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可以是詛咒,也可以是祝福!

詛咒與祝福一體兩面,我們想要選擇什麼?

語言展現的是正面作用時我們稱之為祝福,負面作用時就是詛咒。

「祝福」帶有正向、廣大的意念訊息。
「詛咒」帶有負面、狹隘的意念訊息。

持續的祝福的意念,這個能量會帶領你開心、走向人群的方向;持續的帶著詛咒的意念,這個能量會帶領你背離生命,遠離世界。

詛咒與祝福很相近。讓原本沒有意義的事物具有意義,發揮其價值,這種語言就是咒術。

爲什麽詛咒好像比祝福強?其實强弱在於心念!因爲一般人很難真心祝福別人,但詛咒別人一定都是真心的!


 念力不區分好壞,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你的念力是負面的,你總覺得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對自己或者家人產生一些不好的念頭,也會形成一股破壞的力量,去影響到他們的運勢。

所以要學會正向的運用你的念力。在想要實在的好的事情上,反復提醒自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而在於不好的事情上,不要反復動念,以免影響自己和家人的運勢。


一祝不勝萬詛

假若祈禱靈驗,那麼詛咒也會靈驗,一個人祈禱求福,也抵不住整個國家百姓的詛咒。國之興亡,在於民心向背。

甲骨文的「」字,由「示」「卩」「口」三部分組成。左邊的兩橫一豎(示),代表祭台或神靈;右邊像人跪在地上對著祭台或神靈禱告;「卩」是跪著的人形,上面的「口」意思是人用嘴與神靈溝通。

「祝」的本義是用言語向鬼神祈禱求福,祭祀時主持祭禮之人也稱為「祝」。現代人用「祝」,意思是表示對人或對事的美好願望。

詛,則是求神加禍於別人,泛指咒罵。

 

《晏子春秋》裡有個故事與這個典故有關,大意是:

景公患病,整整一年都沒好,非常痛苦。期間他派祭祀大臣史固和祝佗去巡祀山川宗廟,所用的犧牲、美玉等祭品非常齊全,比先君桓公還多一倍。結果景公的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重了。

景公認為,史固和祝佗祭祀的時候沒有用心,得罪了山川之神及列祖列宗,才導致他的疾病沒有好轉,所以景公想殺死他倆以祭上天,解除上天的憤怒。

晏子表示反對,他說,現在國君您喜好狗馬、重刑厚殮,為此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如果祭祀大臣如實地向神靈陳述,那神靈肯定會生氣,如果他們隱瞞您的過錯,那就是欺騙神靈,神靈也會生氣,這樣說來,他們是說真話也不行,說假話也不行,怎麼祈禱?全國各地向上天詛咒您的人太多了,假若祈禱靈驗,那麼詛咒也會靈驗,史固和祝佗兩人天天在外祭祀,不停地為您祈禱求福,也抵不住整個齊國人對您的詛咒啊!

晏子說,史固和祝佗兩人天天在外祭祀,不停地為您祈禱求福,也抵不住整個齊國人對您的詛咒啊!

 

《論衡》也記載了一個「亡國怨祝」的故事:

春秋時晉國貴族中行寅面臨大敵,大難臨頭之際,他召來掌管祭祀的太祝簡,問罪於他說:「你身為太祝,辦事不力,以致激怒鬼神,使我的家族面臨滅頂之災。」

太祝簡平靜地回答說:「祭祀天神和祖先能祈求福報,有益於國家昌盛,但百姓的詛咒也會使國家滅亡。您橫徵暴斂,招致了百姓的怨怒責罵,現在是我一個人為您祝禱,可是一國人都在詛咒您,我一個人的祝禱,怎能抵消舉國萬眾的詛咒?眾怒難犯,您的滅頂之災不是在意料當中嗎?當太祝的有什麼罪過呢?」中行寅這才感到慚愧。

福氣不是求來的,是為政中點滴的積累。做了壞事招致民怨沸騰,不反思自己的德行,還去佛菩薩面前禱告,神佛如果保佑了他,也不符天意啊。

所以孔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宋朝洪邁亦言:「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

 

參考資料:

《晏子春秋》
王充《論衡》
洪邁《容齋四筆》


淺談詛咒

詛咒,很多人都感覺到畏懼,尤其是古代,更是充斥著別人可能隨時詛咒自己的顫慄氛圍。

一般來說,詛咒的巫術可以粗略分為順勢感應巫術──用相似的人形或照片來詛咒,例如姜子牙咒殺趙公明的釘頭七箭書;還有接觸巫術──用對方使用過或者身體一部份來進行詛咒,像是茅山道術中取得對方頭髮指甲來進行法術,這些都能夠達到詛咒效果;或者,也可以像是日本常見的生魂咒術──巫女形成生靈在對方身邊,阻礙生活等事情,這些其實都是透過一個規律而且強力的意念加乘過程,將想像的對方慘況加諸在其意象之中,傳送到對方生命之中,形成一種印記,一直到詛咒的一方自行解除或者被詛咒的一方破除。

詛咒內容可能可以有驅逐 / 奪命 / 束縛 / 屈人意志等等!

這是一股非常強的能量輸出過程,不管是自己進行或是托法師進行,其實都會在雙方的心理甚至生理上形成強大的壓力;有時候,儘管這股壓力已經大到超出自己的負荷,詛咒者卻依然將自己的生命賠進去。其實詛咒本身就是一個吞噬生命能量的過程,將自己的力量轉換成傷害對方的能量,不計代價的雙雙墮入無明無間去。

咒罵,其實就是一種詛咒

不過,很多詛咒並不是透過精確的儀式或者是一連串的設計而成的、它存在於生活中人們未加收斂的沈重能量中,透過情緒的迸發而成為刺傷人的力量。有時候,這樣的詛咒存在於父母對孩子的咒罵:一輩子撿角/不會有出息/不如去死一死算了/真想把你塞回去/早知道出生就掐死你……等等,這些詛咒在童年時期一次一次烙印在孩子心裡,然後成為孩子自己詛咒自己的方程式。如果未來沒有機會解開這股能量,那甚至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決定。有時候,這則是情侶夫妻之間的互相詛咒,像是嫁給你的人真是倒霉一輩子/我一定是眼瞎了才會跟你在一起/你怎麼不去死一死……等等,其實最後雙方都在這個詛咒的循環之中,一點一點削弱彼此能量。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將能量花在詛咒別人上面真的好傷,就算真的看見對方有悲慘的下場,但是難道就可以因此獲得滿足?其實一點滿足感都沒有,反而是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才能真的感覺到成就感。

如何破解詛咒?

常常有人問我如何避開別人的詛咒,當然有很多種法術來達到這種方式,主要都是隱身或藏匿自己,或者是有一些特殊的護衛術。通常遇到詛咒能量時,都會感覺到生活之中的反常現象不斷出現,還有身心能量快速且瞬間的下降,最後感覺到莫名恐懼等,視詛咒內容而定。

在自然巫術中,我們常常使用反彈詛咒/鏡子護衛等方式將詛咒送返。不過我的經驗是:保持越高的覺察以及感知,時時回歸內在力量,就會了解外圍能量的變化,進而越快覺察詛咒的存在。

發現自己被詛咒時,就是解開詛咒的開始。


淺談能量:祝福與詛咒的真相

突然想來談談「詛咒」與「祝福」,若說廣義的詛咒是透過意念(和其他加強工具如言語、符咒等),讓對象失去力量-身體健康、感情順遂、財富自由的力量;那麼廣義的祝福,就是透過意念,讓對方獲得力量。

之前朋友與一位學習過術法之人有些糾紛,因擔憂自己被詛咒而煩惱。我跟他解釋:「如果你被詛咒了,或相信自己被詛咒,事實上是你自己先主動交出了力量-當你不信任自己,就等於間接允許別人影響、控制你。」圓滿而充沛的力量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抵擋詛咒最好的防護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細究下來,任何不信任、不尊重他人力量的言語與作為,都可算是詛咒,包括華人社會常出現的控制狂父母、沙文主義的情人、恐嚇手法來推銷課程服務的身心靈老師、霸凌弱小亂取綽號的同儕(我認為約束、定義並召喚力量者為咒,名字便是一種最常見的咒)。

值得留意的是,更多時候常常是自我詛咒,「哎呀我就是這個命啦。」、「這個我永遠學不會。」、「我辦不到。」、「我怕我會搞砸。」且自我詛咒的力量永遠最強也最靈驗,尤其是掛在嘴邊的,也就是言靈,你是否覺察到你時常詛咒自己?

而信任對方的力量,相信並支持對方擁有完滿的力量去實現他自己的幸福,便是最好的祝福。我給大家最好的祝福,就是信任你們都是神聖偉大的。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不能幫助別人的罪惡感

你能夠因爲不能助人而感到內疚,這是好事,這是非常稀有的珍貴念頭,請維持這樣的想法。我希望有更多人能這麽想。如果我們之中有些人能夠因爲不能助人而確實感到內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然而幫助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而且也確實非常困難。唯有成爲聖者之後,才能真正知道別人的需求、欲想等等,所以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給予人真正的幫助。這實在很困難,像是你好心給別人的良藥卻可能引起大問題,所以你能夠做的最好事情就是祝福別人。

其實在佛教中,特別是在大乘佛教中,有特別修持祝福的法門,所有的發願都屬于這一類修持。不要輕視這種修持,它的威力非常強大。我曾經研讀過好幾年的中觀、因明、般若波羅蜜多等等,它們聽起來都很令人贊歎、符合邏輯,可是談到實修的時候,祝福或發願是我唯一真正仰賴的法門。

我們來定義一下,根據大乘佛教,祝福是什麽意思?它必須是關于用某種方法讓你自己和另一個人了知實相。你祝福別人長壽,是爲了他可以用某種方法了知實相或者有更多的機會了知實相,不是爲了讓他可以吃更多的漢堡而願他長壽。如果是爲了吃更多的漢堡,那還不如短命一點好。祝福應該像這樣:願某人遠離病痛,從而以某種方法證得實相。


何謂詛咒與祝福

Mar 22, 2021 • 熊太先森

今天我寫下「詛咒」的事。

1. 首先你要知道,「詛咒」與「祝福」的能量其實是相同的,因為「能量」這種東西是不會劃分「好」和「壞」。

「好壞」屬於「二元」的概念,某程度是人類根據意識的喜好所產生出黎的東西,所以現時的身心靈人很多都認為這是不好的東西,從而試著逃避「二元」,以「外面沒有人只有自己」來麻木自己的「喜好」取向,其實是很愚蠢和離地的做法。亦因此,我只是半個身心靈人。

2. 那麼,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又會有「詛咒」和「祝福」,「黑魔法」和「白魔法」呢?

事實上「黑魔法」很多時候都會跟「有生命的祭品」和「不好的意圖」有關,而「白魔法」則是會利用「植物」、「草藥」或「良好的意念」來進行祝福儀式。但說到底其實這些名詞都只是人們想要分別各人理解而來的。

3. 「詛咒」一個人有什麼後果?

我自己是信奉德魯伊的「三倍奉還」原則,意思是:你詛咒一個人「死全家」時,你的「全家」會被扣對方所被折扣的三倍生命(所以黑魔法有時候會用有生命的東西來做祭品,而減輕自己所受到的傷害);你祝福一個人時,你就會得到祝福那個人時所獲得的三倍能量。但如果你不是真心真意地「祝福」別人或自己,不管你怎樣叫自己「中六合彩」都不會達成,因為能量太少了……嘛,除非你的幸運剛好來到世界。

4.「詛咒」會在什麼時候有效?就是你真心的時候!

所以一般來說,你詛咒自己就會非常有效,特別是詛咒自己「死」和「沒用」的時候,原因是由於你詛咒自己「死」時,一般都是希望用你自己的生命來換走當刻的情緒(如失落、難過、憤怒……)。但是,你為什麼依然會生存著?這是由於你用生命所換走的情緒的代價,只能換走你數秒鐘、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個月的壽命,沒能換走你的一生。(簡單黎講就係你為左小小事就要生要死,連個世界都覺得你好無謂囉。)

5. 用什麼方法「詛咒別人」才會有效,要怎樣「詛咒別人」對方才會死?答案是一命換一命!

除非你有自己親手解決對方的決心,否則即使二百萬人渴望某個女人立即壽終正寢都不會有很大效果。

6. 這樣子,是否不管說什麼樣的話都不會傷害到人?

不是!語言本身是有能量的,所以當你詛咒一個人死時,或多或少都會讓對方受影響(例如變得失落或身體虛弱)。只不過,由於你不是懷著自己都會有同樣代價的決心來進行詛咒,所以……大概就是扣走了對方的數秒生命而你不知道的概念。

7. 那「詛咒」到底有什麼用?

說到這個,就要說明一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份合約,有人稱它作「阿卡西紀錄」。這份合約威力很大,可以令一個人必須在一個指定時刻以一個指定的方法死去,而在之前不管那個人有多大的意外或試圖自殺都不會死。所以,當你想詛咒一個人死時,其實就是在跟這份合約打架……不過有趣的是,這份合約的效用只是用於維持生命,情緒則屬於個人經歷部分,不會受合約影響,但事實上情緒又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讓一個人違約……

詛咒的事情就寫到這裡了,讀完後明白字裡行間的意思的人就會明白,不明白就會不明白。不過,如果我真的想要詛咒一個人,我大概會懷住「即使自己都會失落、絕望」的決心,我都要讓對方不開心。我大概會詛咒對方失落到無法外出,甚至有精神分裂或有虐殺傾向。不過必須要小心,自己最終會受三倍的後果,所以必須小心利用詛咒和祝福。


「你相信祝福嗎?」這是2022年上映的台灣恐怖片「咒」在開頭時說的第一句話。

咒這個字不只有詛咒的意思,它同時具備祝福的意思,像是水與火一樣衝突的兩個意涵怎麼會存在一個字當中呢?那是因為咒是由祝分化出來的字,祝意思是「巫用美好的語言向天求福」。另外一個原因是咒法的使用方式,咒術最早在醫療上大展身手,其中一個是請求神力庇佑,也就是祈求神明的祝福能讓疾病痊癒。

咒術的第二個使用方式是威嚇鬼魅,希望驅散鬼魅後能讓疾病痊癒,不過這個威嚇的功用運用在鬼魅之外的對象,像是一般人時,可能就變成了一種詛咒。不過「咒術」被社會訂下負面標籤的原因,可能還要歸功於古代的當權者。因為「咒術」為人民帶來心靈安定的力量,所以容易得到百姓的擁護及服從,甚至形成一股政治勢力,成為當權者的一大威脅,古代有一位咒術師徐登就是因為如此,而被冠上「惑眾」的罪名而被處死。

從當權者擔心咒術師「惑眾」這一點還說,「咒術」具備了很大的影響力,除了有神靈之力的加持之外,咒術的操作方法也有很大的幫助,後趙的佛僧佛圖澄以燒香咒言展現法術,這是咒術一個具象化的體現,讓他人能夠藉此感受咒術的力量,我認為咒語朗誦的場景對於「咒」這部電影恐怖指數的加升有很大的幫助。


詛咒和祝福 怎樣才起作用?

詛咒能否成功,不是取訣於下詛咒的人,而是取決於被詛咒的人,如果這個被詛咒的人接受了這個詛咒,那麼詛咒就會起作用,如果他不接受的話,就會反彈回去,反噬下詛咒的人。

如果別人罵你,詛咒你,你心底開始介意這個事情,你就自動收到了這個詛咒,如果你無視,不看不理,根本不接受,那對方就被反噬了,就會行衰運。如果別人罵你,你不接受,無視,那麼這人就是在詛咒自己。

很多人說爲甚麼壞人不受到懲罰或天報?

因為大多數壞人沒心沒肺,內心足夠強大,反而老實善良的人,特別容易受到詛咒的影響。這就是詛咒的原理及邏輯。

跟詛咒相同邏輯的就是祝福,其實祝福也是咒,只是一個好的咒,詛咒就是壞的咒。

你如果誠心接受別人的祝福,祝福就會起作用,你如果不誠心接受,覺得只是随便說了一句話,這個祝福就不起作用。

如果對一個物件施咒,而物件內就易有邪靈,對這個物件詛咒時,物件不懂得拒絕,也沒有反彈的能力,只會接受詛咒,並令邪物更加猛,如果你擁有了此邪物,就會受到非常大的打擊,但不是個個都懂得對物件施咒。

好多邪師常用物體來詛咒,詛咒會全部進入到邪物裏面去了。

同樣,通過禮物送出祝福也是非常有效的,對方收到已祝福的物品,會慢慢得到好的影響及改善,這就是物品開光的重要性,物品開光其實就是一種祝福。

詛咒能否成功,不是取訣於下詛咒的人,而是取決於被詛咒的人。

你如果誠心接受別人的祝福,祝福就會起作用。

通過禮物送出祝福也是非常有效的。

物品開光其實也是一種祝福。

對方收到已祝福的物品,會慢慢得到好的影響及改善。


詛咒的能量來源是負面情緒

這種情緒在產生的同時,名面上是反噬,真實是自我情感的損壞與身體細胞的毒素

隔著網路,調侃別人,質疑別人,甚至惡意揣測不要緊?

錯了。當事人要是介意了,恨上你了,只要他說一句,你會有報應的。那你就會開始倒霉。

下咒不需要什麼條件,只要有對象就算沒見過,靈界一樣聯繫的上,只是代價與時間性未必感受的到,當他人不願意不原諒你,就永遠化解不了。網絡平台,加上旁人跟著一起指責,那霉運會越來越大。這是個死結。很多人都不會因為網路上的失言去道歉。日積月累。等你都忘記了你曾經口舌之禍,卻發現自己怎麼忽然這麼倒霉。又可能是你人生安排的高峰也就福禍相抵,耗盡自己的福分。

詛咒要起到作用,離不開,信力,念力,應力,業力這四大基礎。這與祝福的原理相同,差別是一個從心輪出發的喜悅,另一個是從丹田出發的憤怒,當你厭惡一個人,只要用力從丹田的力道發怒,語言的力量後感到身體寒冷(或一口氣消失的感受),那麼在宇宙間這股作用力就開始進行。這也是為何「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一來修復自身的損傷需要很久,就靈界角度要去把自己分出去的一口氣找回來或後天修養補上需要時間精力,而被纏上的人,若自己還不了,驅逐不了,除了等時間讓願力散去,不然就是自己親近的人作償還抵過。

故修身養性的人大多隱於市,成為凡夫俗子,權錢利下往往安排更多業力與功課,通常投胎時選擇這條路,往往也是做過很多準備,或是願意承擔,有著一定實力的人去走,也因如此,身上帶有太多業力的人就會找上他們協助清理償還身上業力,這樣的人通常可以分三類,

1.大量公益並保持修行來平衡俗世群眾對他們的負面投射

2.早年發展足跡比較苦,並帶有無法撫平的傷痛

3. 子女親友未必是冤親討債,有時是找尋能人求助幫助自己脫胎換骨,將個人業力分攤進家族業力。

這世界上什么最感人?悲劇!悲劇最能感動人心,悲劇最能觸動心靈,悲劇留給人類的認知,也是對世人的詛咒。你所強烈意識到的事物總是會來到你這里。

思想是因,與你思想相一致的人生和境遇就是你的果,你的因會吸引來果,這就是種瓜得瓜,你種下什么因就會收獲什么果。人體就是一個很敏感的資訊場,無時無刻都在與外界的資訊、能量進行交換。地球同樣如此,透過天災人禍,清洗代謝,也讓人有機會獲得危機意識,故而活在當下。

最好的祈福消災方式,是修身改過,課子課孫先課己,成仙成佛且成人,福與禍是每個人生命中堆積的木柴,木柴平時隱身不顯,一旦遇上星星火光,便燃起烈焰,每個人身上存在的問題就是火種。“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求人不如求己,祈禱不如努力,真正的消災祈福是修身改過。


你相信詛咒嗎?詛咒纏身時「3步驟」幫你化解,讓你輕鬆擺脫恐懼的情緒!

現實生活中,無論東西方都很常見跟詛咒相關的新聞。譬如家庭失和、衝突連連,滿懷怨恨的家人會在牆上貼滿各種詛咒符令:「車禍斷腿」、「早日離婚」、「你會有報應」、「絕子絕孫」、「你會下十八層地獄」、「全家死光光」等等,讓家人情緒受到很大的干擾。也有追求者在告白失敗後,開始用各種方式詛咒對方,寄恐嚇信、冥紙、奠儀袋詛咒對方罹患癌症、全家死光,甚至在對方家門口放血淋淋的豬頭,讓對方飽受驚嚇。

布滿仇恨的詛咒心理

反應了詛咒的重要心理元素,一是詛咒者希望他人遭遇不幸,二是不幸的苦果往往是報應在後代子孫身上,而且詛咒的時間很長,不確定感會讓被詛咒者長久生活在恐懼焦慮的氛圍中。再加上「被詛咒」後,由於心理負擔沉重,很多人都會失眠睡不好,導致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頭腦運作不順暢,同時恐懼的情緒也會讓判斷力下降,有時候受到心理壓力的影響,還真的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詛咒容易形成「預期的自我暗示」

碰到「被詛咒」的狀況,很多人會勸他們「不要理會這些詛咒就好了」,其實沒有這麼容易,因為「詛咒」是長時期的念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所以,很容易形成「預期的自我暗示」,無形中被詛咒的人會把注意力放在負向、倒楣、不順利的事物上面,造成「詛咒成真」的錯覺。「被詛咒」不僅是當事人身心受創,連周遭人都會感到恐懼不安。

如何化解被詛咒的恐懼情緒?

要被詛咒的恐懼情緒,第一步要先破除「負向的自我預期暗示」,把注意力從負向、不順利的事物上面轉到正向、順利的事物上面。第二步可以透過一些「儀式化的行為」,來安定自己的心理,例如,到能讓自己安心的寺廟祈求平安,或是透過收驚的儀式來降低恐懼;也可以去教堂尋求安定的力量。第三步不妨跟心理師討論詛咒帶給自己那些影響,並且透過心理專業的協助走出陰影,同時也能藉由呼吸練習,遞減不舒服的感覺,以及負向想法。

【資料來源】

書名:《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真心祝福別人的成功,你才會獲得成功和祝福

現在人看到別人成功時,能夠真心的祝福對方,

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觀察身邊的許多人,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有的人抱著批評、嫉妒的心態,

不斷的酸葡萄,希望別人失敗。

但也有的人真的會打從心裡祝福別人,

他們努力學習,當作自己努力的目標。

負面的力量只會吸引、得到負面的人事物。

每當你詛咒別人,就是內心裡否定一切好事,

認為自己不會成功,然後成功就會離你越遠。

於是,你就會一直坐在這裡不斷的詛咒,

讓成功和快樂,不斷的離你越來越遠。

但,就算是你再討厭的人,

他也有幸福和成功的權利。那是他努力得來的。

學會祝福,學習別人,不吝嗇給別人掌聲,

等你成功的那一天,會有更多人給你祝福。


過度擔心是一種輕度的詛咒,信心是一種無形的保佑!

一位做電視企劃與採訪的年輕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倒。 因與家人同住,所以他媽媽常會擔心,常念他:「要記得吃飯,別太晚睡,開車要小心等等」。

這樣的嘮叨每天反覆好幾次,他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只是有時他也會覺得不耐煩,一見到母親就想逃,免得聽她囉嗦半天。

有一次年輕人赴花蓮採訪證嚴法師,聽到證嚴法師說的一句話,他覺得很有道理。她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法師又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的孩子。」

年輕人聽到這樣的話十分興奮,一回到家馬上轉述給他媽媽聽。

他說,從此以後,他母親就很少再對他嘮叨了,他看到母親也不會再躲,反而在下班之餘,會找母親聊聊天,他覺得現在他跟母親像朋友一般自在。

媽媽常常是一家的靈魂人物,她掌握了一個家的家庭氣氛,我相信:如果沒一個快樂的媽媽,就很難有一個快樂的家庭。

然而,大多數的媽媽都過份的擔憂子女:課業,工作,婚姻,健康…… 幾乎無所不擔心,你想這樣的媽媽會快樂嗎?

用「吸引力法則」的說法,就是「心想事成」。

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會如你所相信的去「實現」你相信的。

一個媽媽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對他自己的生活困境與難題,那麼這個相信就是一個「祝福」,而她的孩子也會因著這樣的祝福而蒙福的。

相反的,如果一個母親老是「覺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會照顧自己,一定會吃虧上當的,那麼這個「擔心」很可能就成了「詛咒」,以後你的孩子果然就會如你之前所擔心的那樣,老是出狀況令你擔心。

你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

從今天起,我們當要當心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你對孩子:是擔心多?還是祝福多呢?真的,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其實對於我們所關心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情人、恩人、師長、同學、同事等,也都要給予全然的祝福,這樣,不用因擔心掛念而讓自己睡不著,就是雙贏囉!

因為,”心想事成”,我們的祝福一定會實現的,從現在起,把擔心丟掉,讓祝福常在,祝大家,幸福美滿。

「過度擔心是一種詛咒! 」這句話是我從寂靜法師的文章裡看到的。看到這句話時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仔細去思考這前後邏輯,不難理解這話是多麼精闢啊!

原來,擔心是一種詛咒!

原來,好好的人因為擔心反而變得不正常,好好的事因為擔心就變成了擔心的結果。

境由心造,真實不虛啊!

有時候,我們世間的人往往把這個用反了,變成過度擔心對方。經常說,這怎麼得了啊,這怎麼可以啊,覺得對方沒希望。

過度擔心是一種輕度的詛咒,要把擔心換成信心和關心。關心是一種有形的保護,信心是一種無形的保佑。


擔心是一種輕度的詛咒,抱怨是一種負面的祈禱,您已經“詛咒”孩子多久了?

【您已經“詛咒”孩子多久了?】

擔心是一種輕度的詛咒,抱怨是一種負面的祈禱,積少成多也會成為真實。
要把擔心改成關心和信心。⋯⋯
關心是一種有形的保護,信心是一種無形的保佑。
讚美、祈禱和祝福是上天送給每個人最大的財富和禮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美國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對牧師夫婦。
他們有個兒子,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
不只如此,這兒子離家出走、斷絕音訊已有三、四年了。
牧師於是找了一位心靈咨詢師,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
簡單溝通之後,這名咨詢師看著他說:“你已經詛咒兒子多久了?”
牧師十分訝異,他說:“你說我在詛咒我兒子,這是什麼意思?”
咨詢師回答說:“所謂詛咒的意思就是,口說與心想另一個人的不是。
剛才你所說的,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你這樣詛咒你兒子多久了呢?”這位牧師低著頭,說:“是的,他一出生我就開始詛咒他到現在,對他,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
咨詢師說:“結果是無效的,對吧?”
牧師回答:“是的!”
於是,咨詢師說:“我現在請你和你妻子給你們一個挑戰。
什麼挑戰呢?
就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當你們想到這個兒子時,都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之處。
我要你們禱告,求上天賜福給他。
當你們一說起兒子時,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只說他的好話。"

牧師回家後,把這事告訴太太,他們同意這咨詢師的意見,也願意這麼做。
當他們為這兒子禱告時,他們求上天賜福予他;當他們談起兒子時,他們嘗試著記起並談論兒子的優點。從此,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
大約到了第十天,牧師正在書房念書,電話響了。
是的,電話的另一端竟然是那位兒子!

兒子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多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還有我們的其他家人,
所以我心裡很想打電話給你,看看你們最近還好不好。”
這位父親激動的說:“兒子啊!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
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然後父親問:“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但周六我們要不要一起吃個午餐呀?”

兒子欣然答應。周末午餐時間,這對父子見面了。
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
過去,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然而這次,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在心裡祝福他。
他問兒子問題後,他就聽兒子的回答。
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他給予肯定。

午餐約會快結束時,兒子望著父親說:“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我很享受今天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
父親回應說:“兒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兒子說:“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
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
父親說:“當然可以啊!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那一整天,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詛咒兒子,而以祝福代之時,情況就有了如此極大的改變。

那天晚上,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父親來到兒子房間,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過去這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我嗎?”
兒子說:“爸爸,我當然原諒你啊!”
然後他就擁抱了他父親,他們父子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

然而,他們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
就像播種的農夫,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會收獲什麼。
如果我們撒下詛咒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獲到詛咒;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我們就收獲到祝福。

【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彼得前書 3:10 】


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父母快改掉3句口頭禪

石田勝紀(著名教育講師、親子作家)

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①「快點」

「我努力不說出傷害孩子的話語。」

「我非常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

即使媽媽像這樣非常留意與孩子對話時的表達方式,仍難免有些強力的負面話語脫口而出。

「快點」

「好好做」

「去讀書」

這三句話可以說是媽媽們最常對孩子說出的話語前三名,各位肯定心有戚戚焉吧?相信這三句話也已經成為很多媽媽的口頭禪了。這三句容易不經意掛在嘴上的話語(因為沒什麼衝擊性),其實正是會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最不該使用的「負面效果百分之百的詛咒話語」。

從結果來說,全力避免使用這三句詛咒話語,一旦能夠將它們從日常生活中徹底驅逐,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更積極樂觀。

「那很簡單啊!」各位是否這麼認為呢?不不不,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無論我們多麼明白這個道理,對媽媽們來說根本很難完全避免。「快點起床」、「快點刷牙洗臉」、「別再玩手機了,快點睡覺」……「快點」就像這樣已經成為媽媽們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副詞了。

但是各位知道孩子與父母的時間感,其實有著極大的落差嗎?「人類感受到的時間快慢與年齡呈反比。」

這種現象稱為珍妮特法則(Janet’s Law),舉例來說,對於十歲的孩子來說,一年等於人生的十分之一,對於四十歲的人來說卻不過是人生的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大人感受的時間遠比孩子快上許多。

從這個法則來看,四十歲父母的一小時,相當於十歲孩子的四小時。雖然這種解釋法有些亂來,但是孩子的時間流速等同於是大人的四倍,相當緩慢。

「快點去做!」

「我正打算去做!」

這是親子之間很常發生的衝突,據信一大要因就是出自於體感時間的差異。孩子對時間的感受比大人強上好幾倍,在孩子眼裡的時間是緩慢流動的。請各位要先對此有些概念並記在心上。

那麼催促孩子「快點去做」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母親的話語會變成「鬧鐘鈴響」,成為控制孩子的力量。舉例來說,媽媽每天對孩子說著「別再磨磨蹭蹭,快點去上學!」——這是每個家庭都會反覆發生的家常便飯。

但是為什麼得每天反覆叮嚀呢?這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時間到就出門」的習慣。也就是說,父母養成了「等到父母怒吼『再不快點會遲到』時才願意出門」的孩子。

孩子將父母的「快點」當成鬧鐘鈴聲,所以沒聽到「快點」就不打算行動。事實上,在鬧鐘響之前沒有動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同理,父母不催就不願意起床的孩子,也是因為把父母當成鬧鐘所致。相信各位已經明白,父母愈是常說「快點」,孩子就愈會放心地不在意時間,放心地磨磨蹭蹭,自然無法主動出擊。

當父母嘴裡的「快點」成為例行的鬧鐘鈴聲,孩子就會受到這種鈴聲的控制。於是長大之後仍舊無法自行起床、準時出門,和人約好時間卻總是遲到……除了一部分的特殊情況外,養成遲到習慣的元凶通常就是父母的催促。

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②「好好做」

「乖乖吃飯」

「衣服穿好」

「坐要有坐相」

「好好地打招呼」

這些是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經常掛在嘴邊的叮嚀,三不五時會聽到,但是仔細思考後不覺得「好好做」這個語詞太過抽象曖昧,根本搞不清楚在指什麼嗎?

「好好做」指的究竟是什麼?通常,說出口的父母本身可能會發現自己也不太了解,所以當孩子聽到指令時,腦中自然也會很單純地浮現「?」,左思右想「好好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懂啊。」

其實「好好做!」只是父母用來宣洩壓力的詞彙,也就是單純將煩躁的情緒化為言語罷了。「好好做」背後隱含著父母只顧自己所衍生出的期望,像是:「你要當個好孩子喔」、「不要讓我丟臉喔」等。長期聽到如此叮嚀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間產生自卑感,覺得自己是有缺陷的人。

「我是沒用的小孩。」

「我沒有辦法做到最好。」

「我是讓父母丟臉的失敗品。」

「好好做」是影響力很強的詛咒話語,會讓孩子慢慢累積自我否定感。

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③「去讀書」

每說一次「去讀書!」,孩子的偏差值就會下降一階。雖然這句警語有些誇大,但是並非無中生有,因為「去讀書」確實擁有足以造成如此結果的負能量。事實上並非每個埋頭苦讀的孩子都很擅長讀書,甚至真的擅長讀書的孩子,不會將讀書視為「讀書」。

他們是因為「開心」、「有趣」而讀的。自發性且態度積極的讀書,才有助於成績提升,至於強制下的效果則可想而知。孩子遭到強迫時,積極度就會跟著被削弱。孩子對讀書抱持負面想法(無趣、痛苦、不想讀等),是因為無論多麼努力,成績都無法提升的關係。所以當讀書是在強迫下進行時,就無法真的將內容讀進腦中。

即使孩子因此成績提升,也往往只是暫時的,沒辦法真正獲得在持之以恆下所累積而成的高度學習能力。期望成績變好時的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竭盡全力「幫助孩子打造出積極的心靈狀態」。(第二章將詳細解說幫助孩子打造積極心靈的具體方法)

其實每個孩子都天生「喜歡學習」,無一例外。據說想搞清楚未知的事物這種欲望,強烈得有如食欲與睡眠欲望等原始欲望,因此每個孩子都必定擁有求知的能量。

既然如此,只要讓孩子的心靈保持開朗輕鬆,自然就能夠釋放出這股能量。但是當父母以歇斯底里的態度反覆要求孩子「去讀書」,就會凍結孩子的求知能量。

如此一來,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萎縮。一旦內心開始萎縮,就會對「讀書」失去興趣。偏差值當然也會跟著降低。聽到「快點」這種命令語句、遭人強迫從事某事時,提不起幹勁也很正常。

不強迫孩子去做討厭的事情

不要酸言酸語

不要一直生氣

光是這樣就能夠幫助孩子內心轉往積極(但是相信很多人都苦惱於前述條件不易達成,所以本書將針對這個困擾加以解答)。

「父母不再要求孩子去讀書時,孩子反而開始主動讀書」的實例不勝枚舉,我收到的諮詢遍布日本各地,其中有許多媽媽都告訴我:「老師,我不再說這句話後,孩子真的開始讀書了。」

「快點」

「好好做」

「去讀書」

這三句話都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變成「沒有人要求就不做」。孩子每次聽到這三句話時,實際接收到的訊息是:「你是沒人唸就不會做的小孩,真沒用。」總有一天他們會打從心底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人」。

如果是帶有惡意或憎惡的話語,父母當然會知道要克制,但是這三句話對爸媽們來說簡直是「生活必需用語」,用起來很方便,因此容易脫口而出。這些負面訊息會帶著爸媽的煩躁情緒,一起鑽入孩子的內心,摧毀他們的自我肯定感。所以我才會稱其為詛咒的話語。

本文摘自《讓孩子心智堅定又自信的10句話:別小看「關鍵一句話」的力量!媽媽的教養口頭禪,改變孩子的一生》/石田勝紀(著名教育講師、親子作家)/采實文化

 

祝福或者是詛咒,是否真正會影響他人的幸福與不幸?

惡言惡願,妖魔鬼怪會成全你;善言善願,佛菩薩護法會成全你!

同參道友之間,盡量不要出惡口,折損你的福報

持咒108遍的意義跟禁忌

不是咒語不靈,而是你不守規矩--受持一切神咒,有五種戒是不可以犯的。使你念的咒更有加持力!

科學家證實佛門咒語有神奇的力量,為什麼修行人必須持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