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對於一般人而言,算是簡單不過的事了,但要如何視當時的狀況來說話,就是門深奧的學問了,而說話這門學問就像藝術一樣,永遠都有可改進之處。
說話,在日常中是那樣地重要,人際關係的好壞,全看一句話說得合不合宜。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那些在憑著過人的話術在各層面中各領風騷之人,亦未見能永遠掌握話裡機鋒,永遠不說錯話。
有位剛進入職場的朋友,因剛進入職場,薪資尚不甚豐厚,以當時他的經濟能力,只能拿出兩千元供養父母。當時他將兩千元交給老爸時,順口說了句,要老爸省著點用,這句話卻惹怒了老爸。
老爸認為父母從小把他拉拔長大,對他的付出從未想過要省著點,而今賺錢養父母,卻要父母省著點,似乎怕父母用他的錢,真是豈有此理!
其實朋友當時真的無此想法,只是節儉成性,一時沒考慮到父母的想法就脫口而出,但卻沒想到,一句話竟惹得老爸火冒三丈,直到老爸往生仍無法化解這段誤會,也因此讓自己在心理上留下永遠的創傷。
其實,說話可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內在修養,若經常說些粗鄙不堪及傷害別人的話,只會突顯自己的淺陋無知。
有些人說話方式快言快語,凡事必吐之而後快。感覺上似乎很真,但有時坦白得不但不可愛,反而過於逼人,成為別人耳邊的一根刺。
有些人習慣自說自話,習慣性的忽視對方,談話便落入一味地高談闊論,凸顯自己,這樣容易讓人失去與之繼續談話的興致。例如打球一樣,縱使球技再好,若緊抓著球不肯放,這樣也無法繼續打下去了!
無怪乎有人說過:「不斷談論自己的人,不但沒有說話藝術,還深具得罪人的藝術」。
良善的說話藝術也可說是「做人」的絕妙功夫!
一般人談「說話藝術」時,總不外乎在遣詞用字與表達技巧的層面上強調下工夫,但重點是在於最好能避免一些說話的禁忌,不然即使話術再高明,仍免不了會得罪人。
最好能要求自己某些不適當的話最好能夠別說,例如:
負面的話:悲傷、憂愁、抱怨或者自怨自艾的詞句,都必須從平常說話的言詞中拿掉,因為這種話只會引發更多的負面效應,而完全不會有任何好處。
批評的話:攻擊性的言詞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任何批評都像仰天自唾,終究會掉到自己臉上。
未經證實的話:一句話縱使正面積極,縱使能鼓舞人心,可是在未辨真偽之前,最好別講,因為既是未經證實,即表示可能還有變數。未經證實的話一旦說出口,而結果並非如之前所言,則將失信於人。
古云:「好言難得,惡語易施」,又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出六月寒」。
真誠的心飾以美善的言辭,令人聽來和悅舒暢,如沐春風,小則能使家和不諍、令眾歡喜;大則足以利益國家社會,造福黎民百姓。
應該細心觀察因緣時節,合適的才說出口。
獎賞對方的優點,往往會使對方再一次表現優良,否定和批判卻會激起他人瞋恨之心,因惱怒而形成對立,真正是「嘴巴兩片皮,說好說壞都是你」。
古有明訓:「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善用言辭獲益無量,在利人中成就功德不可思議;反之,則易造罪無邊。語言的力量強大如是,宜當謹之、慎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