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武林篇 (219)
- Jun 07 Sat 2014 11:09
孫祿堂先生五大武學貢獻
- Apr 23 Wed 2014 08:08
拳擊可以練多久?我可以練拳擊嗎?
- Feb 04 Tue 2014 21:59
從快意恩仇到俠骨柔情 ──中國俠文化
- Dec 20 Fri 2013 09:11
簡單的東西,簡單嗎?
- Dec 19 Thu 2013 15:06
習武之人不低頭不認輸而已
- Dec 13 Fri 2013 23:14
淺談中國武術– 中國武道與日本武士道的比較
- Dec 13 Fri 2013 23:10
禪與武道散論
1 武道渾似學參禪
禪是梵語「禪那」(Dhyna)的略稱,譯意思維修, 是印度佛教調心入定的方式,也是印度各教派共有的修持方式。禪的含義通常有三:一是專指佛家禪定,二指佛教包括禪宗在內的定慧之學,三是中國禪宗思想的代名詞。以禪來代表禪宗一直較為普遍,本文亦循此例。禪宗是中國化了的佛教,超越了必須由苦修戒定才能生慧的傳統路向,認為只要證入心空無物的狀態,驗證到本來清淨無染的本心,就是達到了佛教修持的最高境界,在世俗各項活動中也一樣可以明心見性,人人都有開悟的可能。在宋代,日僧榮西和道元先後來華取經,加上一些赴日弘法華僧的努力,禪宗法脈和禪意智慧在日本紮下了根。禪宗思想對日本傳統生活的各個方面,均產生了巨大影響,滲透於武道、茶道、花道、書道(禪宗樣)、畫道、詩道、園林設計等各門技藝之中。這些活動也都被認為是通向覺悟之道,即以此技藝來代替坐禪、參禪等苦修方式,在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動中訓練思維並逐步開悟,武道的訓練場所也被習慣的稱為「開悟所」。因此研究日本傳統文化者,大都涉及過禪與武道的悟心之法,以及各文化藝術門類融通一致的特殊美感。今天研究武道心法,可探尋東方古代體育高深境界,使其做為一種調心方法為現代體育服務。
- Dec 10 Tue 2013 23:05
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在過去幾十年裡,面對武俠小說的流行和武俠影視的迭出,各種大俠的高來高去、飛簷走壁,各大門派秘而不宣的曠世神功讓人們對武術、武林中人有了無限遐想。然而現實中的武術是怎麼樣的?又是從什麼時候興盛起來的?
- Oct 22 Tue 2013 00:38
少林上乘功夫與禪宗智慧
- Oct 22 Tue 2013 00:31
拳無拳、意無意---談武術的上乘功夫
- Sep 22 Sun 2013 22:43
從越王勾踐劍看古代的鑄劍技術
劍為百兵之王,作為近體格斗的兵器具有可刺可斬的作用。劍分為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根據其柄部的形式,一般可分為圓莖柄劍和扁莖柄劍。由於其性能適合步戰的需要,春秋中期以後,劍被廣泛地用於實戰,並作為短兵器的代表成為常用的軍隊裝備。
- Sep 22 Sun 2013 22:36
神話背後的武術你知道多少呢?
傳統武術圈的人並不認同葉問為中國武術的發展做了多大的貢獻,但近些年關於葉問的幾部電影著實在刻畫人物時,比較忠於人物使用的拳法特點,不再像南方武師黃飛鴻腿法無敵,也不像龍少爺式的市井雜耍般胡打。觀眾似乎已經厭倦了中國武術在電影中的過度誇張以及與真實情況的脫離。
- Sep 22 Sun 2013 22:32
中國武術抱拳禮
中國武術講究「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武術第一課並非學習武術,而是要學習抱拳禮。
抱拳禮,又稱「拱」、「揖禮」,漢族傳統禮儀中一種相見禮,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
- Sep 03 Tue 2013 13:03
李紫劍---武術的定義和狀態
武術是運作武力的學術,武術是擁有武力和使用武力的學問。修證武術、造就武力、表述武力是武術運作的全過程。武術包括所有以原始風格表述武力的項目,武術包括所有的展示武力和使用武力的形式。
- Aug 12 Mon 2013 23:11
金庸武俠世界中的醫者
- Aug 11 Sun 2013 09:56
苗族武術
湘西苗族武術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一種以提高搏斗技能為主旨而又能 「健體延壽」的全能運動,是湘西苗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據苗族民間傳說,其武術立堂子念的《請師訣》和一般咒語所言,苗族武術始於「裒尤」,即蚩尤,乃九黎三苗之首領。
- Jun 15 Sat 2013 09:46
從散打教父 到泰拳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