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德」是指習武之人應有的品德,通常練國術之人似乎常被要求要有「武德」(練其他武術似乎就無所謂了,真是怪哉!),不過一般練國術之人似乎對武德的定義認識不清,故反被「武德」所誤,實在是可嘆啊!

這也是在國術界常見到的怪異現象之一,有些國術老師完全不教對打練習,因為要有「武德」故不講對打以免「失德」,表面上聽起來似乎是很有道理,一般弟子也極易被這種國術老師這番言論給唬住,往後也就不敢在國術老師面前提起「對打」二字,深怕被國術老師斥為莽夫或粗俗之見;後來的武術練習就會慢慢的演變成「修身養性」的一種運動了,完全失去技擊的作用了,武術淪落至此,何其悲哉!

也有一種情形恰好相反的,國術老師一直對人宣稱他的武術是能對打的,只是為了講「武德」,故不隨便出手演練,這種情形又比上述情形更勝一籌,因為弟子更不容易識破;首先國術老師一再強調他的武術是能對打的,這點就很奇怪了,就好像買了把水果刀還一直強調這把刀是能切水果的一樣詭異;武術本來就是能對打的,就跟水果刀本來就能切水果一樣,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何須強調呢?

那既然強調能對打,但門下弟子卻從未見過國術老師的對打能力,頂多也不過拿弟子試個招,就表示他的功夫能對打了,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還真有效,因為確實能唬住不少弟子,只是那些被唬住的弟子,在「武德」的大帽子之下,卻終其一生也練不到師父那種境界,其實這種師父的功夫境界真有那麼高深嗎?未必吧!只是被唬住的弟子看不清真相罷了。

「武德」應該是先有高超的對打技巧才夠資格來講「武德」的,何解呢?

蓋因先有高超的武技才能在對打中保全自己,也才能將對手的生死操控在自己手裡,當生殺大權操之在己時,能殺(傷)而不殺(傷),這才謂之「德」,絕對不是技不如人時拿來作為搪塞的藉口,也不是武藝未成時就先研習的課題,這樣會大大阻礙功夫的進步,故希望能認清「武德」的真意!

若連武術程度都還練不夠,就只能談「道德」,談「武德」對這類練不夠的人還太早了點!

那這樣說,國術初學者豈不是就完全不講「武德」呢?非也!這個問題有個很大的盲點,因為品德的修養,不是在練國術時才要做的,即使是一般人在平時為人處事就應該要有基本的品德修養了,絕非要等到練武才講品德修養的;況且若真的要將品德修養到很好的境界,那更應該去修道學佛,一般武術界的各門派內雖也有一些修身養性的方法,可是還不及宗教界的修行方法,宗教界對於修身養性的方法描述的會更詳細完備的。

武術在古代是一種生存保命的技擊技術,這點是明確不移的,因今日的時空環境與古代大不相同,只是練的人目的不同了(故在現代習武也可以說是很幸福的),在有心人士的操弄之下,原本的技擊武術逐漸的轉變為以修身養性為目的了,當然若想以習武來強身健體,武術絕對是有強身健體的功效,且效果還很不錯,除了把練武視為是健身養生為目的之人,一般學習國術之人真的應該具備有技擊的能力,倘若有天需要用到的時後,雖未必能克敵致勝,但最起碼,要有具備保住自己全身而退的能力,這樣也是練武的價值所在。

若師父一直強調武德,但卻一直沒有教對打的方法,身為弟子的就應該生起求證的念頭,應找機會驗證師父是否有真功夫,莫讓自己淪為冤大頭,花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卻學不到真功夫,只會一些花拳繡腿的花招而已,莫讓「武德」成為自己進步的一大盲點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