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武術的概念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和斗爭實踐中逐步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

 

  武術概念是人們認識研究武術的基本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述不盡相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  武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有過不同稱謂,如春秋戰國時稱「技擊」,漢代稱「武藝」,清初稱「武術」,民國時期稱「國術」,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命名為「武術」。

 

  就其內容和形式,有文字記載的古代武術中舞練形式的套路運動有「打拳」「使棒」「使槍」「戈舞」「矛舞」「刀舞」「劍舞」等單人和集體的演練以及「槍對牌」「劍對牌」等雙人對練。對抗形式的搏斗運動有「角骶」「手搏」「相撲」「擊劍」「較棒」「刺槍」等。

 

  從久遠年代走來的武術與今天的武術相比較,其所含蓋的內容和形式確存在不少差異,但本質屬性卻是一致的,一脈相承的。從歷史上看,早期人類在生存競爭、狩獵及戰爭中的技能形態與武術初期的技術形態同源同構,甚至在一定時期融會交織,然而二者隨著歷史的變遷,武術發展至今,體育的功能日漸顯著,並歸屬於體育的范疇,其內容、形式和手段的體育化特點更趨明顯,所以現代武術的概念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斗為其運動形式的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二、中國武術的屬性

 

  武術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1狹義為: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搏斗和武術功法練習等為其主要運動形式,具有廣泛社會價值、功能和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2廣義為:武術是以武術技術、武術文化、武術人才、武術管理、武術產業、武術社團、武術醫學、武術教育、武術科技、武術法規等為主要內容,以套路、搏斗和武術功法練習等為其主要運動形式,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功能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注重內外兼修,形神兼備的中國文化傳統體育項目。從廣義上講,武術不光是體育所能涵蓋的,武術屬於體育,但又高於體育。

 

  從武術概念中內涵的三個屬性可以看到:

 

  (一)武術是中國傳統的技擊術

 

  它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徒手或借助於器械的身體運動來表現攻防格斗的能力。其主要運動形式有:套路運動、搏斗運動、武術功法。基本功、基本動作是武術技法的基本組成部分。無論是對抗性的搏斗運動,還是勢勢相承的套路運動,都是以中國傳統的技擊方法為其技術核心的。就人類的社會生活來說,技擊術不可能是中國獨有的。比較世界各地的技擊術,武術不僅在技擊方法上更為豐富(諸如各種踢打擊刺之法),而且有自己的傳統特點(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運動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結合的,又是分離的,這種發展模式,也迥然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技擊術。在演練方法上注重內外兼修,演練風格上要求神形兼備,無不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技擊術的運動特點。

 

  (二)武術是體育項目

 

  它明顯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實用技擊技術。套路運動中盡管包含豐富的技擊方法,但其宗旨是通過演練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攻防能力,進行功力與技巧上的較量,在技術要求上與實用技術有一定的區別;散手運動的技術固然更接近於實用技擊,但由於受競賽規則的規定,亦將其限制在體育競技運動之內。總之,歸結為一點:武術具有明確的體育屬性,體育是當今武術的主要社會功能,技擊性從屬於體育性。

 

  (三)武術是優秀的傳統文化

 

  任何體育項目都含有一定文化意義,但是,沒有任何項目象武術這樣具有濃郁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術是傳統的、固有的,它在民族文化的總體氛圍中孕育、產生、衍化發展,自然地溶匯了易學、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注重內外兼修,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它內涵豐富,寓意深邃,既具備了人類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共同特征,又具有東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體育領域中的智慧結晶。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從廣義上認識,武術不僅是一個運動項目,而且是一項民族體育,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聲明:凱風河北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