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旁知道我有在習武的朋友,總是會問:

「你習武有參加過比賽嗎?」

「用武術來養生健身效果應該不錯吧?」

「習武可以用來練身材嗎?

 

在現代的社會中,習武似乎被理所當然的被視為是為了要比賽競技或養生健身而存在,當然有人習武真的是為了要比賽競技的,有的是為了養生健身,有的是為了防身,有的純粹是為了興趣或傳承文化而去追求的。以比賽輸贏作為目標,那是競技運動,不是武術,當武術運動化之後,以贏得獎牌為終極目標,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手們將重心放在技術規則上,凡是不能使其得分獲勝的技巧,均捨棄不練,這樣是對的嗎?

 

比賽那短短幾分鐘,並不是習武的重點,對日後武術的成就高低有影響的,是在於賽前的磨練而非比賽的輸贏,因為那是無法掌控的(因可能運氣好遇到對手棄權或是弱者。同樣的,就算你很厲害,可能第一場就遇到冠軍或是表現失常),真正的武者並不重視比賽,而是利用比賽作為一個訓練激勵工具和學習在不同甚至不合適的限制規則下還能體現自己的功力,賽後最多拿來研究一下,是否有自己還做不到的地方。

不同系統的武術很難用同一種比賽去規範,例如練柔道、角力的摔技很難去比只有立技的散打比賽,除非是不做規則限制的綜合格鬥,但也很容易有爭議。

 

武術是求生存,是殺人和救命的藝術,武術乃生死之道,武術並非為了比賽或養生而創立的,也就是說在真正生死情境時,才能體現一個人真正的本領,這是需要長年在心體技的磨練才能作到,在生死分際時,能夠把所學完美的激發出來才是真正高手,才見得了高低生死。

 

練中國武術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中國武術從來不是用來「切磋比劃、比賽競技」的。中國武術自古以來,就是保身家、護性命的用途,技術層面和心理層面以及實用層面都一樣重要。簡單來說,就是不輕用,一經施展就是要取人性命以保全自己生命,在此條件下,任何手段無所謂卑鄙或是「不合規定」插眼撩陰、摳嘴撕咬、乃至於暗器傷人,只要是必要,都不必吝嗇用的。中國人常講:「勝者為王」,戰鬥結果只要不是自己倒下,就是贏了。

 

中國武術最基本的認知有三個:

第一是兵行詭道(無論何種技倆,能殺敵致勝就是好技倆)

第二是兵戰殺氣(舉手投足皆要有致敵於死的意念和氣勢)

第三是沉穩無懼(真正生死情境時,才能體現真正的本領)

 

武術本來就是「打」出來的,不能打的武術其難度比不過體操,驚險比不過雜技,美感比不過舞蹈,真不知這樣的武術應當叫什麼?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

 

但現代人都把武術給運動比賽化、表演化,已經偏離了原本武術的本義,所以坊間才會充斥著不少只會教花拳繡腿的拳棍。在這些拳棍的刻意矇蔽下,常以「修身養性」或「不符時代需要」等空泛的藉口,來掩飾自己只會花拳繡腿的事實,無奈這些拳棍還大行其道,他們長期倡導這種偏差的觀念,於是很多人便真的以為習武是用來比賽或表演的,造成很多功法失傳或誤傳,這些拳棍正在一步步的將中國武術帶往衰敗的結局,日後若要學習真的中國武術恐怕要到國外去找了。 

 

本身習武是基於喜愛武術而去追求武術的真理,也只有把武術當成終身的興趣,才會更用心去實踐武術。

 

武術不只是技擊技巧,更是道法自然的體用,是很值得用心持續去鑽研的,一旦明白了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完全明白如何運用身體,這就包含了內外三合、五行、四稍等,那舉手投足必不踰矩,且威力強大,可謂快勁真力,此時不管打拳踢腿,出手必不同凡響,更遑論有精湛的身法步法為根基,自然比一般蠻幹或是花拳繡腿的武者好上太多啦!

 

也曾聽過這種論調:「時代變了,武術已失去防身的作用」,話雖如此,但萬一碰上突發狀況或意外事故,倘若有練過一些武術,苦練而來的應變能力絕對會比沒練過的人多點保命機會的;武術的作用就好比投保意外險或滅火器一樣,最好能夠永遠都不要用到,但若遇到狀況時或多或少也能起點作用,就算不能全身而退,也能減低傷害,習武即使一生中都沒機會用到,或是只用上一次,那也是很有價值的,不該因此而輕忽武術的價值。

 

延伸閱讀:習武修心?

 

arrow
arrow

    C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