----狼可是比人難打得多了!要是用他那樣的身手去打人,只怕沒有幾個人能從他棒下僥倖逃生……

當這些人遭到他人攻擊時,他們的表現決不會比武林高手的表現遜色。但是從純學術的角度上講,他們的行為並非武術。為什麼?因為他們那超人的力量和殺傷力,原本並非為的是對付他人。 

弓弩是古戰上的利器。但是獵人的弓弩不叫武器,因為那是他們的勞動工具。獵人的射擊手段不叫武術,因為那是他們從事狩獵生產的勞動技能。

 

刀斧鐵叉是古戰場的常規武器。

但是樵夫伐木工砍柴伐木的手段不叫武術,因為那是他們的生產勞動技能。他們手中的刀斧不叫武器,因為那是他們的勞動工具。

同樣的道理,漁民手中的魚叉也一樣。

這就是說,一樣工具是勞動工具還是殺人武器,要看操持者的身份,要看它的用途。當它們掌握在勞動者手中用於生產勞動時,它們就是勞動工具。當它們掌握在武人或士兵手中用於消滅敵人保全自己時,它們就是武器。

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把勞動工具和殺人武器區分開來,把勞動技能和武術區分開來,把生產力和武力區分開來。

 

人從「爬行動物」變成直立的人,是適應勞動的結果,所以哲人說:「勞動創造了人。」這話不假,而欲從事稍微複雜一些的勞動,就需要使用勞動工具。所以從「勞動創造了人」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天生的肢體和原始的工具都是勞動工具,而不是殺人武器。 

但是隨著人與人之間利益的衝突和矛盾激化,天生的和原始的勞動工具就不可避免地用於與他人的競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繁衍,這樣的競爭越來越頻繁,而結果也越來越重要,慢慢地就導致了勞動工具的生產功能被弱化而傷人性能被強化、勞動工具的作用對象由不同的物而定格為同類的人,這樣,勞動工具就成武器,人與人競爭的專項技能就成了武術,於是,武術這門人與人競爭的學術正式誕生。 

這就是武術的起源。

武術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注定必將因學術競爭而進化,所以,從遠古到現在,人類對武器的強化和武術的優化和深化的努力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這種武力升級運動包括了肢體武器和造作武器(冷兵)兩個大項,在學術領域是它們優勢互補相輔相成。

讓我們先來看看冷兵的進化發展史。

 

石塊武裝了徒手,石錘石斧取代了石塊,銅斧取代石斧,鐵斧鋼斧取代了銅斧。

銳石和尖骨武裝了徒手,骨匕和石匕取代了銳石尖骨,銅匕取代了骨匕和石匕,青銅劍取代了銅匕,鐵劍取代了青銅劍,鋼刀取了鐵劍。

飛石延長了手握石塊的作用距離,拋索大大地提升了拋石的距離和威力,拋石機的出現把飛石的威力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原始的大炮因此產生。

木標槍延長了手握古矛的作用距離,弓箭把標槍的作用演繹到了極致。弩弓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弓箭的機械化程度,床弩的出現使弓箭達到了最大的殺傷力。

經過千百年的工匠們的不懈努力,冷兵器的剎作工藝已經達到了近乎完美的頂峰狀態。當我們用盡高科技手段和現代化技術竟然難以複製出與古代冷兵同等質量的刀劍時,我們能表示的只有敬畏和心服。

 

在粗略地回顧了冷兵的進化史之後,讓我們來看看肢體武器的發展史。

人的肢體作為與人競爭的武器,它的歷史無疑比冷兵時代更久遠。我們可以想見在人類學會使用勞動工具之前,肢體武器已經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如同牛抵馬踢鷹抓狼咬一樣,拳打腳踢頭撞牙咬無疑是人類與生俱就的本能。而這種原始的本能,就是人類肢體武術的木本水源。

為了生存----也許是為了得到生命延續的配偶權,也許是為了擁有對領土的主權,也許是為了獲得生產資料和食物……原始的人類不得不依靠天賜的肢體武器與他人展開競爭。在人與人的武力競爭中,對肢體武器的合理運用和有效打擊更容易取得勝利,作為智慧動物,原始的人類逐漸發現了這一點。當人們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有意識地積累和學習這類搏鬥技能時,武術這門學問就正式產生了!

以肢體武器為主流的武術時代究竟持續多久,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我們可以想見的,在以肢體為競爭武器的武術時代,體力和體能往往是勝負的主要原因,天賦素質好體格強壯的人更容易贏得勝利。我們可以想見,當弱小者不堪被強大者欺凌時,他下意識地拿起某種工具進行抵抗,比如,拿起一片銳石,或者一支羊角,結果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情況,弱者竟然挫敗了強者!當人們因此意識到武器可以彌補體力和體能的不足而成為制勝的法寶時,冷兵武術體系便很快確立!

 

當原始冷兵武術繼肢體武術產生之後,漁獵技術,農耕技術和原始武術,便成了人類社會的三大文明。這三門大學問伴隨人類從遠古走到今天,直到今天,這三門學問依然是人類重要的生活內容。

當武術進入冷兵時代之後,冷兵成了武術的主流,而肢體武術逐漸被邊緣化,失去了戰爭功能。在戰場上,在稍微重要的競爭中,在個體尋釁和復仇中,冷兵從此成了絕對重要的角色,這種現象,從原始社會一直持續到火器時代,一直到高科時代的今天。

在戰國時代,「射」即弓箭術是上流社會即貴族階層必修的六藝之一。「齊人隆技擊」說的是齊國人上行下效擊劍成風。信陵君竊符救趙是借助銅錘奪取帥印,張良伏擊秦始皇時,刺客用的是大鐵錐。荊軻刺秦用的是淬毒的短劍;高漸離刺秦用的是灌鉛的琴。古代有名的刺客和殺手,沒有一個不是借助利器,聶政、專諸、要離所用的,都有製作精良的武器。

 

傳奇人物?隱娘用的是鋒利羊角匕首,紅線女威懾人用的是短劍,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憑藉的是棍棒。著名公案小說《施公案》《包公案》上面描寫的風雲人物,無論是刀客響馬還是毛賊,無論是官方隨從侍衛還是衙門捕快,清一色的都是冷兵高手。 

中國古時把武術稱為十八般武藝。在不同的十八般武藝排行榜上,弓弩槍刀無不名列前茅,而白打亦即手搏也就是肢體武術無一例外地排在最後一名。

事實充分說明,在冷兵時代,肢體武術始終都是邊緣武術,從來沒有成為武術的主流。

但是從中國近百年的武林現狀來看,代表肢體武術的拳術卻赫赫然成了武術行當裡的主角。如果一個人不會打兩套拳,那麼他簡直就沒有資格算是武人。如果一個武人不是憑拳腳揚名立萬而動不動就要拿冷兵救場,那麼他就會被大家瞧不起,被大家認為沒功夫。

拳術什麼時候凌架冷兵之上成了武術的主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不從肢武術和冷兵武術的角色轉換說起。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肢體武術產生於冷兵武術之前。當肢體武術的剋星冷兵武術出現之後,肢體武術便被逼到了舞台的近緣。肢體武術只所以風光不再,是因為冷兵後來者居上佔有了幾乎整個市場。

肢體武術的落魄是由冷兵武術的發展引起的,那麼肢體武術的繁榮也只能基於冷兵市場的萎縮。沒有這個前提,肢體武術就只有生活在冷兵的陰影之中。

但是肢體武術終於復興了,而它的東山再起,恰恰就是冷兵市場的凋零。

這是怎麼一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在元代,北方強悍的少數民族憑仗著金戈鐵馬摧毀了宋王朝,統治了整個中國,開始了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強權統治。靠冷兵得江山的人深知冷兵的厲害,他們也更知道一旦佔國民人口絕對是優勢的宋朝遺民揭竿而起對他們意味著什麼。為了他們自身政權的鞏固和生命和安全,元朝統治者發佈禁令,嚴禁漢人擁有任何殺傷性武器,違者滅族。

這樣一來,漢人就只剩下了自己的身體可供支配。在這種情況下,不甘心任人宰割的漢人就只有把自己的身體變成武器,以用於萬不得已時的反抗。於是,肢體武術便成了漢人的唯一選擇,並且很快就成了漢人的全民性運動。

 

由於被剝奪持有冷兵的權利而被迫倚重肢體武術,這實在是萬不得已的選擇。但是人的血肉之軀根本無法與鋼鐵鋒刃相此,想用肢體對抗冷兵保全自己談何容易!但是漢人擁有的只有自己的肢體,所以為了增強肢體本身的強度和肢體武器的殺傷力,人們就只有在自我強化和完善上下大功夫----需求產生發明創造,於是種種武術功法便因此產生。武術功法堪稱聖經的經典之作《易筋洗髓經》和《七十二藝》,便都發端於這個時期。

 《易筋洗髓經》和《七十二藝》冠名少林寺,證明武術的拳術時代始於元代。為什麼這樣說呢?眾所周知,從唐代開始,少林寺習武的一直是僧兵。既然是後,那麼他練習的就必然是大戰之技。因為拳術是「無予大戰之技」,所以當年少林僧兵一定練的是冷兵武術!

肢體武術入主少林,始於元代雪庭禪師。元代官方禁止民間持有武器,以冷兵聞名的少林寺不能不受到衝擊。作為受朝庭冊封的一代方丈,他不能不考慮朝庭的禁令,也不甘放棄少林寺的傳統。在兩難的境地,雪庭禪師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大智慧----他把世間肢體武術的高手請進少林寺,使少林功夫得到兩全。

繼山西高手白雲峰和河南高手李叟等民間武術家入住少林之後,眾多民間高手紛紛向少林寺靠擾,於是就形成了「無下功夫集少林」的局面。這些身懷絕技的民間高手的武功絕學在少林寺經過驗證、篩選和優化,最終形成了文圖資料,這就是被武視為無價之寶的功秘笈《少林筋洗髓經》和《少林七十二藝》。

與此同時,各種版本的武術套路和各人的制勝絕招也紛紛集結於少林寺,並在少林寺通過相互交流而流向全國。經過少林寺周轉外流的套路絕招俗成定例,被冠上了少林的名稱----經過少林洗禮的武術項目之多超乎人的想像,冠著少林名稱的武術遍佈每個角落,於是就有了那句名言「天下功夫出少林」。根據歷史上確有過「天下武術集少林」的事實,而集結於少林寺的武術後來又確實撒響了四面八方,而華夏武功千頭萬緒,又莫能外《少林易筋洗髓經》和《少林七十二藝》,因此,「天下功夫出少林」就當不是少林寺的白詡,而實實在在是世人的感覺。

肢體武術在元代成為民間武術的主流,伴之而來的是冷兵實戰武術水平的失落。到了明代,歷史上曾以棍法聞名的少林武僧不得不向俞大可學習實戰棍法,一代名將戚繼光也不得不學習日本刀法以提升部隊的戰鬥力。經過有識之士的大聲疾呼和身體力行,冷兵武術才漸漸受到重視和得以恢復。《劍經》、《手臂錄》、《橛張心法》、《單刀法選》、《長槍法選》……等等冷兵名著,便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任何文化和文化現象都是與之相對應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上的反映,武術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當然也不能例外。明代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政權和既得利益,借宗教的名義大造聲勢,開展封建迷信活動,得道成仙之說盛行一時。這種官場氣候弄得連打仗佈陣者要按五行星宿排場(見《紀效新書》),民間武術自然也不能不受其影響。於是,神功和神拳就成了傳統武術中的不和諧言,或者說是另類。此風愈演愈烈,到了後來,簡直到了無拳不神或者說無神不拳的地步。

於是,中外神仙紛紛登台,成了各家武術的祖師爺;於是,在《易筋洗髓經》和《七十二藝》之外,又新增了符咒,符水、請師父、金剛附體、不學即會的自發的神打……等等不可思議的「神功」。

一部人練的是神功,一部人的武功不是神功勝似神功,為什麼?因為據說他們的功夫已經練到不思而作,莫知而達,神鬼莫測,不可思議,已經出神入化了!

這些人哪裡還是人?他們不就是神通廣大的活神仙嗎?!

 

神功、神拳和武功神人在清朝未年達到了極盛時期,舉國上下如痴如醉,全然不曾想到武器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於是在京城一隅就出現了神拳部隊手持冷兵進攻洋槍洋兵的場面,結果無情的槍彈子粉碎了神乎其神的神拳神功。

中國的第一次聲勢浩大的神拳運動隨著八國聯軍入侵和清政府史地前例的地賠款而掩旗息鼓,但是中國人並沒有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並沒有發現「落後要挨打」這個真理。在日益先進的現代化武器面前,中國人依舊疾迷地做著武術夢。

武術運動再次興起,已是在民國年間。民國武術的倡導者打出了強種強國的旗號,似乎只要武術在中國普及了民族就會強盛國家就會強盛,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政府廉明、政治進步、科學發達才是民富國強的根本,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清王朝的無能是因為它政府腐敗、政治腐敗、科學落後而不是它的臣民不會武術!

於是,全國上下又掀起了武術運動,一時間似乎中國又回到了冷兵時代。正當舉國上下大作武術強國夢時,抗日戰爭又把人們帶回了現實----日寇並沒有因中國有國術而有所顧忌,而中國人民最後還是靠現代化戰爭而不是靠神功統技把日本強盜趕出了中國。

在鐵的事實面前,中國人的武術夢似乎該醒醒了吧?似乎該對武術重新定位和對武術的價值重新認識了吧?不,沒有!中國人的武術情結根深蒂固,除非沒有機會,一有機會它就會故態復萌。

20世紀80年代,一場史無前例的武術熱席捲全國。這場武術運動場勢之大,參與人員之多,國家官方之重視,各項投入之巨大,均可謂盛大況空前。

 

一時間,武術成了國粹、成了國寶、成了國的驕傲、成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精神支柱……一時間,武館林立、武校密佈、成千上萬的青少年捨棄了學業投身於武術事業,成千上萬的家長送兒女習武望子成龍……一時間,古典武書洛陽紙貴,神功秘笈批量產生,神功絕技亂花迷眼,功夫理論越說越玄,武術遺產越挖越深……

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不覺間武術不那麼熱了,不那麼吃香了。曾經如日中天的武術運動轉眼間江河日下,這不禁使人想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老話。

武術怎麼了?

武術不怎麼,武術還是武術,武術依然故我。問題是前些年涉武的人現在收穫了他們的武術成果,他們如今才發現他們的汗水血淚和感情澆灌出的只是一片苦澀。他們的經濟收入、生活狀況社會地位遠遠低於期望值。

他們發現中外所有當官的掌權的人的子女沒有一個業武的,中外所有的千邁富翁億萬富翁的子女也沒有一個業武的。

於是,人們看破了紅塵。

隨著世人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武術市場的全面崩盤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未來的二三年內,武術的行情將一路下滑跌入低谷的最低點,並且就此保持低迷狀態。民間武術將依舊回到民間,將繼續成為一部分人的個人行為而難以再成為大規模的社會活動。

幾乎沒有人想到事情會是這樣的結果。不知道命運是在開人的玩笑,還是在開武術的玩笑。

我知道,武術不會消亡,也不會遠去。在以後的某個時候,它,還會重來!

 

嘮嘮叨叨講了這老半天,我要說的主要就是以下幾點:

武術是人與人武力競爭的學問。

武術起源於人與人的武力競爭。

肢體武術起源於冷兵武術之前。

在火器發明之前,冷兵一直是武術的主流。

肢體武術復興於冷兵被禁止元代。

封建迷信思想在明代污染了武術。

神拳在清末盛極一時並終遭挫折。 

國民黨政府嘗試過全民性武術運動。

在高科時代各種因素引發中國大陸的跨世紀的武術熱。

以上便華夏武術的簡明編年史。

 

詩曰:

武術廢興論其因,執迷此行多平民。弱勢群體強者夢,精神倚託古到今。 

自古兵威助強權,王法政令護金山。平民徒呼天不應,萬般無奈握空拳。

從來貴人多不武,世間巨富無拳痴。勸君早醒英雄夢,莫到山窮水盡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se 的頭像
    Curse

    煉心咒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