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武術區 (183)
- Oct 15 Fri 2010 20:44
武德?
- Sep 24 Fri 2010 13:11
習武必經之四大步—訓練 歷練 體悟 頓悟
出處:http://ppt.cc/37Rx
- Sep 24 Fri 2010 10:18
功夫明星的實戰能力究竟如何
出處:http://ppt.cc/GBG0
- Sep 24 Fri 2010 00:12
街鬥技術的幾個認識誤區
來源:http://ppt.cc/SBRp
- Sep 02 Thu 2010 08:57
何謂傳統?
- Aug 28 Sat 2010 13:43
武打的體質
- Aug 23 Mon 2010 17:37
武術的技擊性是個騙局
韓起 - 趙道新說:武術的技擊性是個騙局
武林向來假象滿天飛,趙道新生性容忍不了假象。他是這麼一種人:把一生給了武術,武術是他的情人,是他活著的理由。像武術在泥坑裡越滾越臟這樣的事,他看不出來便罷,發現了就不會坐視不理,他肯定要站出來大喊大叫,把武術身上的臟泥洗下去。
- Aug 23 Mon 2010 15:56
拳術風格,看打不看練
- Aug 11 Wed 2010 12:44
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 Aug 11 Wed 2010 08:04
沒落中的國術
- Aug 11 Wed 2010 07:51
沒有實踐的武術是空談
單練拳套好比學寫字,讀文章,而實戰就好比寫文章(甚至比寫文章難),故練拳一定要實踐。
當年與老師練形意拳,五行、十二形、安身砲、雜四捶、十二橫拳、五行生剋都學了,老師見我認真,傾囊相授,時值服役,時間較多,有空便練,多則一天練五、六小時,少則二、三小時。
- Aug 11 Wed 2010 07:48
國術實用之迷思
練北派拳時,教練常只教套拳,或教用勁,據聞某種拳其發勁要領即有五十種之多,而對實用部分常加忽略,頂多以套招的方式輕鬆帶過。
當時在某團體觀摩時,見弟子形意拳打的虎虎生風,勁道十足,閒聊間與某弟子求教,問其有無對練,他回答:「我一拳就能打死人了,怎麼對練?」
- Aug 11 Wed 2010 07:45
有感而發
有日興沖沖的與藍大哥請益,當得知籃大哥對孫臏拳大架與小架都忘了差不多時,內心百感交集,蓋三十二手可視為孫臏拳之入門,從三十二手可略虧孫臏拳之基本,大架招式最長,可視為孫臏拳骨幹,而它的奧妙就是小架,非僅練三十二手者能體會。
- Aug 07 Sat 2010 23:54
你一拳打幾磅???(2)
- Aug 07 Sat 2010 23:44
你一拳打幾磅???(1)
- Aug 05 Thu 2010 13:30
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鈞--武術中的力與巧
- Jul 31 Sat 2010 13:45
踢館?切磋?交流?
我覺得『踢館』有這麼嚴重嗎? 現在社會的『踢館』跟以前的踢館又不是同一樣事情。古代社會,武術是用來生存的一種『技能』。上戰場,保衛鄉里,保護自己,開武館做生意等。一旦被人『證明』了自己功夫不行,不只可能武館生意蕭條,日子過不下去,也可能是在戰場上就是死。所以當然事態嚴重,關乎生死的嘛。所以看看葉問電影裡的金山找,他就是想靠自己本事在佛山開館掙口飯吃。如果他打敗葉問,那他在佛山當然就是前途無量了。
- Jul 30 Fri 2010 22:33
武術防身之我見
- Jul 30 Fri 2010 21:34
『中國武術』招式在【格鬥場】中是施展不出來的,是嗎?
- Jul 30 Fri 2010 21:15
國術與散打實戰性簡介
在台灣,較正式的說法,習慣將功夫用「國術」來稱呼,反之在大陸則稱之為「武術」。而老外們則較習慣叫它做「中國功夫」。當然這幾者在觀念上是相通的!而在這之下又有各式各樣的派別。身在台灣,我們就用國術來稱呼之。不過,中華文化淵遠流長,衍生出的國術派別千奇百種,而且,這些武術派別間彼此也常常互相比較,要有系統的介紹國術,而且要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來談論它們是有相當難度的。
回溯到國術的起源,從古文記載和考古學發掘證據顯示,自史前時代,人們為了獲取生活所需和適應大自然爭取基本的生存條件,因應與人爭、獸爭的嚴酷挑戰,在各項自然環境的考驗下,人們逐漸學會了使用拳打、腳踢、摔、擒拿等動作來應付這些考驗,並且也會在原始社會裡的節慶或祭祀舞蹈中表現出來,這可說是國術(或武術)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