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中,武功是江湖中人在江湖上生存、立足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武俠小說描繪的主要對象之一。一部武俠小說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成功地創造和描寫了「武」這個因素。事實上,在新派小說中「武」、「俠」兩者之間,對「俠」的作用的偏重即意味著對「武」的作用的減輕。武俠小說是「武」和「俠」結合的一個文學類型,它雖然是以「俠」而非「武」為主,但是俠的完成需要武的支撐。因此金庸還是重視武俠小說中的這個「手段」的,並且他也是認真地去創造和描寫江湖人物的「武」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金庸所描寫的「武」不光依賴著劍、刀等「十八般武器」,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開闢出了新的境界。從金庸創造出來的如《書劍恩仇錄》中的庖丁解牛掌(源自《莊子·養生主》),《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中的降龍十八掌(源自《周易》),《神鵰俠侶》中的黯然銷魂掌(源自江淹的《別賦》),《連城訣》中的唐詩劍法(源自唐詩),《天龍八部》中的北冥神功(《源自莊子·逍遙游》)、凌波微步(源自曹植的《洛神賦》和《周易》),《俠客行》中的俠客島武功(源自李白的《俠客行》)等等武功及招式的命名來看,它們是通過一種文雅的與中國傳統詩文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出來的。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武功招式究竟是什麼樣的,而且應該怎麼練習,我們就無法完全考證了,我們只能體會到經過武藝文學化創造的這些武功招式,以及裡面包含的武學文化精神。正因為追求這種似是而非、虛中有實的境界,所以金庸雖然創造了武功招式的名稱,但他本人也無法解釋其所創造的武功招式的實際動作,而只是給我們留下了武功招式的種種文化精神以及想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