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大教授 彭明輝〉

財富可以有許多積極且有意義的用途,但是沒有智慧的人卻往往用財富害了自己的子女。

二十年前我剛回國的時候看到一個電視節目,一個社會新聞的記者在跟拍一個富家女一天的生活。她到中午才起床,吃過早午餐就自己開車去逛街。一天下來刷掉數十萬元信用卡,買的東西裝滿了後車箱、後座和前座,皮包、珠寶、內衣、洋裝、外套,什麼都有。那時候Visa卡剛在台灣發行,信用卡就是權貴的代名詞。記者問她,妳這些東西都是買給自己的嗎?「不是,都是送朋友的。」「妳是不是要開Party?」「沒有啊!」「那怎麼會買這麼多東西要送人?要送給很多人吧?」「不知道。反正有誰喜歡就送她。」

乍看很闊氣,很讓人羨慕,我卻很納悶。誰會買東西要送人,卻不知道要送給誰?難道有錢人的行為模式真的無法用常理推論?

記者又問她:「妳把東西載回家以後,要去哪裡?」那時候已經晚上七、八點了。「找個朋友一起吃飯,然後去Disco舞廳。」「跟朋友約好了嗎?」「還沒,約到人就一起吃,不然就自己吃。」「跟朋友約好去舞廳了嗎?」「不用約啊,到那裡就會有人啦。」

原來,這就是一個寂寞的女人。逛街購物是因為無事可做,吃飯、跳舞也是因為無事可做。這樣的人生幸福嗎?一個美國名校畢業的富家女,卻因為不用上班而形同廢人,我只覺得可悲。

很多人會埋怨工作壓力大,不想上班,羨慕不用上班的富二代。但是,不用上班不見得是福氣,福氣的該是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很多人上班是為了薪水,但是職業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薪水而已,它也是我們重要的人際網絡。此外,上班雖然要做許多無聊、痛苦的事,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讓自己有成就感,靠自己的勞力養活一家人則讓生活有了最起碼的意義;假如偶爾在工作上幫人解除煩惱或痛苦,那就更加有義意。一旦失去了工作,往往就會失去人際網絡,也找不到值得做的事,不知道要如何去肯定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很多人退休後發現自己的生活圈變窄了,生活變得空洞了,只好再去找一份工作,或者去當義工,填充不知道要如何度過的晚年。

對比之下,富二代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很輕鬆、優裕,實際上往往是很空洞、無聊,很多有錢人卻不懂這道理,用錢剝奪了子女的奮鬥目標與生活重心,也剝奪了子女的人際網絡,讓她們不知為何而活。

在光復以前和光復初期的那些年代,養活自己和一家人是很艱難的事,大部份的人必須為此花費一輩子絕大部份的時間,這也構成了他們人生最核心的意義。小時候我家隔壁鄰居是個麵攤老闆,夫妻倆通常天還沒亮就去菜市場買食材,整個早上熬高湯、包餛飩、做小菜、備滷味,中午就去廟前擺攤擺到半夜;三個孩子一放學就到攤位上幫忙,邊洗碗、端麵邊找空檔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作業。這樣的一家子卻比有錢人還幸福;孩子從一早張開眼就看見爸媽為了養活他們而辛苦,父母毋須言詞,辛苦就在如雨而下的汗水裡;小孩也很貼心,為了讓父母在人前抬得起頭而努力讀書,也為了讓父母儘早免於辛勞而積極奮鬥。窮苦的人也可以有愛的溫馨,這是財富買不到的幸福。

等到這個社會富裕了,父親忙著賺錢,母親在孩子上學後只能無聊地穿金戴銀去應酬,孩子的吃穿全部來自僕人或外購,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用心。在富裕社會裡家庭的一切功能都被唯利是圖的市場取代了,親情卻因為無法用錢買而落空了,嫁入豪門的女性更感受不到母親這個角色再過去曾有的意義。財富給了人們多餘的時間,免除了家務和勞務的辛勤,卻無形中消除了傳統的親情和人生的意義。在這富裕社會裡,除非我們有能力找到新型態的親情和人生意義,否則寧可不要讓多餘的財富剝掉世代傳承的親情和人生意義!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